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607)
- 2023(14147)
- 2022(12185)
- 2021(11361)
- 2020(9696)
- 2019(22364)
- 2018(22099)
- 2017(42742)
- 2016(23134)
- 2015(26083)
- 2014(25960)
- 2013(25412)
- 2012(23645)
- 2011(20866)
- 2010(21361)
- 2009(19884)
- 2008(19400)
- 2007(17159)
- 2006(14826)
- 2005(13150)
- 学科
- 济(89891)
- 经济(89793)
- 业(67452)
- 管理(67360)
- 企(53553)
- 企业(53553)
- 方法(43667)
- 数学(38349)
- 数学方法(37841)
- 财(27174)
- 农(26727)
- 中国(24546)
- 业经(19078)
- 制(18646)
- 贸(18576)
- 贸易(18563)
- 易(18094)
- 学(18070)
- 地方(17328)
- 农业(17076)
- 务(16393)
- 财务(16335)
- 财务管理(16257)
- 企业财务(15429)
- 策(14191)
- 银(14127)
- 银行(14099)
- 技术(13803)
- 和(13563)
- 融(13456)
- 机构
- 学院(320572)
- 大学(320196)
- 济(132452)
- 经济(129573)
- 管理(128960)
- 理学(111052)
- 理学院(109929)
- 管理学(108109)
- 管理学院(107496)
- 研究(103698)
- 中国(80121)
- 京(66840)
- 财(63912)
- 科学(62027)
- 农(51685)
- 所(51277)
- 中心(50341)
- 财经(50260)
- 江(49273)
- 业大(46304)
- 研究所(45998)
- 经(45615)
- 北京(41134)
- 范(40978)
- 师范(40596)
- 农业(40501)
- 经济学(40199)
- 州(38581)
- 院(37840)
- 财经大学(37240)
- 基金
- 项目(216234)
- 科学(171075)
- 研究(159606)
- 基金(157925)
- 家(137650)
- 国家(136228)
- 科学基金(117504)
- 社会(101609)
- 社会科(96279)
- 社会科学(96249)
- 省(83915)
- 基金项目(83252)
- 自然(75899)
- 自然科(74102)
- 自然科学(74081)
- 教育(73611)
- 自然科学基金(72761)
- 划(70710)
- 编号(65996)
- 资助(64556)
- 成果(54222)
- 部(48567)
- 重点(48479)
- 发(46207)
- 创(45058)
- 课题(44393)
- 创新(42116)
- 国家社会(42113)
- 教育部(41997)
- 科研(41757)
共检索到4759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王姝
公共政策是政府对社会经济生活进行有效治理的基本工具,开展公共政策审计是国家治理的根本要求,是审计机关提升服务国家治理层次的重要途径。国家审计机关的独立性为公共政策审计的开展提供了保障。国家审计机关在公共政策过程中,从监督公共政策执行、保障公共政策顺利贯彻落实,为政策制定提供信息和咨询、提升政府政策能力,制约公共政策过程中的权力运行、保障公共政策价值目标实现,开展公共政策绩效评价、推动责任政府和绩效政府理念的建立和深化,增加公共政策开放性、增进社会民主五个方面服务于国家治理。通过准确发掘和选取公共政策审计项目主题,探索创新公共政策审计项目组织模式,创新公共政策审计成果报告形式,全面提升审计机关信...
关键词:
公共政策 国家审计 国家治理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程博 柳慧美
国家治理的过程即公共政策的制定和执行,公共政策审计则是保障公共政策目标实现的重要工具。为了更好地服务国家治理和权力监督,必须明确公共政策审计的实务边界,采用科学的审计方法和工具,确保审计主体的独立性和专业性,进而提高公共政策审计的有效性。本文通过对公共政策审计的必要性、实务边界、审计主体的独立性以及审计方法与工具等方面进行分析,提出公共政策审计效果提升的主要路径,以期运用公共政策审计为国家治理和权力监督服务。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左敏
维护国家经济安全是国家审计的现实目标。本文从国家经济安全的概念和体现形式入手,深入分析国家审计与国家经济安全的关系,以及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审计局限,提出在新的时代背景和历史条件下,应按照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目标要求重新定位审计工作的方向和着力点,即以落实权力主体经济责任为主攻方向,强化对公共资源整体性的监督,保障公共资源安全;强化对公共责任落实情况的监督,保障公共权力运行安全;强化对公共政策执行情况的监督,保障公共管理安全;强化对国际竞争引致公共风险的监督,保障宏观经济安全。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靳思昌
公共政策是实现国家治理的主要工具。通过分析公共政策执行跟踪审计与国家治理之间的内在机理,发现对公共政策执行跟踪审计是完善国家治理的重要途径,而且国家治理目标的实现要求国家审计开展公共政策执行情况跟踪审计。
关键词:
公共政策 执行 跟踪审计 国家治理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靳思昌
公共政策是实现国家治理的主要工具。通过分析公共政策执行跟踪审计与国家治理之间的内在机理,发现对公共政策执行跟踪审计是完善国家治理的重要途径,而且国家治理目标的实现要求国家审计开展公共政策执行情况跟踪审计。
关键词:
公共政策 执行 跟踪审计 国家治理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靳思昌
行政审批、政府采购、政府招投标等公共决策中的寻租行为引发了"前腐后继"的现象,产生了一系列国家治理危机。经济责任审计的实施尽管可以起到一定的制约作用,但由于属于事后审计,致使国家审计的免疫系统功能无法充分地发挥。而公共决策审计属于事前审计,可以充分发挥预防、揭示和抵御功能。以寻租理论为基础,通过公共决策审计清理主动设租、弱化被动设租、矫正无意设租,不断发展和完善权力制衡机制、宏观调控机制、公民参与机制,进而完善国家治理机制,使国家在善政的基础上实现国家善治。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贺宝成 熊永超
基于助力地方政府效率变革的现实要求,采用2008—2017年中国30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构建空间Tobit杜宾模型检验了国家审计对地方政府治理效率及空间溢出的影响。研究发现:审计对政府治理效率及溢出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这一影响存在区域异质性。在东部地区,国家审计对政府治理效率的影响为正,而对溢出的影响为负;在西部地区,国家审计对政府治理效率及溢出的影响均显著为正;在中部地区,国家审计对溢出的影响为正,而对政府治理效率的影响不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要素市场具有调节作用,环境越优越,国家审计对政府治理效率及溢出的促进作用越强。因此,增强审计监督的政治属性、强化审计协同治理、建立健全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要素市场、激发辖区间的"学习效应"和抑制"虹吸效应"是推进政府跨域治理效率提升的重要路径。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孙兴洋 庄国波
针对1999年我国实行的助学贷款政策存在的缺陷,国家有关部门于2004年对原来的政策进行了改进,但是在执行过程中仍有一些地方需要不断完善,本文从政策质量、政策环境和配套措施等方面分析了这一公共政策存在的缺陷,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政策缺陷 助学贷款 对策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廖义刚 陈汉文
基于福山的国家构建理论,本文从本源上对国家治理与国家审计的关系及其互动机制进行了详细剖析,认为国家治理与国家审计的互动主要是透过组织的设计与管理、政治制度的设计、合法化的基础、文化与社会等四个决定制度供给的要素展开的。具体而言,组织的设计与管理、政治制度的设计、合法化的基础、文化与社会等要素的完善有助于国家审计的完善,同时国家审计通过对组织的设计与管理、政治制度的设计、合法化的基础、文化与社会等要素的反向作用改进国家治理。
关键词:
国家治理 国家审计 国家建构理论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江任佐 张筱 毕铭悦
一、民生审计导向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审计的理论依据(一)基于公众受托经济责任观的理论分析(1)公众受托经济责任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制度。受托经济责任(Accountability)是指按照特定要求或原则经管受托经济资源并报告其履行状况的义务(蔡春,2001)。Accountability的内涵也随经济环境的变化不断丰富发展,可以概括为:当一个机构或个人被授权管理、支配、使用公共资金、公共资产、公共资源而履行相应职责时,这个机构或个人就对对使用这些资金、资产、资源的过程和所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马轶群
审计文化由国家审计的本质决定,本文首先在国家治理视角下重新定义了审计文化,接着在分析国家审计服务国家治理路径的基础上,阐述了审计文化主要从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及精神文化等四个方面促进国家审计职能的发挥。最后,本文提出对内塑造审计文化特性,对外增强审计文化强度等举措以进一步强化审计文化的作用。
关键词:
审计文化 国家审计 国家治理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彭佼蛟
本文基于大数据背景,探讨了公共政策执行效果审计在推行和实际操作中出现的各项问题,同时把大数据审计技术与公共政策执行效果审计互相融合,设计基于大数据的公共政策执行效果审计的方案。在形成具体方案之后,选择扶贫领域对审计方案的适用性进行研究,最后给出关于如何建设与该项审计工作相适应的制度架构和技术体系。
关键词:
大数据 公共政策 政策执行效果审计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李宗彦 胡杨
国家审计作为国家廉政建设的重要制度支柱之一,在腐败治理体系中发挥着独特作用。但受政治文化环境、廉政制度体系及国家审计模式等因素影响,各国审计机关腐败治理实施路径和策略也有所不同。本文以韩国、新加坡、印度三个亚洲国家为研究对象,对三国最高审计机关参与腐败治理的制度环境、行动策略及路径开展多案例比较分析,以归纳出不同制度情境下国家审计机关参与腐败治理的一般化模式及差异化路径,为新时代背景下提升中国国家审计参与腐败治理的效能提供经验借鉴与政策建议。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张立民 崔雯雯
国家审计进行权力制衡、推动民主政治、发挥"免疫系统"功能的基础是问责,审计机关在问责中具有强大的信息权力。以此为突破点,进一步挖掘国家审计的本质。依靠强大的信息权力和审计专业性,审计机关能够在信息供应链中为利益相关者提供高质量的信息,这也是国家审计发挥作用的根本所在。国家审计通过其信息属性,降低经济、政治和社会层面的信息风险,有效地推动完善国家治理。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胡祺 普永贵
发展绿色经济是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和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基本途径,云南省普洱市国家绿色经济试验示范区历经十年实践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和成果,而对该项政策的评估对推动绿色经济改革、促进社会绿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然而,既往研究聚焦于政策微观经济效应的评估,忽略了政策的宏观社会价值和社会影响。该研究借助多元复合政策评估框架,引入“主体—结构—环境”层次理论,构建多元多层次评估框架对普洱市绿色经济试验示范区进行较为全面的评价。该研究认为,普洱市国家绿色经济试验示范区建设是有重大社会影响和社会贡献的绿色机制体制改革实践,但在具体的政策实践中存在社区政策宣传缺位、跨部门协同不足、部分政策工具使用不均衡和国土空间格局变化较小等问题。据此,提出加强社区政策宣传、增强政策跨部门协同、优化政策工具结构等政策建议。
关键词:
绿色经济 政策评估 试验示范区 普洱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