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553)
- 2023(3577)
- 2022(3066)
- 2021(2953)
- 2020(2517)
- 2019(5887)
- 2018(5614)
- 2017(11079)
- 2016(5564)
- 2015(6224)
- 2014(6156)
- 2013(5800)
- 2012(5436)
- 2011(4522)
- 2010(5183)
- 2009(5099)
- 2008(4768)
- 2007(4354)
- 2006(3985)
- 2005(3940)
- 学科
- 济(17618)
- 经济(17582)
- 银(15546)
- 银行(15401)
- 业(15145)
- 行(14195)
- 管理(13634)
- 企(13144)
- 企业(13144)
- 制(12670)
- 审计(12128)
- 业务(9521)
- 度(8996)
- 制度(8995)
- 方法(8789)
- 融(8694)
- 金融(8694)
- 银行制(7909)
- 数学(6790)
- 数学方法(6756)
- 中国(6099)
- 各类(5857)
- 财(5758)
- 农(4674)
- 体(4147)
- 业经(4115)
- 贸(4047)
- 贸易(4034)
- 务(3792)
- 易(3787)
- 机构
- 大学(73221)
- 学院(71123)
- 济(31009)
- 经济(30336)
- 管理(30133)
- 中国(28231)
- 理学(25246)
- 理学院(25028)
- 管理学(24808)
- 管理学院(24683)
- 研究(21753)
- 银(20901)
- 银行(20075)
- 行(18720)
- 财(18315)
- 京(16543)
- 财经(14540)
- 经(13317)
- 中心(13151)
- 农(12677)
- 江(12460)
- 融(11457)
- 金融(11293)
- 财经大学(11243)
- 科学(10472)
- 人民(10454)
- 所(10398)
- 州(10183)
- 北京(9868)
- 农业(9802)
- 基金
- 项目(44500)
- 科学(35992)
- 基金(35063)
- 研究(32883)
- 家(30952)
- 国家(30208)
- 科学基金(26376)
- 社会(22455)
- 社会科(21361)
- 社会科学(21351)
- 基金项目(18639)
- 自然(17138)
- 自然科(16728)
- 自然科学(16724)
- 自然科学基金(16464)
- 省(15417)
- 教育(14857)
- 资助(14457)
- 划(13126)
- 编号(12946)
- 成果(10891)
- 部(10763)
- 教育部(9806)
- 国家社会(9660)
- 人文(9637)
- 重点(9539)
- 创(9473)
- 性(9206)
- 制(9044)
- 大学(8915)
共检索到127925条记录
相关度优先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陈军梅 仇娟东 雷春雨
采用2008—2020年中国商业银行非平衡面板数据,考察国家审计对银行信贷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国家审计可以促使银行提供更为宽松的信贷,且这种效应具有延续性。机制分析结果表明,国家审计可以通过提高管理效率、减少违规行为、加快经济增长三条渠道促进银行扩充信贷。异质性分析发现,国家审计对内部治理较好、东部地区、外部法律环境较好的银行信贷行为的正向影响更加显著。调节效应研究发现,社会审计增强了国家审计对银行信贷的促进作用,媒体监督削弱了国家审计的促进效应,而公众监督的调节效应不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虽然国家审计推动了银行信贷投放,但对贷款集中度产生了抑制作用,且相较于商业贷款和非农户贷款,国家审计提升了消费贷款和农户贷款,国家审计与银行信贷的关系在降低不良贷款率的同时提升了银行财务业绩,说明国家审计可以助推银行信贷业务的高质量发展。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刘涛
本文比较了1996—2002年国有商业银行与其他商业银行的信贷行为,发现国有商业银行在贷款增长、替代、约束等方面都有不同于其他商业银行的特点。通过对贷款量的相关因素进行协整分析和格兰杰因果检验可知:我国商业银行贷款量与预期利率和经济增长存在长期的正向均衡关系;现阶段存款不再是国有商业银行贷款的约束,而其他商业银行在信贷的扩张中则更依赖于存款的增长;近几年利率下调,预期利率的降低是影响国有商业银行贷款量下降的原因之一;利率市场化将有利于改善商业银行的信贷行为。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乔峰 黄迪 李宁宁
外部监管机构对商业银行内部连续监控的需要和管理决策对信息实时性需求使持续审计(continuous auditing)成为信息时代的重要审计形式,本文通过阐述商业银行实施信贷业务持续审计的应用背景、现实意义、基本框架及尚待完善的几个方面进行简单介绍,希望能对我国银行业在信贷风险防控领域运用持续审计技术提供一些借鉴。
关键词:
商业银行 信贷业务 持续审计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宁波市内部审计协会金融小组课题组 虞燕燕
前一时期国家宏观调控和区域经济下行,企业经营风险呈现加速暴露态势,如此情况蔓延,银行信贷资金难以全身而退,对银行的发展和资产质量都将带来严峻挑战。严峻的形势使得银行内部审计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和审计风险。如何才能更有效地服务于银行的经营目标、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邓书汇
商业银行信贷业务是商业银行利润来源的核心,信贷业务风险也是银行最大的潜在风险。为此,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化,将银行信贷业务作为审计重点,是揭露重大违法犯罪、消除风险隐患、促进管理、提高效益和维护金融市场秩序的重要环节。论文对完善信贷业务审计所需的战略思维、实务知识、操作技能、信贷审计文化等特殊要求进行了探讨。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乔峰 黄迪 李宁宁
外部监管机构对商业银行内部连续监控的需要和管理决策对信息实时性的需求使持续审计成为信息时代的重要审计形式,文章通过对商业银行实施信贷业务持续审计的应用背景、现实意义、基本框架及尚待完善的几个方面进行简单介绍,希望能对我国银行业在信贷风险防控领域运用持续审计技术提供一些借鉴。
关键词:
银行 信贷业务 持续审计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罗锋
近两年,审计署运用计算机在对多家银行进行审计中,积累了一些经验,审计人员研制开发了专用的审计软件,编写了一些审计模型,试行了联网审计的模式,探索了运用计算机技术进行金融审计的新方法。在这项审计中,计算机审计中级班的学员发挥了骨干作用。本期专栏将推出计算机审计中级班学员撰写的有关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质量真实性审计和建立商业银行风险审计评价体系审计模型及对银行再贴现业务审计案例三篇文章,以飨读者。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陈书涵 黄志刚 林朝颖 徐亚论
定向降准政策是中国经济新常态下常用的结构性货币政策之一,通过商业银行信贷渠道传导,故定向降准政策对商业银行信贷规模和信贷投放方向的影响决定政策实施效果。本文通过对定向降准前后银行信贷总量和信贷分布变化的实证分析,研究政策对商业银行信贷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定向降准能有效刺激商业银行增加信贷规模,对城市商业银行的激励作用强于农村商业银行;政策对引导银行信贷资金流向小微企业和农业起到一定作用,但对农业贷款的作用效果优于小微企业贷款;定向降准政策强度越强,对目标领域贷款投放刺激作用越强。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李文宏
为了考察税收对银行行为的影响,我们假设商业银行以利润最大化为其经营目标,在现行利率管制条件下,商业银行的选择变量就是其存贷款量。研究结果表明,营业税的开征会影响商业银行最优贷款发放量,对银行信贷行为具有扭曲作用;而所得税对最优存贷款量没有影响,因此,与营业税相比,所得税具有中性税收的优点。
关键词:
税收 银行 信贷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周南 黎灵芝
本文在构建一个跨期的银行资产组合模型的基础上,运用面板VAR方法研究不同所有制银行的存款流失、资金成本上升和紧缩货币政策对商业银行信贷配置的动态影响。回归结果表明:紧缩货币政策会显著约束其他上市银行的信贷行为,但对国有上市银行的信贷配置影响不显著;银行间市场资金成本上扬通过"成本—利率"转嫁效应约束银行信贷,而存款资金成本上升则通过"成本—风险"转嫁效应刺激银行扩张信贷。方差分解表明:存款稳定性对国有上市银行信贷变化的贡献远不及资金成本的贡献,而资金成本和存款稳定性对其他上市银行信贷变化的贡献差异不大。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陈红艳 张桂霞
本文针对“套牢”下的信贷集中行为,从行为金融学视角剖析了其形成原因,并进一步分析了处置效应与羊群行为如何导致“套牢”下的信贷集中及其产生的根源,最后从行为金融学视角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
信贷集中 有限理性 处置效应 羊群行为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闫丽瑞
本文采用1998—2012年我国上市银行的年度面板数据,就资本约束对商业银行信贷行为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监管当局的最低资本要求约束下,银行普遍存在着紧缩信贷规模的倾向,资本充足率水平对银行贷款行为产生显著影响;这一影响存在滞后效应,且这一影响在2004年前后存在显著差异,2004年以后资本充足率对贷款增长率的影响小于2004年以前;大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对贷款增长率的影响强于小银行,但这一差异在统计上不显著。
关键词:
资本充足率 信贷增长 资本监管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赵文杰
在我国,商业银行有些行为因为外部环境或利益驱动会发生偏离,这种偏离也许会造成潜在风险,或许会遭受致命打击。为此,我们不得不认真对待,密切关注。
关键词:
商业银行 信贷行为 信贷审批 内部控制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王营 马莉
本文从地区腐败的角度探究法律环境与城商行信贷之间的关系,发现同一层面的官员腐败行为对不同性质城商行的影响不同,地市范围腐败程度越高,非国有控股城商行贷款规模越高、中长期贷款比例越高、房地产业贷款比例越高,最终银行风险越高,而对国有控股城商行的影响弱于前者;不同层面的官员腐败对不同性质城商行的影响不同,省范围腐败的影响主要在于省内跨市经营的城商行,对两类城商行贷款期限结构的影响相反,省范围腐败与国有控股城商行短期贷款比例负相关、与中长期贷款比例正相关,而对银行风险的影响并不确定。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姗姗 戴德明 张东旭
笔者利用贷款损失准备重述数据,检验了商业银行通过操纵贷款损失准备所进行的盈余管理对其未来信贷行为的影响。以2005—2014年132家中国商业银行的453个观测值为研究样本,本文发现由于会计差错而进行贷款损失准备重述的商业银行未来一期的过度放贷倾向显著高于未发生重述的银行,而在会计准则变更导致重述的银行中则不存在这一现象。而且,只有重述调增银行具有高于未重述银行的过度放贷倾向,而重述调减银行与未重述银行的贷款增幅并无显著差异。进一步的分析显示,重述调增银行的过度贷款增量形成了更高的贷款集中率和不良贷款率。这表明出于向上盈余管理动机而少提贷款损失准备是导致商业银行过度放贷从而信贷业绩下降的重要原...
0
文献操作(0)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