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742)
2023(8426)
2022(6865)
2021(6225)
2020(5343)
2019(11508)
2018(10832)
2017(20831)
2016(10852)
2015(11902)
2014(11375)
2013(10967)
2012(10201)
2011(8900)
2010(9774)
2009(9666)
2008(8482)
2007(7670)
2006(6907)
2005(6563)
作者
(29576)
(24259)
(23851)
(22972)
(15606)
(11598)
(11056)
(9415)
(9087)
(8642)
(8310)
(8167)
(7669)
(7653)
(7567)
(7409)
(7157)
(6923)
(6829)
(6732)
(6104)
(5899)
(5669)
(5575)
(5537)
(5520)
(5291)
(5023)
(4756)
(4746)
学科
(37051)
经济(36999)
(34088)
管理(28125)
(27503)
企业(27503)
(27426)
金融(27426)
(25260)
银行(25252)
(24437)
中国(21679)
方法(15343)
(15056)
(14703)
数学(12604)
数学方法(12510)
审计(12158)
中国金融(11290)
(11188)
(10950)
财务(10931)
(10880)
财务管理(10862)
保险(10789)
企业财务(10510)
业经(9730)
地方(9012)
(8549)
(7597)
机构
学院(141758)
大学(141557)
(60756)
经济(59374)
管理(53108)
中国(50674)
研究(49129)
理学(44171)
理学院(43713)
管理学(43027)
管理学院(42771)
(35389)
(30275)
财经(27436)
中心(26369)
科学(26228)
(24966)
(24222)
(22039)
(22021)
(21857)
金融(21468)
研究所(21263)
银行(21170)
财经大学(20921)
(20702)
(19793)
经济学(19787)
北京(19127)
人民(18418)
基金
项目(91286)
科学(72586)
基金(68406)
研究(68206)
(60036)
国家(59095)
科学基金(50606)
社会(45146)
社会科(42832)
社会科学(42816)
基金项目(35503)
(33966)
自然(31478)
自然科(30688)
自然科学(30683)
自然科学基金(30161)
教育(29796)
(28723)
资助(27924)
编号(26865)
成果(23080)
重点(21275)
(20655)
(19480)
(19368)
国家社会(19353)
(19062)
课题(18559)
(18352)
创新(18217)
期刊
(65543)
经济(65543)
研究(50148)
(37489)
金融(37489)
中国(34414)
(28576)
学报(19389)
管理(19302)
(19192)
科学(18749)
大学(15563)
学学(14966)
财经(13489)
农业(11726)
(11352)
经济研究(11056)
教育(10271)
审计(9761)
财会(8927)
技术(8841)
业经(8752)
理论(8007)
会计(7975)
国际(7813)
问题(7739)
实践(7236)
(7236)
(7176)
世界(6933)
共检索到2360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叶陈云  叶陈毅  徐斓语  寇冉  
系统性金融风险是广泛而深刻影响经济增长、产业发展、社会稳定和战略决策的关键性不确定因素,具有弥散性、广泛性、复杂性、传染性、动态性和连续性等特征。文章指出系统性金融风险形成与爆发往往会受到多重因素的相互牵制、效用传导和交叉影响,通过分析我国国家审计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的独特生态背景与鲜明的行为特征,梳理了国家审计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需求与供给形势,搭建了国家审计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框架及治理路径。提出从目标重构、法制完善、职能扩维、组织改造、途径优选、技术支持等方面推行变革,以降低系统性金融风险发生的可能性,稳定宏观金融秩序,促进金融市场高质量发展。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余春宏  辛旭  
国家审计风险可以按形成原因不同、形成时间不同以及能否控制进行科学的分类。风险存在的客观性和潜在性、产生原因的特殊性、影响的深层次性、损失的相对有限性和可控性 ,构成了国家审计风险的基本特征。审计风险的产生 ,有主观和客观两方面的原因。只有加强审计法制建设 ,理顺审计管理体制 ,提高审计人员素质 ,缩小国家审计范围 ,选择恰当的审计方法 ,强化对被审单位的综合管理 ,才能从根本上防范和化解国家审计风险。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叶陈云  叶陈刚  李享  
积极有效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是国家决策层做出的前瞻性战略部署与顶层治理制度安排,是金融监管和审计监督等国家职能部门的重要职责与任务。本文基于金融与审计双向战略协同角度,深度分析了金融治理中深层次金融生态环境的现实状况,进而阐述有助于消解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国际审计核心功能定位以及影响核心功能发挥的关键约束因素。最后,从金融审计法制建设、专业人才培养制度创新、审计组织管理变革、政府债务监督盲区和信息系统透明度方面结合现实环境提出破解审计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约束因素的治理路径,以便构建具有战略性、协同性、稳定性和权变性特征的高质量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审计监督控制系统。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李勇  
信用缺失几乎遍布了我国经济生活各个环节和方面,制约着经济的持续、稳定和健康发展。文章首先分析了声誉机制的适用范围与局限性,从而得出建立政府治理机制的必要性,只有两者共同发挥作用,才能形成对金融违约者的全方位约束。此外,除了通过国家治理的采用,政府还应在推动产权改革、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与构建竞争性市场结构等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最后则提出了保证和提高国家治理效率的措施。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李灏来  李越冬  
2013年,我国互联网金融迅猛发展,其中第三方支付余额宝风生水起,300余家P2P公司分享"网络借贷"盛宴,2013年甚至被称为"互联网金融元年"。互联网金融模式和产品不断涌现,学术界也迎来了一股研究互联网金融的热潮。随着互联网金融的不断发展,其所带来的问题也渐渐突显,文章通过分析互联网金融存在的主要风险,提出我国国家审计监控互联网金融风险的路径,分为基本路径和扩展路径。基本路径包括建立国家审计互联网金融法规,成立互联网金融审计小组,开展互联网金融综合审计,合理利用互联网金融内部审计和社会审计成果,完善互联网金融审计结果公告制度;扩展路径主要是指通过与其他金融监管机构合作而实现的路径,包括建立...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董维明  冯根福  
我国经济发展已进入新常态,在经济增长由高速转向中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各种不确定因素、不稳定因素增加,各类隐形风险有逐步显性化的趋势,区域性金融稳定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本文从宏观层面、中观层面和微观层面入手,结合国家审计实践,从多个维度分析了区域实体经济领域,银行业金融机构、信托、证券、期货业和保险业机构,地方非金融机构和民间借贷等领域的金融风险及成因,并从加强金融审计的角度,有针对性地提出了防范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对策和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杜厚文  樊会文  
论金融风险的特征与实质杜厚文樊会文近年来,接连不断的金融风险事故一次次震惊着经济界,金融风险已引起经济理论家、经济管理者和各国政府普遍的关注。伴随着经济发展,经济虚拟化越来越严重,金融交易量急剧膨胀,金融业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大大提高,金融活动对...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房巧玲  张雨菡  刘明硕  
本文基于2008-2018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利用Python文本分析法构建国家审计信息化指数,实证检验国家审计信息化对金融风险治理的影响。研究发现,国家审计信息化提升了金融风险治理效果,且空间溢出效应显著;机制分析表明,国家审计信息化通过提升审计质量赋能金融风险治理。进一步分析表明,国家审计信息化对金融风险治理的这一赋能效应主要体现在区域金融化程度较高和区域信息化程度较低的地区。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刘国常   程燕菲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陈锦  肖雨  姚渝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黄海燕  
金融业既是现代市场经济的领军行业,又是受多种因素影响的敏感行业。只有金融业正常运行,整体经济才能顺畅发展。如果金融业出现动荡,必将拖累其他产业,甚至导致经济衰退。我国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国家宏观管理
[期刊] 征信  [作者] 张玉梅  王昌昊  王倩  
近年来,我国民间融资中各参与主体间的信息不对称程度逐渐加剧。博弈模型分析表明: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民间融资中介的风险控制能力越弱、借款人的违约风险越大和违约成本越小,借款人的还款概率就越低。信息不对称导致委托代理问题,破坏权利义务的对等关系,弱化自律他律效果,引发民间融资高风险。只有将公正、平等、诚信等金融伦理核心理念贯穿于民间融资各主体及融资全过程,才能有效防范民间融资风险。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陈献东  
区域金融风险介于微观个体金融机构风险和宏观系统性金融风险之间,日益成为威胁我国经济安全的重要因素。有效的金融监管离不开国家审计。作为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基石和重要保障,国家审计是加强区域金融监管的重要力量,在管理区域金融风险中以"维护区域金融安全、推动区域金融改革、促进区域金融发展"为总体目标,发挥着预防、揭示和抵御的"免疫系统"功能。这一功能定位需要通过事前预警机制、事发参与机制和事后整改机制来实现。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赵劲松  
随着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银监会”)的成立,许多从事金融审计的审计人员普遍产生了一种想法:既然成立了银监会,金融当局对银行业的监管得到进一步加强,那么国家审计的金融监督地位会不会下降,金融审计的出路在何方?本文正是试图通过对我国银行业金融风险成因的剖析,通过对国家审计与其他监管部门的比较,来论述国家审计在防范和化解我国银行业金融风险中有哪些特点和优势以及具有何种地位,并为今后金融审计的发展指出方向——开展国家金融审计不仅很有必要,而且还应进一步加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