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077)
2023(11494)
2022(9386)
2021(8521)
2020(7053)
2019(15425)
2018(15379)
2017(27999)
2016(15295)
2015(17042)
2014(16652)
2013(15453)
2012(13990)
2011(12327)
2010(12906)
2009(12529)
2008(11572)
2007(10500)
2006(9182)
2005(8576)
作者
(41357)
(34392)
(34250)
(32661)
(21980)
(16281)
(15537)
(13044)
(12914)
(12313)
(11621)
(11578)
(10938)
(10892)
(10754)
(10353)
(10256)
(10124)
(10040)
(9579)
(8499)
(8477)
(8262)
(7919)
(7757)
(7667)
(7646)
(7472)
(6886)
(6782)
学科
(49136)
经济(49024)
管理(47099)
(41507)
(35933)
企业(35933)
(18036)
(17472)
中国(17459)
方法(16229)
(15615)
业经(14056)
(12861)
数学(12502)
数学方法(12323)
审计(12225)
(11265)
(11094)
银行(11068)
(10782)
财务(10743)
财务管理(10674)
(10569)
(10543)
金融(10535)
企业财务(10057)
体制(9693)
理论(9676)
农业(9615)
(9184)
机构
学院(201989)
大学(199770)
(78356)
经济(76509)
管理(73157)
研究(68411)
理学(61919)
理学院(61259)
管理学(60187)
管理学院(59813)
中国(53686)
(42971)
(42828)
科学(39719)
(34060)
(32829)
财经(32534)
(32253)
中心(31751)
研究所(30016)
(29366)
业大(27753)
(26238)
北京(26095)
师范(25928)
(25443)
(25311)
农业(24969)
经济学(24035)
财经大学(24017)
基金
项目(133205)
科学(104687)
研究(101900)
基金(95045)
(83347)
国家(82216)
科学基金(70019)
社会(64726)
社会科(61216)
社会科学(61199)
(53337)
基金项目(49241)
教育(47685)
(44268)
自然(42990)
编号(42505)
自然科(41917)
自然科学(41901)
自然科学基金(41131)
资助(37596)
成果(36231)
(30686)
课题(30551)
重点(30424)
(29327)
(28632)
(28391)
(27104)
国家社会(26871)
创新(26756)
期刊
(94283)
经济(94283)
研究(64132)
中国(52664)
(37299)
学报(31690)
(31291)
管理(29135)
教育(28333)
科学(27831)
大学(24519)
学学(22944)
农业(20847)
(20108)
金融(20108)
技术(17020)
业经(16389)
财经(16287)
经济研究(15683)
(14062)
会计(11540)
问题(11222)
财会(10984)
(10666)
(10623)
审计(10194)
职业(9464)
(9349)
科技(9262)
图书(9070)
共检索到32254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王立彦  
以各级政府的财政预算决算、财政收支信息的置信度为切入点,重点考察国家审计角色、功能和效果,提出国家审计独立性必要条件命题,以及中央审计委员会新机制下的国家审计转型。研究中的推理逻辑是,将微观层面公司治理机制与宏观层面国家治理机制加以比照,进而展开分析,提出改进完善建议。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厉国威  励雯翔  
随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新时代,国家治理理念和治理环境均有很大的变化。国家审计作为国家治理体系中至关重要的子系统,也面临着体制转型以适应新环境、履行新职责的现实要求。为此我们党对国家审计管理体制改革作出了一系列重大部署,其中,中央审计委员会的成立进一步加强了党对国家审计工作的领导,同时也为我国向独立型国家审计体制转型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和可能。文章通过研究中央苏区时期审计体制的做法,借鉴世界发达国家现行独立型审计体制的经验,试图探索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独立型审计体制,衔接新时代独立型监察体制,进而实现新的历史方位下中国审计的新担当。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王锴  李学岚  汪国钧  
中央审计委员会的成立,标志着我国国家审计体制机制开启从行政型向治理型转型的进程。本文紧扣这一背景,研究审计监督体系的涵义与特征,立足审计委员会框架,以全面加强党对审计工作的领导为指引,提出构建集中统一、全面覆盖、权威高效审计监督体系的路径。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王增孝  高庆祥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唐跃军  
本文从审计委员会的存在性、独立性和勤勉程度三个方面,将审计委员会与审计师规模、异常审计收费、审计师变更等结合起来考虑,探讨审计委员会治理对上市公司年报审计意见类型以及不利审计意见改善和审计意见恶化的影响。研究表明,相对于审计委员会的存在性,审计委员会的独立性和勤勉程度对外部独立审计师审计判断及其所出具的审计意见的影响更为显著;在结合考虑审计师规模、审计收费、审计师变更等相关因素的前后均可以发现,在董事会中设立审计委员会并切实提高审计委员会的独立性和勤勉程度,不仅有助于提升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的质量,而且亦有助于在一定程度上对管理层的审计意见购买行为进行有效的制衡。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宋文阁  赵璐  
国有企业审计委员会隶属企业董事会,其制度框架的构建直接影响着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管控。要发挥国有企业审计委员会的作用,并使其对国有资产的管理及国有企业的改革起到推动作用,各级国有资产监管机构需采取如下措施为构建一个全新的国有企业审计委员会制度作出努力:一是借鉴国际经验与模式,设计出符合中国国情的外部董事制度;二是将审计委员会的职责与权限明确写入公司章程;三是抓好相关研究,提供务实性指南。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刘军   王会金   陈卓  
二十届中央审计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对新时代新征程审计工作具有重大意义,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高屋建瓴、精辟深邃、内涵丰富,具有很强的思想性、指导性、针对性,为做好新时代审计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会议进一步明确了新时代国家审计的新定位: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力量。赋予了新时代国家审计的新使命:在推进党的自我革命中的独特作用。提出了新时代国家审计的新要求:一个总要求,三个“如”具体要求,五项工作要求。要深入学习领会、全面贯彻落实二十届中央审计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精神,准确把握新时代国家审计的新定位、新使命、新要求,以高质量审计监督服务保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张道潘  周丹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审计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刻把握审计工作在党和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与国家监督体系中的重要作用,健全审计体制机制改革,推动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2018年7月13日,南京审计大学召开研讨会,邀请国家审计系统、校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共三百余人集中学习研讨会议精神。审计署党组成员、副审计长孙宝厚,中央军委审计署综合局副局长吴畏,中国社科院大学候惠勤教授,南京大学张凤阳教授,兰州大学杨肃昌教授,江苏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杨肃昌  
通过对党的十九大报告、十九届三中全会决定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审计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讲话精神的学习,认识和总结了组建中央审计委员会的五个逻辑关系,即组建中央审计委员会是加强党的建设和从严治党的使然,是审计职能作用充分发挥的政治与组织保障,是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创新与发展,是强化党内监督主导地位的举措,是基于党政关系重新认识的一次政治制度安排。通过对这些逻辑关系进行深入探讨,有助于揭示组建中央审计委员会的重要意义。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乔春华  
审计委员会的定位在国内外都存在问题。本文主要针对国内理论界在审计委员会定位方面提出意见 ,基本观点是 :审计委员会实质上不是内部审计 ;它不属于公司管理 ,属于公司治理的要素 ;审计委员会是负责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之间的沟通 ,是对董事会负责的监督监督者的机构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王锴  李学岚  汪国钧  
文章探讨了基于审计委员会框架推进审计管理体制改革的意义,研究提炼出发挥审计委员会框架下审计管理体制改革作用应抓好的五个关键路径,并提出审计委员会框架下“财会—审计—监察”一体化监督合力的框架设想。研究成果进一步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理论,有助于指导审计管理体制改革实践。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陈汉文  夏文贤  陈秋金  
审计委员会是两权分离下所产生的代理问题的一种补救方案,目的在于提升决策控制面,加强对管理层决策特别是财务与会计决策的控制和监督。本文通过分析考察ITG公司的公司治理与审计委员会设置,指出该公司审计委员会增强了信息在公司内部的传递和透明,但对公众获得充分的信息助益似乎不大。为此,应从制度层面改进审计委员会的运作模式,加强审计委员会与内部审计、外部审计及董事会的互动效率。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陆瑶  
审计委员会制度作为提高外部审计的独立性的一个监督机制而被引入。理论上审计委员会代表所有者负责外部审计事务,监督经理人防止审计合谋;现实中审计委员会受制于经理人而缺乏独立性,成为制约其作用发挥的瓶颈。审计委员会在维护外部审计独立性过程中又产生了新的独立性问题。本文以独立性为切入点,运用委托-代理理论和博弈论分析了上述差异及其原因,认为需要在人员构成与聘用、薪酬制度等方面完善审计委员会制度,以促进审计委员会对外部审计独立性的维护作用的提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