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204)
2023(13188)
2022(11423)
2021(10651)
2020(8893)
2019(20299)
2018(20464)
2017(38725)
2016(21136)
2015(24016)
2014(24107)
2013(23627)
2012(21677)
2011(19400)
2010(19352)
2009(17483)
2008(16846)
2007(14802)
2006(12839)
2005(11102)
作者
(62971)
(52313)
(52003)
(49210)
(33126)
(25008)
(23564)
(20744)
(19871)
(18640)
(17817)
(17569)
(16583)
(16517)
(16188)
(15987)
(15723)
(15669)
(14934)
(14733)
(13170)
(12881)
(12697)
(11927)
(11768)
(11565)
(11562)
(11444)
(10622)
(10545)
学科
(83186)
经济(83083)
管理(60522)
(58714)
(48835)
企业(48835)
方法(36689)
数学(31197)
数学方法(30850)
(23315)
中国(21722)
(19699)
业经(19516)
(18668)
技术(18427)
地方(17712)
农业(15395)
(15365)
理论(15099)
(13789)
贸易(13784)
(13583)
(13363)
产业(12939)
环境(12708)
(11949)
教育(11943)
(11864)
银行(11811)
(11723)
机构
大学(299745)
学院(299111)
管理(118952)
(114894)
经济(112273)
理学(103033)
研究(102700)
理学院(101863)
管理学(100114)
管理学院(99574)
中国(72518)
科学(66337)
(64941)
(53722)
(52481)
(50036)
业大(48549)
研究所(48239)
中心(45857)
(43633)
农业(42398)
北京(40900)
财经(40449)
(40145)
师范(39691)
(37225)
(36763)
(35430)
技术(35348)
经济学(33240)
基金
项目(211059)
科学(164580)
研究(153818)
基金(150795)
(133481)
国家(132096)
科学基金(111763)
社会(94458)
社会科(89426)
社会科学(89399)
(84261)
基金项目(80487)
自然(73293)
自然科(71522)
自然科学(71501)
(70745)
自然科学基金(70211)
教育(69951)
编号(62913)
资助(61332)
成果(50907)
重点(47208)
(45627)
(45569)
(44738)
课题(43893)
创新(41673)
科研(39999)
计划(39007)
项目编号(38810)
期刊
(125824)
经济(125824)
研究(85476)
中国(58566)
学报(52395)
(49372)
科学(46833)
管理(44229)
大学(38222)
教育(36678)
(36498)
学学(35934)
农业(34611)
技术(28870)
业经(21385)
(20654)
金融(20654)
经济研究(19513)
财经(18960)
(18495)
图书(17428)
科技(17114)
问题(16280)
(16248)
技术经济(15425)
(14539)
理论(14179)
业大(13838)
现代(13414)
实践(13089)
共检索到4329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遗传育种研究室依托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国家小麦改良中心扬州分中心,是国家小麦产业技术研发中心的组成部分。根据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的总体建设方案要求,遗传育种研究室将主要承担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重点任务筛选适合北纬33°地区种植的高产优质多抗的小麦新品种,进行大面积高产栽培技术试验示范;筛选适合华北、西北东部和东北种植的节水高产多抗小麦新品种,建立与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遗传育种研究室依托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国家小麦改良中心扬州分中心,是国家小麦产业技术研发中心的组成部分。根据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的总体建设方案要求,遗传育种研究室将主要承担以下4个方面的工作:重点任务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崔林,研究员。中国农学会会员、山西省作物遗传学会理事、中国农学会杂粮分会常务理事。多年来一直从事燕麦育种与栽培的研究工作,现为国家燕麦产业技术体系遗传育种研究室品质育种岗位专家。多次主持国家、农业部、山西省科技厅重点科研项目,在以下三个方面取得了技术突破:1.燕麦规范化栽培技术的研究为了改变燕麦生产中低投入、低产出的种植习惯,将多年的燕麦栽培技术试验和当地农民传统的种植经验相结合,提出了较实用、易掌握、增产效果好的规范化栽培技术,在左云、右玉、平鲁燕麦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国家燕麦产业技术体系栽培与育种研究室依托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是国家燕麦产业技术研发中心的组成部分之一。本室现有栽培、高寒区栽培、土壤与肥料、加工与综合利用四个岗位,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付晓峰研究员为研究室主任、栽培岗位科学家,河北省农林科学院张家口分院杨才研究员为高寒区栽培岗位科学家,内蒙古农业大学刘景辉教授为土壤与肥料岗位科学家,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胡新中副教授为加工与综合利用岗位科学家。根据国家燕麦产业技术体系建设的总体方案和首席科学家的要求,栽培与育种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小麦病虫防控功能实验室依托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康振生教授为实验室主任。实验室由7位岗位专家组成,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康振生教授负责小麦锈病防控技术研发工作、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程登发研究员负责小麦害虫防控技术研发工作、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武予清研究员负责小麦吸浆虫防控技术研发工作、浙江大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国家燕麦产业技术体系病虫害研究室依托甘肃农业大学,是国家燕麦产业技术研发中心的组成部分,研究室主任由甘肃农业大学赵桂琴教授担任,现设燕麦病虫害防治岗位一个。根据国家燕麦产业技术体系建设的总体方案和首席科学家的要求,病虫害研究室主要开展以下工作:重点任务在燕麦病虫害多发区研究燕麦主要病虫害发生动态和防控技术;提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科研团队团队现有核心成员6人,其中研究员4人,博士学位2人。1人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4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人获中国青年科技奖,1人被评为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以该团队为核心的小麦遗传育种学科是山东省农业科学院Ⅰ类优势学科和重点学科、山东省泰山学者岗位建设学科,创新团队2007年获国际农业磋商组织亚太地区杰出农业科技奖,2008年被农业部评为"神农中华农业科技奖优秀创新团队",2009年被山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殷华  周娜  张鑫  
小麦是世界第一大作物,目前国际上主要存在的是化学杀雄、三系和二系三种杂交技术,其中"二系杂交小麦"为中国首创并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与其他两种杂交技术相比,"二系杂交小麦"最明显的优势在于制种成本低,较易获得优势组合。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薛召东是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副研究员,主要从事植物保护方面的科研工作。承担并完成多功能亚麻新品种选育与产业化技术研究(国家攻关项目)、麻类产业发展关键技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国家牧草产业技术体系产业经济功能研究室是研究牧草产业经济发展的专门机构,目前有产业经济岗位科学家1名,团队成员5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有4人。团队成员在岗位科学家的带领下,围绕牧草产业技术体系建设的总体目标,从基础数据库建设、开展调研、组织研讨、提供决策支持等方面积极开展各项工作任务。经过两年多的扎实工作,各项研究工作按计划稳步推进,并取得了阶段性研究成果。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殷华  
小麦是重要的粮食作物,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起决定性作用。在中国,由于人多地少加上当前农村的经济规模和生产组织方式,农民种小麦的经济效益较低,常常成为种植结构调整的主要对象。就20世纪90年代的总产水平,刚能基本满足国内消费。因此,在小麦播种面积大幅度下降的今天,进一步稳定小麦生产,仍然依靠提高大面积单位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殷华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小麦生产国之一,山东省是全国的小麦主产和高产优势区,绝大多数的农民在种小麦,全省小麦常年种植面积近6 000万亩(1亩=1/15hm~2)。自加入WTO以来,中国的小麦市场优势不断下降。要改变这种状况,就必须从育种开始,这是中国小麦育种专家的历史责任。为了践行自己的责任,年过六旬的赵振东研究员,几十年如一日奋战在小麦遗传育种工作第一线,育成高产优质小麦主栽新品种5个,在黄淮海地区累计推广面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陈杰  陈伟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食物的要求逐渐由“吃饱”向“吃好”以及“吃入营养”“吃出健康”等方向转变。小麦是我国以及世界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育种家们认为小麦育种也要从“产量育种”向“品质育种”转变,即产量基本不变的前提下使得小麦籽粒具有特定有益人体健康的“功能性”成分,这些成分一般是小分子代谢物。与之相对应,还进一步提出了“功能性小麦品种”的概念。黄酮类代谢物是目前受到广泛关注的一类物质,由于它能够影响植株表型以及人类健康,该类物质含量也是“功能性小麦”育种的范畴之一。为了更好地促进“功能性小麦”育种,需要使用多种手段解析影响特定“功能性”代谢物含量的分子机理和遗传基础。代谢组学手段与遗传学设计相结合能够高效鉴定影响代谢物含量的基因,然而由于小麦参考基因组信息公布较晚,小麦中这类研究进展相对滞后,导致对于代谢物的遗传基础揭示不足,从而限制其在“功能性小麦”育种中的应用。本文以黄酮类物质为例,概述了解析这类代谢物遗传基础的研究进展,相关研究结果将为以提高黄酮类物质含量为主要目标的“功能性小麦”育种提供分子资源和理论基础,以及为研究其他“功能性”代谢物提供借鉴。与此同时,还初步构想了在相关基础研究积累不足的前提下直接使用代谢组学手段辅助育种的方式,有望在获得育种中间材料的同时“顺便”解析关键遗传因子或者候选基因,从而有效推动“功能性小麦”育种。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郎杰  张海泉  杨虹  
小麦是世界上第二大粮食作物,对我国粮食供给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但目前高产、抗病及抗逆性强的小麦品种较少,使小麦的生产受到一定制约。挖掘优异遗传资源,培育高产、优质、抗逆性强的小麦品种是小麦育种的重要任务。粗山羊草是小麦D基因组的供体,蕴含着大量抗病、抗虫、抗逆和改良小麦品质的基因。为挖掘其优异基因用于小麦育种,丰富小麦的遗传资源,对小麦育种工作起到推动或借鉴作用,对粗山羊草在分子水平和抗病、抗虫、抗逆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介绍了在储藏蛋白方面的研究情况,以及粗山羊草在小麦育种上的应用。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陈天青  隋建枢  张立异  王伟  田世飞  杨康林  何庆才  
关键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