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022)
- 2023(11354)
- 2022(9624)
- 2021(8948)
- 2020(7530)
- 2019(17140)
- 2018(16370)
- 2017(31889)
- 2016(16708)
- 2015(18650)
- 2014(17980)
- 2013(17338)
- 2012(15804)
- 2011(13644)
- 2010(13652)
- 2009(12289)
- 2008(11451)
- 2007(9379)
- 2006(7712)
- 2005(6483)
- 学科
- 济(72074)
- 经济(71997)
- 管理(50071)
- 业(48824)
- 企(41015)
- 企业(41015)
- 方法(40693)
- 数学(36868)
- 数学方法(36495)
- 财(21206)
- 中国(17679)
- 农(17483)
- 业经(14301)
- 务(13531)
- 财务(13496)
- 财务管理(13427)
- 企业财务(12864)
- 地方(12735)
- 贸(12334)
- 贸易(12320)
- 审计(12197)
- 易(11986)
- 制(11905)
- 农业(11642)
- 技术(11020)
- 融(10556)
- 金融(10555)
- 环境(10452)
- 学(10144)
- 划(9549)
- 机构
- 大学(224895)
- 学院(223269)
- 济(98610)
- 经济(97068)
- 管理(94907)
- 理学(84186)
- 理学院(83464)
- 管理学(82269)
- 管理学院(81856)
- 研究(65821)
- 中国(50954)
- 财(47703)
- 京(44211)
- 财经(39087)
- 经(36082)
- 科学(36030)
- 中心(32903)
- 经济学(32341)
- 江(30804)
- 财经大学(29928)
- 经济学院(29671)
- 业大(29317)
- 所(29028)
- 农(28515)
- 商学(26612)
- 商学院(26396)
- 范(26129)
- 研究所(26115)
- 北京(25936)
- 师范(25886)
- 基金
- 项目(162957)
- 科学(132160)
- 基金(124218)
- 研究(119941)
- 家(107517)
- 国家(106343)
- 科学基金(94256)
- 社会(81576)
- 社会科(77688)
- 社会科学(77665)
- 基金项目(65732)
- 省(61183)
- 自然(59916)
- 自然科(58585)
- 自然科学(58573)
- 自然科学基金(57563)
- 教育(56076)
- 划(51545)
- 资助(50295)
- 编号(46207)
- 部(38166)
- 重点(36298)
- 成果(35850)
- 国家社会(35577)
- 创(34849)
- 教育部(34290)
- 发(33519)
- 人文(33263)
- 创新(32630)
- 制(31896)
共检索到3091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张琦 宁书影 郑瑶
"三公"经费因可能涉及官员在公共资金使用过程中的违法违纪行为而广受社会关注。国家审计作为国家治理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理论上应该具备政府"三公"预算的治理效应。我们以中央部门"三公"预算为观测对象,实证研究了国家审计的"三公"预算治理效应。研究发现:国家审计介入能够显著抑制中央部门的"三公"预算,其中,国家审计在公务用车改革之前发挥出更强的公车预算抑制作用。进一步分析发现:国家审计能够分别通过震慑机制与纠偏机制发挥"三公"预算治理作用。在审计震慑力度越大,纠偏程度越高时,国家审计对"三公"预算的抑制作用越强。
关键词:
国家审计 “三公”经费 预算抑制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陈雨欣
部门预算执行审计是我国审计机关监督中央部门预算的编制、执行的一个重要手段。文章将机会主义行为分为信息虚假、财务行为违规、业务行为违规、制度缺陷和绩效问题五类,对2010—2017年审计结果公告中反映的问题进行分析,结果发现下属单位数作为代理成本,将驱动信息虚假、财务行为违规、业务行为违规和绩效问题这四个机会主义行为。
关键词:
代理成本 机会主义行为 预算执行审计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关恋
国家治理视角下的国家审计当前受到审计理论界的热议。学者们一致认为,国家审计是国家治理的一部分,同时国家审计又是国家治理的一个有效工具,国家审计在国家治理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文章结合同样受到热议的"三公消费"浅谈国家审计在国家治理中起到的重要作用,同时对国家审计的未来发展作一展望,以期使审计工作在国家治理中得到进一步完善。
关键词:
国家审计 国家治理 三公消费 作用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王霞
随着"八项规定""六项禁令"等政策措施的陆续出台,我国的经济社会面临着自上而下的深层次变革。制度变迁对经济领域的传导效应成为时下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本文以旅游、餐饮、酒类、汽车等"三公消费"敏感型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检验在制度变迁的动态环境下,企业的竞争战略调整以及CEO特征对企业战略转型的影响。研究在整体上发现了制度变迁以来我国上市公司战略转型的证据;年轻的CEO和有政治关联的CEO更具有适应性和创新的能动性,在动态变迁的环境中能够促进企业战略转型。本文的研究可用来检验制度变革在经济领域的成效,有助于了解影响上市公司战略调整的关键因素,为上市公司从高管个人层面寻求改善上市公司境况的途径提供了经验依据。
关键词:
八项规定 制度变迁 CEO特征 战略转型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王霞
随着"八项规定""六项禁令"等政策措施的陆续出台,我国的经济社会面临着自上而下的深层次变革。制度变迁对经济领域的传导效应成为时下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本文以旅游、餐饮、酒类、汽车等"三公消费"敏感型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检验在制度变迁的动态环境下,企业的竞争战略调整以及CEO特征对企业战略转型的影响。研究在整体上发现了制度变迁以来我国上市公司战略转型的证据;年轻的CEO和有政治关联的CEO更具有适应性和创新的能动性,在动态变迁的环境中能够促进企业战略转型。本文的研究可用来检验制度变革在经济领域的成效,有助于了
关键词:
八项规定 制度变迁 CEO特征 战略转型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李琰 张立民
国家审计作为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充分发挥"免疫系统"功能,推动完善国家治理。具体分析国家审计推动完善国家治理路径,可以分为市场治理、政府治理和社会治理三个方面。本文利用我国2003~2012年省级面板数据,分别对三大治理方面的作用效果进行实证检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从地方政府来说,国家审计可以有效提高地区经济水平,降低政府行政管理费率,减少腐败现象发生,提高政府信息公开水平。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李涛 方江燕
中央巡视在政府经费治理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本文基于空间面板模型,实证探索中央巡视对政府“三公经费”治理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第一,中央巡视不仅对被巡视省份的“三公经费”治理效率有促进作用,其溢出效应也带动了地理位置相邻或经济水平相似省份的经费治理水平提升;第二,官员任期、年龄以及晋升渠道等个人特征对此促进作用存在调节效应。以上研究结论拓展了政府治理的相关研究,并为中央巡视的监督治理作用提供了可靠的经验证据。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廖义刚 杨宣
以2003-2011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基于过度投资的视角考察了高质量审计对高投资机会集公司代理问题的治理效应与路径。研究发现,高投资机会集公司通常倾向于过度投资;随着投资机会集的增大,高质量的会计信息可以显著地缓解高投资机会集所引发的过度投资问题;最后,若公司聘请高质量审计师,则会计信息将能够更为显著地缓解高投资机会集所导致的过度投资行为,这表明通过提升会计信息质量,高质量的审计能够更有效地缓解过度投资问题。此外,附加检验显示,高质量审计对高投资机会集公司过度投资的治理功效仅仅在债务水平低的公司作用显著,这表明债务治理机制与高质量审计之间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替代效应。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潘克勤
本文采用南开大学公司治理研究中心发表在2004年《管理世界》第二期的论文中公布的2002年度"中国上市公司治理100佳"的公司治理指数作为公司治理质量的替代变量,以"100佳"中的55家2001年至2004年的数据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多元回归方法,分析公司治理指数、审计风险、审计师规模与审计定价的关系。结果发现,公司治理指数越高,审计定价越低;随着公司治理指数提高,国际四大和本土五大明显降低了审计定价,而本土次五大的审计定价却没有明显下降,说明审计定价受到公司治理风险影响,国际四大及本土五大对源于公司内部治理的风险更加敏感,原因可能是大型事务所运用了风险导向审计模式,在争取到优质客户后,采取了合...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刘玉玉 蔡春 王爱国
基于审计全覆盖实施的背景,以地方审计机关为研究对象,探究地方审计机关不同维度覆盖率对国有企业治理效率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相较于审计单位覆盖率和审计内容覆盖率,经济责任审计覆盖率对国有企业治理效率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且这一影响在国家审计机关信息透明度较高的地区更显著。除了直接纠偏外,国家审计覆盖率主要通过影响地方政府行为和政企关系而影响国有企业治理效率,具体作用机制表现为:一是国家审计覆盖率的提升通过缓解政府和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降低了地方国有企业代理成本,进而提高了国有企业治理效率;二是国家审计覆盖率的提升通过强化权力监控降低了政府不当干预给国有企业带来的效率损失。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陈晓红 朱蕾 汪阳洁
作为我国行政监督的一种重要创新模式,国家向地方派驻中央督察机构,代表中央政府行使对地方公共资源的监管。本文试图回答:派驻机构是否存在驻地效应?具体而言,中央派驻机构驻地的督察效果,是否优于非驻地地区?利用国家土地督察的准自然实验特征,估计结果发现,中央派驻机构存在显著的驻地效应,土地督察局驻地地区的土地违法涉案面积比非驻地地区减少约36%。进一步检验发现,驻地效应的产生来自中央派驻机构本身的威慑力。
关键词:
驻地效应 派驻机构 土地违法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谢柳芳 罗宏
本文以委托代理理论为基础分析了政府信息披露与国家治理的关系,以"三公"经费披露作为政府信息披露的代理变量,实证检验了政府信息披露机制对国家治理效率的影响,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以期为有效发挥政府信息披露机制功效提供借鉴。
关键词:
政府信息披露 国家治理 “三公”经费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王美英 曹源 付楠楠
审计意见购买行为降低了社会审计质量,损害了社会审计的投资者保护功能。本文以2010—2018年央企控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探讨了国家审计对社会审计意见购买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央企控股上市公司存在签字注册会计师层面的社会审计意见购买行为,而国家审计能够抑制这一行为。机制检验发现,国家审计通过提高信息透明度和约束管理层权力抑制了央企控股上市公司的社会审计意见购买行为。进一步研究发现,在审计客户重要性程度高、事务所行业专长水平低的情况下,国家审计更能显著地抑制审计意见购买;多次审计以及审计机关查出问题数量越多,国家审计抑制社会审计意见购买的效应越明显;国家审计对社会审计意见购买行为的影响在同行业和具有共同签字注册会计师的未被审计央企控股上市公司中具有溢出效应。本文研究为完善国有企业现代化治理体系、净化注册会计师行业生态环境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田淑英 李雨涵 孙磊 董战峰
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探讨公众环境参与对家庭消费低碳转型的作用机制及其影响。结果表明:公众环境参与可以在消费端驱动公众低碳消费选择和在生产端优化用能结构进而推动家庭消费低碳转型,稳健性检验发现推动家庭消费的低碳转型效应呈显著表现;此外,家庭抚养负担比重、地区资源禀赋差异以及政府环境执法力度会对公众环境参与的作用效果产生差异化影响,在抚养负担比重较高家庭、资源型地区以及政府环境执法力度较高地区中公众环境参与对家庭消费低碳转型的推动作用更为显著。最后从拓宽环境治理的公众参与渠道、坚持消费端与生产端双向发力以及确保政策实施精准化等方面提出政策建议,以期为实现“双碳”目标、健全多元共治的现代环境治理体系提供更多经验证据。
关键词:
公众环境参与 家庭消费 低碳转型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李含笑 李绍哲 林丽琼
以2017年和2019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为样本,采用Probit模型实证研究邻里效应对家庭信用卡使用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家庭信用卡使用存在显著的邻里效应。异质性分析显示,相比城镇、大规模家庭和低医疗负担家庭,农村、小规模家庭和高医疗负担家庭信用卡使用的邻里效应更为明显。机制分析表明,家庭收入和人力资本均强化了家庭信用卡使用的邻里效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公众环境参与推动家庭消费的低碳转型效应——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的经验证据
家族控制、审计监督与公司治理——基于年报补充更正视角的经验证据
身份的幸福效应——基于党员的经验证据
国家审计与国有企业绩效——基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的经验证据
国家审计与国有企业环保投资:影响机制与经验证据
盈余管理、事务所选择与审计意见——基于外部审计治理作用的经验证据
腐败控制、私人部门参与基础设施提供与反贫困效应——来自发展中国家的经验证据(1996-2014)
外部治理、风险导向与审计定价——基于我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信息化赋能与地区环境治理——基于省级审计机关的经验证据
中央预算执行审计与媒体关注度——基于国家治理的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