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715)
2023(9753)
2022(8753)
2021(8290)
2020(6923)
2019(16274)
2018(16219)
2017(31249)
2016(16863)
2015(19116)
2014(18955)
2013(18651)
2012(16985)
2011(14872)
2010(15190)
2009(13784)
2008(12839)
2007(10849)
2006(9398)
2005(8077)
作者
(47652)
(39348)
(38838)
(36994)
(25211)
(18754)
(17737)
(15470)
(14891)
(13874)
(13653)
(13023)
(12239)
(12161)
(11946)
(11893)
(11880)
(11631)
(11041)
(10997)
(9785)
(9471)
(9349)
(8891)
(8722)
(8698)
(8637)
(8624)
(7797)
(7734)
学科
(63288)
经济(63207)
管理(47130)
(45832)
(38900)
企业(38900)
方法(31388)
数学(26477)
数学方法(26188)
中国(16906)
(16726)
(16036)
(14607)
业经(14064)
地方(12886)
审计(12125)
农业(11182)
技术(11045)
理论(11043)
(10979)
(10952)
贸易(10941)
(10622)
(10383)
(10360)
财务(10322)
财务管理(10254)
环境(10114)
企业财务(9735)
教育(9243)
机构
大学(233074)
学院(230418)
管理(96678)
(87322)
经济(85298)
理学(84725)
理学院(83812)
管理学(82450)
管理学院(82047)
研究(73860)
中国(53684)
(50548)
科学(47058)
(39815)
(36550)
业大(34831)
(34497)
中心(33543)
研究所(33246)
财经(32772)
(31991)
北京(31507)
(30600)
师范(30349)
(29891)
(27120)
农业(26956)
(26376)
商学(25133)
商学院(24866)
基金
项目(164882)
科学(129304)
研究(121598)
基金(119505)
(104275)
国家(103076)
科学基金(88613)
社会(75081)
社会科(71067)
社会科学(71042)
基金项目(64684)
(64037)
自然(58588)
自然科(57141)
自然科学(57129)
自然科学基金(56088)
教育(55314)
(53915)
编号(50438)
资助(48910)
成果(40656)
(36249)
重点(36159)
(34324)
(34115)
课题(33790)
创新(31890)
科研(31771)
项目编号(31712)
教育部(31201)
期刊
(92072)
经济(92072)
研究(67768)
中国(44140)
学报(36324)
管理(33878)
科学(33594)
(30865)
(29821)
大学(27388)
教育(25960)
学学(25627)
农业(22247)
技术(19137)
(15485)
金融(15485)
业经(14994)
财经(14829)
经济研究(14558)
图书(14103)
(12424)
理论(12166)
科技(12039)
问题(11800)
实践(11469)
(11469)
(11237)
技术经济(10684)
情报(10567)
(10417)
共检索到3272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陆佳燕   宋夏云  
国家审计对象的界定,主要涉及审计对象或客体、审计范围、审计职责和审计任务等核心问题。基于文献梳理、法理分析、理论分析和审计结果公告分析,对国家审计对象展开研究,并得出初步结论:国家审计对象包括所有承担公共责任,行使公共权力的单位和个人,即筹集、管理、分配与使用公共资金、国有资源、国有资产的单位和个人。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杨婧  熊琴琴  
一、引言国家审计对象是国家审计机关直接作用的对象,也称为国家审计客体,它回答的基本问题是"国家审计审计谁",主要的问题是"国家审计审计什么单位",这是国家审计理论构建不可回避的问题。各国审计法规都对国家审计对象进行了界定,理论界也从不同视角探讨了国家审计的对象,但由于国家审计对象的界定服从并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谢盛纹  
关于政府审计目标的主要观点目前有公共受托责任论、权力制约与监督论、公共资金管理与控制论以及审计信息论,而对政府审计对象的表述更是琳琅满目。将政府审计置于国家治理系统内来考虑,可以将政府审计的最高目标定位为维护国家或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把政府审计对象抽象化为权力、谁来使用权力和如何使用权力。这种认识从国家治理和权力视角诠释了政府审计的本质,它可以提高政府审计自身的权威性,还可以更好地让政府审计发挥国家治理工具的作用。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杨琴  
审计对象的遴选决定着如何合理分配审计资源,在审计对象遴选过程中综合考虑经济主体在经济活动中的负面效益以及经济主体面临的风险。为了解决有限的国家审计资源与日益扩大的审计业务之间的矛盾,提高国家审计资源的利用效率,本文整合SBM-Undesirable模型和信息熵的原理建立了国家审计对象遴选方法,该方法考虑了期望产出、非期望产出,同时通过经济系统结构的复杂性以及经济主体的规模反映经济主体的风险,不仅能更全面地度量经济主体,而且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实证结果表明该方法有助于识别审计对象的效率和风险、增强审计对象遴选过程的科学性、提高遴选工作的效率,从而更好地发挥国家审计的监督作用。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许汉友  丁时勇  
本文考察了国家审计机关在进行审计时所遭遇的困境,即国家审计机关资源的不足与审计业务范围不断扩大之间的矛盾。为解决此矛盾,笔者提出了采用DEA法来遴选国家审计对象,并给出了具体的可操作性的遴选过程。DEA法的应用,为国家审计的顺利开展提供了一条快捷的途径,它的使用也必将大大推动国家审计工作的开展,以进一步发挥国家审计在国家经济监督中的重要作用。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和秀星  曹严礼  
经济转型发展产生的诸多内外部环境变化,形成新的审计需求,使当前法定的审计对象难以适应。而审计对象设计的科学性、合理性直接影响审计职能和作用发挥的范围和领域,影响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为此,本文针对当前经济转型发展及制度变迁这一审计环境,立足于国家审计的视角,运用新制度经济学理论,重新设计了经济转型发展背景下的国家审计对象,对进一步完善审计制度,实现审计科学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理论研究》课题组  
审计功能是由审计本质决定的。审计功能是指审计在经济社会运行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力和功效。这种能力和功效通过审计工作(审计行为)表现出来,因此可以判断和衡量其高低,同时也可以通过改进审计工作加以提高。本专题分析了审计功能与"免疫系统"功能的涵义,阐述了国家审计"免疫系统"功能的具体内涵及其相互关系。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理论研究》课题组  
审计目标是审计行为要达到的目的。研究审计目标对于明确审计工作方向,指导审计实践活动,实现审计目的是必要的,具有重要作用。本专题界定了国家审计目标的基本概念,分析了国家审计目标的特征及影响因素,阐述了国家审计根本目标、现实目标和直接目标的内涵,在此基础上系统提出了现阶段国家审计的主要任务。一、审计目标的基本概念(一)审计目标的内涵目标是从事一项活动所要达到的境界或目的,是组织或个人行为所期望的成果。审计作为一项有目的的活动,也有其特定的目标。审计目标是审计组织的预期成果,是审计行为要达到的境界或目的。审计目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理论研究》课题组  
近期出版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理论研究》一书共有九个专题,分别对国家审计本质、功能、目标、特征等进行了深刻的阐述。该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理论研究的最新成果,对于我们深入开展审计理论研究具有重要参考价值。本刊从本期开始,每期一个专题将前4个专题进行摘登,以飨读者。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陈英姿  
审计监督带有鲜明的政治意义,公共权力是国家审计与国家治理的交叉点,国家审计通过对公共权力的监督制约,促进国家治理机制的完善。我国的国家治理具有大党治理、大国治理、转型国家治理等特征,随着国家治理模式的演变,当前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民参与的治理新模式。国家审计由于其自身特点,能够推进国家治理的有效性、国家治理的法治性和国家治理主体的多元化。针对国家治理的治理模式和本质特征,国家审计要从党委、政府、公民三个层面入手,通过加强经济责任审计、政策执行审计和审计结果公告制度等路径,推动国家治理能力的提升。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高林  
国家审计公告是现代政府审计的一项重要内容。全面推行国家审计公告,不仅是适应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和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和发展,打造透明政府的要求,而且对提高审计质量、推动审计事业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王家新  王会金  裴文英  
中英国家审计比较研究后的启迪:计算机审计技术广泛而深入地应用;风险导向审计成为现代审计发展的必然趋势;国家审计独立性、权威性应进一步强化;国家审计重点逐步转向绩效审计。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张心蕾  冯均科  
本文以SFIC模型为研究框架,在分析国家审计与内部审计协同现状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国家审计与内部审计协同建议,并探讨国家审计与内部审计协同风险及风险防范措施。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赵劲松  
联合国审计委员会(The UnitedNations Board of Auditors,UNBOA)是联合国重要的专家机构,主要负责对联合国有关组织的账目、资金和项目进行外部审计,并通过联合国行政与预算问题咨询委员会向联合国大会报告审计结果及建议。笔者有幸参与了联合国审计工作,在审计过程中比较研究了联合国审计和中国国家审计的异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郭巧莉  王鹏程  孙再凌  
文章利用国家审计全覆盖这一外生冲击所形成的准自然实验,以2011—2019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国家审计如何影响社会审计收费。双重差分检验结果显示,相比非国有企业,国家审计全覆盖政策提出后,国有企业的社会审计收费下降了12.35%。研究发现,治理效应提升所导致审计师感知的审计风险下降是国家审计全覆盖降低社会审计收费的重要渠道。进一步研究表明,当审计师议价能力较强、公司诉讼风险较高时,国家审计全覆盖对社会审计收费的负向影响更大。文章从社会审计收费的角度为国家审计全覆盖的经济效应提供了经验证据,对理解宏观政策的执行与后续改革提供一定的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