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565)
- 2023(15316)
- 2022(13075)
- 2021(12400)
- 2020(10373)
- 2019(23532)
- 2018(23103)
- 2017(44286)
- 2016(23851)
- 2015(26937)
- 2014(26753)
- 2013(26264)
- 2012(24326)
- 2011(21504)
- 2010(22199)
- 2009(21032)
- 2008(19595)
- 2007(17291)
- 2006(15260)
- 2005(13718)
- 学科
- 济(92124)
- 经济(92009)
- 管理(68149)
- 业(67665)
- 企(55958)
- 企业(55958)
- 方法(41435)
- 数学(35173)
- 数学方法(34731)
- 中国(32453)
- 融(28910)
- 金融(28908)
- 银(27692)
- 银行(27652)
- 行(26588)
- 财(25883)
- 农(23765)
- 地方(22718)
- 制(21216)
- 业经(20766)
- 学(20314)
- 务(17424)
- 财务(17354)
- 财务管理(17277)
- 理论(16868)
- 企业财务(16472)
- 农业(16157)
- 贸(16118)
- 贸易(16098)
- 易(15632)
- 机构
- 大学(332922)
- 学院(330299)
- 管理(131019)
- 济(128023)
- 经济(124934)
- 理学(112659)
- 理学院(111356)
- 管理学(109301)
- 管理学院(108723)
- 研究(108634)
- 中国(91008)
- 京(72008)
- 科学(67788)
- 财(63315)
- 所(54605)
- 中心(52149)
- 农(51070)
- 财经(50331)
- 研究所(49340)
- 江(48798)
- 业大(47595)
- 经(45663)
- 北京(45533)
- 范(43831)
- 师范(43421)
- 州(40454)
- 农业(39863)
- 院(39578)
- 经济学(38209)
- 财经大学(37666)
- 基金
- 项目(224955)
- 科学(176479)
- 研究(164657)
- 基金(163208)
- 家(142219)
- 国家(140746)
- 科学基金(120847)
- 社会(103412)
- 社会科(97887)
- 社会科学(97858)
- 省(87387)
- 基金项目(86760)
- 自然(78832)
- 自然科(76967)
- 自然科学(76948)
- 自然科学基金(75540)
- 教育(75023)
- 划(73467)
- 资助(67644)
- 编号(67580)
- 成果(55097)
- 重点(50125)
- 部(49218)
- 发(47324)
- 创(46516)
- 课题(46115)
- 创新(43390)
- 科研(43096)
- 项目编号(42330)
- 教育部(42280)
- 期刊
- 济(139618)
- 经济(139618)
- 研究(101741)
- 中国(69625)
- 学报(52678)
- 财(48510)
- 科学(48069)
- 管理(47114)
- 农(46379)
- 融(45161)
- 金融(45161)
- 大学(40094)
- 学学(37689)
- 教育(36515)
- 农业(31643)
- 技术(27185)
- 财经(24165)
- 经济研究(21801)
- 业经(21555)
- 经(20410)
- 图书(17773)
- 理论(17646)
- 问题(17171)
- 实践(16337)
- 践(16337)
- 业(16011)
- 科技(15969)
- 版(15535)
- 技术经济(15256)
- 现代(14528)
共检索到5002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董维明 冯根福
我国经济发展已进入新常态,在经济增长由高速转向中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各种不确定因素、不稳定因素增加,各类隐形风险有逐步显性化的趋势,区域性金融稳定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本文从宏观层面、中观层面和微观层面入手,结合国家审计实践,从多个维度分析了区域实体经济领域,银行业金融机构、信托、证券、期货业和保险业机构,地方非金融机构和民间借贷等领域的金融风险及成因,并从加强金融审计的角度,有针对性地提出了防范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对策和政策建议。
关键词:
区域金融 金融风险 金融审计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审计署金融审计司课题组 吕劲
审计机关通过防范宏观、中观和微观层面的金融风险,在宏观政府治理、中观市场治理、微观公司治理三个层面发挥预防、揭示、抵御的"免疫系统"功能,以保障金融体系的稳定运行,服务于国家治理目标的实现。为了在防范系统性和区域性金融风险方面更好地发挥作用,审计机关应当从宏观视角、综合视角和动态视角三个方面来拓宽审计视野;通过加强对大型金融机构审计,强化对资本市场的审计监督,以及加强对监管部门和监管政策风险导向的审计评估来实现审计内容深化;通过整合多种审计资源,建立多层次审计项目体系,推动大数据技术应用来实现审计组织及技术创新。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裴棕伟 顾伟忠
本文以区域为研究空间载体,同时兼顾区域内与区域间,试图探究具有完整性和系统性的区域金融风险传导机制。区域内研究着重以经济运行主体的四大经济部门为主要研究对象,分析区域内政府部门、企业部门、家庭部门以及金融部门可能存在的风险源及其传导路径;区域间是通过区域间银行债权债务关系网、企业担保链条以及区域产业分工进行传导。在此基础上,分别从完善区域金融风险监控和协作体系、提高银行资产质量、规范地方融资平台管理以及加强企业风险源监测提出相应建议。
关键词:
区域金融风险 金融安全 传导机制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陈献东
区域金融风险介于微观个体金融机构风险和宏观系统性金融风险之间,日益成为威胁我国经济安全的重要因素。有效的金融监管离不开国家审计。作为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基石和重要保障,国家审计是加强区域金融监管的重要力量,在管理区域金融风险中以"维护区域金融安全、推动区域金融改革、促进区域金融发展"为总体目标,发挥着预防、揭示和抵御的"免疫系统"功能。这一功能定位需要通过事前预警机制、事发参与机制和事后整改机制来实现。
关键词:
区域金融风险 国家审计 监管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黄宗远
在中国和平崛起的进程中,外部势力极可能会对我国发动金融攻击,其目的在于引发我国的国家金融风险并遏制我国的崛起。为了防范这一潜在的巨大风险,必须深入研究并及时化解我国金融体系中潜在的风险因素,研究外部势力对我国进行金融攻击的可能路径和模式,建立新的国家安全观,采取正确有效的措施和对策捍卫我国的国家金融安全。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李嘉晓 秦宏 罗剑朝
区域金融风险作为一种客观经济现象,其产生既有金融业自身的原因,也有金融业之外的原因。应该从建立区域金融风险预警系统、建立和完善金融机构内部风险控制体系、改进区域内金融监管机构对区域金融风险的监控水平、强化区域内金融机构的行业自律、改善防范与化解区域金融风险的外部环境等方面入手,对区域金融风险进行有效的防范与化解。
关键词:
区域金融 区域金融风险 防范与化解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梁婧姝
掌握区域金融风险的"导火索"和"引爆点",多措并举有效防范化解区域金融风险极为紧迫随着我国区域金融一体化进程加快,金融风险具有极强的联动性和自我增强的传播性,区域金融风险如果不能及时防范和遏制,就可能发生多米诺骨牌效应,迅速转移、传染和扩散,进而演变成系统性金融风险,对经济发展产生不可估量的后果。因此,掌握区域金融风险的"导火索"和"引爆随
关键词:
区域金融风险 防范化解 互联网金融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何德旭
一是通过深化改革来防范区域性金融风险。通过推出新的金融改革举措或者进一步完善已有的金融改革方案,来解决区域金融运行过程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这方面一个典型的案例是,2011年温州爆发了较大范围的民间金融风波(也是一种区域性金融风险),大批老板"跑路",民间信用体系崩塌,对此,2012年3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设立温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何德旭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可能性并不太大,当务之急或者说重点应是防范区域性金融风险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正在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经济发展方式、经济结构、经济发展动力也正在发生巨大而深刻的变化。在这一背景下,各种各样的不确定因素、复杂情况以及与之相应的各种风险凸显。在金融领域,要确保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风险,仍然是一个极大的考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张野
本文主要是从上海、浙江和江苏一市两省的经济决定金融角度、金融体系自身的脆弱性和金融自由化或者金融全球化过程所产生的现实的和潜在的金融风险进行剖析,进而提出解决对策。
关键词:
区域金融风险 金融脆弱性 金融安全区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张筱
防范金融风险是维护金融安全的重要环节,也是各国金融审计共同关注的话题。美国审计署的金融审计历经了五十余年的发展,有着较为丰富的实践经验,在《多德·弗兰克法案》颁布后,美国审计署被授予了更为广泛的审计职权。本文以防范金融风险为契机,从审计目标、审计权限和审计对象三个维度,对中美两国审计署的金融审计实践进行了对比,并以金融监管政策审计为例,对审计内容进行了进一步的分析。通过对比,本文发现中美审计署金融审计各具特色。中国金融审计的在审计权限、审计对象、审计类型、审计内容等诸多方面具有优势,也在审计目标设计、审计资源利用和审计技术运用等方面存在一定短板,而未来在加强大数据应用、审计程序标准化、审计内容深化和加强信息披露等领域可进一步完善。
关键词:
国家审计 金融审计 国际经验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张圆圆
随着金融机构混业经营和金融衍生品的发展,金融体系的联动性、复杂性和外溢性等特征愈发突出,近年来我国金融风险不断累积,其传染性、系统性和破坏性日益显著,且与发达国家不同的是,我国的金融风险带有结构性和体制性特征,与财政存在不同程度的关联性。国此,财政在以最后贷款人、微观审慎监管和存款保险制度共同构筑成的金融安全网下,理应"有进有退",明确财政作为经济主体和公共主体的职能定位。本文在明确系统性金融风险内涵的基础上,总结我国当前阶段潜在的金融风险及其特殊性,深入分析在防范化解我国系统性金融风险时提高财政参与度的合理性;从财政作为风险责任主体、防范化解风险的参与主体和公共救助主体三个层级来探讨财政在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中的作用机制,构建财政在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中的制度框架;提出应当进一步加强"出资人"的风险监管职责,运用结构化工具分类引导化解风险和实现多渠道的财政资金供给。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张欣
欧债危机的发生,为世界经济再次敲响了警钟,危机还远远没有过去,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仍是当前世界经济的第一主题,对中国而言,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也同样是第一主题。本文研究认为国家审计通过在更高角度、更广范围和更深层次充分发挥作用,有效行使对国家战略实现的监督权和推进权,扩大防范金融外生性风险审计范围,加强对资本市场各种交易的审计深度,以审计推进深化金融体制改革进程,能够比其他单一、浅层次监管更有效地发现和揭示深层次系统性金融风险,能够更有效地防范危机的发生。
关键词:
金融风险 国家审计 审计监督 金融生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