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274)
- 2023(16165)
- 2022(13747)
- 2021(12849)
- 2020(10553)
- 2019(24283)
- 2018(23744)
- 2017(45580)
- 2016(24440)
- 2015(27493)
- 2014(27257)
- 2013(26661)
- 2012(24274)
- 2011(21452)
- 2010(22125)
- 2009(20948)
- 2008(19302)
- 2007(16961)
- 2006(15003)
- 2005(13559)
- 学科
- 济(89935)
- 经济(89792)
- 管理(73641)
- 业(70231)
- 企(60156)
- 企业(60156)
- 方法(39183)
- 数学(32962)
- 数学方法(32566)
- 中国(31172)
- 财(28975)
- 融(28737)
- 金融(28733)
- 银(26975)
- 银行(26937)
- 行(25922)
- 农(25356)
- 制(24541)
- 业经(22632)
- 地方(19708)
- 学(18888)
- 务(18885)
- 财务(18804)
- 财务管理(18726)
- 企业财务(17869)
- 农业(16991)
- 理论(16431)
- 贸(16376)
- 贸易(16356)
- 体(16099)
- 机构
- 大学(336636)
- 学院(335290)
- 济(132831)
- 管理(132309)
- 经济(129777)
- 理学(114028)
- 理学院(112800)
- 管理学(110970)
- 研究(110523)
- 管理学院(110368)
- 中国(88998)
- 京(71900)
- 财(66813)
- 科学(65907)
- 所(54355)
- 财经(52624)
- 中心(52088)
- 农(49700)
- 江(49442)
- 研究所(48806)
- 经(47696)
- 业大(47233)
- 北京(45231)
- 范(43245)
- 师范(42869)
- 州(40434)
- 院(40401)
- 经济学(40223)
- 财经大学(39287)
- 农业(38430)
- 基金
- 项目(228206)
- 科学(179578)
- 研究(171219)
- 基金(165351)
- 家(143032)
- 国家(141535)
- 科学基金(121853)
- 社会(107886)
- 社会科(102270)
- 社会科学(102240)
- 省(89050)
- 基金项目(87661)
- 教育(78345)
- 自然(77490)
- 自然科(75602)
- 自然科学(75584)
- 划(74310)
- 自然科学基金(74203)
- 编号(70670)
- 资助(67267)
- 成果(58550)
- 重点(50888)
- 部(50433)
- 课题(48665)
- 发(48220)
- 创(48033)
- 制(45667)
- 创新(44776)
- 项目编号(44532)
- 国家社会(44223)
共检索到5070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张曾莲 岳菲菲
国家审计作为中国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加上其自身所具备的宏观性和全局性,在防范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稳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基于2009—2017年除西藏和港澳台地区外的中国30个省、市、自治区面板数据,实证检验国家审计对金融稳定的影响机制,研究表明,国家审计对象范围和"免疫功能"有助于维护金融稳定;通过替换变量、缩小样本时间年限等稳健性检验,结论依旧成立。进一步分析表明,2013年审计署点名审计的地区,国家审计对金融稳定的维护作用更强。路径分析发现,在财政透明度较高的地区,国家审计"免疫功能"的作用更强;在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地区,国家审计对象范围和预防功能有助于维护金融稳定;在市场化程度较低的地区,国家审计揭示功能和抵御功能发挥的作用更显著。基于地区异质性和经济发展质量异质性发现,国家审计对象范围和"免疫功能"在中西部地区和经济发展质量较低的地区更加显著。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李健 侯兴国 曹广明
本文分析了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金融安全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影响因素;围绕我国金融安全面临的现实问题,从发挥政府审计的保护性、预警性、建设性功能出发,探讨了政府审计维护国家金融安全的作用路径;构建了发挥政府审计维护国家金融安全作用的实现机制,主要包括再监督评价机制、调控协调机制、监测预警机制、救济援助机制和信息传导机制。
关键词:
金融安全 政府审计 作用路径 实现机制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刘静 许谢楠 潘俊
国家审计和内部审计在维护金融安全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但在现阶段金融领域审计工作中,二者还未能形成监督合力。本文基于对国家审计和内部审计维护金融安全作用机理的剖析,尝试构建以国家审计和内部审计为主体,包含业务统筹、资源配置、成果共享、督导整改四个模块的协同机制。通过加强协同主体联系,建立健全协同制度保障体系,优化审计协同管理工作、促进大数据等信息技术的创新应用,推动两大审计主体不断实现优势互补,同时增强二者的协同效应,进一步助推国家金融安全发展。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审计署金融审计司课题组 袁野 吕劲松 刘志宏
本文首先从研究金融安全的含义开始,分析了金融安全与金融风险、金融危机之间的相互关系,重点分析了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影响我国金融安全的主要因素,包括经济增速下降、经济金融结构性矛盾、房地产行业金融隐患以及金融信息安全等;其次用"免疫系统"理论对审计机关在维护金融安全方面发挥作用的机制和条件进行了探讨,指出审计机关发挥作用的基础在于具备尽早识别各种风险和隐患的制度优势;最后围绕我国金融安全面临的现实问题,提出了金融审计在维护我国金融安全方面发挥作用的路径选择。主要包括:稳定宏观经济运行、优化经济金融结构、防范外生性金融风险、推动金融监管改革以及关注金融信息系统安全等方面,对未来金融审计的科学发展具有...
关键词:
审计 金融 机制 路径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黎仁华
政府审计是履行国家金融审计和维护国家金融安全的中坚力量,政府金融审计应当树立政治思维,利用政府审计的特点与优势,确定维护国家金融安全的功能;实现审计功能的路径包括:宏观层面的再监督评价机制、中观层面的调控协调机制、微观层次的监测预警机制以及政府审计对金融危机及其危机金融机构的救援机制。
关键词:
政府审计 国家金融安全 实现机制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唐纳德·科恩 方晓
如果中国政府希望借鉴外国经验来指导相关制度的建设,我个人认为英国的框架在许多方面比美国更具前景金融稳定已经成为一个共同关注的话题,在我看来,对其的关注正当其时。2007~2009年国际金融危机造成的后遗症仍然在拖累着全球经济的发展,许多经济体还没有恢复充分就业,全球大部分地方的通胀水平都未达到中央银行和政府的设定目标。虽然各方已经采取了许多措施来加强全球金融系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曾瑞安
本文以中国银行湖北咸宁市某县支行最近发生的一起金融案件为例,通过剖析金融个案透视基层人行在履行职责中的问题,提出维护金融稳定重在制度设计和安排的思路。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周兰 李惠
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格局的变化,国家经济安全已经成为国家安全的核心,而政府审计作为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免疫系统"必须承担起这一职责。文章首先定位了政府审计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三个基本功能:防御功能、稳定功能,监视功能。其中监视功能是基础,稳定功能是手段,防御功能是目的。其次,以功能定位为基础探索了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政府审计路径选择。政府审计应该安装审计"监视器"以监视国家经济运行中的重点环节;建立一道审计"防火墙"以防御国家经济运行中的潜在风险;完善政府审计"稳定器"的稳定功能以降低已存在风险带来的损失。
关键词:
国家经济安全 政府审计 路径选择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华金秋 彭海林 周文昌
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背景下,将生物安全上升到国家安全的高度、构建国家生物安全的"防火墙"成为当前关注的焦点。在维护国家生物安全,保障人民群众健康和经济平稳有序的运作过程中,国家审计作为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依据本质和职责要求,国家审计应凭借其超然的独立性和专业胜任能力在生物安全领域充分发挥监督和建设性作用。将生物安全与国家审计相结合,能够有效评价和监督相关部门和机构在生物安全事件中的职责履行情况。现有研究大多数都是关于国家审计如何保障经济健康运行以及应急管理审计研究,少有将生物安全与国家审计联系起来的文献。因此,文章从国家审计维护生物安全理论依据出发,针对我国生物安全现状,探讨生物安全视角下的国家审计实施路径。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在我国新一轮经济增长中,由于总量和结构特点都出现新的较大的变化,调整宏观经济金融政策和保持经济金融稳定运行的难度也在加大。针对经济金融运行中的新情况新问题,近年来,我国央行从实际出发,审时度势,及时灵活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课题组
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后,主要发达国家鲜有经历大规模金融危机,中央银行的最后贷款人和金融稳定职能有所淡化,以维持物价稳定作为货币政策的主要目标渐成主流。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改变了上述范式,货币政策和物价稳定目标仍是中央银行最主要职责,同时各国就中央银行加强金融稳定职能达成共识,探索完善宏观审慎政策,加强对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监管,重构风险处置框架,拓展中央银行最后贷款人职能。
关键词:
金融稳定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金融稳定事关政治、经济和社会稳定。金融稳定是指金融体系处于能够有效发挥其关键功能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宏观经济健康运行,货币和财政政策稳健有效,金融生态环境不断改善,金融机构、金融市场和金融基础设施能够发挥资源配置、风险管理、支付结算等关键功能,而且在受到内外部因素冲击时,金融体系整体上仍然能够平稳运行。央行首次发布的2005年《中国金融稳定报告》,对中国金融体系的稳定状况进行了全面评估和发展趋势展望,搭建了维护金融稳定所需的政策框架。 《金融稳定报告》通过密切跟踪分析宏观经济、金融市场、金融机构、金融基础设施和金融生态环境及其变化情况,按照有关评估标准和方法,判断金融稳定状况,并提出相...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王硕平 陈虎城 苏亮瑜
监管职能分离后,维护金融稳定成为人民银行新增的一项重要职责。本文在阐述金融稳定工作的含义、特点、重要性及其主要职责的基础上,分析了可能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潜在因素,着重探讨了维护金融稳定工作的总体框架设计,文章最后还提出了维护金融稳定需注意的几个问题。
关键词:
人民银行 金融稳定 系统性风险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何佳
加强党对金融工作的领导是中国金融稳定与发展的定海神针,这是基于我多年来对中国金融体系研究的体会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极大地影响了人们对很多金融问题的看法,人们对金融稳定的重视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第五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决定设立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强调了金融稳定发展的重要性。在第五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做好新形势下金融工作,要坚持党中央对金融工作集中统一领导,确保金融改革发展正确方向,确保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