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285)
- 2023(17831)
- 2022(14539)
- 2021(13627)
- 2020(11528)
- 2019(26015)
- 2018(25317)
- 2017(48510)
- 2016(25696)
- 2015(28988)
- 2014(28453)
- 2013(27644)
- 2012(25404)
- 2011(22415)
- 2010(22861)
- 2009(21582)
- 2008(20191)
- 2007(17544)
- 2006(15451)
- 2005(14352)
- 学科
- 济(106032)
- 经济(105906)
- 业(74783)
- 管理(74667)
- 企(60351)
- 企业(60351)
- 方法(50019)
- 数学(44509)
- 数学方法(44032)
- 中国(38850)
- 财(31418)
- 融(30487)
- 金融(30486)
- 银(29584)
- 银行(29570)
- 农(28944)
- 行(28384)
- 制(25277)
- 业经(24266)
- 贸(20848)
- 贸易(20821)
- 务(20722)
- 财务(20655)
- 财务管理(20579)
- 易(20392)
- 地方(20294)
- 企业财务(19751)
- 农业(19168)
- 学(17428)
- 体(16491)
- 机构
- 大学(353512)
- 学院(348856)
- 济(153104)
- 经济(150292)
- 管理(140472)
- 理学(119964)
- 理学院(118876)
- 管理学(117053)
- 管理学院(116407)
- 研究(113975)
- 中国(100405)
- 财(75738)
- 京(74118)
- 科学(62599)
- 财经(60261)
- 中心(57329)
- 经(54999)
- 所(53589)
- 江(51774)
- 经济学(49244)
- 农(48339)
- 研究所(47897)
- 北京(46610)
- 财经大学(45251)
- 经济学院(44565)
- 业大(44410)
- 范(42621)
- 师范(42239)
- 州(41628)
- 院(41219)
- 基金
- 项目(232667)
- 科学(186343)
- 基金(174682)
- 研究(174036)
- 家(150684)
- 国家(149194)
- 科学基金(130315)
- 社会(115744)
- 社会科(109983)
- 社会科学(109956)
- 基金项目(90597)
- 省(86069)
- 自然(81032)
- 教育(79421)
- 自然科(79259)
- 自然科学(79241)
- 自然科学基金(77891)
- 划(72811)
- 资助(71825)
- 编号(69996)
- 成果(58308)
- 部(53136)
- 重点(51765)
- 国家社会(50214)
- 发(48659)
- 创(48417)
- 教育部(47114)
- 课题(46371)
- 人文(45725)
- 创新(45420)
- 期刊
- 济(158993)
- 经济(158993)
- 研究(108912)
- 中国(73548)
- 财(59956)
- 融(51961)
- 金融(51961)
- 管理(51122)
- 学报(47691)
- 科学(45371)
- 农(43719)
- 大学(38305)
- 学学(35452)
- 教育(32845)
- 财经(29942)
- 技术(29382)
- 农业(28734)
- 经济研究(27168)
- 经(25621)
- 业经(23829)
- 图书(21139)
- 问题(21031)
- 贸(19114)
- 理论(18663)
- 统计(17875)
- 国际(17203)
- 世界(17023)
- 实践(16736)
- 践(16736)
- 财会(16343)
共检索到5400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房巧玲 张雨菡 刘明硕
本文基于2008-2018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利用Python文本分析法构建国家审计信息化指数,实证检验国家审计信息化对金融风险治理的影响。研究发现,国家审计信息化提升了金融风险治理效果,且空间溢出效应显著;机制分析表明,国家审计信息化通过提升审计质量赋能金融风险治理。进一步分析表明,国家审计信息化对金融风险治理的这一赋能效应主要体现在区域金融化程度较高和区域信息化程度较低的地区。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杨小玲
从经济理论和中国实践分析政府介入农村金融领域的作用方式,并通过对1998—2011年中国31个省级面板数据实证分析,得出不同政府介入方式对农村金融发展起不同作用的结论,指出今后政府介入农村金融市场的着重点应在营造信用环境、制定相关法律并付诸实施方面。
关键词:
地方政府 农村金融 介入方式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陈啸 孙晓娇 王国峰
数字普惠金融、数字创新已经成为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利用省级面板数据,构建固定效应模型考察了数字普惠金融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及其内在机制。研究表明:数字普惠金融不仅能够通过激励数字创新促进地区经济增长,而且其使用深度对经济增长、数字创新的促进作用均是最大的,覆盖广度、数字化程度的影响较小;进一步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对经济增长、数字创新的作用程度存在区域性差异,数字普惠金融对中部和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较强,对数字创新促进作用在东北地区较强;而数字创新在中部地区的中介作用较大,在西部地区则较小。因此,应当持续推进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多方推动数字创新战略实施,形成区域协调联动发展格局,促进经济不断增长。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张洁 林勇
基于66个发展中国家1991-2016年跨境面板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工具变量二阶段最小二乘法和广义矩估计方法(GMM)研究了金融发展的减贫效应。结论认为:第一,金融发展具有减贫效应;相对于贫困深度而言,金融发展对贫困宽度的影响更显著。第二,相对于中高收入国家,金融发展对中低收入国家的减贫效应更显著。第三,金融可获得性的减贫作用高于金融深度。基于上述结论,我国金融减贫应着重于减缓深度贫困、改善深度贫困地区的金融可获得性。
关键词:
发展中国家 金融发展 减贫效应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那明 戴振亚 刘可
本文选取19802013年OECD 28个国家经济与金融的样本数据,采用面板logit模型对这些国家金融风险的影响因素进行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GDP增长率、经常账户余额占GDP比率以及总储备占GDP的比率对OECD国家金融风险的影响是负向的,即随着它们的增长,金融风险产生的概率减小;汇率对OECD国家金融风险的影响是正向的,即随着汇率的增长,金融风险产生的概率增大。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那明 戴振亚 刘可
本文选取1980~2013年OECD 28个国家经济与金融的样本数据,采用面板logit模型对这些国家金融风险的影响因素进行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GDP增长率、经常账户余额占GDP比率以及总储备占GDP的比率对OECD国家金融风险的影响是负向的,即随着它们的增长,金融风险产生的概率减小;汇率对OECD国家金融风险的影响是正向的,即随着汇率的增长,金融风险产生的概率增大。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李琰 张立民
国家审计作为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充分发挥"免疫系统"功能,推动完善国家治理。具体分析国家审计推动完善国家治理路径,可以分为市场治理、政府治理和社会治理三个方面。本文利用我国2003~2012年省级面板数据,分别对三大治理方面的作用效果进行实证检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从地方政府来说,国家审计可以有效提高地区经济水平,降低政府行政管理费率,减少腐败现象发生,提高政府信息公开水平。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凌云 王子宸 陈汉文
2012年以来,高压反腐的常态化为研究国家审计独立性和国家审计质量的变化提供了政治背景与研究方向。基于2007—2016年的省级面板数据,理论分析并实证检验了2012年高压反腐政策的出台和反腐力度的变化对国家审计独立性及国家审计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反腐政策的出台以及反腐力度的加大,提升了国家审计的揭露功能和预防功能,但未能提升国家审计的纠正功能。中介效应检验表明,高压反腐通过提高国家审计独立性正向影响国家审计预防功能,国家审计独立性在作用于揭露功能时表现为负向的遮掩效应。因此,政府应继续提高国家审计独立性,重点关注"重查证、轻执行"的问题,提升国家审计的纠正功能,以全方位提高国家审计质量。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骅 崔婧
数字金融是新兴技术与传统金融的结合,其快速发展对区域金融风险的影响问题值得关注。运用熵值法构建金融压力指数测算金融风险,基于我国2011—2020年省级面板数据分析数字金融发展对区域金融风险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金融发展具有显著的风险抑制作用,该影响具有结构和区域异质性;其机制检验表现为,数字金融发展通过促进科技创新和加快资本转移抑制区域金融风险,同时金融监管在该过程中发挥正向调节作用。结合研究结论,提出在数字金融背景下防范化解区域金融风险的政策建议。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尹长萍 侯青宏 孙芳城
文章以2011-2021年我国沪深两市A股非金融类上市企业为样本,实证考察数字金融对审计风险的影响机理及传导效果。研究发现,作为一种新型金融服务模式,数字金融发展能通过资源供给和信息效应两种渠道显著降低审计风险,且当审计师无行业专长、被审计单位为非国有控股企业以及在外部法律环境较好、媒体关注较高时,数字金融对审计风险的抑制效应更强。进一步分析还表明,数字金融能够强化审计风险与审计质量的负向关系。本研究不仅有助于厘清数字金融影响审计风险的机理,也为深化数字金融改革、审计师决策优化调整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和经验证据。
关键词:
数字金融 审计风险 资源供给 信息效应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刘洪涛 杨洋
信息化对碳强度的降低存在正反两方面的作用,致使信息化对碳强度的真实影响无法仅从理论分析得到。利用中国30个省份2000—2012年的面板数据,在估算省级CO2排放量的基础上构造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同时使用工具变量以及动态GMM方法进行参数估计。研究结果表明:信息化能显著降低中国总体碳强度,东部地区信息化对区域碳强度降低的作用大而显著,中西部地区则为小而不显著。为充分利用信息化给中国节能减排带来的有益成果,应进一步提高中国的信息化水平,并重视区域间信息化的均衡发展。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张龙平 李苗苗 陈丽红
国家审计在低碳发展中的作用是学术界与实务界关注的重要话题。以2007—2016年我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数据为样本,实证检验了国家审计对低碳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国家审计能够促进低碳发展,国家审计的预防、揭示和抵御功能越强,低碳发展水平越高;制度环境和财政状况越好的地区,国家审计促进低碳发展的作用发挥得越好。以上发现为国家审计在低碳发展中发挥作用提供了经验证据,对低碳发展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郑石桥 梁思源
提高公共支出效率是建立现代财政制度的题中之意。围绕国家审计提高公共支出效率这一主题,构建国家审计提高公共支出效率的理论框架,并基于投入导向的超效率DEA模型测算2008—2013年中国各省份的公共支出效率,运用Tobit模型进行数据检验,结果显示:国家审计通过审计揭示功能、审计处理处罚功能与审计建议功能之间的协同作用对公共支出效率产生积极影响,共同提升公共支出效率。因此,国家审计机关要在揭露违法违规问题、进行处理处罚的基础上,重点挖掘体制、机制和制度层面的原因,提出高质量的审计建议并推动其实施,共同促进公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赵合云 赵逸博
基于30个省级政府的面板数据,从政府反腐败力度、行政效率及政府规模三个方面系统研究政府预算公开与国家治理效率提升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政府预算公开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政府腐败与控制政府规模,但对于行政效率的提升并没有产生显著的作用。这不仅为理解政府预算公开的治理效应提供了证据,更为如何提升政府预算公开的治理效应提供了政策借鉴。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正辉 彭浬 谢梦园
依据中国大陆31个省(市)级行政区2013年1季度至2015年3季度的面板数据,构建单因素、多因素、交互效应的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面板固定效应模型,考量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具有滞后性,生产者价格指数对其影响最大,且对生产者价格指数的敏感度最高,金融市场预期对金融结构具有调节作用。
关键词:
金融风险 固定效应模型 敏感性分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