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496)
- 2023(18136)
- 2022(15616)
- 2021(14535)
- 2020(11985)
- 2019(27591)
- 2018(27195)
- 2017(51913)
- 2016(27938)
- 2015(31225)
- 2014(31003)
- 2013(30276)
- 2012(27897)
- 2011(24897)
- 2010(25258)
- 2009(22890)
- 2008(21924)
- 2007(18861)
- 2006(16575)
- 2005(14610)
- 学科
- 济(114472)
- 经济(114344)
- 管理(79149)
- 业(76763)
- 企(63416)
- 企业(63416)
- 方法(49931)
- 数学(42657)
- 数学方法(42094)
- 中国(33119)
- 农(31436)
- 财(27765)
- 地方(27668)
- 业经(26599)
- 学(23346)
- 农业(21139)
- 贸(20352)
- 贸易(20333)
- 制(20262)
- 易(19653)
- 技术(18571)
- 环境(18387)
- 理论(18281)
- 和(17878)
- 银(17458)
- 融(17425)
- 金融(17423)
- 银行(17412)
- 务(17312)
- 财务(17230)
- 机构
- 大学(386514)
- 学院(385593)
- 管理(153936)
- 济(153321)
- 经济(149986)
- 理学(133512)
- 理学院(132001)
- 管理学(129610)
- 研究(129445)
- 管理学院(128919)
- 中国(96802)
- 京(82923)
- 科学(79417)
- 财(70666)
- 所(63799)
- 农(60474)
- 中心(59197)
- 研究所(57770)
- 财经(56726)
- 业大(56353)
- 江(56221)
- 范(52519)
- 师范(52045)
- 北京(52028)
- 经(51748)
- 院(47842)
- 农业(46853)
- 州(45963)
- 经济学(45463)
- 财经大学(42449)
- 基金
- 项目(267519)
- 科学(211194)
- 研究(197435)
- 基金(193828)
- 家(168872)
- 国家(167206)
- 科学基金(144168)
- 社会(124917)
- 社会科(118290)
- 社会科学(118256)
- 省(104524)
- 基金项目(102776)
- 自然(93161)
- 教育(91117)
- 自然科(90965)
- 自然科学(90942)
- 自然科学基金(89282)
- 划(87759)
- 编号(80776)
- 资助(79121)
- 成果(65228)
- 重点(59814)
- 发(59396)
- 部(58967)
- 创(55796)
- 课题(55601)
- 创新(52020)
- 国家社会(51176)
- 科研(50989)
- 教育部(50963)
- 期刊
- 济(168522)
- 经济(168522)
- 研究(114631)
- 中国(79320)
- 学报(59279)
- 管理(56725)
- 科学(55560)
- 农(55395)
- 财(53855)
- 教育(45960)
- 大学(45902)
- 学学(43058)
- 农业(38740)
- 技术(34242)
- 融(32554)
- 金融(32554)
- 业经(29111)
- 经济研究(27022)
- 财经(26966)
- 经(23069)
- 问题(21797)
- 图书(20516)
- 业(19698)
- 科技(18833)
- 技术经济(18000)
- 版(17939)
- 理论(17803)
- 商业(17460)
- 现代(17065)
- 资源(16728)
共检索到5701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文钦
一、国家治理目标的发展国家治理就是针对政府、市场和自愿提供公共产品存在负外部性时,由政府对这些公共产品进行引导、加强和管理。计划经济时代,国家治理主要采用行政方式对经济领域进行调配,经济生活中会出现粗放式经营及政府行政效率不高等计划经济时代特有现象。因此国家治理就是国家的统治阶级及其国家各级行政机关为了实现国家统治职能,通过一定的制度安排和体制设置,协同其他的立法、司法等组织结构,共同管理公共事务、推动经济和社会协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李嘉明 杨流
随着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的全面推进,国家监督系统焕发新的生机。国家审计与国家监察作为国家监督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应充分发挥监督职能以保证国家可持续发展。从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特点入手,基于受托经济责任观,全面分析国家审计及国家监察分别与腐败治理的相关关系,并以腐败治理为核心,从战略层面、管理层面和结果层面三个层面探求国家审计与国家监察的耦合路径,使两者通过有效耦合路径将监督协同效应发挥到极致,进而保证政府公共受托经济责任全面有效地履行。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胡耘通
在国家监察体制向纵深改革时期,作为党和国家监督重要力量的国家审计,应当与监察协同推动腐败治理,以促进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当前,审计与监察从部门设置、监督关系和工作流程等领域,均具备开展协同监督的前提条件。结合深圳市坪山新区开展协同监督实际情况,审计与监察的协同监督仍存在制度和实践层面的障碍。基于此,亟需在细化审计与监察的协同监督制度、探索审计与监察的组织机构协调、加深审计与监察的双向结果利用和注重审计与监察的人员素养提升等层面予以完善。
关键词:
国家监察 国家审计 协同监督 腐败治理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张心蕾 冯均科
本文以SFIC模型为研究框架,在分析国家审计与内部审计协同现状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国家审计与内部审计协同建议,并探讨国家审计与内部审计协同风险及风险防范措施。
关键词:
国家审计 内部审计 监督合力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王会金
国家审计是国家治理的监督自控制系统,通过发挥国民经济社会的"免疫系统"功能,促进国家治理系统稳定与有序发展。文章引入协同理论分析了国家审计服务国家治理的作用特征,认为国家审计监督的协同效应是影响国家审计服务于国家治理目标实现的关键因素。在此基础上,文章分析了国家审计协同的内容框架与实现模式。研究发现,国家审计协同包括战略层面、管理层面和操作层面的协同,国家审计协同实现模式构建包括完善国家审计协同的基础建设、培育国家审计协同的社会资本、实现信息共享与沟通等。
关键词:
国家治理 审计监督 协同治理 审计创新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易继红
国家审计与内部审计协同是推动审计全覆盖进程中的重要一环。因此,本文将研究方向置于审计协同方面,同时,引入SFIC协同治理模型,进一步明确了SFIC模型的起始条件、催化领导、制度设计以及协同过程四要素,为国家审计与内部审计协同提供了重要的实施方向与技术路径。最后,依托于实际案例企业,深入分析了国家审计机关与国企内部审计的审计协同路径,从保障协同基础条件、发挥审计机关的领导与凝聚力等方面出发,确保国家审计与内部审计协同工作顺利展开,对完善国家治理现代化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高强
在国有企业深化改革的进程中,为确保各利益方的利益以及市场的正常有序运行,实施有效监管是当务之急。审计作为国有企业监管的重要手段,在新的形势下将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审计主体的合作有助于审计监管效果的改善,有鉴于此,基于SFIC模型,从审计人员角度阐述国家审计和社会审计协同的起始条件现状,从审计流程和审计技术角度探讨审计协同的催化领导现状,从审计购买服务角度分析制度设计现状,重点基于审计公告分析审计协同的过程及结果。提出审计协同有助于有效整合审计资源,保障审计监管效果。
关键词:
国有企业 审计协同 国家审计 社会审计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廖义刚 陈汉文
基于福山的国家构建理论,本文从本源上对国家治理与国家审计的关系及其互动机制进行了详细剖析,认为国家治理与国家审计的互动主要是透过组织的设计与管理、政治制度的设计、合法化的基础、文化与社会等四个决定制度供给的要素展开的。具体而言,组织的设计与管理、政治制度的设计、合法化的基础、文化与社会等要素的完善有助于国家审计的完善,同时国家审计通过对组织的设计与管理、政治制度的设计、合法化的基础、文化与社会等要素的反向作用改进国家治理。
关键词:
国家治理 国家审计 国家建构理论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蔡春 蔡利
作为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审计理应充分发挥审计功能,服务国家治理。从国家治理角度研究创新国家审计理论,可以为国家审计实践工作提供指导。从历史分析、理论分析、法理分析以及实践分析四个方面对国家审计与国家治理的关系进行剖析,通过国家审计对国家治理的影响以及国家治理对国家审计的影响这两条路径,探讨创新国家审计理论研究的基本思路,以期为我国国家审计理论的研究,尤其是国家审计与国家治理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刘静 许谢楠 潘俊
国家审计和内部审计在维护金融安全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但在现阶段金融领域审计工作中,二者还未能形成监督合力。本文基于对国家审计和内部审计维护金融安全作用机理的剖析,尝试构建以国家审计和内部审计为主体,包含业务统筹、资源配置、成果共享、督导整改四个模块的协同机制。通过加强协同主体联系,建立健全协同制度保障体系,优化审计协同管理工作、促进大数据等信息技术的创新应用,推动两大审计主体不断实现优势互补,同时增强二者的协同效应,进一步助推国家金融安全发展。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靳思昌 张立民
随着政府角色的定位与财政职能的演进,和我国从"自产国家"向"税收国家"过渡,对国家治理构成了巨大的挑战,意味着需要重新构建国家与社会关系。同时,国家审计与国家财政有着本质的内在联系,国家财政的转型必然要求和带动国家审计在国家治理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转变。国家治理是通过提供公共产品来实现的,纳税人向国家缴纳税收的目的是为了换取满足其需要的公共产品,可见,公共产品在构建国家与社会的关系中处于至关重要的地位。为了实现公共产品高效、公平地满足纳税人的需要,作为国家治理系统中发挥监控作用的国家审计必须相应地变革。因此,本文提出将国家审计的客体定位于公共产品,以保障国家审计服务于国家治理、履行其公共受托社会责...
关键词:
国家治理 国家审计 政府治理 公共产品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赵广礼
本文将政治学、历史学的知识与审计理论相结合,论述国家审计对于国家治理的意义、国家审计与国家治理的关系以及国家审计如何深入参与国家治理。
关键词:
审计 治理 历史 意义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王祥君 周荣青
以建立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为核心的政府会计改革是完善国家治理的必然要求。国家审计与政府会计是国家治理大系统的不同组成部分,二者相互作用、相互影响。通过政府财务报表审计与政府会计改革的协同,能够发挥增值效应。协同政府会计改革的政府财务报表审计总体思路与路径,应基于"全口径预决算审计",按照"先中心、后外围"的原则,先探索以"核心财务报表"为主的政府财务报表审计;随着政府会计改革的到位,再建立全面完整的政府财务报表审计,实现既对收入、费用等预算收支情况及决算结果,又对政府累积财务状况的审计;此外,要处理好收付实现制与权责发生制、金融资产与非金融资产、债务预算与政府性债务的衔接问题。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刘李福 邓菊香
国家审计是对政府职能履行及其行为监管的有效方式。现阶段,在履行受托责任的过程中,政府职能部门(机构)的作为与不作为,都可能导致债务的出现。实施科学的债务监管审计程序,构建政府债务监管——国家审计制度,可以有效监管政府债务的运作与管理,降低政府债务风险的膨胀,发挥债务在促进经济增长、社会进步等方面的资金杠杆作用。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郑国洪
国家审计基于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产生并不断演变,是国家治理的一项重要制度安排,同时也是一项需要持续加以完善的法制实践。以宪法确立审计法律地位为标志性起点,我国国家审计立法的历史变迁历经起步、发展、不断完善三大阶段。现阶段,我国审计法律制度已成体系化且趋向成熟,但仍存在不足之处。从国家治理出发,国家审计法制化是其内生需求。审计立法不仅组成了维系国家有效治理的实现机制,而且促使国家治理良性曲线不断延伸。基于此,文章在全面总结审计立法进程和工作实践的基础上,通过规范分析与理论分析相结合,深入探寻国家审计法制化发展的原因,并提出了完善审计法律规范的几点建议,以助力实现国家审计及其立法工作的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国家审计 国家治理 审计立法 审计法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