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984)
2023(7304)
2022(5396)
2021(4949)
2020(4006)
2019(8873)
2018(8594)
2017(16444)
2016(9000)
2015(10230)
2014(10331)
2013(9865)
2012(8786)
2011(7071)
2010(7621)
2009(7276)
2008(7272)
2007(6309)
2006(5660)
2005(5406)
作者
(23781)
(20007)
(19486)
(18998)
(12929)
(9265)
(9032)
(7410)
(7405)
(7053)
(6773)
(6619)
(6388)
(6367)
(6127)
(5834)
(5708)
(5684)
(5617)
(5505)
(4889)
(4783)
(4739)
(4578)
(4536)
(4495)
(4361)
(4246)
(3922)
(3873)
学科
(35342)
经济(35299)
管理(28600)
(28509)
(25080)
(23504)
企业(23504)
中国(14722)
财政(12485)
(12275)
审计(12134)
(11845)
财务(11828)
财务管理(11748)
方法(11620)
企业财务(11316)
(10139)
(9811)
数学(9255)
数学方法(9208)
业经(8795)
(8073)
地方(8063)
农业(7956)
土地(7911)
(7388)
(6511)
(6388)
银行(6381)
(6328)
机构
大学(118924)
学院(118581)
(49210)
经济(48248)
管理(43667)
研究(39933)
理学(36954)
理学院(36572)
管理学(36049)
管理学院(35845)
(34824)
中国(33276)
(26542)
财经(23577)
科学(22817)
(21373)
(20218)
(19517)
中心(18640)
(18256)
研究所(17286)
财经大学(17245)
经济学(16131)
北京(16091)
业大(15193)
(14800)
师范(14682)
经济学院(14561)
(14546)
(14464)
基金
项目(75521)
科学(59629)
研究(57289)
基金(55464)
(48658)
国家(47794)
科学基金(40828)
社会(38349)
社会科(36269)
社会科学(36253)
基金项目(28995)
(28690)
教育(25720)
自然(24383)
自然科(23711)
自然科学(23704)
(23507)
自然科学基金(23278)
编号(23201)
资助(21637)
成果(20096)
(17080)
重点(16996)
国家社会(16620)
(16188)
课题(16061)
(15639)
(15339)
(14994)
教育部(14903)
期刊
(58347)
经济(58347)
研究(41234)
中国(34375)
(34154)
(17648)
学报(17391)
科学(16509)
管理(15518)
大学(13985)
学学(13198)
财经(12404)
(11990)
金融(11990)
农业(11637)
教育(11062)
经济研究(10615)
(10582)
会计(10147)
财会(9778)
审计(9543)
业经(8611)
问题(7928)
技术(7860)
(7225)
财政(7225)
(6643)
通讯(6596)
会通(6581)
(6129)
共检索到1957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陈卓  
基于国家审计的制约性作用和建设性作用,以地方政府土地资本化作为切入点,本文结合财政透明度的视角,考察了国家审计对土地资本化的影响效应以及异质性作用,并进一步揭示了其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国家审计的建设性作用对地方政府土地财政具有抑制作用,并且这种抑制作用只在中西部地区显著。国家审计的制约性作用对地方政府土地金融具有抑制作用,并且这种抑制作用只在东部地区显著。机制分析结果表明,国家审计可以通过制约性作用提高财政透明度,从而有助于规范约束地方政府的土地资本化行为。研究结论对于更好发挥国家审计宏观调控“工具箱”作用,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土地资本化风险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政策含义。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蔡高锐  白皓冉  
国际审计组织(INTOSAI)在倡导国家审计发展、提升财政透明度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介绍了INTOSAI的相关宣言和倡议,以INTOSAI为视角,探索如何完善国家审计提升我国财政透明度。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杨翟婷  王金秀  
减税降费和压减支出是我国政府的重要工作,预决算偏离度是政府预算管理能力的数量体现,对上述两者意义重大。文章基于2011-2016年的省级数据构建动态面板模型,从预测偏离与执行偏离两个维度,分析了国家审计监督和财政透明度与地方财政支出预决算偏离度的关系。研究发现:国家审计监督力度越强,支出的预测偏离度越低,执行偏离度越高;地方的财政透明度越高,支出的预测偏离度与执行偏离度均越低;国家审计监督通过硬约束和强问责机制威慑违规支出行为,提升地方的财政透明度从而影响预测偏离和执行偏离,财政透明度对预测偏离具有中介作用。研究验证了约束有力与公开透明对预算的治理效应,揭示了两者在预算编制与执行环节的不同作用机制。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卢真  莫松奇  
本文从理论与实证两个角度探究财政透明度对"土地财政"规模的影响机制。首先构建监督博弈模型,阐释财政透明度对"土地财政"规模的约束机理;而后基于固定效应模型和系统GMM模型并利用2006—2015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财政透明度对"土地财政"规模的影响呈倒U型,只有当财政透明度达到一定程度时,其约束机制才能有效发挥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财政透明度对"土地财政"规模的约束机制在东部、西部地区发挥较好,而在中部地区有待完善。为此,建议地方政府继续完善财政透明工作,强化"土地财政"约束机制的信息基础。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孙琳  方爱丽  
"新公共管理"运动浪潮和主权国家债务危机促使越来越多的国家重视财政透明度和政府治理改善等问题,与此同时,我国公共资金的使用效率和政府职能的转型也备受关注。本文根据现代政府会计的扩展职能确定了政府会计制度改革影响政府绩效的途径。在此基础上,借助48个国家"不透明指数"与全球政府治理指标数据,通过政府会计核算基础改革和国际公共部门会计准则的采用情况,本文实证分析发现:政府会计核算基础改革初期政府治理水平有所下降,但伴随权责发生制的记账基础的改革的深入,信息不对称和财政透明度问题得到了有效改善,对政府治理水平提升具有积极影响。该结论为推进我国政府会计改革,加强财政透明度等财政领域改革重点工作提供了思...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杨雅琴  郭茹  
虽然近年来财政透明度对国家治理的积极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但财政透明度的提升对财政效率的影响路径仍缺少充分研究。财政效率应从各级政府职能出发考查财政职能履行情况,因而地方财政透明度与财政效率提升,应主要考察地方财政支出效率,即地方公共物品供给效率,具体包括地方公共物品供给种类合意性、公共物品供给规模、公共物品供给过程中资源浪费情况等。本文通过对我国29个省区的实证研究证明,地方财政透明度与财政效率间确实存在正向关系。为促进财政效率提升,需要加强财政透明度,以政府预算信息公开为核心,以政府综合财务报告、绩效报告、审计报告等为支撑。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宝东  王颖鹏  
文章以我国2012—2018年省级政府的面板数据作为研究样本,从政府审计的增收减支效力和健全制度效力两方面出发,结合财政透明度的影响,综合探讨政府审计的增收减支效力、健全制度效力和财政透明度对地方政府债务增长的影响机理及其作用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政府审计、财政透明度都能抑制地方政府债务增长,且财政透明度的提升对抑制债务规模扩张效果更加明显;而交互效应表明财政透明度越高,政府审计对地方政府债务增长的抑制作用越不显著。因此,从控制地方债务规模和完善地方债券市场的目的出发,地方政府需要更加强调“事前防范”,重视财政透明的氛围宣传和制度建设,并与“事后监督”的政府审计形成合力,而财政透明和政府审计的政策力度及搭配也应因地制宜。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申亮  
公众态度和行为是影响政府财政透明度的重要因素,甚至是推动财政透明度进程的根本动力。研究现阶段公众对财政透明度的认识和行为,对推动提升我国财政透明度的社会驱动力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假设6个与公众财政透明度意愿相关的影响因子,通过2个中介变量分别间接地反映公众的财政透明度意愿,采用调查问卷的方法搜集数据,并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来验证假设。研究表明:社会身份、公众政治态度、参与环境和政府政策导向对公众财政透明度意愿有较强的影响;而公众参与能力和政府公信力对公众的影响较小。针对研究结论,可从培养公众公共精神、改善公众参与环境、加强政府政策引导、促进农村城镇化建设等方面入手,逐步提高我国公众的财政透明度意愿...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郑春荣  蒋洪  彭军  
财政透明度的年度评估旨在调查我国省级财政资金的信息披露,并推动财政信息披露方法与方式的完善。2014年中国财政透明度评估,在保持五年来评分标准不变的前提下,对以往评分方法进行了优化,通过九项信息要素对省级财政透明度进行评估,认为我国省级财政透明度已稳步提升,但总体水平仍然不高,存在得分不稳定、信息公开随意性大以及公开方式不科学等问题;受制于预算报表体系的诸多缺陷,即使是得分最高的省份也没有达到及格线。我国财政透明度的提高有待于进一步健全法制以及加强上级部门的监督与考核。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温娇秀  郑春荣  曾军平  
2013年的中国财政透明度评估包含了省级财政透明度评估、省级行政收支及相关信息透明度评估与省级政府部门预算透明度评估三部分。其中,省级政府部门预算透明度评估是今年的新增内容。评估结果显示:中国财政透明度水平仍然较低,但呈现出上升的趋势;省际(部门)间的透明度差距依然很大;此外,分项目考察的透明度差异较大,总额信息、功能分类信息项目的透明度状况相对较好,明细信息、经济分类信息项目的透明度相对较差。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程晓佳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财政透明度手册》的核心就是要求政府定期向公众提供全面并且真实的财政信息 ,而编制和公布政府财务报告是向公众提供这些财政信息的重要途径。因此 ,《财政透明度手册》对各国的政府会计改革产生了较大影响。本文介绍了《财政透明度手册》的基本要求 ,并分析了它对我国政府会计改革的影响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李燕  
财政是政府活动的综合反映,透明规范严格高效的财政制度是保证公共产品有效供给的重要的制度安排,它提供了一个民众向政府表达偏好并借以监督和制约政府行为的有效渠道,为建立"法治政府、责任政府、效率政府"并保证政府行为与决策真正对广大民众和纳税人负责提供了一个有效机制。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吕凯波  邓淑莲  杨丹芳  
2016年度省级财政透明度最高分、最低分和平均分均呈现稳步上升趋势,且首次出现了不止一个省份超过及格分的情况,但总体来看,31个省份的平均得分仅为42.25分,透明度整体水平依然很低。由于各地方在预决算信息公开方面拥有较大的自由裁量权,财政透明度得分的省际差异较大。从调查结果来看,得分最高的信息要素是被调查者的态度与责任心,其次是一般公共预算、国有企业资产信息、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和部门预算,财政专户和政府资产负债的信息公开情况最差,而财政专户则是唯一一项得分下降的信息要素。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岳军  赵晓彧  
本文根据我国31个省(区、市)8个年份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地方政府财政透明度对城乡社区、社会保障和就业以及医疗卫生支出效率的影响。回归结果显示:我国地方政府的财政透明度与社会保障和就业以及医疗卫生支出效率呈正"U"型关系;与城乡社区支出效率没有显著相关的关系。由于我国财政透明度的得分大多已经达到拐点,因此,要想提高财政资金在基本公共服务领域的使用效率,以后还要继续促进政府财政透明度的提高,提升预算透明法律的法律层级、细化预算编制、加强预算监督、提高全社会的预算透明意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