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401)
- 2023(17891)
- 2022(15311)
- 2021(14358)
- 2020(12095)
- 2019(27541)
- 2018(27123)
- 2017(51470)
- 2016(28193)
- 2015(31877)
- 2014(31686)
- 2013(31208)
- 2012(28772)
- 2011(25552)
- 2010(26409)
- 2009(25268)
- 2008(24230)
- 2007(21823)
- 2006(19491)
- 2005(17860)
- 学科
- 济(106441)
- 经济(106286)
- 管理(91290)
- 业(84864)
- 企(72804)
- 企业(72804)
- 方法(46043)
- 数学(38321)
- 数学方法(37840)
- 中国(35768)
- 财(34954)
- 融(30356)
- 金融(30352)
- 银(30131)
- 银行(30086)
- 制(28903)
- 行(28767)
- 农(27640)
- 业经(25472)
- 地方(24562)
- 务(23368)
- 财务(23284)
- 财务管理(23199)
- 学(22980)
- 企业财务(22082)
- 理论(20057)
- 农业(18351)
- 贸(18289)
- 贸易(18269)
- 体(18237)
- 机构
- 大学(394747)
- 学院(391409)
- 管理(154641)
- 济(152828)
- 经济(149032)
- 理学(130742)
- 理学院(129218)
- 研究(129117)
- 管理学(127047)
- 管理学院(126306)
- 中国(108131)
- 京(85896)
- 财(79970)
- 科学(78689)
- 所(65023)
- 中心(61642)
- 财经(61582)
- 江(60631)
- 农(59662)
- 研究所(58247)
- 经(55705)
- 业大(54886)
- 北京(54397)
- 范(50776)
- 师范(50290)
- 州(49275)
- 院(46874)
- 农业(46409)
- 经济学(45863)
- 财经大学(45848)
- 基金
- 项目(257584)
- 科学(202200)
- 研究(190327)
- 基金(186760)
- 家(162205)
- 国家(160603)
- 科学基金(137941)
- 社会(119476)
- 社会科(113153)
- 社会科学(113120)
- 省(99959)
- 基金项目(98560)
- 自然(89035)
- 教育(87111)
- 自然科(86866)
- 自然科学(86848)
- 自然科学基金(85270)
- 划(83921)
- 编号(78277)
- 资助(76957)
- 成果(65060)
- 重点(57512)
- 部(56684)
- 课题(53933)
- 发(53872)
- 创(53237)
- 创新(49761)
- 制(49463)
- 项目编号(49058)
- 科研(49041)
- 期刊
- 济(174305)
- 经济(174305)
- 研究(122255)
- 中国(87702)
- 财(65432)
- 学报(60741)
- 管理(60442)
- 科学(55672)
- 农(54379)
- 融(52077)
- 金融(52077)
- 大学(46729)
- 教育(44599)
- 学学(43714)
- 农业(36358)
- 技术(33398)
- 财经(30823)
- 业经(26313)
- 经(26211)
- 经济研究(26138)
- 问题(21479)
- 图书(21019)
- 理论(20497)
- 业(20106)
- 财会(18779)
- 实践(18684)
- 践(18684)
- 版(18643)
- 技术经济(18142)
- 会计(18084)
共检索到6110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陈献东
区域金融风险介于微观个体金融机构风险和宏观系统性金融风险之间,日益成为威胁我国经济安全的重要因素。有效的金融监管离不开国家审计。作为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基石和重要保障,国家审计是加强区域金融监管的重要力量,在管理区域金融风险中以"维护区域金融安全、推动区域金融改革、促进区域金融发展"为总体目标,发挥着预防、揭示和抵御的"免疫系统"功能。这一功能定位需要通过事前预警机制、事发参与机制和事后整改机制来实现。
关键词:
区域金融风险 国家审计 监管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董维明 冯根福
我国经济发展已进入新常态,在经济增长由高速转向中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各种不确定因素、不稳定因素增加,各类隐形风险有逐步显性化的趋势,区域性金融稳定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本文从宏观层面、中观层面和微观层面入手,结合国家审计实践,从多个维度分析了区域实体经济领域,银行业金融机构、信托、证券、期货业和保险业机构,地方非金融机构和民间借贷等领域的金融风险及成因,并从加强金融审计的角度,有针对性地提出了防范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对策和政策建议。
关键词:
区域金融 金融风险 金融审计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黎仁华 喻婷
刘家义审计长提出的审计"免疫系统"功能是在科学发展观统驭下对审计理念的一大创新,它重新诠释了审计的本质,丰富和拓展了审计工作的内涵和外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国家审计"免疫系统"的功能定位国家审计的功能是由国家审计的本质决定的。国家审计"免疫系统"功能认为,审计的本质是"免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李灏来 李越冬
2013年,我国互联网金融迅猛发展,其中第三方支付余额宝风生水起,300余家P2P公司分享"网络借贷"盛宴,2013年甚至被称为"互联网金融元年"。互联网金融模式和产品不断涌现,学术界也迎来了一股研究互联网金融的热潮。随着互联网金融的不断发展,其所带来的问题也渐渐突显,文章通过分析互联网金融存在的主要风险,提出我国国家审计监控互联网金融风险的路径,分为基本路径和扩展路径。基本路径包括建立国家审计互联网金融法规,成立互联网金融审计小组,开展互联网金融综合审计,合理利用互联网金融内部审计和社会审计成果,完善互联网金融审计结果公告制度;扩展路径主要是指通过与其他金融监管机构合作而实现的路径,包括建立...
关键词:
互联网金融 国家审计 金融风险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裴棕伟 顾伟忠
本文以区域为研究空间载体,同时兼顾区域内与区域间,试图探究具有完整性和系统性的区域金融风险传导机制。区域内研究着重以经济运行主体的四大经济部门为主要研究对象,分析区域内政府部门、企业部门、家庭部门以及金融部门可能存在的风险源及其传导路径;区域间是通过区域间银行债权债务关系网、企业担保链条以及区域产业分工进行传导。在此基础上,分别从完善区域金融风险监控和协作体系、提高银行资产质量、规范地方融资平台管理以及加强企业风险源监测提出相应建议。
关键词:
区域金融风险 金融安全 传导机制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审计署金融审计司课题组 吕劲
审计机关通过防范宏观、中观和微观层面的金融风险,在宏观政府治理、中观市场治理、微观公司治理三个层面发挥预防、揭示、抵御的"免疫系统"功能,以保障金融体系的稳定运行,服务于国家治理目标的实现。为了在防范系统性和区域性金融风险方面更好地发挥作用,审计机关应当从宏观视角、综合视角和动态视角三个方面来拓宽审计视野;通过加强对大型金融机构审计,强化对资本市场的审计监督,以及加强对监管部门和监管政策风险导向的审计评估来实现审计内容深化;通过整合多种审计资源,建立多层次审计项目体系,推动大数据技术应用来实现审计组织及技术创新。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田梦现 舒红霞
金融中心具有层级特征,不同层级的金融中心其功能也不同。结合宜昌长江中上游区域性金融中心的形成条件、竞争优势、发展方向,可以将其定位为区域中小企业融资服务中心、区域金融创新中心、区域金融信息服务中心。本文从政府、金融机构和市场、实体经济、金融人才等方面提出了实现上述功能的对策建议。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何元庆 朱咸会
发达的区域金融中心既是资本周转中心和资金融通中心,也是贸易、运输、保险、投资的清算中心和金融工具的标价中心、信息中心。武汉区域金融中心至少应具有以下五种功能:枢纽功能,对接功能,示范功能,金融创新功能,信息集散功能。完善武汉区域金融中心各项功能的政策措施包括:政府的支持和规划,构建多元化、多功能的金融机构组织体系,推动金融市场的建设,营造一个良好的金融环境。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人行南通市分行课题组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史桂芬 陈倩 王佳莹
本文基于委托代理理论,构建非对称信息视角下中国区域金融风险影响机制的分析框架,并采用TVP-SV-VAR模型探究不同地区区域内金融风险影响机制的异质性。研究表明,非对称信息下金融系统委托代理行为致使商业银行存在信贷配给,资金倾斜助长了地方债扩张和房地产泡沫累积,一旦债务违约及泡沫破裂造成大量银行不良资产积聚,将引发区域金融风险。异质性研究发现,经济发达地区中房地产泡沫是区域金融风险形成的主导因素;经济次发达地区中地方政府过度举债是引致区域金融风险的主要冲击;而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区域金融风险是地方政府过度举债与房地产泡沫共同作用所致。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应严控商业银行信贷资金流向,并对地方债扩张和房地产泡沫等区域金融风险影响因素实行“属性+对策”的差异化监管,构建风险治理的区域协作平台,提高区域金融风险的防范处置能力。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项贤国
本文从经济、政治和社会层面深度剖析国家审计推动国家治理的功能定位,从而为政府的经济行为、政策的制定与调整、社会效益的彰显提供有力的依据和手段。
关键词:
国家审计 国家治理 功能定位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马敏周 王远洲
伴随经济转轨,我国的金融监管体系由统一监管发展为现在的分业监管。2003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证监会、保监会、银监会(即"一行三会")的分业经营、分业监管、分工合作的金融监管体系正式确立。分业经营、分业监管、分工合作的金融监管体系有监管专业化优势,监管主体之间权责明确,有利于提高金融监管的专业化水平,突出监管重点,提高对金融细分行业的监管效率,总体上是有效的。但随着我国改革开放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赵劲松
随着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银监会”)的成立,许多从事金融审计的审计人员普遍产生了一种想法:既然成立了银监会,金融当局对银行业的监管得到进一步加强,那么国家审计的金融监督地位会不会下降,金融审计的出路在何方?本文正是试图通过对我国银行业金融风险成因的剖析,通过对国家审计与其他监管部门的比较,来论述国家审计在防范和化解我国银行业金融风险中有哪些特点和优势以及具有何种地位,并为今后金融审计的发展指出方向——开展国家金融审计不仅很有必要,而且还应进一步加强。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赵星 李向前 孟颖
将研究型审计应用到防范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之中,是探索防范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新思路、新方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新发展理念进一步探究研究型审计的内涵及时代价值,并从审计思维角度审视研究型审计的思维体系构成,为其深化应用奠定基础。根据经济发展新形势下系统性金融风险防范面临的新变化和现实挑战,探究研究型审计助力系统性金融风险防范的逻辑理路。将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微观、中观和宏观逻辑与研究型审计的理念方法相结合,寻求研究型审计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实现机制,推动研究型审计在系统性金融风险防范领域的创新应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