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448)
2023(12230)
2022(10603)
2021(10076)
2020(8037)
2019(18686)
2018(18399)
2017(35284)
2016(19217)
2015(21545)
2014(21212)
2013(20600)
2012(18666)
2011(16484)
2010(16829)
2009(15127)
2008(14148)
2007(12103)
2006(10562)
2005(9133)
作者
(52728)
(43765)
(43128)
(41226)
(27877)
(20847)
(19700)
(17113)
(16532)
(15403)
(15082)
(14477)
(13658)
(13473)
(13281)
(13243)
(13049)
(12837)
(12307)
(12192)
(10828)
(10562)
(10451)
(9868)
(9692)
(9649)
(9623)
(9602)
(8671)
(8539)
学科
(70515)
经济(70430)
管理(53616)
(51291)
(43404)
企业(43404)
方法(32638)
数学(27282)
数学方法(26973)
(20639)
中国(20044)
(18498)
业经(17141)
(15587)
地方(15006)
农业(13668)
(13261)
理论(12311)
审计(12151)
(12083)
(11993)
贸易(11980)
技术(11971)
环境(11763)
(11735)
财务(11671)
(11630)
财务管理(11601)
企业财务(11044)
教育(10942)
机构
大学(258801)
学院(257939)
管理(105866)
(97125)
经济(94853)
理学(92455)
理学院(91468)
管理学(89991)
管理学院(89533)
研究(83769)
中国(61150)
(55725)
科学(52497)
(45617)
(40919)
(38736)
业大(38226)
中心(38091)
研究所(37152)
财经(36749)
(36467)
(34815)
北京(34809)
师范(34536)
(33481)
(31206)
农业(30004)
(29972)
师范大学(28021)
经济学(27725)
基金
项目(183510)
科学(144113)
研究(137580)
基金(132000)
(114979)
国家(113665)
科学基金(97477)
社会(85467)
社会科(80767)
社会科学(80740)
(71806)
基金项目(70784)
教育(62930)
自然(62814)
自然科(61234)
自然科学(61220)
(60402)
自然科学基金(60091)
编号(57537)
资助(53006)
成果(46970)
重点(40634)
(40222)
课题(39165)
(38759)
(38485)
项目编号(36103)
创新(35741)
科研(34845)
教育部(34701)
期刊
(105709)
经济(105709)
研究(76187)
中国(51854)
学报(40456)
管理(37431)
科学(37411)
(36148)
(34491)
教育(32095)
大学(30902)
学学(28968)
农业(25745)
技术(21532)
(18655)
金融(18655)
业经(17951)
财经(16781)
经济研究(16723)
图书(14803)
(14128)
问题(13420)
科技(13239)
理论(13082)
(12416)
(12377)
实践(12263)
(12263)
现代(11618)
技术经济(11413)
共检索到37125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彭华彰  刘晓靖  黄波  
腐败是国家治理最严重的威胁之一。国家审计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腐败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课题。我国国家审计在腐败治理中具有自身优势和重要作用,并已经在揭露查处腐败行为、促进建立健全反腐倡廉机制和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等方面发挥了积极成效。但当前对于国家审计推动腐败治理的系统研究却并不多。本文基于腐败治理在国家治理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当前对国家审计推进国家腐败治理认识上的分歧和偏颇,从腐败治理的现实和国家审计的职能出发,分析了国家审计面临的独立性不高、问责不够、腐败治理监督合作机制尚未建立、审计机关自身力量不足等问题及其形成原因,并有针对性地从法律、权力、权利和道德四个层面提出了构建国家审计推进国家治理...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勤  
通过国家审计推进腐败治理是国际上公认的有效措施之一。如何完善审计制度、改进审计方法,探索出一条利用国家审计推进腐败治理的有效路径,是我国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首先分析了国家审计在推进腐败治理中具有重要作用,其次指出了国家审计在推动腐败治理中面临的问题,最后针对现实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国家审计推动腐败治理的路径体系的具体构建方法。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李宗彦  胡杨  宋夏云  
国家审计是廉政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独特的腐败治理作用。研究基于扎根理论对最高审计机关国际组织(INTOSAI)“反腐败与反洗钱工作组”的经验交流文本展开质性分析,构建了国家审计参与腐败治理的结构化模型。研究发现,各国对审计腐败治理的授权普遍内嵌于最高审计机关战略规划、项目规划及资源规划中,不同国家在审计腐败治理实现路径上具有趋同性,腐败治理制度建设与协同机制建设是国家审计腐败治理的两项基础性工作。国家审计腐败治理既可通过嵌入传统审计业务实现,也可通过专门审计项目实施,国家审计腐败治理的目标可分为功能性与价值性两个层次。研究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审计腐败治理实践经验对结构化模型做了进一步阐释,为新时代我国国家审计提升腐败治理效能提供了政策建议。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靳思昌  
"腐败黑数"居高不下诱发了自制能力差的党政领导干部不断加入腐败队伍。而降低"腐败黑数"的关键是提高腐败案件的发现率。本文在分析国家审计腐败发现机制不健全的内在机理基础上,提出完善国家审计的腐败发现机制,增强对腐败的发现力,以降低"腐败黑数",实现对党政领导干部腐败标本兼治与综合治理。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李嘉明  杨流  
随着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的全面推进,国家监督系统焕发新的生机。国家审计与国家监察作为国家监督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应充分发挥监督职能以保证国家可持续发展。从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特点入手,基于受托经济责任观,全面分析国家审计及国家监察分别与腐败治理的相关关系,并以腐败治理为核心,从战略层面、管理层面和结果层面三个层面探求国家审计与国家监察的耦合路径,使两者通过有效耦合路径将监督协同效应发挥到极致,进而保证政府公共受托经济责任全面有效地履行。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靳思昌  
近年来,随着越来越多的腐败借助中介组织来实施,产生了"中介组织腐败"现象。中介组织腐败诱发其他腐败行为,扰乱市场秩序,恶化政治生态,加剧社会整体腐败形势,具有极强的腐蚀性和传染性。文章在分析中介组织腐败与社会整体腐败的内在机理以及中介组织存在的监管盲区带来腐败风险的基础上,从弥补监督缺位的视角提出国家审计边界从审计资金、审计项目、审计政策向审计中介组织延伸,将中介组织纳入国家审计监督的边界,堵塞中介组织腐败漏洞,切断腐败传导链条,遏制中介组织腐败的蔓延以及由此滋生的其他腐败,实现反腐败制度链的整体协同与推进,提高社会整体反腐败水平,进而充分发挥中介组织的服务性、公益性、自主性等功能,服务国家治理。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靳思昌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尤其是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一些腐败分子利用高科技手段进行腐败,其腐败手段越来越智能、越来越隐蔽,且后果也日益严重,使得单一的制度反腐难以适应日益复杂的反腐败需要,亟需科技反腐的有力协同。国家审计将“制度+科技”融入公共资金、公共权力、公共政策、公共监督等各个方面,通过信息技术优化业务流程、固化管理要求、减少制度执行中人为因素的干扰,提升权力约束力、制度执行力及风险防控力,进而形成预防和惩治腐败的合力,最大限度地减少腐败的发生,服务国家治理现代化。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靳思昌  
反腐败政策作为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执行中出现了"政策走样"、选择性执行、变相执行等现象,降低了反腐败政策的执行能力,影响了反腐败政策的治理效果,阻碍了国家治理能力的提升。本文提出,应加强反腐败政策执行跟踪审计,使反腐败政策更加有效地运转,提高反腐败政策执行能力,从而将反腐败政策治理优势充分发挥出来,转化为治理效能,达到反腐败政策设计的初衷,进而提升国家治理能力。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李越冬  周蕾  周阳  
从国家审计的揭示功能和抵御功能两方面入手,研究国家审计对腐败的治理作用。同时,结合我国不同区域市场化差异巨大的实际情况,以31个省、市、自治区为研究样本,实证探究国家审计、市场化进程以及腐败治理三者间的关系,为国家审计进一步发挥反腐倡廉职能提供理论保障。研究发现:国家审计发挥了对腐败的揭示作用,即审计处理金额与当地腐败程度显著正相关;国家审计发挥了对腐败的抵御作用,即纠正措施与当地的腐败程度显著负相关,说明国家审计的问责机制对腐败行为有良好的遏制作用;国家审计能显著加快市场化进程,市场化进程在国家审计对腐败行为遏制作用的发挥上有着明显的中介效应。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杨平波  傅琳  
矿产资源审计是自然资源资产审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政策寻租视角下的矿产资源审计包括政策源审计、政策体审计和政策端审计。政策源审计的重点在于矿业领域公共现象及问题,政策体审计的重点在于矿业政策的内容,政策端审计的重点在于矿业政策的执行,包括对矿产资源规划设计、矿产权出让转让、矿产资源监管、环境恢复四个阶段的审计。健全审计法律法规、重点开展对受托责任人公共权力运行的审计、实施多部门合力问责、构建矿产资源审计信息平台、强化生态环境审计评价等举措有助于矿产资源审计对腐败治理的推进。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郭芮佳  池国华  程龙  
十九大报告中提出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其中公众参与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事实上,我国政府一直以来都在强调公众参与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系中的作用,尤其在反腐败以及国家监督领域。基于此,选择国家监督体系中的政府审计对腐败的治理作为研究情境,以验证现阶段公众参与在其中的作用。实证检验结果发现:相对于公众参与程度低的地区,在公众参与程度高的地区,政府审计的预防功能和抵御功能能够更好地发挥腐败治理作用,而政府审计揭示功能对腐败的治理作用在两组之间并无区别。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李宗彦  胡杨  
国家审计作为国家廉政建设的重要制度支柱之一,在腐败治理体系中发挥着独特作用。但受政治文化环境、廉政制度体系及国家审计模式等因素影响,各国审计机关腐败治理实施路径和策略也有所不同。本文以韩国、新加坡、印度三个亚洲国家为研究对象,对三国最高审计机关参与腐败治理的制度环境、行动策略及路径开展多案例比较分析,以归纳出不同制度情境下国家审计机关参与腐败治理的一般化模式及差异化路径,为新时代背景下提升中国国家审计参与腐败治理的效能提供经验借鉴与政策建议。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王杏芬  金鑫  曹茹玥  
近年来,企业管理层腐败现象屡屡发生,影响十分恶劣。文章在分析企业管理层腐败的表现成因的基础上,结合现实重点分析了其审计治理效果。结果表明:目前我国对企业管理层腐败的审计治理效果还存在一些不足,如在经济责任审计中未明确离任者与接任者对企业资产和业务的承接责任,经常出现"新官不理旧账,旧官一走了之"的情况,结果导致当发生经济损失需要追究有关人员责任时,又因责任不明确,出现难以处理等情况。为此,结合审计的治理功能分析了审计治理企业管理层腐败的具体路径,旨在进一步提升审计治理的效果。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王杏芬  金鑫  曹茹玥  
近年来,企业管理层腐败现象屡屡发生,影响十分恶劣。文章在分析企业管理层腐败的表现成因的基础上,结合现实重点分析了其审计治理效果。结果表明:目前我国对企业管理层腐败的审计治理效果还存在一些不足,如在经济责任审计中未明确离任者与接任者对企业资产和业务的承接责任,经常出现"新官不理旧账,旧官一走了之"的情况,结果导致当发生经济损失需要追究有关人员责任时,又因责任不明确,出现难以处理等情况。为此,结合审计的治理功能分析了审计治理企业管理层腐败的具体路径,旨在进一步提升审计治理的效果。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徐璐  
本文从国家审计与中央企业腐败预防的关系入手,以国家审计中石油天然气集团腐败为例,分析了在工程招标、采购、资金管理、销售等方面的腐败问题,指出了国家审计发现的重大内部控制问题。最后,从明确国家审计央企内部控制的监督重点、加强对中央企业内部审计的指导、对审计结果进行督促整改等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从而提高国家审计预防企业腐败的能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