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708)
2023(9503)
2022(8039)
2021(7176)
2020(6110)
2019(13644)
2018(13310)
2017(25106)
2016(13722)
2015(15379)
2014(15090)
2013(14801)
2012(13918)
2011(12264)
2010(12883)
2009(12221)
2008(12060)
2007(10864)
2006(9760)
2005(9242)
作者
(40524)
(33770)
(33454)
(31847)
(21963)
(16140)
(15281)
(12872)
(12781)
(12267)
(11586)
(11548)
(11103)
(10884)
(10859)
(10355)
(10129)
(10097)
(9913)
(9703)
(8504)
(8430)
(8290)
(7805)
(7631)
(7581)
(7576)
(7427)
(7027)
(6749)
学科
(47424)
经济(47318)
管理(44720)
(42869)
(34528)
企业(34528)
方法(18324)
(17795)
(17505)
中国(15502)
数学(14525)
数学方法(14346)
(13998)
业经(12480)
审计(12230)
(11797)
(11511)
(10170)
(10167)
金融(10165)
财务(10148)
(10124)
银行(10092)
财务管理(10078)
(9825)
贸易(9810)
(9666)
(9607)
企业财务(9593)
体制(9561)
机构
大学(197173)
学院(192322)
(77648)
经济(75789)
管理(71940)
研究(69264)
理学(61058)
理学院(60355)
管理学(59430)
管理学院(59074)
中国(53503)
(43478)
(41910)
科学(40854)
(35831)
(33924)
财经(31790)
研究所(31690)
中心(31635)
(31358)
(28809)
业大(28121)
北京(27134)
农业(26567)
(25233)
(24221)
(24161)
经济学(23993)
师范(23814)
财经大学(23727)
基金
项目(127717)
科学(100269)
基金(93518)
研究(93145)
(83749)
国家(82669)
科学基金(69370)
社会(60572)
社会科(57127)
社会科学(57104)
(48492)
基金项目(48437)
自然(44136)
自然科(43040)
自然科学(43024)
自然科学基金(42291)
教育(42247)
(41669)
资助(37756)
编号(36756)
成果(32547)
重点(29590)
(29093)
(29047)
(26967)
(26880)
课题(26003)
国家社会(25643)
创新(25390)
教育部(25002)
期刊
(90714)
经济(90714)
研究(61468)
中国(49408)
(35460)
学报(34011)
(31299)
科学(29685)
管理(28458)
大学(26258)
学学(24420)
教育(20828)
农业(20726)
(19477)
金融(19477)
财经(16367)
经济研究(14724)
技术(14136)
(14057)
业经(13175)
图书(12615)
问题(11455)
(10763)
(10581)
审计(10192)
会计(9967)
(9967)
财会(9512)
世界(9503)
书馆(9462)
共检索到3108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李嘉明  刘永龙  
国家审计是国家治理系统中的一个内生的"免疫系统",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审计应该服务于国家治理。本文从国家审计服务国家治理的机制、重点和作用三方面入手,对不同国家的国家审计进行比较研究。通过比较发现,不同国家审计服务国家治理的基本机制是相似的,但在某些方面存在差异;国家审计服务国家治理的重点与国家治理的重点是一致的;国家审计服务国家治理的作用主要表现在提高政府透明度、惩治腐败、维护国家安全、协助国家应对危机等方面。各国国家审计应该相互学习,互相借鉴,为国家治理走向民主善治服务。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张文秀  郑石桥  
沿着国家治理整体构造、问责机制到国家审计这一逻辑路径,探究国家审计的本质,并解释国家审计差异化的原因。国家治理基本构造可分为四个层次,国家审计本质上属于经济问责,问责对象是政府治理系统中的任务确定及资源配置子系统。在经济问责系统中,国家审计的基本功能是经济问责信息保障机制,由于各国的国家治理整体构造和问责机制不同,因而出现不同国家的审计差异。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马轶群  
审计文化由国家审计的本质决定,本文首先在国家治理视角下重新定义了审计文化,接着在分析国家审计服务国家治理路径的基础上,阐述了审计文化主要从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及精神文化等四个方面促进国家审计职能的发挥。最后,本文提出对内塑造审计文化特性,对外增强审计文化强度等举措以进一步强化审计文化的作用。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胡贵安  
本文通过对受托责任、信息经济学、社会契约论等理论的分析表明,信息披露是国家审计推动国家治理完善的基础机制。向社会大众披露政府及其他公营单位对公共财产管理、使用的真实、合法、效益等信息的审计公告,是国家审计完善国家治理的基本路径。我国审计结果公告属于审计机关的法定职权而非法律义务,建立以强制公告为主的审计信息披露机制,为民众了解政府职责履行情况、参与国家治理提供重要条件,是推动国家治理完善的必由之路。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董丽英  王砚书  吴佳栋  
审计的本质是国家治理这个大系统中一个内生的具有预防、揭示和抵御功能的"免疫系统",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围绕制约国家审计在国家治理中发挥作用的因素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体制机制制约、审计机关权限不足、审计人力资源不足等是制约审计作用发挥的主要因素,因此应当优化审计体制、健全审计机制、完善审计制度、提升人力资源素质,从而促进国家审计在国家治理中发挥作用。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陈英姿  
审计监督带有鲜明的政治意义,公共权力是国家审计与国家治理的交叉点,国家审计通过对公共权力的监督制约,促进国家治理机制的完善。我国的国家治理具有大党治理、大国治理、转型国家治理等特征,随着国家治理模式的演变,当前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民参与的治理新模式。国家审计由于其自身特点,能够推进国家治理的有效性、国家治理的法治性和国家治理主体的多元化。针对国家治理的治理模式和本质特征,国家审计要从党委、政府、公民三个层面入手,通过加强经济责任审计、政策执行审计和审计结果公告制度等路径,推动国家治理能力的提升。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王会金  戚振东  
国家审计承担着服务国家治理的重要功能。文章首先构建了一个国家审计嵌入性治理的理论框架,分析国家审计服务国家治理的嵌入性治理本质,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国家审计服务国家治理的作用机制。研究认为,国家审计服务国家治理的作用机制包括对国家治理目标实现的控制作用、对国家治理主体运行的监督作用、对国家治理服务的评价作用、对国家治理结构不断优化的促进作用以及对国家治理环境的培育作用等。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李兆东   蔡植锴  
区域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离不开区域治理的现代化,国家审计作为国家监督体系的一部分,需要为实现区域治理有效运行、区域战略落地实施发挥应有作用。文章先总结了区域治理现代化的五点特征,包括治理目标统一化、治理主体多元化、治理手段综合化、治理内容系统化、保障机制完善化。接着基于特征,构建促进区域治理现代化的审计监督体系,围绕审计业务协同分析了国家审计促进区域治理现代化的路径,最后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刘更新  刘晓林  
本文首先分析了国家审计服务国家治理的历史性和必然性。在此基础上,从制度、组织主体和具体表征三个层面构建了国家审计服务国家治理的功能框架体系。最后,对国家审计服务国家治理的实现路径进行了探讨,提出应提高国家审计的信任度,开展审计治理诊断调查,提升国家审计适应性能力。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魏明  邱钰茹  
基于公共受托理论与信号传递理论,结合善治理论内涵及我国经济环境的现实分析结果,将国家治理的目标分为基础性目标和深层次目标,且对国家审计应发挥的治理功能进行分析;针对目前我国国家审计参与国家治理的瓶颈,利用博弈理论分析国家审计、政府与社会公众之间的信号传递,并建立国家审计参与国家治理的信号传递机制,以期提升国家治理效率。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李坤  
委托代理机制下的现代国家治理结构,由于自身存在的信息不对称、目标不一致和利益冲突等内在缺陷,会导致财政预算的滥用、政府(官员)权力的自我膨胀和国家治理绩效的缺失,需要国家治理机制必须内生出一个揭露、控制、监督体系,来防止财政预算的滥用、制约政府(官员)权力的膨胀、促进国家治理的绩效,这就成为国家审计作为国家治理结构内生机制的理论基础和现实需要。为了充分发挥国家审计在国家治理机制中对各种权力的揭露、监督和控制作用,更好地服务于国家的良治、善治,国家审计必须通过对国家财政预算执行情况的监督、政府(官员)权力的制约以及政府治理绩效的促进,来完成自身的使命,由此衍生出了现代国家审计的三大方向:针对政府...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江任佐  张筱  毕铭悦  
一、民生审计导向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审计的理论依据(一)基于公众受托经济责任观的理论分析(1)公众受托经济责任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制度。受托经济责任(Accountability)是指按照特定要求或原则经管受托经济资源并报告其履行状况的义务(蔡春,2001)。Accountability的内涵也随经济环境的变化不断丰富发展,可以概括为:当一个机构或个人被授权管理、支配、使用公共资金、公共资产、公共资源而履行相应职责时,这个机构或个人就对对使用这些资金、资产、资源的过程和所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徐京平   张可雨  
研究国家审计与公共数据资产管理,旨在帮助公共部门更好地管理和利用公共数据资产。文章在规范分析和文献调研的基础上,基于“全流程-基础层-治理层-价值层”构建国家审计与公共数据资产管理的逻辑体系,分析国家审计对公共数据资产管理的动态监管机制、监督协作机制、评价治理机制和价值提升机制,并据此提出推行公共数据资产全覆盖审计、健全公共数据资产审计制度、搭建公共数据资产审计平台、探索公共数据资产审计方法四个方面的驱动路径。创新性地将两者结合起来研究,能够提升国家审计效能,为推动我国数字治理现代化进程相关理论和应用研究提供参考。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刘笑霞  李明辉  
作为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基石,审计对于国家治理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现代化的审计不仅是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重要标志,而且可以促进相关治理制度的建立和优化,并可从决策力、执行力、廉洁性、绩效性等方面促进国家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审计应顺应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要求,更好地发挥其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促进作用。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朱锦余  李玥萤  
发挥“经济体检”功能是新时代国家审计的定位。《“十四五”国家审计工作发展规划》提出,国家审计要履行好在低碳绿色发展中的监督职能。那么,国家审计的体检功能对碳排放是否具有治理作用?利用2006—2018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探讨了国家审计对碳排放的影响及其空间效应。研究发现:国家审计可以减少本地的碳排放量,并且对周边地区的碳排放量也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在胡焕庸线两侧和不同财政状况的地区,国家审计对碳减排的治理效果存在差异。因此,要充分重视国家审计对碳减排的治理功能,结合自然禀赋和财政状况积极推进跨区域协同的审计工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