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475)
2023(10820)
2022(9453)
2021(8592)
2020(7256)
2019(16952)
2018(16642)
2017(31880)
2016(17447)
2015(19960)
2014(20482)
2013(20483)
2012(19842)
2011(17907)
2010(18921)
2009(17772)
2008(17775)
2007(16404)
2006(14720)
2005(13928)
作者
(53687)
(44853)
(44691)
(42543)
(28729)
(21584)
(20502)
(17366)
(16841)
(16236)
(15268)
(15130)
(14284)
(14256)
(14126)
(13823)
(13681)
(13230)
(12896)
(12813)
(11362)
(11328)
(11073)
(10252)
(10226)
(10132)
(10118)
(9984)
(9224)
(9062)
学科
(80859)
经济(80762)
(47396)
管理(45695)
(35844)
企业(35844)
方法(30226)
中国(26120)
数学(25599)
数学方法(25300)
(24942)
地方(23041)
(19328)
业经(17784)
农业(16748)
(16349)
(15962)
(15123)
贸易(15104)
(14580)
银行(14551)
(14550)
(14320)
金融(14318)
(14018)
地方经济(12498)
(12315)
审计(12249)
(12034)
环境(11773)
机构
学院(259274)
大学(258237)
(108174)
经济(105667)
研究(94625)
管理(93944)
理学(78325)
理学院(77336)
管理学(76018)
管理学院(75524)
中国(74159)
(57704)
科学(57416)
(52888)
(50503)
(47488)
研究所(44712)
中心(43892)
(43088)
财经(40281)
业大(37366)
北京(37308)
农业(36820)
(36609)
师范(36279)
(36182)
(34447)
(33114)
经济学(32658)
(31654)
基金
项目(157873)
科学(122279)
研究(118079)
基金(110583)
(96438)
国家(95174)
科学基金(79423)
社会(73138)
社会科(69134)
社会科学(69109)
(63455)
基金项目(57972)
教育(53807)
(52958)
编号(49643)
自然(49232)
自然科(47931)
自然科学(47915)
自然科学基金(47018)
资助(45947)
成果(42620)
(39621)
重点(36142)
课题(35435)
(34739)
(32162)
发展(32005)
(31454)
(30600)
创新(30068)
期刊
(133062)
经济(133062)
研究(84596)
中国(62590)
(45250)
(42509)
学报(39897)
科学(36350)
管理(34440)
教育(31378)
农业(30275)
大学(29751)
(28713)
金融(28713)
学学(27619)
业经(22810)
技术(22695)
经济研究(20887)
财经(19990)
问题(18065)
(17208)
(16129)
(14174)
图书(13749)
技术经济(13458)
世界(12593)
理论(12587)
商业(12511)
(12491)
国际(12171)
共检索到4226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谢志华  孙海凤  
一门学科的属性本质上是由该学科的研究对象所决定的。国家审计作为国家政权体系或治理体系的构成要素,有其自身的职责权限,发挥着特殊的作用。从学科的归属看,国家审计必然有着自身特定的研究对象,国家审计是国家管理体系的组成部分,具有管理学科的属性;在国家管理中,国家审计主要发挥监督的作用,具有监督属性;在国家监督体系中,国家审计主要进行的是经济监督,这主要源于审计产生于两权分离的需要;在两权分离的条件下所有者与经营管理者之间形成了委托受托经济责任关系。国家所有者委托国家审计对国有财产的经营管理者进行监督,这种监督就称之为所有权监督,它有别于国家行政部门所进行的管理权监督。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谢志华  孙海凤  
一门学科的属性本质上是由该学科的研究对象所决定的。国家审计作为国家政权体系或治理体系的构成要素,有其自身的职责权限,发挥着特殊的作用。从学科的归属看,国家审计必然有着自身特定的研究对象,国家审计是国家管理体系的组成部分,具有管理学科的属性;在国家管理中,国家审计主要发挥监督的作用,具有监督属性;在国家监督体系中,国家审计主要进行的是经济监督,这主要源于审计产生于两权分离的需要;在两权分离的条件下所有者与经营管理者之间形成了委托受托经济责任关系。国家所有者委托国家审计对国有财产的经营管理者进行监督,这种监督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肖振东  吕博  
审计机关依法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提出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是国家审计推动完善国家治理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我国预算管理制度和预算监督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认真梳理1995年以来18个年度审计工作报告,可以发现,审计工作报告要围绕党和国家工作中心,以中央预算执行为主线,深入分析问题原因,推动财政管理制度和预算改革的不断深化。不仅如此,审计工作报告还反映了国家治理的目标决定了国家审计的方向,国家审计始终围绕国家治理的中心开展审计工作。同时,工作报告也体现出了国家审计服务国家治理的基本路径,以及更好地服务国家治理需要所作出的适应性调整。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廖洪  王素梅  
国家审计从产生之日起,就带有问责的含义。随着民主政治进程的加快,国家审计作为政府问责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问责的效能日益彰显。同时国家审计的范围随着政府责任的扩充而日益丰富。本文以问责为基础提出合规性审计、绩效审计以及经济责任审计的国家审计发展框架,以期对后期研究有所裨益。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秦荣生  
本文从战略着手,分析了发展战略、国家发展战略、国家审计发展战略及其关系,提出了国家审计发展战略应受制于、服务于国家的发展战略的观点,指出了未来我国国家审计的主要任务和重点工作,论述了实现国家审计发展战略应逐步改善我国国家审计的独立性、日益健全我国国家审计法规体系和不断提高我国国家审计人员素质。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朱尧平  
中国国家审计的发展趋势是:审计监督层次将逐步提高、拓展效益审计将成为需要、审计管理方式将发生变化、审计技术进步将全面推进、审计监督制度将得到完善、审计文化建设将日益受到重视。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陈鸿宇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对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认识,应该有多重视角。不但要关注经济文化领域的发展状况,更要注重人民群众对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的需要;不但要从产业结构的视角分析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也要从空间结构的视角来分析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
关键词: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陈鸿宇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对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认识,应该有多重视角。不但要关注经济文化领域的发展状况,更要注重人民群众对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的需要;不但要从产业结构的视角分析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也要从空间结构的视角来分析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杨志  郭兆晖  
当前国际公认的重大环境问题已威胁到人类生存安全。环境问题是工业化进程中出现的问题。解决中国环境与发展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坚持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科学发展观指引下采取"绿色+资本+网络"发展模式将是中国实现环境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杨肃昌  肖泽忠  Maurice Pendlebury  
本文以审计体制为中心展开对中国绩效审计发展问题的研究。当前中国绩效审计的发展较迟缓,其主要原因在于现行审计体制的束缚。国外绩效审计的产生与发展经验表明,绩效审计只有借助于立法机关的权力与推动才能更好地发展起来。中国具有发展绩效审计的客观必要性和有利的政治条件,但只有通过进一步改革和完善政治体制、绩效预算制度和审计体制,绩效审计才能真正全面发展起来。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奇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由社会主义国家进行宏观调控的市场经济,企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的主体。工业发展速度的选择,必须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及时满足各级政府进行宏观调控和政策导向的需要。以工业总产值为基础计算的总产量指数、减缩指数以及平均产量指数,均和社会主义市场没有联系,不能反映工业发展的实际和效益,难以满足各级政府的需要。应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把眼光放在企业生产经营的实际成果上面,来提出评价工业发展速度的正确指标,如销售量指数,以企业销售收入为基础,可以反映工业发展的实际和效益;增加值指数,可以反映工业发展对经济的贡献;用出厂价格指数去除增加值指数,消除价格变动对增加值变动的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