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852)
- 2023(5358)
- 2022(4372)
- 2021(4033)
- 2020(3164)
- 2019(7042)
- 2018(6492)
- 2017(11882)
- 2016(6275)
- 2015(6737)
- 2014(6406)
- 2013(5908)
- 2012(5610)
- 2011(4895)
- 2010(5599)
- 2009(5379)
- 2008(5155)
- 2007(4617)
- 2006(4208)
- 2005(4034)
- 学科
- 济(23478)
- 经济(23431)
- 业(18383)
- 管理(17048)
- 企(15664)
- 企业(15664)
- 审计(12112)
- 方法(8822)
- 农(8545)
- 中国(8457)
- 财(7785)
- 业经(6677)
- 学(6282)
- 制(5929)
- 理论(5923)
- 各类(5878)
- 农业(5744)
- 数学(5679)
- 数学方法(5596)
- 融(4630)
- 金融(4630)
- 务(4572)
- 财务(4566)
- 财务管理(4502)
- 体(4433)
- 企业财务(4359)
- 贸(4271)
- 贸易(4261)
- 易(4156)
- 和(4052)
- 机构
- 大学(90230)
- 学院(88465)
- 济(35493)
- 经济(34697)
- 管理(32896)
- 研究(30022)
- 理学(28309)
- 理学院(27989)
- 管理学(27613)
- 管理学院(27458)
- 中国(23259)
- 财(19955)
- 京(19822)
- 科学(16425)
- 财经(15794)
- 经(14409)
- 所(14293)
- 中心(13844)
- 江(13274)
- 范(12958)
- 师范(12866)
- 研究所(12408)
- 北京(12149)
- 财经大学(11964)
- 经济学(11556)
- 农(11467)
- 院(10907)
- 师范大学(10628)
- 州(10584)
- 经济学院(10295)
- 基金
- 项目(56998)
- 科学(45778)
- 研究(45082)
- 基金(42201)
- 家(37386)
- 国家(36553)
- 科学基金(31012)
- 社会(30230)
- 社会科(28459)
- 社会科学(28445)
- 基金项目(21454)
- 教育(20931)
- 省(20919)
- 编号(18448)
- 自然(17932)
- 划(17866)
- 自然科(17415)
- 自然科学(17410)
- 自然科学基金(17114)
- 成果(16650)
- 资助(16085)
- 重点(13332)
- 部(13318)
- 国家社会(13008)
- 课题(12868)
- 性(12625)
- 制(12188)
- 教育部(12019)
- 创(11970)
- 发(11854)
共检索到1394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王翊 李明
一、国家审计发挥国家治理功能的理论基础(一)国家治理、政府治理的涵义及关系(1)国家治理的涵义。对于国家治理的内涵,学术界虽无一致的界定,但可以概括地将其看作为在一个既定范围内维系秩序运转的所有公共部门、私人部门的正式和非正式的制度安排、组织形态和治理机制,以及它们之间的互动过程。国家治理的最终目的是通过政府、市场与社会的相互协调,以管理和促进资源的有效配置,并推动社会经济的持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谭劲松 宋顺林
刘家义审计长提出了"审计实质上是国家依法用权力监督制约权力的行为,其本质是国家治理这个大系统中一个内生的具有预防、揭示和抵御功能的‘免疫系统’,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的重要论断(简称审计的"国家治理"论)。本文探讨"国家治理"论的理论基础和实现路径。我们认为,"国家治理"论秉承社会契约论,基于不完全契约下的代理理论,在国家审计本质、目标和职能认识上,实现了对"免疫系统"论和"审计监督"论的超越和升华。国家审计应坚持以提升人民幸福为中心,围绕建立善治政府,充分运用监督、评价和鉴证三大职能,主要从监督责任、评价效率、提高透明度和促进民主法治四个方面,夯实国家治理基础,促进善治,最终提升人民幸福...
关键词:
国家审计 国家治理 理论基础 实现路径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耿希 刘学智
国外教科书国家形象建构历经理论初创、系统构建、理论与实践融合三个发展阶段,教科书国家形象从被动生成走向主动建构。社会学、传播学与教育学为教科书国家形象系统建构提供理论基础。基于多重理论的教科书国家形象建构呈现多元价值取向,彰示国家意志与文化传承相统一,坚持民族性与全球性相统一,力求话语与传递路径相统一。我国教科书国家形象建构,应重视民族共同体意识与国际共同体意识相统合,注重话语体系创新与传递路径相统合,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与知识教育相统合。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马轶群 王文仙
构建有效的国家审计容错纠错机制,对于推动广大领导干部改革创新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从公共受托责任、"免疫系统"论和国家治理理论等视角阐明了国家审计容错纠错机制的理论基础。然后,就构建过程中可能遇到的现实问题进行了梳理分析。最后,基于"人本审计"的思想,探讨了构建国家审计容错纠错机制的可行路径,即在行为导向下,将容错纠错纳入原有审计环节,提出切实可行的国家审计容错纠错流程。本文期望通过对以上理论基础、现实问题以及可行路径的梳理与分析,为构建国家审计容错纠错机制提供可能的政策参考。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王会金
政府审计是国家治理框架下的重要构成部分,其对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意义深远。政府审计与协同治理二者的研究对象具有特定的耦合性,它们都属于开放而复杂的系统,且系统内部各构成要素间存在着特定的关联关系,能够通过自组织方式产生宏观的空间、时间或有序结构。基于此,本文以国家治理为背景,引入协同理论与嵌入理论,尝试探析政府审计协同治理的研究态势、理论基础与模式构建,系统论证政府审计服务于国家治理的协调配合规律,深入挖掘获得政府审计治理整体大于部分的有机协同效应。
[期刊]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和晶 王砚蒙
"国家能力"与"国家治理能力"的指向相同,但其内涵却存在细微的差别。在国家活动的"治理"时代,国家治理能力建设的理念和方式具有特殊的历史意义。随着国际环境、国内环境的急剧变化,我国国家治理能力面临空前的挑战,结合治理理念及我国的实际情况,探讨提升我国国家治理能力的策略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国家能力 国家治理 能力提升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唐建新 古继洪 付爱春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对于我国日益突出的国家经济安全问题,政府审计是否应该发挥作用?如何发挥作用?本文认为,政府审计是我国国家经济安全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府审计在维护国家经济安全方面的作用路径应是针对国家经济安全政策制定与执行开展审计和审计调查,监督国家经济安全政策的贯彻实施;作为国家经济安全预警机制的重要一环,向政策制定部门反馈信息、提供意见和建议,促进政策的调整与完善。
关键词:
政府审计 国家经济安全 理论基础 路径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唐凯桃
改善经济增长质量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体现。国家审计服务于国家治理,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保障,其功能作用的发挥有助于促进经济增长质量的改善。文章在回顾已有文献的基础上,从理论层面和实践层面分析了国家审计改善经济增长质量的基本依据,并结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提出了国家审计助推"三去一降一补"任务顺利完成的实现路径,旨在为国家审计改善经济增长质量,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借鉴思路。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董大胜
一、正确认识审计理论研究的形势近些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对审计工作高度重视。在审计署党组的正确领导下、在全国各级审计干部的共同努力下,审计工作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在国家经济政治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也越来越多地受到社会各方面的关注。正如有些同志谈到的,目前我们的审计工作处在历史上最好的时期。我们的审计工作发展很快,迫切需要我们对审计实践进行理论总结。今后审计工作的深入发展也迫切需要审计理论的指导:审计工作在国家治理中处于一个什么样的地位、能够发挥什么样的作用、审计目标如何确定、审计内容如何来拓展、审计制度怎样进一步完善、审计方法怎样进一步创新等等,都是需要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黄海洲
传统理论认为一个发达国家不需要外汇储备,但事实是瑞士过去在10年中增加了超过其GDP规模的外汇储备。由此可见,从传统理论层面对于国家资本结构的阐述并不充分。公司金融理论作为微观层面的理论,在结合货币经济学、财政学和国际金融学后,从公司资本结构的角度看国家资本结构,会以一个全新的视野来解释国家的资本结构。
关键词:
资本结构 国家资本 理论基础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伟远
建立国家资历框架,通过实现各类学习成果的认证、积累和转换,促进各类教育以及教育和劳动力市场的有效互通和衔接。国家资历框架包括资历框架、学习成果认证、学分银行以及相应的标准。学习成果认证是实施资历框架的关键,学分银行是实施资历框架的管理制度。构建国家资历框架的系统模式应遵循目的性、整体性、协调性以及动态性四原则;发展国家资历框架应总结我国资历框架的研究和国际前沿的实践尝试;成立跨部门领导小组;整合地方资历框架,出台国家资历框架;建立质量保证体系,保障各类学习成果互认的对等性;建立公开的监管机制,成立政府认可的第三方权威认证机构;健全国家学分银行,逐步实现学分银行一站式和个性化精准服务;配合国家发展,倡议共建"一带一路资历互认框架"。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李宝元
马克思社会再生产理论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发展战略及中长期规划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和运作规则不仅适用于物质生产领域,而且适用于精神生产领域和人类自身生产领域。从理论合理性和实际操作性考虑,国家中长期发展规划战略视界和内容体系应依据马克思再生产原理,在现代三域社会再生产体系框架内按全新的思路来确定。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林哲
随着和平崛起的国家战略理论的提出,通过国家文化营销发展国家文化改变国际文化格局,提升自己的国际影响力,建立我国的“软权力”成为我们的新课题。本文我们将探讨国家文化营销的理论基础,并提出一个我国国家文化战略营销的研究思路。
关键词:
国家文化 营销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董大胜
国家审计是如何产生的,对于从事审计工作的人来说,似乎是一个再简单不过的问题。然而,对于这个最基本的审计问题,目前却没有真正搞清楚,或者说还没有形成共识,存在着不同看法和理论表述。比较典型的观点有:公共受托责任论、委托代理论、民主政治论、"免疫系统"论、权力制约论等。在理论上明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赵广礼
本文将政治学、历史学的知识与审计理论相结合,论述国家审计对于国家治理的意义、国家审计与国家治理的关系以及国家审计如何深入参与国家治理。
关键词:
审计 治理 历史 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