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920)
2023(15013)
2022(12924)
2021(11814)
2020(10032)
2019(22722)
2018(22380)
2017(42665)
2016(23394)
2015(26048)
2014(25548)
2013(25314)
2012(23080)
2011(20548)
2010(20801)
2009(18776)
2008(17857)
2007(15453)
2006(13360)
2005(11443)
作者
(69463)
(57818)
(57264)
(54347)
(36614)
(27708)
(25957)
(22625)
(21855)
(20246)
(19543)
(19367)
(18189)
(17997)
(17683)
(17633)
(17592)
(17133)
(16346)
(16245)
(14630)
(13990)
(13889)
(13034)
(12910)
(12707)
(12656)
(12624)
(11561)
(11558)
学科
(92236)
经济(92135)
(63903)
管理(63605)
(52052)
企业(52052)
方法(43415)
数学(37216)
数学方法(36854)
(25784)
中国(23684)
业经(21758)
(21659)
(21047)
地方(18971)
农业(17414)
(17020)
贸易(17008)
技术(16532)
(16523)
(14822)
环境(14450)
理论(14257)
产业(14226)
(13975)
(13606)
财务(13543)
财务管理(13474)
企业财务(12776)
(12502)
机构
大学(328709)
学院(327500)
管理(130441)
(129141)
经济(126520)
理学(114586)
理学院(113307)
管理学(111339)
管理学院(110781)
研究(110765)
中国(79471)
科学(72362)
(70602)
(61766)
(56653)
(55810)
业大(55696)
研究所(52113)
中心(49751)
农业(49068)
(46528)
财经(46120)
北京(43478)
(42107)
(41746)
师范(41211)
(40004)
经济学(38452)
(37448)
经济学院(35000)
基金
项目(236093)
科学(184338)
基金(171144)
研究(166326)
(152980)
国家(151480)
科学基金(128487)
社会(104890)
社会科(99532)
社会科学(99501)
(92920)
基金项目(91814)
自然(85870)
自然科(83814)
自然科学(83789)
自然科学基金(82313)
(78514)
教育(75039)
资助(69722)
编号(66316)
重点(53189)
成果(51934)
(50933)
(50631)
(49736)
创新(46400)
科研(45693)
课题(45404)
计划(44725)
国家社会(43229)
期刊
(133729)
经济(133729)
研究(91646)
中国(62199)
学报(60171)
(55228)
科学(52531)
管理(45482)
大学(44336)
学学(42189)
(41045)
农业(38713)
教育(32309)
技术(26198)
业经(22988)
经济研究(22425)
(21962)
金融(21962)
财经(21465)
(20552)
(18426)
科技(18162)
问题(17720)
(16619)
业大(16495)
图书(16181)
技术经济(15846)
理论(14804)
商业(14495)
现代(14131)
共检索到4617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李甜甜  许婧  唐凯桃  
在我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叠加国际贸易逆全球化的背景下,产业高质量发展已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经之路。国家审计具有经济治理作用,但其能否有效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尚不得而知。本文以产业全要素生产率作为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度量指标,考察国家审计对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表明,国家审计有助于提高产业全要素生产率,其功能作用的发挥主要通过对国有企业开展审计,提高国有企业效率、产生行业示范效应,从而实现产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进一步研究发现,当研究样本处于受产业政策扶持、国企依赖程度较高以及金融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时,国家审计对产业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作用更强。研究结论为国家审计助力提高国有企业效率、优化资源配置、促进产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进而推动产业发展、产业变革提供了实践路线。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黄容   许婧   黄开华  
提升全要素生产率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途径。政策是促进产业发展、稳定宏观经济的重要工具,也是提升全要素生产率的制度基础。政策执行效果审计在保障重大政策落实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有必要深入分析政策执行效果审计对产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文章基于2016—2020年省级面板数据,检验政策执行效果审计对产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影响及机制路径。结果表明,政策执行效果审计与产业全要素生产率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性;政策执行效果审计促进产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机制路径是通过提升地区创新能力、优化区域营商环境和加快僵尸企业出清,进而提高产业的技术效率,实现产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异质性分析发现,在金融发展水平更高、制定相关产业政策更多以及交通基础设施水平更高的地区,政策执行效果审计对产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更加显著。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陈小辉  
伴随数字经济及电子商务的飞速发展,物流产业集群正成为提升我国流通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有效路径。本文基于2011-2021年我国30个省级面板数据,使用空间计量模型,实证分析物流产业集群对流通业全要素生产率的空间效应及区域异质性。结果表明:物流产业集群对流通业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且存在显著空间溢出效应。物流产业集群对流通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存在明显区域异质性,表现为东部最强、中部次之、东北稍弱、西部最弱。基于此,提出加速推动物流产业集群式发展、优化物流枢纽建设空间布局、因地制宜引导物流产业集聚的相关建议。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许瑜   唐梦晗   王敏  
经济绿色发展已经成为我国加快生态文明建设进程的重要战略决策,政府环境审计在推动经济绿色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巨大作用。基于2013~2022年我国281个城市面板数据,实证检验政府环境审计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结果显示,政府环境审计可以有效促进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这种促进作用在环境规制水平高、数字经济赋能强以及东部地区更为显著。作用路径检验发现,政府环境审计通过增强地方政府环境注意力、公众环境关注度以及地区污染治理等方面推动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同时,政府环境审计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还存在正向的空间溢出效应。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李丹丹   李笑迎  
基于2010—2018年审计署实施中央企业审计事件样本,采用多时点双重差分模型考察国家审计对制造业企业TFP的影响效应和机制以及非效率投资的作用路径。研究发现,国家审计显著促进了制造业企业TFP的提升,这种提升主要是通过缓解代理问题和抑制高管超额在职消费发挥作用的。非效率投资在国家审计对制造业企业TFP影响过程中发挥了部分中介效应,即抑制非效率投资是国家审计促进企业TFP提升的重要作用路径。进一步地,二次审计正向调节了国家审计对企业TFP的影响效应。国家审计的促进作用在非效率投资程度高的企业中更为显著,且主要缓解了制造业企业投资不足问题。研究结论为微观企业借助审计监督力量更好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优化审计治理机制提供了路径参考。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莎  
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对于实现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本文基于2005-2019年中国30个省市样本数据,采用SBM方向性距离函数和Malmquist-Luenberger(ML)指数测度地区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并引入空间杜宾模型和门槛效应模型,从空间维度分析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下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空间外溢机制以及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显著促进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其中,产业结构高级化的作用效果更为显著,产业结构合理化作用相对较弱;考虑到绿色技术进步的推动作用,在不同门槛值下,产业结构高级化的促进作用存在双门槛效应,而产业结构合理化存在单门槛效应。因此,建议从注重产业间融合发展、加强科技研发及提高创新水平等方面入手,实现经济绿色高质量发展。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钟廷勇  何玲  孙芳城  
以政府实施的产业政策为切入点,利用2001—2017年面板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法考察产业政策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产业政策有利于提升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基于产权异质性分组检验结果显示,相比于非国有企业,国有企业受到产业政策的影响更大;基于市场化程度分组检验结果显示,相比于市场化程度高的地区,市场化程度低的地区受到产业政策的影响更大;作用机制检验发现,产业政策通过缓解企业面临的融资约束对其全要素生产率产生影响。因此,政府应重视产业政策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作用,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制定适宜的产业政策,继续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缓解企业发展面临的外部融资约束,以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毛丰付  邵芳琴  邵慰  
数字产业化作为支撑经济社会发展全面转型的重要基础底座,能否促进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这一问题有待讨论和进一步确认。本文结合中国219个地级及以上城市2007~2020年的面板数据,采用系统GMM方法研究了数字产业化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效应。研究表明:数字产业化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即数字产业化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具有先促进后抑制的作用。并且数字产业化能够通过创新活力、绿色创新能力和产业结构升级渠道作用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升。进一步研究表明,数字产业化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存在显著的行业和区域异质性。本文为积极推进数字产业化布局,为绿色发展提质增效提供重要启示。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余泳泽  刘冉  杨晓章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产业结构升级作为经济转型的重要方向,应从加大要素投入向结构效率提升转变。通过分析产业结构升级影响全要素生产率的路径,总结出生产要素再配置效应、技术溢出效应和分工专业化效应三个机制。并采用静态和动态的面板模型,以三次产业结构升级、工业结构升级和服务业结构升级为主要变量,实证研究产业结构升级与全要素生产率的关系。结果表明,我国三次产业结构和工业结构升级显著地促进了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但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对提升全要素生产率起反作用。由此,针对性地提出推进第三产业发展,促进工业经济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佟岩   李鑫   田原  
本文借助2014年中国设立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作为准自然实验,研究发现国家产业投资基金显著提升了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缓解融资约束、促进企业创新和降低信息不对称是产生上述效应的三种路径。异质性检验发现,当企业规模较小、人才储备不足和公司治理较为薄弱,以及地处中西部、地区金融市场化、知识产权保护和社会信任水平较低时,国家产业投资基金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较为明显。此外,中美贸易争端爆发后,国家产业投资基金在更大程度上提升了高对外依存度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本文从政府与市场功能优势互补的视角拓展了产业政策有效性的研究范围,为中国集成电路产业实现“弯道超车”、促进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决策参考。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李政  刘丰硕  
企业家精神对城市经济增长的作用受到广泛关注。本文基于2003—2016年285个城市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企业家精神对城市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效果。研究表明,企业家精神显著提升了城市全要素生产率。进一步研究发现,在政府制定过高经济增长目标的地区,企业家精神对城市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作用较弱。异质性分析发现,企业家精神对一般地级市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作用弱于直辖市、省会城市和副省级城市;对西部地区城市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作用弱于东部地区;同时,在科教水平较低的城市,企业家精神对城市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作用弱于科教水平较高的城市。本文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目标下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提供了理论解释与依据。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李平   李同舟   董康  
提升数字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是促进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要方式,而产业政策的有效使用将对这一过程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本文利用2007—2020年中国数字行业上市企业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政府补贴、税收优惠、信贷支持和市场准入四类产业政策对数字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信贷支持显著促进了数字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市场准入则起到显著的负向作用,政府补贴和税收优惠对数字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无明显效果,该结论在进行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保持稳健。异质性和作用机制检验的结果表明,产业政策对数字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存在产权、企业规模和企业生命周期方面的异质性作用,信贷支持和市场准入则分别通过缓解企业融资约束和加剧企业过度投资的方式影响数字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本文的研究结论对于政府制定更为精准有效的产业政策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焦勇  杨蕙馨  
通过构建包含政府干预、产业结构扭曲的非平衡增长模型,基于2000—2015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采用多种方法实证考察政府干预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总体上,各省份产业结构扭曲程度平均值达到10. 60%;政府干预通过促进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变动方式影响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产业结构扭曲通过阻碍技术进步的方式影响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政府干预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的促进作用是通过降低产业结构扭曲程度方式实现的,产业结构扭曲不论是偏向工业还是偏向服务业均不改变影响机制;产业结构扭曲引致的全要素生产率损失平均水平达到了0. 53%,且这一损失呈现U型变化趋势。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加友  李鲜  
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是测度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其效果的评估对于凝聚改革合力、增添绿色发展动能、探索生态文明建设模式具有重要意义。基于Super-SBM和GML指数测算出我国大陆30个省、市、自治区(除西藏外)2010~2020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运用双重差分法及其扩展的空间形式将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的政策作为一项准自然试验,考察其政策效果及溢出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政策显著提高了试点省份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且具有明显的空间溢出效应;该结论在动态时间窗、安慰剂等一系列检验下仍具有稳健性;渠道分析表明降低能源强度、优化产业结构、创新低碳技术和发展绿色信贷是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政策促进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高的重要路径;异质性检验结果显示,生态基础较差和经济发展水平较好的地区,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更加明显。本文的研究为评估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的政策效果提供了分析视角、总结了有效经验,也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推广与应用提供了政策参考。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丽霞  常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