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741)
- 2023(9492)
- 2022(7993)
- 2021(7335)
- 2020(6200)
- 2019(13849)
- 2018(13701)
- 2017(24614)
- 2016(13714)
- 2015(15610)
- 2014(15807)
- 2013(15077)
- 2012(13787)
- 2011(12125)
- 2010(12758)
- 2009(12386)
- 2008(12196)
- 2007(11407)
- 2006(10191)
- 2005(9567)
- 学科
- 管理(53243)
- 业(44294)
- 济(43491)
- 经济(43392)
- 企(40172)
- 企业(40172)
- 财(19790)
- 制(17494)
- 方法(15486)
- 中国(14915)
- 农(12962)
- 务(12926)
- 财务(12878)
- 财务管理(12800)
- 业经(12346)
- 体(12264)
- 审计(12243)
- 企业财务(12121)
- 银(11262)
- 银行(11243)
- 数学(11044)
- 数学方法(10911)
- 行(10606)
- 学(10572)
- 融(10041)
- 金融(10034)
- 划(9909)
- 理论(9866)
- 体制(9233)
- 策(8959)
- 机构
- 大学(188965)
- 学院(187845)
- 管理(72788)
- 济(72262)
- 经济(70298)
- 研究(63338)
- 理学(59688)
- 理学院(59005)
- 管理学(58191)
- 管理学院(57797)
- 中国(52728)
- 财(42623)
- 京(42235)
- 科学(36195)
- 江(32180)
- 所(32166)
- 财经(31307)
- 中心(30241)
- 农(29025)
- 经(28199)
- 研究所(28100)
- 北京(26192)
- 业大(24930)
- 州(24774)
- 范(23494)
- 师范(23213)
- 院(23198)
- 财经大学(23063)
- 省(22500)
- 农业(22422)
- 基金
- 项目(117832)
- 科学(92536)
- 研究(89476)
- 基金(84827)
- 家(74280)
- 国家(73207)
- 科学基金(62368)
- 社会(56382)
- 社会科(53237)
- 社会科学(53223)
- 省(45813)
- 基金项目(44029)
- 教育(41871)
- 自然(39043)
- 划(38343)
- 自然科(38034)
- 自然科学(38022)
- 自然科学基金(37359)
- 编号(36915)
- 资助(33953)
- 成果(32384)
- 制(27688)
- 重点(26676)
- 部(26653)
- 课题(26625)
- 创(24723)
- 性(24021)
- 发(23835)
- 项目编号(23297)
- 国家社会(23243)
共检索到3141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徐玉德 温泉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国家审计管理体制经历了初步探索、逐步重建、体制确立、深化改革四个阶段,为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在系统梳理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审计管理体制变迁脉络的基础上,分析、总结变迁的基本规律、经验及未来走向,以期更好地推动国家审计服务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
关键词:
国家审计 管理体制 变迁 审计委员会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张吉成 文富德
本文以制度变迁中的博弈理论为基础,对印度国家审计体制的演变过程进行了分析,确定了相应的假设,指出了渐进式体制变迁的主要特征,建立了有限理性下的体制变迁模型,分析了交叉换位与制度变迁的协调性,阐述了战略分布、变迁成本与博弈均衡,总结了国家审计体制变迁的规律和启示,认为公众行为(需求)在成功的渐进式变迁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推动作用,在制度变迁方案设计中,公众可以直接或间接影响博弈参与者战略选择的三个主要变量,即改革的预期制度收益、传统体制下的既得利益和实际的制度变迁成本,在一定时期、一定程度上发挥制度变迁的引导作用。
关键词:
博弈论 审计体制 印度 公众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朱殿骅 张艺凡
在审计署令第11号发布的时代背景下,本文从内部审计职能作用、监督职责、工作机制以及对内部审计的指导和监督等方面,提出了加快内部审计管理体制改革的建设性意见。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许莉 郑石桥
新制度经济学一直强调制度对契约结构的决定性影响,并重视制度环境对制度运行效率产生的影响,其组织理论为国家审计组织与审计环境存在互动关系提供了理论基础。作为上层建筑的国家审计组织制度应与审计环境相适应,作为审计组织制度核心内容的审计体制应动态改革。按照制度替代、转换与交易过程的一般制度变迁规律,适时选择审计体制创新、审计体制边际改良、资源配置机制转变的制度模式。
关键词:
制度环境 制度变迁 国家审计 审计体制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王敏 王卓甫
建国以来,我国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体制的制度变迁经历了3个阶段、6个步骤。政治经济体制的变革、利益的诉求、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立法的保障是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体制改革与创新的动因。随着我国建设工程管理领域改革的深化和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体制向着加快企业产权制度改革、优化产业结构、加强技术创新的方向改革与发展。
关键词:
建设工程 项目管理体制 制度变迁 动因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单大圣
医疗保障基金是医疗保障制度的核心。传统体制下的医疗保障经费管理,发挥了不同部门的积极性,有效控制了费用增长。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医疗保障制度的改革,建立了科学、合理的医疗保障基金筹资机制,实现了基金管理服务社会化,初步形成了对定点医药服务机构的监督和调控机制,促进了医疗服务体系改革和发展。但是现行管理体制还不完善,还需要继续探索建立适应中国国情和医疗卫生事业健康发展需要的医疗保障基金管理体制。
关键词:
医疗保障 医疗保障基金 管理体制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霍军
中国民族自治地方税收管理体制是国家根据《宪法》规定在少数民族自治地方实行的一种税收管理体制,是中国税收管理体制的有机组成部分。它适用于5个少数民族自治区和云南、贵州、青海3个少数民族集中的省份;一些省内民族自治州、自治县比照执行。本文遵从经济体制决定税收管理体制、税收管理体制决定民族自治地方税收管理体制的逻辑思维,以新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为背景,以60年民族自治地方税收管理体制变迁历程为分析对象,梳理新中国60年民族自治地方税收管理体制变迁的脉络,从中探索新中国60年民族自治地方税收管理体制发展的规律性。这对于当前中国民族自治地方税收管理体制的改进有着十分重要的借鉴作用。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刘日
一个国家,能不能不断培养和选拔出各级优秀领导人才,直接决定着这个国家的兴衰存亡。中国作为一个政治文明古国,历来重视官员的选拔与管理。文章从西周世袭世禄制入手,重新审视两千年来、尤其是建国后我国官员选拔与管理体制的变迁,反思其利弊,明鉴其得失,对我国当前的干部人事制度逐步走向民主化、法制化、科学化将大有裨益。
关键词:
人事制度 政府官员 选任与管理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李广斌 王勇
城乡规划管理体制变迁本质是制度变迁。基于演化博弈的制度变迁视角,以规划权力配置为考察核心,从法律文本和实际运作两个层面,对改革开放以来城乡规划管理体制变迁机制进行解析。研究表明,从规划纵向分权到规划纵向适度集权、规划社会分权,城乡规划管理体制变迁是上下级政府、国家与社会等多重博弈互动的结果。多重博弈导致的规划权力配置变化,成为推动城乡规划管理体制变迁的根本动力。同时,各种博弈域间关联结构多样性也造就了现实中规划管理制度安排的多样性。
关键词:
城乡规划 管理体制 演化博弈 制度变迁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张斌贤
本文通过梳理1950-1998年间有关官方文献,从历史的角度叙述我国高等学校内部管理体制的变迁,并分析了我国高校学术权力结构目前的状况、特征与未来走向。
关键词:
高等学校 内部管理体制 权力结构 中国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高浩然 柳欣妤 黄美娜
韩国外汇管理主要采用自由化的政策。根据现行《外汇交易法》,目前韩国对民间的经常项下和资本项下交易已实现全面自由化,仅对涉及国家经济安全和金融市场稳定的部分交易进行最小程度限制,在以负面清单管理方式进行申报的同时,实行“保障措施制度”,在自然灾害、战乱、事变、国内外经济形势出现剧烈变化时,
关键词:
外汇管理体制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宋士云 吕磊
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伴随着政治、经济、社会形势的变化与发展,社会保障管理体制的变迁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1949—1956年是社会保障管理体制的创建阶段;1957—1984年是计划经济时期社会保障管理体制的曲折发展阶段;1985—2010年是向市场经济转轨时期社会保障管理体制的改革探索阶段。中国对社会保障事务的管理却一直是几个部门主管加几个部门协管的共同管理格局,其中劳动部门和民政部门发挥着最为重要的作用。未来中国社会保障管理体制改革,要在遵循社会保障发展基本规律和充分考虑国情的前提下,各相关部门统筹决策,科学管理,稳步推进。
关键词:
社会保障 管理体制 变迁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赵广礼
国家审计要服务于国家治理,是一种重要的监督机制。审计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中的重要作用得到了广泛认可。我国的审计体制经历了30多年的发展革新,这期间制度变迁一直都在进行,一系列关于审计的重要制度安排、审计发展的重要节点,均带着改革的要求与任务,具有制度变迁的性质,为制度变迁进行了铺垫。基于制度变迁理论分析我国审计体制改革的历程,总结出我国审计体制改革具有由行政力量主导、受工具理性驱使、以强制性变迁模式为主、遵循路径依赖下的渐进性变迁等特点,并提出在深化我国审计体制改革中,需要立足于满足制度需求,促进制度供给和需求的平衡,强调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相统一,推进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有效促进审计工作的发展。
关键词:
国家审计 制度变迁理论 路径依赖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王宝庆 张爱兰 王萍 何志方 周仲利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不断变革,对国家审计产生了巨大影响。新体制下,应重建国家审计监督的基本框架,强化国家审计监督的独立性地位,强化国家审计的服务功能,加强对民间审计的质量监管,建立国家审计机关与其他国资监管机构的协同机制,完善国家审计准则体系。
关键词:
国有资产 管理体制 国家审计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王彪华 谢莹莹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对新时期如何做好审计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对审计管理体制改革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本文运用生态分析方法研究国家治理现代化新环境与审计管理体制改革间的内在联系:改革审计管理体制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国家治理外部环境发生变化,国家审计必须适应新环境,因此需要健全完善与履行新职责新使命相适应的审计管理体制。基于对以上双向互动关系的理解,试图诠释我国审计管理体制改革的逻辑与思路:以构建集中统一、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审计监督体系为目标;通过中央审计委员会加强党对审计工作的领导,增强审计管理体制对国家治理现代化新环境的适应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