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759)
2023(11311)
2022(9887)
2021(9425)
2020(7811)
2019(18002)
2018(17878)
2017(34196)
2016(18492)
2015(20800)
2014(20535)
2013(20137)
2012(18428)
2011(16212)
2010(16538)
2009(15012)
2008(14154)
2007(12072)
2006(10592)
2005(9205)
作者
(52022)
(43034)
(42499)
(40527)
(27493)
(20495)
(19429)
(16972)
(16329)
(15216)
(14887)
(14289)
(13441)
(13385)
(13121)
(13100)
(12919)
(12815)
(12071)
(12070)
(10711)
(10319)
(10247)
(9736)
(9540)
(9513)
(9490)
(9436)
(8594)
(8429)
学科
(68704)
经济(68613)
管理(54033)
(51224)
(43844)
企业(43844)
方法(32725)
数学(27351)
数学方法(27052)
(19000)
中国(18873)
(18720)
业经(16094)
(15700)
地方(14088)
(13067)
农业(12346)
审计(12159)
技术(12131)
理论(11952)
(11890)
(11830)
财务(11829)
财务管理(11758)
(11693)
贸易(11677)
(11336)
环境(11329)
企业财务(11183)
(10442)
机构
大学(255202)
学院(252356)
管理(105034)
(95566)
经济(93339)
理学(91865)
理学院(90847)
管理学(89346)
管理学院(88900)
研究(81577)
中国(60397)
(55208)
科学(51371)
(45328)
(40121)
(38154)
业大(37728)
中心(37185)
财经(36480)
研究所(36315)
(35582)
北京(34480)
(33461)
(33260)
师范(33193)
(30136)
农业(29677)
(29255)
商学(27500)
财经大学(27375)
基金
项目(178713)
科学(140502)
研究(132100)
基金(129887)
(113312)
国家(112028)
科学基金(96369)
社会(82523)
社会科(77991)
社会科学(77964)
基金项目(69911)
(69287)
自然(63145)
自然科(61595)
自然科学(61582)
自然科学基金(60473)
教育(60108)
(58309)
编号(54505)
资助(52513)
成果(44292)
重点(39381)
(39340)
(37410)
(36935)
课题(36766)
创新(34782)
项目编号(34352)
科研(34172)
教育部(33937)
期刊
(103365)
经济(103365)
研究(75120)
中国(50757)
学报(40234)
管理(37469)
科学(37159)
(34937)
(34575)
大学(30658)
教育(28941)
学学(28747)
农业(24905)
技术(20574)
(18858)
金融(18858)
业经(16998)
财经(16899)
经济研究(16325)
图书(14734)
(14190)
科技(13231)
理论(13159)
问题(13023)
实践(12350)
(12350)
(12196)
(12034)
技术经济(11565)
现代(11372)
共检索到3644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陈英姿  
审计监督带有鲜明的政治意义,公共权力是国家审计与国家治理的交叉点,国家审计通过对公共权力的监督制约,促进国家治理机制的完善。我国的国家治理具有大党治理、大国治理、转型国家治理等特征,随着国家治理模式的演变,当前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民参与的治理新模式。国家审计由于其自身特点,能够推进国家治理的有效性、国家治理的法治性和国家治理主体的多元化。针对国家治理的治理模式和本质特征,国家审计要从党委、政府、公民三个层面入手,通过加强经济责任审计、政策执行审计和审计结果公告制度等路径,推动国家治理能力的提升。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张立民  许钊  
国家治理是我国经济社会转型面临的核心问题,而国家审计则是国家治理体系中具有"免疫系统"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学者们对于国家治理的本质以及国家审计与国家治理的关系仍未形成统一的观点,实务界对于国家审计推动完善国家治理的路径也处于探索阶段。针对这些问题,本文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从审计人员的视角,分析我国现阶段国家治理的特点以及国家审计与国家治理之间的关系,了解我国国家审计服务国家治理存在的问题,讨论审计结果公告制度、公众参与制度以及国家审计本身独立性建设三条治理路径的可行性和适用性,以找出最适合我国当前国情的国家审计完善国家治理的路径。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张立民  崔雯雯  
国家审计进行权力制衡、推动民主政治、发挥"免疫系统"功能的基础是问责,审计机关在问责中具有强大的信息权力。以此为突破点,进一步挖掘国家审计的本质。依靠强大的信息权力和审计专业性,审计机关能够在信息供应链中为利益相关者提供高质量的信息,这也是国家审计发挥作用的根本所在。国家审计通过其信息属性,降低经济、政治和社会层面的信息风险,有效地推动完善国家治理。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孙永军  
国家治理必然引发审计推动治理的目标定位的变化。公共利益的至上性要求国家治理信息具有广泛的透明特征,需要国家审计推动社会和政府间的信任与融合。当前,信任与融合是推动完善国家治理的基本方面。我国国家审计推动治理的现实要求建立和实现"大财政审计",改革相应的组织激励、技术保障、路径结构的监督制度与机制,促进政府内外互动及其保障制度的完善。这些都成为国家审计推动完善国家治理的路径。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李凤雏  王永海  赵刘中  
国家治理是国家最高权威通过行政、立法和司法机关以及国家与地方之间的权力配置和运用以控制、管理、协调和服务社会的过程,分权和问责是国家治理的基本要素,绩效管理是国家治理的基本模式。绩效审计是根据国家治理的绩效管理需要而产生的,其基本目标是推进和完善国家治理,提高公共资源使用和管理的有效性。本文从国家治理和绩效审计的本质属性及其内在联系出发,分别从公共受托责任和政府绩效管理两个层面阐释了绩效审计推动完善国家治理的理论依据,根据国家治理需要着力探讨了绩效审计在推动完善国家治理中的积极作用,并对其实现路径进行了深入分析。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赵鲁光  
公共预算是国家治理的经济基础和政府配置资源的重要工具,在政府公共治理过程中起着核心作用。国家审计作为国家治理系统中内生的监督控制系统,在构筑公共预算与国家治理之间的功能关系中发挥着外部监督治理的桥梁功能。国家审计加强对公共预算合法性、真实性和效益性的审计力度,已成为提升政府治理能力、完善国家治理机制的必然之举。针对当前我国公共预算治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审计机关应创新工作方式和路径,积极推动公共预算的法治化、民主化和绩效化进程,不断促进国家治理走向良治。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项贤国  
本文从经济、政治和社会层面深度剖析国家审计推动国家治理的功能定位,从而为政府的经济行为、政策的制定与调整、社会效益的彰显提供有力的依据和手段。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杨亚军  
2013年6月7日至8日,由中国审计学会主办、审计署长沙特派办协办的"国家审计推动完善国家治理路径研讨会"在长沙召开。中国审计学会翟熙贵会长,来自审计署系统、地方审计机关和高校的入选研讨会论文集51篇论文的作者,以及审计署2013年至2014年度重点科研课题之一"国家审计推动完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刘晓晖  温焜  王砚  
本文以国家审计的本质是国家治理系统中内生的具有预防、揭示和抵御功能的"免疫系统"为出发点,从加强各专业审计、治理腐败、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以及文化建设和提升政治信任等方面和角度对在国内主流期刊上已经发表的国家审计推动完善国家治理的实现路径进行了综述。本文不仅对于丰富和完善与国家审计相关的理论研究,而且对于指导国家审计的具体实践都有重要的意义。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刘晓晖  温焜  王砚  
本文以国家审计的本质是国家治理系统中内生的具有预防、揭示和抵御功能的"免疫系统"为出发点,从加强各专业审计、治理腐败、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以及文化建设和提升政治信任等方面和角度对在国内主流期刊上已经发表的国家审计推动完善国家治理的实现路径进行了综述。本文不仅对于丰富和完善与国家审计相关的理论研究,而且对于指导国家审计的具体实践都有重要的意义。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曾稳祥  
国家审计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准确把握完善国家治理的基本方式,对于科学推进国家审计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国家治理的基本内涵提出了国家治理的基本框架模型,论述了在经济社会转型条件下,公共政策调整与优化是推动国家治理完善的基本方式。在此基础上,通过对国家审计的基本职能、我国国家审计开展政策评估的现状等两个方面的阐述,指出加强政策评估是转型期国家审计参与国家治理的有效方式,并从审计工作整体层面、审计项目组织管理层面和审计技术方法层面,提出了转型期条件下深化政策评估审计、服务国家治理的对策建议、"总—分—总"三段式政策评估审计操作模式以及以问题为基础的"四维"分析式政策评估审计方法。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李琰  张立民  
国家审计作为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充分发挥"免疫系统"功能,推动完善国家治理。具体分析国家审计推动完善国家治理路径,可以分为市场治理、政府治理和社会治理三个方面。本文利用我国2003~2012年省级面板数据,分别对三大治理方面的作用效果进行实证检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从地方政府来说,国家审计可以有效提高地区经济水平,降低政府行政管理费率,减少腐败现象发生,提高政府信息公开水平。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王爱国  刘玉玉  张敏  刘洋  
国家审计作为国家治理的基础性制度安排,在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文章在界定经济高质量发展内涵和国家审计政策工具分析的基础上,厘清了国家审计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机理及路径。国家审计主要通过发挥预防、揭示和抵御三大"免疫系统"功能作用于经济资源配置效率和政府行政质量进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按照国家审计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机理并结合现有的国家审计政策工具,从宏观视角进一步理顺国家审计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路径,提出国家审计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实施框架。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马轶群  
审计文化由国家审计的本质决定,本文首先在国家治理视角下重新定义了审计文化,接着在分析国家审计服务国家治理路径的基础上,阐述了审计文化主要从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及精神文化等四个方面促进国家审计职能的发挥。最后,本文提出对内塑造审计文化特性,对外增强审计文化强度等举措以进一步强化审计文化的作用。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孙达新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审计机关在促进中央政策贯彻落实、促进权力规范运行、推动全面深化改革等方面作出重要贡献,推进了国家治理体系的现代化进程。本文以审计视角,从国家审计与国家治理的关系、国家审计职能作用的历史演变、路径实现、思考启示等方面,研究国家审计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