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721)
2023(9776)
2022(8762)
2021(8300)
2020(6935)
2019(16294)
2018(16260)
2017(31291)
2016(16899)
2015(19139)
2014(19000)
2013(18663)
2012(17012)
2011(14898)
2010(15228)
2009(13822)
2008(12889)
2007(10891)
2006(9416)
2005(8122)
作者
(47701)
(39379)
(38890)
(37061)
(25246)
(18775)
(17757)
(15482)
(14920)
(13908)
(13658)
(13038)
(12260)
(12174)
(11964)
(11914)
(11891)
(11637)
(11063)
(11013)
(9798)
(9484)
(9362)
(8906)
(8718)
(8708)
(8643)
(8632)
(7808)
(7738)
学科
(63439)
经济(63359)
管理(47177)
(45889)
(39000)
企业(39000)
方法(31430)
数学(26472)
数学方法(26182)
中国(16971)
(16711)
(16082)
(14712)
业经(14129)
地方(12884)
审计(12125)
理论(11186)
农业(11172)
技术(11054)
(11039)
(10973)
贸易(10962)
(10643)
(10403)
(10390)
财务(10342)
财务管理(10274)
环境(10112)
企业财务(9754)
教育(9335)
机构
大学(233563)
学院(230823)
管理(96799)
(87450)
经济(85423)
理学(84812)
理学院(83896)
管理学(82535)
管理学院(82130)
研究(74040)
中国(53773)
(50655)
科学(47149)
(39949)
(36633)
业大(34830)
(34501)
中心(33590)
研究所(33322)
财经(32874)
(32073)
北京(31573)
(30722)
师范(30472)
(29977)
(27171)
农业(26965)
(26452)
商学(25169)
商学院(24901)
基金
项目(165012)
科学(129416)
研究(121751)
基金(119595)
(104323)
国家(103124)
科学基金(88652)
社会(75176)
社会科(71155)
社会科学(71130)
基金项目(64706)
(64086)
自然(58586)
自然科(57139)
自然科学(57127)
自然科学基金(56087)
教育(55421)
(53972)
编号(50521)
资助(48924)
成果(40736)
(36290)
重点(36204)
(34369)
(34147)
课题(33888)
创新(31931)
科研(31792)
项目编号(31762)
教育部(31243)
期刊
(92261)
经济(92261)
研究(67965)
中国(44241)
学报(36369)
管理(33954)
科学(33638)
(30857)
(29962)
大学(27433)
教育(26165)
学学(25651)
农业(22237)
技术(19171)
(15545)
金融(15545)
业经(14998)
财经(14924)
经济研究(14583)
图书(14124)
(12504)
理论(12181)
科技(12043)
问题(11829)
实践(11480)
(11480)
(11262)
技术经济(10689)
情报(10570)
(10434)
共检索到3279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理论研究》课题组  
近期出版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理论研究》一书共有九个专题,分别对国家审计本质、功能、目标、特征等进行了深刻的阐述。该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理论研究的最新成果,对于我们深入开展审计理论研究具有重要参考价值。本刊从本期开始,每期一个专题将前4个专题进行摘登,以飨读者。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谢赞春  
2008年3月,刘家义审计长提出"审计工作作为国家的‘免疫系统’,有责任更早地感受风险,有责任更准确地发现问题,有责任提出调动国家资源和能力去解决问题、抵御‘病害’的建议"。审计"免疫系统"理念的形成、理解及运用是当今审计理论的创新。可以说,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具有很高的理论研究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本文是基于"免疫系统"理念,对国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章轲  
理解国家审计的本质是建立国家审计科学发展战略的重要前提。本文从国家起源理论入手,以制度经济学和产权理论为依据提出国家产权概念,并进而指出国家治理的目标是维护国家产权安全并追求国家产权最大化,最终从一个全新的视角提出,国家审计本质上是国家治理控制系统中功能最完善的组成部分。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张俊民  张莉  
基于马克思主义关于本质及其认识论的论述,本文首先建立国家审计本质及其认识演进的理论框架,其次系统考察不同历史时期国家审计本质及相应理论认识的演进历程,研究认为:国家审计不同历史时期的目的和技术手段及相互关系决定了审计本质,相应的理论研究目的和科研技术手段又决定了人们对国家审计本质的理论认识与观点建构。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马志娟  刘世林  
审计的本质属性问题一直是审计学界关注的焦点问题。在目前正在进行的政府行政体制改革中,在政府部门整体层面构建的决策、执行、监督三权分离的行政模式已经初露端倪。目前,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这三套权力在我国行政运行系统中是失衡的,其直接后果是造成国家审计独立性的缺失。因而有必要整合国家行政监督系统的力量,纪检、监察、审计部门按横向划分监督范围的监督力量整合模式不够理想,而以监督过程的不同阶段划分监督权力、责任范围的监督力量整合模式比较理想。审计机关在政府行政运行系统中所处的位置决定了国家审计的本质特征。国家审计的本质首先是权力制衡的支持系统,在权力制衡中,审计又以信息系统的方式发挥着作用。因此,国家...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赵永红  
人们对国家审计本质的认识不断演变,"国家审计是国家经济社会运行的免役系统"是从国家治理视角对各种国家审计本质观的融汇与升华,是国家审计本质认识的新发展;它将国家审计的经济监督性质和政治性质统一了起来,它为国家审计科学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与启示。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理论研究》课题组  
审计功能是由审计本质决定的。审计功能是指审计在经济社会运行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力和功效。这种能力和功效通过审计工作(审计行为)表现出来,因此可以判断和衡量其高低,同时也可以通过改进审计工作加以提高。本专题分析了审计功能与"免疫系统"功能的涵义,阐述了国家审计"免疫系统"功能的具体内涵及其相互关系。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理论研究》课题组  
审计目标是审计行为要达到的目的。研究审计目标对于明确审计工作方向,指导审计实践活动,实现审计目的是必要的,具有重要作用。本专题界定了国家审计目标的基本概念,分析了国家审计目标的特征及影响因素,阐述了国家审计根本目标、现实目标和直接目标的内涵,在此基础上系统提出了现阶段国家审计的主要任务。一、审计目标的基本概念(一)审计目标的内涵目标是从事一项活动所要达到的境界或目的,是组织或个人行为所期望的成果。审计作为一项有目的的活动,也有其特定的目标。审计目标是审计组织的预期成果,是审计行为要达到的境界或目的。审计目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陆佳燕   宋夏云  
国家审计对象的界定,主要涉及审计对象或客体、审计范围、审计职责和审计任务等核心问题。基于文献梳理、法理分析、理论分析和审计结果公告分析,对国家审计对象展开研究,并得出初步结论:国家审计对象包括所有承担公共责任,行使公共权力的单位和个人,即筹集、管理、分配与使用公共资金、国有资源、国有资产的单位和个人。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吴秋生  上官泽明  
选取不同审计体制、经济发展水平、民主程度的81个国家的面板数据,在对国家审计本质特征、审计结果公告能力与国家治理能力的相关指标进行界定和测度的基础上进行实证研究发现,国家审计独立性和审计对象确定权对审计结果公告能力有显著的正作用,审计结果公告能力对国家治理在政府效能、法治水平和财政预算透明度方面也有显著的正作用,而不同审计体制下对审计结果公告能力在国家治理中作用的发挥并没有显著的正作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要加强审计独立性和权威性,推进审计结果公告制度,健全审计整改责任制,从而完善我国的国家审计制度,逐步形成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相适应的审计监督机制。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许莉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运用马克思唯物辩证法、历史观、认识论,梳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的制度优势及实践经验,分析国家审计基本概念、基本范畴、基本特征,得出基本结论:国家审计的受托责任是受人民之托,国家审计职能职责与党和国家根本任务密切相关,中国国家审计制度变迁与社会生产力、经济基础相适应,有其必然性及规律性。在新时代,国家审计已成为国家治理体系中依法监督制约权力运行的一项重要制度安排,在党的领导下将进一步发挥固有功能与积极作用。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刘国常  
"构建决策科学、执行坚决、监督有力的权力运行机制"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重大议题。"监督权"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的监督"是提升国家治理能力的重要保证。审计监督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对审计本质属性认识的偏误,导致当前审计学科定位和审计专业设置的"尴尬",严重影响审计服务国家治理功能作用的发挥。本文从历史回顾、理论分析和现实考察三个层面论证了审计"监督"的本质属性,并从审计功能特征、经济舞弊防范和腐败治理的角度,探讨了审计学归属于"监督学"的理论根据及其对完善国家治理体系和提升国家治理能力的重要意义。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陈英姿  
审计监督带有鲜明的政治意义,公共权力是国家审计与国家治理的交叉点,国家审计通过对公共权力的监督制约,促进国家治理机制的完善。我国的国家治理具有大党治理、大国治理、转型国家治理等特征,随着国家治理模式的演变,当前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民参与的治理新模式。国家审计由于其自身特点,能够推进国家治理的有效性、国家治理的法治性和国家治理主体的多元化。针对国家治理的治理模式和本质特征,国家审计要从党委、政府、公民三个层面入手,通过加强经济责任审计、政策执行审计和审计结果公告制度等路径,推动国家治理能力的提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