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89)
2023(1427)
2022(1249)
2021(1129)
2020(940)
2019(2134)
2018(2008)
2017(3613)
2016(1789)
2015(2018)
2014(1892)
2013(1634)
2012(1589)
2011(1355)
2010(1472)
2009(1294)
2008(1252)
2007(1176)
2006(1047)
2005(948)
作者
(4957)
(4213)
(4098)
(3803)
(2831)
(2072)
(1857)
(1621)
(1493)
(1490)
(1436)
(1410)
(1376)
(1372)
(1282)
(1211)
(1185)
(1183)
(1156)
(1130)
(1032)
(997)
(985)
(974)
(971)
(940)
(933)
(849)
(836)
(827)
学科
(6156)
经济(6136)
(5361)
(4144)
企业(4144)
管理(3601)
(2681)
中国(2534)
(1943)
方法(1737)
农业(1696)
(1621)
贸易(1620)
(1603)
(1534)
金融(1534)
关系(1500)
世界(1463)
(1390)
数学(1385)
业经(1370)
数学方法(1369)
国家(1357)
(1347)
(1250)
银行(1248)
(1211)
(1208)
(1184)
私营(1170)
机构
大学(24924)
学院(23775)
(10504)
经济(10334)
研究(10028)
管理(8836)
理学(7508)
理学院(7403)
管理学(7277)
管理学院(7228)
中国(6976)
科学(5608)
(5549)
(4912)
(4822)
研究所(4516)
中心(4453)
(4332)
财经(3843)
(3623)
北京(3604)
师范(3596)
(3564)
(3507)
业大(3495)
(3489)
经济学(3343)
农业(3310)
师范大学(3042)
经济学院(3000)
基金
项目(17051)
科学(13566)
基金(12878)
研究(12753)
(12601)
国家(11984)
科学基金(9533)
社会(8568)
社会科(8057)
社会科学(8052)
基金项目(6569)
(6007)
自然(5760)
自然科(5616)
自然科学(5613)
教育(5548)
自然科学基金(5516)
(5359)
资助(4946)
编号(4745)
成果(4212)
重点(3904)
国家社会(3901)
(3896)
(3688)
(3635)
(3393)
(3378)
教育部(3376)
创新(3358)
期刊
(12389)
经济(12389)
研究(7964)
中国(5877)
学报(4708)
(4443)
科学(4330)
管理(3767)
大学(3742)
(3544)
学学(3502)
农业(3111)
教育(3104)
世界(2231)
(2039)
(1921)
金融(1921)
经济研究(1906)
财经(1887)
(1685)
(1671)
国际(1635)
业经(1634)
科技(1584)
技术(1581)
问题(1517)
社会(1457)
(1451)
图书(1426)
(1332)
共检索到389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董保华  李干  
"末位淘汰"作为一种人力资源的管理形式,其本身是与市场经济相联系的机制,如果员工与管理者都抵制这种制度,市场自然会将其淘汰。法律只是一种底线性的规定,应当给其留下空间。司法应启用其本身的纠偏机制,去对待"末位淘汰"运行中存在的不规范问题,保证这项制度的公平合理。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何凡兴  
是否在企业中实行末位淘汰,可能是近年来在人力资源领域争论最多的话题之一。本文阐述了有关末位淘汰的六个方面的问题,并且对有关争论的问题进行了归纳总结。当然,一篇文章不可能终结对一个充满争议的话题的讨论。我们将继续关注有关的不同观点。——编者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顾纪生  郭林艳  
我国证券投资基金在经历了初期“繁荣”之后,目前已进入市场化淘汰时期。文章首先指出我国证券基金逐渐露出的若干淘汰信号,进而从内外部(即主客观)两大方面分别审视其淘汰成因,最后落脚到详尽拟定反淘汰对策上来。文章首开证券基金淘汰与反淘汰问题的研究,不仅是为理论创新,更是为它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实践依据。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所谓"逆淘汰",简言之,即指坏的淘汰好的,劣质的淘汰优胜的,小人淘汰君子,平庸淘汰杰出等现象。肖舒楠在《中国青年报》(8月18日)撰文说,近日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公众感觉当前社会"逆淘汰"现象普遍,不仅仅在经济学界存在"逆淘汰"现象,当下社会"富二代"、"拼爹"等词语的流行,很大程度上反映出"人才逆淘汰"机制的存在。什么样的人容易在"逆淘汰"中获胜?是有权有钱有背景的人;其次是喜欢投机、使用计谋的人;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宁辉  
中国在甲基溴使用方兴未艾之际 ,就面临着要签署条约 ,淘汰使用甲基溴 ,势必对中国的相关农业生产 ,尤其是保护地农作物生产产生重大影响。本文设计了一个模型 ,并利用实地调查数据在三套淘汰甲基溴方案中评估这种影响。研究结果分析表明 ,执行第二种淘汰方案 ,即 2 0 0 5年以后的甲基溴总用量年度递减的速度从小到大逐年增加 ,但给定加速度为常数 ,直至 2 0 1 5年时为 0 ,对我国蔬菜、草莓、中草药 (含人参 )生产影响最小。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付权  
甲骨文公司在中国已有十几年历史,在全球二三十年了,排名是全世界第二大的有限公司。在中国做E-leaming做了大约有四年的时间,我本人从2001年-2004年在中国做E-learning,也是三四年的时间。 怎样持久地获得竞争力 有位嘉宾问我,你们说估计2005年中小企业有50%会死掉?我回答这不是我们说的,而是美国的一家公司说的。中国的小型E-learning企业怎么活?以后企业不仅有,而且要有知识管理,企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孙飞  高小欣  
离开相应的文化土壤和与之相匹配的系统机制,再科学的管理方法也很难在企业中发挥其效力……末位淘汰制起源于美国GE前任CEO杰克·韦尔奇多年的管理实践。他根据“强制正态分布”规律,绘制了著名的“活力曲线”(见下图)。在“活力曲线图”中,横轴代表员工的业绩,纵轴代表组织内达到这种业绩的员工的数量。韦尔奇据此将员工划分为三类:最好的20%,他们是创造奇迹的人,失去一个这样的人就要被看作是领导的失误;中间的70%,是GE的主体,也是管理和培训的重点;末尾的10%,是公司必须清除的对象。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刘祯  陈琳  
"以末位转岗为主,最终淘汰为辅"的说法更贴近末位淘汰的正确做法。但多数管理者都简单地把"淘汰"理解为裁员,不分时间,不分条件,不分对象地考核,然后把"末位"作为辞退理由。一、末位淘汰:兴起与争议当GE从全美第十成长为世界第一,从一家市值140亿美元的工业制造企业转变为市值突破6000亿美元的商业帝国,其成功背后让人津津乐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易定红  何凡兴  
《劳动合同法》来了,是否意味着在我国企业中广泛存在的"末位淘汰制"行将终结?在《劳动合同法》正式实施前若干天,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有关负责人正式表示,"末位淘汰制"是没有法律依据的,《劳动合同法》中企业解除合同的情形中没有包括"末位淘汰制"。在《劳动合同法》中已删去了"双方当事人可约定劳动合同的终止条件"这一条。用人单位终止劳动合同,只能依据《劳动合同法》第四章列举的情形,其中并无"末位淘汰"一项。这一简单而明确表态立即受到各界的极大关注。但是与以往不同,权威部门官员的正式表态并没有使这个极富争议的话题尘埃落定,反而引发了更多的争议和讨论。本期,我们约请在该领域有较深研究的两位学者撰文,从企业...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刘西平  连旭  
品牌逆淘汰不仅给消费者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更给经济秩序和社会风尚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品牌逆淘汰是市场经济中违反正常竞争规则、违背协议道德的非理性行为,往往表现为品牌失信。它源于市场竞争规制失范,协议道德失守,也受制于社会的潜规则。要根治品牌逆淘汰,除了强化政府对商业环境的治理,重塑合理的、有序的"竞争空间",还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净化社会风尚。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刘磊   林田  周春华  熊明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漆莉莉  
知识经济时代已不是遥远的未来,知识经济社会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提高我国人口素质,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对于我国在新世纪,抓住机遇,发展经济,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就我国是否存在人口逆淘汰, 以及如何解决人口逆淘汰问题, 适应知识经济发展的需要进行了理论与数量分析,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卢雪清  党进谦  樊恒辉  尹培杰  
【目的】研究不同介质环境对黏土分散性的影响,探究黏土的分散机理,确定改良黏土分散性的生石灰适宜掺量。【方法】基于非分散性土和分散性土的物理化学特性差异,模拟不同的介质环境,对非分散性黏土和分散性黏土进行碎块试验,研究介质环境对黏土分散性的影响;以不同掺量的生石灰对分散性土进行改性,并通过碎块试验和针孔试验评判改性效果,探求生石灰的适宜掺量。【结果】非分散性土在一定浓度的高Na+碱性环境下表现分散性。在含NaOH环境中,非分散黏土在pH=10.5、Na+浓度为0.3 mmol/L时开始表现分散性;在Na2CO3环境中,非分散黏土在pH=10.13、Na+浓度为0.1 mmol/L时开始表现分散性...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周俊  
本文在案例探讨的基础上,集中分析了教师聘用过程中实施"末位淘汰制"而引发的诸多负面效应。针对很多校长关于"末位淘汰制"本身究竟该不该被淘汰的疑问,指出"末位淘汰制"是一柄锋利的"双刃剑",既可能有效地触动、激励学校教职员工,营造积极向上的学校氛围;又有可能击破教师心理承受底线,恶化人际关系,妨碍学校工作的正常运行。认为在目前尚无理想替代策略的情况下,这一制度在中小学管理实践中,还具有一定生命力。要审慎地看待这一制度,并借鉴企业管理的思想与实践对其进行适当的改良和修正。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