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838)
- 2023(14360)
- 2022(12035)
- 2021(11230)
- 2020(9205)
- 2019(20964)
- 2018(20608)
- 2017(38900)
- 2016(20696)
- 2015(23116)
- 2014(22800)
- 2013(21812)
- 2012(19643)
- 2011(17040)
- 2010(17442)
- 2009(15588)
- 2008(14781)
- 2007(12611)
- 2006(10875)
- 2005(9651)
- 学科
- 济(74157)
- 经济(74060)
- 管理(60420)
- 业(58413)
- 企(47032)
- 企业(47032)
- 方法(33416)
- 数学(28531)
- 数学方法(28076)
- 中国(22851)
- 财(22396)
- 农(22217)
- 制(19162)
- 业经(18571)
- 地方(15782)
- 银(15113)
- 银行(15102)
- 贸(14861)
- 贸易(14842)
- 农业(14544)
- 易(14466)
- 行(14425)
- 务(14030)
- 财务(13977)
- 融(13922)
- 金融(13919)
- 财务管理(13900)
- 理论(13197)
- 企业财务(13154)
- 学(12970)
- 机构
- 学院(268675)
- 大学(266942)
- 管理(107942)
- 济(106171)
- 经济(103670)
- 理学(92353)
- 理学院(91478)
- 管理学(89988)
- 管理学院(89459)
- 研究(80564)
- 中国(65439)
- 京(54967)
- 财(53557)
- 科学(45784)
- 江(42254)
- 财经(42187)
- 中心(41544)
- 经(38380)
- 所(36876)
- 范(35503)
- 师范(35187)
- 农(35182)
- 业大(34569)
- 州(33703)
- 北京(33490)
- 研究所(32492)
- 经济学(32456)
- 财经大学(31568)
- 院(30526)
- 经济学院(29317)
- 基金
- 项目(183783)
- 科学(146434)
- 研究(141902)
- 基金(133076)
- 家(114326)
- 国家(112986)
- 科学基金(99109)
- 社会(91357)
- 社会科(86511)
- 社会科学(86485)
- 省(72345)
- 基金项目(70094)
- 教育(66630)
- 自然(61298)
- 自然科(59865)
- 自然科学(59851)
- 划(59827)
- 编号(59702)
- 自然科学基金(58753)
- 资助(52477)
- 成果(48880)
- 重点(41104)
- 部(40955)
- 课题(40244)
- 发(39561)
- 创(39525)
- 国家社会(38024)
- 项目编号(37667)
- 创新(36802)
- 制(36692)
- 期刊
- 济(116527)
- 经济(116527)
- 研究(78592)
- 中国(59258)
- 财(44326)
- 管理(39802)
- 学报(35613)
- 教育(34899)
- 科学(32905)
- 农(32079)
- 大学(29018)
- 融(27474)
- 金融(27474)
- 学学(26497)
- 技术(25493)
- 农业(21522)
- 业经(20547)
- 财经(20023)
- 图书(19228)
- 经济研究(18155)
- 经(17267)
- 问题(15051)
- 财会(14103)
- 书馆(13999)
- 图书馆(13999)
- 理论(13335)
- 会计(13266)
- 版(12897)
- 实践(12362)
- 践(12362)
共检索到4076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李嘉明 杨流
随着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的全面推进,国家监督系统焕发新的生机。国家审计与国家监察作为国家监督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应充分发挥监督职能以保证国家可持续发展。从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特点入手,基于受托经济责任观,全面分析国家审计及国家监察分别与腐败治理的相关关系,并以腐败治理为核心,从战略层面、管理层面和结果层面三个层面探求国家审计与国家监察的耦合路径,使两者通过有效耦合路径将监督协同效应发挥到极致,进而保证政府公共受托经济责任全面有效地履行。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胡耘通
在国家监察体制向纵深改革时期,作为党和国家监督重要力量的国家审计,应当与监察协同推动腐败治理,以促进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当前,审计与监察从部门设置、监督关系和工作流程等领域,均具备开展协同监督的前提条件。结合深圳市坪山新区开展协同监督实际情况,审计与监察的协同监督仍存在制度和实践层面的障碍。基于此,亟需在细化审计与监察的协同监督制度、探索审计与监察的组织机构协调、加深审计与监察的双向结果利用和注重审计与监察的人员素养提升等层面予以完善。
关键词:
国家监察 国家审计 协同监督 腐败治理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勤
通过国家审计推进腐败治理是国际上公认的有效措施之一。如何完善审计制度、改进审计方法,探索出一条利用国家审计推进腐败治理的有效路径,是我国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首先分析了国家审计在推进腐败治理中具有重要作用,其次指出了国家审计在推动腐败治理中面临的问题,最后针对现实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国家审计推动腐败治理的路径体系的具体构建方法。
关键词:
国家审计 腐败治理 路径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熊磊
腐败治理已成为当前理论研究热点,但通过构建协同机制治理腐败的研究还十分缺乏。在分析政府审计与纪检监察各自内涵的基础上,发现二者在治理腐败过程中存在高度契合,为二者构建协同机制提供了可能。文章从理论与实践两方面系统梳理现有研究基础,进而基于制度规范、组织架构、资源共享三个层面构建政府审计与纪检监察协同治理腐败机制,并提出实现路径,旨在将政府审计与纪检监察有效结合,为推动协同治理腐败机制的理论与实践创新提供支撑与指引。
关键词:
政府审计 纪检监察 协同运作 腐败治理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熊磊
腐败治理已成为当前理论研究热点,但通过构建协同机制治理腐败的研究还十分缺乏。在分析政府审计与纪检监察各自内涵的基础上,发现二者在治理腐败过程中存在高度契合,为二者构建协同机制提供了可能。文章从理论与实践两方面系统梳理现有研究基础,进而基于制度规范、组织架构、资源共享三个层面构建政府审计与纪检监察协同治理腐败机制,并提出实现路径,旨在将政府审计与纪检监察有效结合,为推动协同治理腐败机制的理论与实践创新提供支撑与指引。
关键词:
政府审计 纪检监察 协同运作 腐败治理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李宗彦 胡杨 宋夏云
国家审计是廉政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独特的腐败治理作用。研究基于扎根理论对最高审计机关国际组织(INTOSAI)“反腐败与反洗钱工作组”的经验交流文本展开质性分析,构建了国家审计参与腐败治理的结构化模型。研究发现,各国对审计腐败治理的授权普遍内嵌于最高审计机关战略规划、项目规划及资源规划中,不同国家在审计腐败治理实现路径上具有趋同性,腐败治理制度建设与协同机制建设是国家审计腐败治理的两项基础性工作。国家审计腐败治理既可通过嵌入传统审计业务实现,也可通过专门审计项目实施,国家审计腐败治理的目标可分为功能性与价值性两个层次。研究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审计腐败治理实践经验对结构化模型做了进一步阐释,为新时代我国国家审计提升腐败治理效能提供了政策建议。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彭华彰 刘晓靖 黄波
腐败是国家治理最严重的威胁之一。国家审计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腐败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课题。我国国家审计在腐败治理中具有自身优势和重要作用,并已经在揭露查处腐败行为、促进建立健全反腐倡廉机制和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等方面发挥了积极成效。但当前对于国家审计推动腐败治理的系统研究却并不多。本文基于腐败治理在国家治理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当前对国家审计推进国家腐败治理认识上的分歧和偏颇,从腐败治理的现实和国家审计的职能出发,分析了国家审计面临的独立性不高、问责不够、腐败治理监督合作机制尚未建立、审计机关自身力量不足等问题及其形成原因,并有针对性地从法律、权力、权利和道德四个层面提出了构建国家审计推进国家治理...
关键词:
国家审计 腐败治理 国家治理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文钦
一、国家治理目标的发展国家治理就是针对政府、市场和自愿提供公共产品存在负外部性时,由政府对这些公共产品进行引导、加强和管理。计划经济时代,国家治理主要采用行政方式对经济领域进行调配,经济生活中会出现粗放式经营及政府行政效率不高等计划经济时代特有现象。因此国家治理就是国家的统治阶级及其国家各级行政机关为了实现国家统治职能,通过一定的制度安排和体制设置,协同其他的立法、司法等组织结构,共同管理公共事务、推动经济和社会协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王会金
现阶段,我国政府审计与纪检监察任务繁重、力量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有鉴于二者在腐败治理的目标、职能、对象与内容存有重合,因而,在反腐视角下实现二者协同治理将成为可能。本文以"腐败治理"为背景,以"协同学"理论为切入点,分析了政府审计与纪检监察有关于腐败监督的法定权责,探索了政府审计与纪检监察协同运作的可行性,基于战略、管理与操作等层面构建了政府审计与纪检监察的协同治理模型,并借此提出了科学建立政府审计与纪检监察协同模式的措施,旨在为腐败协同治理的理论创新与实践发展提供全新的动力。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余谦 张啸岳 宋夏云
腐败治理一直以来是社会热点话题,近年来关于反腐机制构建的创新理论层出不穷。在腐败治理中,单一监管机构的力量难以对腐败形成有效遏制,而协同治理腐败是必然趋势。在我国,协同治理腐败的态势已经形成,但其效果还有待提高。无影灯效应理论,其为腐败协同机制的构建提供了重要思路。本文在无影灯效应与协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根据无影灯效应四要素——数量、强度、角度、平台初步构建了腐败协同治理的机制,并提出了相应的保障措施。
关键词:
腐败 无影灯效应 协同治理 机制构建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靳思昌
"腐败黑数"居高不下诱发了自制能力差的党政领导干部不断加入腐败队伍。而降低"腐败黑数"的关键是提高腐败案件的发现率。本文在分析国家审计腐败发现机制不健全的内在机理基础上,提出完善国家审计的腐败发现机制,增强对腐败的发现力,以降低"腐败黑数",实现对党政领导干部腐败标本兼治与综合治理。
关键词:
国家审计 腐败黑数 公众参与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王杏芬 金鑫 曹茹玥
近年来,企业管理层腐败现象屡屡发生,影响十分恶劣。文章在分析企业管理层腐败的表现成因的基础上,结合现实重点分析了其审计治理效果。结果表明:目前我国对企业管理层腐败的审计治理效果还存在一些不足,如在经济责任审计中未明确离任者与接任者对企业资产和业务的承接责任,经常出现"新官不理旧账,旧官一走了之"的情况,结果导致当发生经济损失需要追究有关人员责任时,又因责任不明确,出现难以处理等情况。为此,结合审计的治理功能分析了审计治理企业管理层腐败的具体路径,旨在进一步提升审计治理的效果。
关键词:
审计 管理层腐败 治理路径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王杏芬 金鑫 曹茹玥
近年来,企业管理层腐败现象屡屡发生,影响十分恶劣。文章在分析企业管理层腐败的表现成因的基础上,结合现实重点分析了其审计治理效果。结果表明:目前我国对企业管理层腐败的审计治理效果还存在一些不足,如在经济责任审计中未明确离任者与接任者对企业资产和业务的承接责任,经常出现"新官不理旧账,旧官一走了之"的情况,结果导致当发生经济损失需要追究有关人员责任时,又因责任不明确,出现难以处理等情况。为此,结合审计的治理功能分析了审计治理企业管理层腐败的具体路径,旨在进一步提升审计治理的效果。
关键词:
审计 管理层腐败 治理路径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杨平波 李锐
国家审计权与监察权尽管隶属于权力架构的不同阶层,但都是国家腐败治理监督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监察体制改革以来,审计权与监察权的协同腐败治理成为国家关注的焦点。单一监管治理对腐败难以起到遏制作用,协同关系的重塑是必然趋势。基于此,通过比较审计权与监察权在国家监督系统改革前后的变化,在"监审分离"的背景下分析两者优劣势,从主体耦合、过程协同、结果共用三方面助力审计权与监察权协同关系的重塑,为关系重塑提供保障性应对策略,推进国家腐败治理工作不断深化。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杨平波 李锐
国家审计权与监察权尽管隶属于权力架构的不同阶层,但都是国家腐败治理监督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监察体制改革以来,审计权与监察权的协同腐败治理成为国家关注的焦点。单一监管治理对腐败难以起到遏制作用,协同关系的重塑是必然趋势。基于此,通过比较审计权与监察权在国家监督系统改革前后的变化,在"监审分离"的背景下分析两者优劣势,从主体耦合、过程协同、结果共用三方面助力审计权与监察权协同关系的重塑,为关系重塑提供保障性应对策略,推进国家腐败治理工作不断深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