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524)
- 2023(10852)
- 2022(9536)
- 2021(9056)
- 2020(7565)
- 2019(17537)
- 2018(17550)
- 2017(33446)
- 2016(18095)
- 2015(20423)
- 2014(20180)
- 2013(19812)
- 2012(18015)
- 2011(15884)
- 2010(16230)
- 2009(14766)
- 2008(13855)
- 2007(11787)
- 2006(10288)
- 2005(8872)
- 学科
- 济(67769)
- 经济(67685)
- 管理(52407)
- 业(48706)
- 企(41204)
- 企业(41204)
- 方法(32503)
- 数学(27237)
- 数学方法(26932)
- 农(18560)
- 中国(18115)
- 学(16967)
- 财(16858)
- 业经(15433)
- 环境(14507)
- 地方(14414)
- 和(12512)
- 农业(12439)
- 审计(12131)
- 技术(11985)
- 理论(11916)
- 贸(11406)
- 贸易(11394)
- 划(11145)
- 易(11059)
- 制(11014)
- 务(10760)
- 财务(10699)
- 财务管理(10631)
- 企业财务(10093)
- 机构
- 大学(250990)
- 学院(248893)
- 管理(103193)
- 济(93435)
- 经济(91244)
- 理学(90479)
- 理学院(89437)
- 管理学(87890)
- 管理学院(87463)
- 研究(80983)
- 中国(59033)
- 京(54729)
- 科学(52734)
- 财(42471)
- 所(40393)
- 农(38950)
- 业大(38584)
- 研究所(36867)
- 中心(36685)
- 江(34954)
- 财经(34807)
- 北京(34180)
- 范(33458)
- 师范(33178)
- 经(31724)
- 农业(30355)
- 院(29843)
- 州(28786)
- 师范大学(27017)
- 商学(26845)
- 基金
- 项目(178726)
- 科学(140319)
- 研究(130614)
- 基金(129609)
- 家(113581)
- 国家(112323)
- 科学基金(96457)
- 社会(81074)
- 社会科(76676)
- 社会科学(76649)
- 基金项目(70237)
- 省(69766)
- 自然(64084)
- 自然科(62460)
- 自然科学(62447)
- 自然科学基金(61313)
- 教育(59200)
- 划(58774)
- 编号(53603)
- 资助(52572)
- 成果(42788)
- 重点(39590)
- 部(38951)
- 发(37337)
- 创(37230)
- 课题(36170)
- 创新(34588)
- 科研(34367)
- 教育部(33290)
- 项目编号(33287)
- 期刊
- 济(100720)
- 经济(100720)
- 研究(71902)
- 中国(48431)
- 学报(40602)
- 科学(37445)
- 管理(36142)
- 农(34911)
- 财(31480)
- 大学(30439)
- 学学(28606)
- 教育(27575)
- 农业(25091)
- 技术(20149)
- 业经(16906)
- 融(16683)
- 金融(16683)
- 财经(15691)
- 经济研究(15545)
- 图书(14593)
- 科技(13549)
- 经(13174)
- 业(12787)
- 问题(12736)
- 理论(12548)
- 资源(12085)
- 实践(11803)
- 践(11803)
- 版(11680)
- 技术经济(11406)
共检索到3542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刘西友 李莎莎
生态环境形势日益严峻,生态文明建设面临重大挑战,正已成为严重制约中国社会安全、生活安全与经济安全的瓶颈。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审计监督在其间的作用不可或缺。国家审计应当在总结已有环境审计实践的基础上,吸取多年来资源环境审计工作中的经验,正视审计过程中的各种不足,在持续发展创新审计理念的基础上,厘清生态文明建设的审计思路,并在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同时,促进国家审计的自我完善。
关键词:
生态文明建设 国家审计 国家治理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邢祥娟 陈希晖
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社会主义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维持生态平衡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阵地。审计机关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力量,资源环境审计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将大有作为。以生态文明建设的本质和要求为出发点,我国资源环境审计应充分发挥揭示、威慑、预防和抵御机制的作用,应进一步扩大业务范围,探索并实施包括矿产资源、国土资源、林业资源、渔业资源和可持续能源在内的资源管理审计,开展包括水污染、土壤污染、废物管理、大气污染、气候变化应对在内的环境治理审计,进一步探索以生物多样性审计为主的生态系统审计,并引入风险导向审计模式。
关键词:
资源环境审计 生态文明建设 风险导向审计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刘贵华 岳伟
无论是生态文明理念的树立,经济结构的调整,还是生活方式的变革,或是生态文明的制度建设,都离不开教育的参与和贡献。教育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基础作用体现为:提高认识,增进人们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复杂性的理解;促进观念转变,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生态价值观;增强创新驱动力,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培育生态人格,转变人们的生活方式;促进社会公正,为生态文明建设创建良性的竞争机制;营造文化氛围,提升人们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自觉性。实现自身的生态化、与其他手段间的协同配合、吸收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借鉴国外生态文明教育经验等是走好生态文明建设教育之路的重要保障。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陈英姿
审计监督带有鲜明的政治意义,公共权力是国家审计与国家治理的交叉点,国家审计通过对公共权力的监督制约,促进国家治理机制的完善。我国的国家治理具有大党治理、大国治理、转型国家治理等特征,随着国家治理模式的演变,当前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民参与的治理新模式。国家审计由于其自身特点,能够推进国家治理的有效性、国家治理的法治性和国家治理主体的多元化。针对国家治理的治理模式和本质特征,国家审计要从党委、政府、公民三个层面入手,通过加强经济责任审计、政策执行审计和审计结果公告制度等路径,推动国家治理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
政治学 国家审计 国家治理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冷萌晓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郑国洪 朱芳芳
生态安全是一国可持续发展的基石之一,它属于国家治理核心问题的一部分,而国家审计是国家治理监督子系统的组成部分,因此生态文明审计应该服务于国家治理。文章在论述生态文明审计与国家治理关系的基础上,从生态文明审计有利于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维护人民切身利益以及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三个方面分析生态文明审计在国家治理中的职能作用,从完善生态审计制度、构建生态文明审计大格局、创新生态审计技术方法以及提高审计人员素质四个方面探讨生态文明审计服务国家治理的路径。
关键词:
生态文明审计 国家治理 职能定位 路径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张薇 伍中信
实施国家生态文明战略需建立审计机制,以政府审计为统驽者,内部审计为"免疫"系统,独立审计为鉴证者,包括对生态资金、生态合规性、生态绩效的审计,并从制度、技术与人才上提供实施保障。
关键词:
生态文明战略 审计机制 路径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张薇
生态文明战略的实施需要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内部审计组织的广泛性、系统性、全面性,评价结果的行动导向性决定了其可成为生态文明战略的内部"免疫"系统。可将内部审计的每一项内容向生态审计拓展,财务审计应兼顾生态资金安全,合规性审计应以生态合规为决策基线,绩效审计应建立融入生态绩效的终端指标体系。提升内部审计的生态文明战略实现功能,应同时完善内部审计制度对生态文明的引导、监督与强化功能,开发内部审计技术对生态安全的评估与风险应对功能,增强内部审计人才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执行功能,提升内部审计机构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组织功能。
关键词:
生态文明战略 内部审计 “免疫” 重塑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陈文斌 黄清 周玉华 张忠伦 穆春
在生态文明建设这一世纪性伟大工程中,我国高等教育特别是高等林业教育,其性质和专业特点决定了与生态文明建设更是紧密相联。文章提出林业高等教育要担当起应该担当的使命,以更加主动的姿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深化绿色发展的变革,培养高质量的人才队伍,适应和满足生态文明建设的需求,持续实行教育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和完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做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强化相关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强大智力支持,要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全面治理体系、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解决实际应用为导向的现实问题贡献智慧。
关键词:
生态文明建设 林业高等教育 新使命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都新英
我国对政府审计与生态文明建设相互关系的研究刚刚起步,尚未形成系统的理论架构,与审计实践的联系也不够紧密。本文结合河南省政府审计工作的实际,立足于生态文明建设对政府审计的需求,系统阐述了政府审计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辩证关系,分析了政府审计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作用机制,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
政府审计 生态文明建设 资源环境审计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利涛 卢艳香 朱颜 苏雪芹
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的关键环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和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生态基础。有"三江源""中华水塔"之称的青海作为我国重要的生态功能区,是维护全国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在保护生态环境、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青海探索出一条以国家公园建设为载体的生态文明建设之路。青海生态文明建设的有益经验可以概括为:加强顶层设计,加强党委对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领导;注重地方实践,因地制宜制定生态文明建设具体措施;多元主体参与,构建生态文明建设的长效协同机制;共享建设成果,进一步夯实生态文明建设的群众基础等四个方面。
关键词:
青海 生态文明建设 三江源 国家公园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宋华
实施生态文明建设战略,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行动,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实践。生态文明建设国家战略落实的基本思路为:以国家生态文明建设规划为线索,重点从规划的空间落实、规划的行动落实两个方面构建生态文明建设国家战略落实框架。具体对策建议:培育生态文明观念,大力发展生态文化;统筹推进,构建生态文明建设的支撑体系;转变消费模式,倡导绿色消费;构筑生态产业体系,大力发展生态经济。
关键词:
生态文明 国家战略 空间落实 行动落实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闻娟 凌常荣
文章选取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为研究对象,构建一套全新的旅游效率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基于多投入多产出的非参数DEA-Malmquist指数法对2010—2016年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的旅游效率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的旅游综合效率为0.890,旅游全要素生产率年均保持9.6%的增长速度,并呈N型趋势。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旅游效率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贵州省最高,江西省次之,福建省最低。规模效率和纯技术效率变化指数制约了旅游效率增长。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沈国舫
当前,生态环境问题是我国广大人民群众所关心的重大问题之一,而各种与生态文明建设有关活动的声音也在中国的社会生活中有重要位置。生态文明建设已经深入中国人民的人心。这不能不说是中国当代社会的突出亮点之一。一、生态文明理念的发展生态文明建设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追溯生态文明思想的形成与发展,我认为有3个重要的源头。一个是我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刘庆志
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本文界定生态文明建设中关键责任主体的角色定位,深入分析生态文明建设中政府审计的"监督人"作用,探讨其作用实现的着力点,为充分发挥政府审计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提供重要参考。
关键词:
生态文明建设 政府审计 监督人 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