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127)
- 2023(9251)
- 2022(7779)
- 2021(7771)
- 2020(6427)
- 2019(15135)
- 2018(14952)
- 2017(26844)
- 2016(14892)
- 2015(17221)
- 2014(16908)
- 2013(16458)
- 2012(15819)
- 2011(14280)
- 2010(14881)
- 2009(14184)
- 2008(14136)
- 2007(12400)
- 2006(11253)
- 2005(10854)
- 学科
- 济(56936)
- 经济(56830)
- 管理(38384)
- 业(32541)
- 企(26766)
- 企业(26766)
- 方法(22936)
- 中国(22773)
- 数学(19425)
- 数学方法(19160)
- 财(17583)
- 制(17544)
- 农(15501)
- 贸(12775)
- 贸易(12754)
- 易(12541)
- 学(12329)
- 审计(12202)
- 体(12038)
- 银(11629)
- 银行(11618)
- 融(11518)
- 金融(11518)
- 行(11256)
- 业经(11174)
- 体制(10071)
- 农业(9110)
- 策(8707)
- 教育(8587)
- 度(8473)
- 机构
- 大学(208357)
- 学院(199977)
- 济(89757)
- 经济(88034)
- 研究(79977)
- 管理(71076)
- 中国(64816)
- 理学(59249)
- 理学院(58431)
- 管理学(57551)
- 管理学院(57120)
- 财(48281)
- 京(47785)
- 科学(43709)
- 所(40814)
- 中心(36218)
- 研究所(35976)
- 财经(35533)
- 经(32649)
- 北京(31412)
- 江(31084)
- 农(30159)
- 经济学(29157)
- 范(28699)
- 院(28504)
- 师范(28469)
- 财经大学(26477)
- 经济学院(25939)
- 州(24218)
- 业大(23905)
- 基金
- 项目(123624)
- 科学(97354)
- 研究(93928)
- 基金(91802)
- 家(81332)
- 国家(80266)
- 科学基金(66661)
- 社会(61853)
- 社会科(58422)
- 社会科学(58408)
- 基金项目(46774)
- 教育(43561)
- 省(42172)
- 自然(39666)
- 自然科(38672)
- 自然科学(38660)
- 资助(38207)
- 自然科学基金(38016)
- 划(37828)
- 编号(36889)
- 成果(34054)
- 部(30262)
- 重点(28535)
- 国家社会(27326)
- 中国(26916)
- 教育部(26503)
- 课题(26388)
- 发(25662)
- 性(25657)
- 制(24979)
共检索到3489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马蔡琛
如果说早些年的审计工作报告,是百姓期待的一场"审计风暴",那么今天的中国国家审计,已然完成了这一制度建设早期"飘风骤雨"中的奠基式洗礼,进入了和谐社会视野中构建审计"免疫系统"的成熟时期。这既是中国经济改革内在逻辑的必然结果,也是国家审计走向成熟所不得不经历的成长过程。预算执行审计对诸多财政问题的系统性制度检疫,也大致勾勒出一条以审计监督的"免疫系统"功能,渐推渐进地实现预算运行机制重塑的制度演化路径。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6月27日,刘家义审计长向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7次会议作了《关于2011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今年的审计工作报告紧扣科学发展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线,更加注重从总体上反映情况,从宏观上揭示问题,从深层次分析原因,从体制机制制度层面提出建议,体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一是坚持揭问题、促整改、提建议,充分发挥审计监督作用。今年的审计工作报告更加注重在整个经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李金华
2000年7月6日,在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上,李金华审计长受国务院委托向大会作《关于1999年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今年的审计工作报告客观、全面地反映了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报告的质量和层次有了一定提升,充分体现了审计工作的深化和发展。一、更加注重推进政务公开和依法行政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民主法治建设的深入推进,审计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联系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本刊讯 6月23日下午,受国务院委托,李金华审计长在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上报告了2003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情况。李金华报告了中央预算管理、中央基本建设预算管理、中央其他部门预算执行、税收征管、专项资金管理使用、财政资金投资效益、金融机构资产负债损益等方面以及原国家电力公司领导班子任期经济责任审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每年一进入6月,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开始陆续亮相,报告内容也陆续开始见诸媒体,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在已经公开的2006年度预算执行审计报告中,各省除了法定的预算执行审计的情况外,还重点关注并加大了对关系民生的资金审计监督情况的反映,关注了资金使用效益,加大了对制度性和机制性问题的分析力度。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贾云洁 吴靖雯 郭政
审计整改报告是反映审计工作成效的“最后一公里”,近年来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通过动态追踪审计整改报告,可以有效识别审计整改工作的变迁特征及影响因素。文章以2014—2020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报告为研究样本,运用关键词分析法,量化分析我国预算执行审计整改工作变迁特征。研究发现,在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下,审计整改工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和根本遵循;审计整改领域不断扩大、力度不断加强;多方整改责任落实落细,整改监督合力机制逐渐形成。今后应继续强化审计整改后续监督工作,建立健全审计整改情况公告机制,提升审计整改实效,全力为中国式现代化保驾护航。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滕延妮
10月29日至11月1日,2010年中央预算执行审计培训班在京举办,审计署审计长刘家义、副审计长侯凯出席培训班并讲话。来自审计署机关各单位、各特派办和派出审计局的有关负责人等260余人参加了培训。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王春飞 郭云南
公共舆论监督是国家治理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媒体关注审计结果是国家审计参与国家治理的重要外部机制。国家审计通过审计结果公告制度向社会公开审计发现的问题,借助社会舆论监督的力量来共同服务国家治理。本文利用审计署首次详细发布中央预算执行审计结果与整改公告的机会,考察了媒体关注度与审计发现问题和整改结果的关系,研究发现:在审计结果公告日,审计发现问题中涉及的金额越大且性质越严重的部门,越容易引起媒体的关注;但在整改公告日,审计发现问题中涉及的金额越大且性质越严重及整改力度较强的部门与媒体关注度虽然正相关,但证据微弱。因此,审计机构应改善与媒体的关系,引导媒体持续关注审计发现问题的整改;同时,改...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杨桂花 安存红
从1998年至现在前后两任审计长领导的国家审计是我国现代国家审计发展最为辉煌的阶段。前任审计长李金华掀起了"审计风暴",建立了审计结果公告制度,提出了审计"看门狗"理念,正式展开了绩效审计、民生审计、金融审计、反腐审计、经济责任审计等,引发了国民对国家审计的关注。现任审计长刘家义提出"在国家治理中,国家审计实质上是依法用权力监督制约权力的行为,其本质是国家治理这个大系统中的一个内生的具有预防、揭示和抵御功能的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肖振东 吕博
审计机关依法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提出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是国家审计推动完善国家治理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我国预算管理制度和预算监督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认真梳理1995年以来18个年度审计工作报告,可以发现,审计工作报告要围绕党和国家工作中心,以中央预算执行为主线,深入分析问题原因,推动财政管理制度和预算改革的不断深化。不仅如此,审计工作报告还反映了国家治理的目标决定了国家审计的方向,国家审计始终围绕国家治理的中心开展审计工作。同时,工作报告也体现出了国家审计服务国家治理的基本路径,以及更好地服务国家治理需要所作出的适应性调整。
关键词:
国家审计 国家治理 审计工作报告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赵早早
中央预算执行审计与公共预算之间是共生共存、相辅相成的关系。在过去近20年间,一方面,公共预算改革带动了中央预算执行审计从理论到实务的变革,中央预算执行审计的工作过程、内容与重点,也受制于公共预算制度的完善程度。另一方面,中央预算执行审计对公共预算改革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中央预算执行审计通过发现问题并给予恰当的政策建议,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央政府的预算过程、行为与结果。中央预算执行审计的不断深化,既是公共预算改革的结果,也是推动改革深化的诱因。为构建现代财政管理制度和现代预算管理制度,下一步改革必须同时重视和加强中央预算执行审计,并在此基础上,通过推动中央预算执行绩效审计和财务报告制度审计来完...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陈宋生 李睿 刘青青
已有研究发现中央预算执行审计促进了政府部门制定法规政策,但政府部门人员是有限理性的"行政人",有时会以"自我满意"的"平静生活"而非公共利益最大化为行为准则,因此这些政策是否真的源于审计整改意见值得研究。为此,本文利用ICTCLAS语义系统,从2008~2015年中央预算执行审计报告中提取关键审计词,匹配国务院某部门审计后制定的各项政策的文本,检视审计对部门政策产出的影响。研究发现,审计影响被审计部门的激励与内部监督机制,以及其人员选择"平静生活"的行为动机、逻辑与评价方式,增加部门政策数量。对部门审计越深入、负面评价程度越高、审计地域范围越广,被审计部门政策数量越多;党的十八大后,政策数量增加了50.83%;后续跟踪审计时的影响小于首次审计,说明审计改变了被审计部门人员的激励。研究基于"行政人""平静生活"假设,厘清审计影响部门政策产出的逻辑与内在机理,为衡量审计成果找到一种新的方法,为发挥审计在国家治理中的作用提供实证依据。
关键词:
中央预算执行审计 效果分析 国家治理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刘炜
11月2日,中央部门2010年度预算执行审计工作方案暨技术方法培训班在北京开班。刘家义审计长、侯凯副审计长出席培训班并讲话。刘家义首先对派出审计局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孟文军
要写好“审计工作报告” ,必须跳出“就报告写报告”的思维 ,从有计划获取、有目的分析、有侧重传递、有针对性反馈审计信息的过程来构思 ;必须充分认识和把握本级预算执行审计制度在揭示问题、解决问题上的两次“飞跃” ,打准“关键点”和“落脚点” ;必须针对特殊的对象和要求 ,在总体结构的科学性、具体内容的层次性、文字表达的严谨性上“下功夫”。
关键词:
审计工作报告 基本 认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