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965)
2023(13860)
2022(11443)
2021(10550)
2020(8676)
2019(19513)
2018(19176)
2017(35065)
2016(19320)
2015(21786)
2014(21483)
2013(20516)
2012(18841)
2011(16600)
2010(17116)
2009(16180)
2008(15882)
2007(14881)
2006(13168)
2005(12211)
作者
(55968)
(46789)
(46190)
(44211)
(29809)
(22025)
(21045)
(17890)
(17689)
(16763)
(15965)
(15780)
(15031)
(15013)
(14933)
(14149)
(13891)
(13840)
(13595)
(13334)
(11744)
(11585)
(11399)
(10785)
(10627)
(10487)
(10375)
(10179)
(9494)
(9355)
学科
管理(67397)
(64716)
经济(64599)
(56594)
(49637)
企业(49637)
(25980)
方法(24994)
中国(21359)
(20971)
数学(19633)
(19538)
数学方法(19383)
业经(17734)
(16059)
(15948)
财务(15896)
财务管理(15815)
企业财务(15024)
(14640)
(14559)
银行(14514)
(13679)
(13300)
金融(13293)
理论(12892)
农业(12554)
审计(12306)
(12154)
地方(11578)
机构
大学(264880)
学院(263532)
(100734)
管理(99024)
经济(98208)
研究(90890)
理学(82275)
理学院(81302)
管理学(79943)
管理学院(79423)
中国(72931)
(58518)
(56341)
科学(55356)
(46849)
(46555)
(43821)
中心(42765)
财经(41950)
研究所(41680)
业大(39011)
(37912)
农业(36508)
北京(36286)
(34335)
(33572)
(33085)
师范(32598)
(32127)
财经大学(31037)
基金
项目(173183)
科学(134974)
研究(127766)
基金(124139)
(110448)
国家(109127)
科学基金(91875)
社会(80256)
社会科(75836)
社会科学(75814)
(67900)
基金项目(64138)
教育(58866)
自然(58311)
(57474)
自然科(56867)
自然科学(56846)
自然科学基金(55820)
编号(52267)
资助(49864)
成果(45004)
重点(39784)
(38021)
课题(37353)
(36602)
(36459)
(36414)
创新(34236)
国家社会(33642)
项目编号(33100)
期刊
(120732)
经济(120732)
研究(80882)
中国(67580)
(50097)
学报(46444)
(43209)
管理(41667)
科学(40473)
大学(35539)
学学(33314)
教育(32815)
农业(28559)
(27369)
金融(27369)
技术(22655)
财经(21763)
业经(18904)
(18754)
经济研究(18737)
(16289)
图书(15714)
(14959)
问题(14846)
会计(14687)
财会(14492)
科技(12420)
业大(11950)
现代(11906)
书馆(11757)
共检索到4264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徐京平   张可雨  
研究国家审计与公共数据资产管理,旨在帮助公共部门更好地管理和利用公共数据资产。文章在规范分析和文献调研的基础上,基于“全流程-基础层-治理层-价值层”构建国家审计与公共数据资产管理的逻辑体系,分析国家审计对公共数据资产管理的动态监管机制、监督协作机制、评价治理机制和价值提升机制,并据此提出推行公共数据资产全覆盖审计、健全公共数据资产审计制度、搭建公共数据资产审计平台、探索公共数据资产审计方法四个方面的驱动路径。创新性地将两者结合起来研究,能够提升国家审计效能,为推动我国数字治理现代化进程相关理论和应用研究提供参考。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程安林  梁芬莲  
推进审计职业化建设是目前完善我国审计制度的重要改革措施。对国家审计职业化逻辑路径与机制问题,进行理性思考和系统研究迫在眉睫。国家审计职业化建设逻辑路径应以"职业资格"为起点,并在其导引下,以互补循环的"职业意识"与"职业规范"为基础条件。基于对审计职业化运行机制建设顶层设计的需求,从运行环境、管理制度和保障措施等不同角度分析探讨了如何优化、建立和完善国家审计职业化,以更好地满足审计职业化建设的理论与实践需要。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程安林  梁芬莲  
推进审计职业化建设是目前完善我国审计制度的重要改革措施。对国家审计职业化逻辑路径与机制问题,进行理性思考和系统研究迫在眉睫。国家审计职业化建设逻辑路径应以"职业资格"为起点,并在其导引下,以互补循环的"职业意识"与"职业规范"为基础条件。基于对审计职业化运行机制建设顶层设计的需求,从运行环境、管理制度和保障措施等不同角度分析探讨了如何优化、建立和完善国家审计职业化,以更好地满足审计职业化建设的理论与实践需要。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王伟  
维护国家金融安全,是实现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内容。从国际经验来看,影响国家金融安全的因素,既有内部因素,也有外部因素。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八年来,金融业实力显著增强,这为我国金融安全提供了重要基础。当前我国市场经济的运行呈现新常态,由此也使金融市场的运行格局产生了新常态。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我国金融业在对外开放过程中,产生了较多的风险隐患。依照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及新颁布的《国家安全法》、国家"十三五"规划等法律和政策,我国亟需树立维护国家金融安全的法治思维,运用法治方式,完善抵御金融风险的体制和机制。就我国的国情以及国际经验来看,我国要着重从国家战略、促进国际收支平衡、法治创新、优化金融开...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徐志耀   张潇月   殷慧莹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的新要求,作为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审计需要为扎实推进我国新型能源体系建设提供有力的监督保障。本文首先在全面梳理我国新型能源产业发展历程的基础上,系统阐释党的二十大报告关于加快规划构建新型能源体系的具体内涵与新要求;其次基于国家审计的核心职能,从新型能源体系建设的公共资金安全保障、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自然资源高效利用、领导干部有效监督四个方面分析国家审计助力新型能源体系建设的作用机制;最后从专项资金和重大项目专项审计、重大政策落实跟踪审计、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以及重大问题研究型审计调查等方面给出国家审计助力我国新型能源体系建设的实现路径。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严宇珺  
新时代下,数字经济呈现蓬勃发展的态势,为中国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战略机遇。一方面,数字经济的特质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高度契合,充分践行新发展理念,不断推进高质量发展所需的创新驱动、区域协调发展、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高水平对外开放、人民共享高品质生活;另一方面,数字经济有效作用于高质量发展,通过动力机制、效率变革机制、产业融合机制、治理协同机制、普惠共享机制,成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基于此,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并坚持以数字经济引领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绿色低碳发展。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严宇珺  
新时代下,数字经济呈现蓬勃发展的态势,为中国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战略机遇。一方面,数字经济的特质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高度契合,充分践行新发展理念,不断推进高质量发展所需的创新驱动、区域协调发展、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高水平对外开放、人民共享高品质生活;另一方面,数字经济有效作用于高质量发展,通过动力机制、效率变革机制、产业融合机制、治理协同机制、普惠共享机制,成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基于此,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并坚持以数字经济引领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绿色低碳发展。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陈汉文   张笛   韩洪灵  
国家安全是民族复兴的根基。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维护国家安全贯穿党和国家工作各方面全过程,确保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国家审计是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维护国家安全是国家审计的职责所在、使命所系。文章围绕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保障国家安全的四大方面即健全国家安全体系、增强维护国家安全能力、提高公共安全治理水平与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剖析国家审计维护总体国家安全的理论逻辑、制度逻辑和现实逻辑,分析当代国家审计在重点安全领域审计效能的发挥,并提出新时代新征程持续优化国家审计、维护国家总体安全的相关建议,以期为维护国家安全筑牢审计防线。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李昌振  
新时代赋予财会监督全新定位,将财会监督与审计、统计等监督一起作为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理论阐述引起了会计理论界和实务界的广泛关注。在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时代背景下,文章从国家治理的高度,深入探讨新时代财会监督体系构建的逻辑、财会监督体系可能包含的内容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最后从制度设计等层面明确了财会监督体系构建的路径。基于我国会计改革发展的实践经验,探索构建适合国家治理需要的财会监督体系,对构建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增强监督效能、提升监督效率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黄燕芬  陈金科  
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若干重大问题决定》明确指出,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本文基于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视角,深入分析我国房地产税立法与改革。房地产税的立法与改革需提升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高度,其是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和重要抓手。在推进房地产税的立法与改革的过程中,需正确处理各相关利益主体之间的关系。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刘更新  刘晓林  
本文首先分析了国家审计服务国家治理的历史性和必然性。在此基础上,从制度、组织主体和具体表征三个层面构建了国家审计服务国家治理的功能框架体系。最后,对国家审计服务国家治理的实现路径进行了探讨,提出应提高国家审计的信任度,开展审计治理诊断调查,提升国家审计适应性能力。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梁昊光   岳启明  
国家创新体系创新范式的转变,以及以智能化、网络化、数字化为主导的人工智能、物联网和大数据等新兴技术发展为国家创新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劳动者、资本、科学技术、自然条件、信息数据、社会过程这六大要素不断变化,新质生产力应运而生。国家创新体系中的创新体系政策、人才培养、科技金融建设及信息化发展对新质生产力产生了正面推动作用。在国家创新体系变革的背景下发展新质生产力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最终目标的具体实践,是国家创新模式转变的科学回答,是绿色可持续发展的中国方案,也是应对国际环境变化的平衡之道。
[期刊] 求索  [作者] 吴建雄  刘峰  
国家监察体制改革是事关全局的重大政治改革,有利于整合国家监督资源,实现制度效益最大化;有利于国家权力制约体制的进一步完善;有利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深刻认识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的价值基础,深入分析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对我国权力监督的基本逻辑,准确把握国家监察制度创设的基本内涵,切实推进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对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增强推进这一改革的坚定性和自觉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王敬勇   王盛丹   薛丽达  
数据资产是企业的核心战略资源,在对其管理和使用的过程中可能会发生数据泄露、歧视性分析、数据质量低下等问题。为了保障数字经济的健康发展,审计作为一种有效的外部监督机制被引入数字治理研究领域。基于此,本文从企业数据资产审计的本质、目标、原则、要素四个方面构建了一个综合性的逻辑框架,以推动理论体系的发展。进一步地,围绕企业数据资产审计的运行机制、评价机制、保障机制,提出了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实现路径,以期为企业数据资产审计实践提供新的思路,从而更好地实现审计价值,提升数据资产质量。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陈淑梅  仓勇涛  
在世界贸易组织(WTO)面临严峻挑战、全球贸易体系亟需深刻变革之际,中国如何在WTO改革上为发展中国家争取合理的生存空间,在全球贸易体系变革中发挥建设性作用,推进我国更高水平制度型开放,增强我国制度性话语权,需要从国际制度演化视角在全球贸易体系变革的时代背景下和逻辑动因里探寻答案。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背景下,推动全球贸易体系变革的动因不仅有WTO自身的问题,叠加不断增多的区域贸易协定造成的制度复杂性"内因",以及WTO未能跟上全球经济社会发展的步伐导致的全球贸易治理赤字"外因",而且有美国转向竞争性多边主义给多边贸易体系带来的制度性危机的"不内外因"。全球贸易体系变革的现实路径需要针对"三因"分类设计,才能实现WTO的现代性、代表性和有效性,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更加公正、更为合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