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479)
- 2023(10869)
- 2022(9667)
- 2021(9154)
- 2020(7573)
- 2019(17586)
- 2018(17385)
- 2017(33460)
- 2016(18178)
- 2015(20415)
- 2014(20099)
- 2013(19682)
- 2012(17937)
- 2011(15845)
- 2010(16155)
- 2009(14631)
- 2008(13781)
- 2007(11620)
- 2006(10198)
- 2005(8819)
- 学科
- 济(67628)
- 经济(67541)
- 管理(51670)
- 业(49620)
- 企(42514)
- 企业(42514)
- 方法(32930)
- 数学(27602)
- 数学方法(27281)
- 农(18528)
- 中国(18079)
- 财(17747)
- 学(15744)
- 业经(15685)
- 地方(13481)
- 审计(12145)
- 制(12103)
- 农业(12091)
- 理论(11801)
- 和(11607)
- 贸(11567)
- 务(11566)
- 贸易(11556)
- 技术(11526)
- 财务(11505)
- 财务管理(11437)
- 易(11228)
- 环境(11135)
- 企业财务(10899)
- 划(10189)
- 机构
- 大学(250353)
- 学院(247246)
- 管理(103058)
- 济(93612)
- 经济(91451)
- 理学(90285)
- 理学院(89320)
- 管理学(87830)
- 管理学院(87393)
- 研究(80234)
- 中国(58442)
- 京(54048)
- 科学(50572)
- 财(43287)
- 所(39505)
- 农(37473)
- 业大(37159)
- 中心(36386)
- 研究所(35902)
- 财经(35400)
- 江(34476)
- 北京(33674)
- 范(32905)
- 师范(32644)
- 经(32279)
- 院(29582)
- 农业(29211)
- 州(28332)
- 经济学(26792)
- 商学(26720)
- 基金
- 项目(176758)
- 科学(138871)
- 研究(130461)
- 基金(128491)
- 家(112123)
- 国家(110857)
- 科学基金(95276)
- 社会(81348)
- 社会科(76902)
- 社会科学(76875)
- 基金项目(69002)
- 省(68355)
- 自然(62454)
- 自然科(60908)
- 自然科学(60896)
- 自然科学基金(59802)
- 教育(59480)
- 划(57693)
- 编号(53738)
- 资助(52351)
- 成果(43717)
- 部(39035)
- 重点(38936)
- 创(36772)
- 发(36384)
- 课题(36214)
- 创新(34227)
- 科研(33997)
- 项目编号(33827)
- 教育部(33660)
共检索到35264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陈献东
公众参与是国家治理的重要内容。进行信息认证和实施审计问责,是国家审计助推公众有序参与国家治理的主要方式,具体路径包括向社会公开征集审计项目计划;向社会公开审计过程中的阶段性审计结果和最终审计结果;向社会公开审计建议、审计直接问责或间接问责等。审计机关助推公众参与审计自身治理也是助推公众有序参与国家治理的重要内容,具体路径包括定期向社会公开预算执行情况及绩效、审计业务工作向社会开放、审计内部管理对社会公开等。目前,这方面的研究文献非常少,文章的创新之处在于对国家审计助推公众参与国家治理的意义、机理和路径进行了更为系统、深入的研究。
关键词:
国家审计 参与式治理 国家治理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靳思昌
一系列国家治理危机的出现促使以政府为主导的一元治理向以公众参与的多元化治理模式转变,公众参与国家治理需要客观、公正的信息来支持,而国家审计结果公告为公众有效参与提供了一条获取可靠信息的途径。文章在分析国家审计结果公告实现国家治理内在机理的基础上,提出社会公众通过参与财政资金审计结果公告实现经济治理,参与经济责任审计结果公告实现政府治理,参与环境审计、社会保障资金审计以及专项资金审计结果公告实现社会治理,从而达到公众与政府良性互动,实现从政府本位向公民本位、社会本位转变,以高度契合政府"善治"的执政理念。
关键词:
国家审计结果公告 国家治理 公众参与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魏明 邱钰茹
基于公共受托理论与信号传递理论,结合善治理论内涵及我国经济环境的现实分析结果,将国家治理的目标分为基础性目标和深层次目标,且对国家审计应发挥的治理功能进行分析;针对目前我国国家审计参与国家治理的瓶颈,利用博弈理论分析国家审计、政府与社会公众之间的信号传递,并建立国家审计参与国家治理的信号传递机制,以期提升国家治理效率。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冯均科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开辟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在这个时期,"国家治理"将被提到重要议事日程。为了适应国家治理的需要,国家审计应当从七个"点"进行参与国家治理路径的布局,通过策略调整,以保证国家审计功能最大化。而实现这些路径,应当从提高审计业务独立性、强化审计行为主动性、实施审计战略指导和加强部门关系协调等方面采取必要的跟进措施。
关键词:
国家审计 国家治理 审计机关 路径选择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魏明 乔泷楠
金融审计旨在维护国家金融安全,有效参与国家治理。本文收集了2003年1月~2015年2月审计结果公告中有关金融审计的资料,以公共受托责任和善治理论为依据,剖析了我国金融审计参与国家治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金融审计参与国家治理的路径:加大金融审计力度,保证国家治理的有效性;拓展金融审计范围,保证国家治理的合法性;健全金融审计相关制度,保证国家治理的法治性,以期实现善治目标。
关键词:
金融审计 国家治理 公共受托责任 善治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靳思昌 张立民
随着政府角色的定位与财政职能的演进,和我国从"自产国家"向"税收国家"过渡,对国家治理构成了巨大的挑战,意味着需要重新构建国家与社会关系。同时,国家审计与国家财政有着本质的内在联系,国家财政的转型必然要求和带动国家审计在国家治理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转变。国家治理是通过提供公共产品来实现的,纳税人向国家缴纳税收的目的是为了换取满足其需要的公共产品,可见,公共产品在构建国家与社会的关系中处于至关重要的地位。为了实现公共产品高效、公平地满足纳税人的需要,作为国家治理系统中发挥监控作用的国家审计必须相应地变革。因此,本文提出将国家审计的客体定位于公共产品,以保障国家审计服务于国家治理、履行其公共受托社会责...
关键词:
国家治理 国家审计 政府治理 公共产品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赵广礼
本文将政治学、历史学的知识与审计理论相结合,论述国家审计对于国家治理的意义、国家审计与国家治理的关系以及国家审计如何深入参与国家治理。
关键词:
审计 治理 历史 意义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胡耘通
治理理论对国家运行产生了重大影响,国家审计成为国家治理不可或缺的制度构成。通过具体分析XX市XX基层审计的运行状况,发现基层国家审计在职能定位、审计成果转化、审计队伍素质等方面的不足,阻碍着治理效果的进一步提升,亟需提供相应的政策设计予以完善。
关键词:
国家审计 国家治理 基层审计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文钦
一、国家治理目标的发展国家治理就是针对政府、市场和自愿提供公共产品存在负外部性时,由政府对这些公共产品进行引导、加强和管理。计划经济时代,国家治理主要采用行政方式对经济领域进行调配,经济生活中会出现粗放式经营及政府行政效率不高等计划经济时代特有现象。因此国家治理就是国家的统治阶级及其国家各级行政机关为了实现国家统治职能,通过一定的制度安排和体制设置,协同其他的立法、司法等组织结构,共同管理公共事务、推动经济和社会协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史罕明
国家治理主要包括地区治理、行业治理、单位治理三个层次;国家治理体系由决策、执行、监督三大系统构成,内部审计属于监督系统的基石,具有机构多、分布广等特点和查错、报告等职能,具备基层单位治理等优势,有职责、有权限、有能力参与国家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必然参与者。
关键词:
内部审计 国家治理 可行性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廖义刚 陈汉文
基于福山的国家构建理论,本文从本源上对国家治理与国家审计的关系及其互动机制进行了详细剖析,认为国家治理与国家审计的互动主要是透过组织的设计与管理、政治制度的设计、合法化的基础、文化与社会等四个决定制度供给的要素展开的。具体而言,组织的设计与管理、政治制度的设计、合法化的基础、文化与社会等要素的完善有助于国家审计的完善,同时国家审计通过对组织的设计与管理、政治制度的设计、合法化的基础、文化与社会等要素的反向作用改进国家治理。
关键词:
国家治理 国家审计 国家建构理论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崔雯雯 张立民
采用2009—2016年间30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审计机关数据,实证发现:国家审计能够通过监督和信息保障功能促进公众参与的实现,政府信息公开在这一进程中充当部分桥梁和媒介的作用,且政府执政效率越高,审计独立性受影响就越小,国家审计对公众参与的促进效果也越好。进一步研究表明,国家审计在不同领域间对公众参与的促进程度具有异质性,国家审计促进公众参与的主要机制以及在有限的审计资源下审计机关应关注的重点方向。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郭芮佳 池国华 程龙
十九大报告中提出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其中公众参与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事实上,我国政府一直以来都在强调公众参与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系中的作用,尤其在反腐败以及国家监督领域。基于此,选择国家监督体系中的政府审计对腐败的治理作为研究情境,以验证现阶段公众参与在其中的作用。实证检验结果发现:相对于公众参与程度低的地区,在公众参与程度高的地区,政府审计的预防功能和抵御功能能够更好地发挥腐败治理作用,而政府审计揭示功能对腐败的治理作用在两组之间并无区别。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黄贤环 倪筱楠
国家审计是国家治理监督系统的重要子系统,国家审计治理能力的发挥需要在法律环境和国家审计体制下进行。建立法系、国家审计体制与国家审计治理能力的一般理论架构,探讨三者相互作用的机理,对如何提升国家审计治理能力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研究发现,在不同法系和国家审计体制背景下,国家审计治理能力各不相同。中华法系与大陆法系下我国行政型审计体制是适应我国国情的,但也存在不适应我国国家审计治理能力发挥的地方。
关键词:
法系 国家审计体制 国家审计 治理能力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王彦超 赵璨
完善国家治理是重要的战略性研究话题,国家审计是完善国家治理的重要机制。研究完善国家治理的其他路径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社会审计可能是促进国家治理完善的一个选择。基于国有上市公司过度"吃喝"腐败视角,本文研究了注册会计师审计在国家治理中的作用。研究发现,注册会计师在国家治理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具体表现为,注册会计师审计能监督国有上市公司过度"吃喝"现象,过度"吃喝"程度越高的上市公司越容易收到非标准审计意见。注册会计师也能抑制国有上市公司过度"吃喝"程度。被出示非标准审计意见的国有上市公司,其过度"吃喝"程度在下一年度下降幅度更大。研究意味着,与国家审计类似,注册会计师审计也在国家治理中发挥重要作...
关键词:
社会审计 反腐 国家治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