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851)
- 2023(14012)
- 2022(12004)
- 2021(11273)
- 2020(9526)
- 2019(21751)
- 2018(21302)
- 2017(41223)
- 2016(22252)
- 2015(24931)
- 2014(24636)
- 2013(24258)
- 2012(22055)
- 2011(19353)
- 2010(19717)
- 2009(18619)
- 2008(18317)
- 2007(16044)
- 2006(14103)
- 2005(12741)
- 学科
- 业(89997)
- 济(87259)
- 经济(87134)
- 企(86725)
- 企业(86725)
- 管理(82142)
- 方法(43012)
- 数学(33053)
- 数学方法(32730)
- 财(32130)
- 业经(27028)
- 务(24808)
- 财务(24745)
- 财务管理(24675)
- 企业财务(23520)
- 中国(23237)
- 农(20187)
- 制(19800)
- 技术(18612)
- 理论(17984)
- 和(17636)
- 划(16186)
- 学(16140)
- 贸(15279)
- 贸易(15265)
- 易(14892)
- 银(14753)
- 银行(14720)
- 策(14503)
- 地方(14320)
- 机构
- 大学(313643)
- 学院(313228)
- 管理(133793)
- 济(123772)
- 经济(121066)
- 理学(114827)
- 理学院(113695)
- 管理学(112114)
- 管理学院(111539)
- 研究(95314)
- 中国(77543)
- 京(67203)
- 财(63006)
- 科学(56944)
- 财经(50233)
- 所(46263)
- 江(46158)
- 经(45587)
- 中心(44316)
- 业大(42695)
- 北京(42162)
- 农(41815)
- 研究所(41433)
- 财经大学(37612)
- 范(37561)
- 州(37401)
- 师范(37267)
- 商学(36638)
- 商学院(36275)
- 经济学(36152)
- 基金
- 项目(210524)
- 科学(167025)
- 研究(156301)
- 基金(154872)
- 家(133500)
- 国家(132065)
- 科学基金(115628)
- 社会(99559)
- 社会科(94266)
- 社会科学(94232)
- 基金项目(82515)
- 省(81161)
- 自然(75352)
- 自然科(73577)
- 自然科学(73561)
- 自然科学基金(72291)
- 教育(70745)
- 划(67674)
- 编号(63961)
- 资助(63387)
- 成果(51382)
- 部(46652)
- 重点(45820)
- 创(44957)
- 发(42516)
- 课题(42459)
- 创新(41798)
- 项目编号(41173)
- 教育部(40789)
- 国家社会(40555)
- 期刊
- 济(137970)
- 经济(137970)
- 研究(94870)
- 中国(59857)
- 财(53144)
- 管理(52514)
- 学报(44593)
- 科学(42899)
- 农(36938)
- 大学(34638)
- 学学(32733)
- 融(30451)
- 金融(30451)
- 教育(30062)
- 技术(27261)
- 农业(25435)
- 财经(24831)
- 业经(22260)
- 经(21028)
- 经济研究(20919)
- 财会(17690)
- 问题(16920)
- 技术经济(16576)
- 理论(15985)
- 会计(15855)
- 现代(15222)
- 图书(14846)
- 科技(14745)
- 实践(14584)
- 践(14584)
共检索到4643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王美英 曾昌礼 刘芳
管理层的"庸懒怠"行为危害大,而风险规避型企业管理层不能充分把握投资机会,是"庸懒怠"行为的重要表现。基于审计署发布的中央企业年度财务收支等情况审计结果公告,研究发现国家审计能够促进管理层提高承担风险的意愿,当国有上市公司存在多个大股东的治理结构时,国家审计能够更好地促进企业提高风险承担水平。考虑管理层不同特征后,国家审计在董事长年龄和任职时间不同的样本中都显著促进了风险承担水平的提升,对于董事长为男性以及高学历的公司样本,国家审计与风险承担显著正相关然而,管理层权力会降低国家审计对企业风险承担的促进作用文章提供了国家审计对国有企业高管不作为治理效应的经验证据,不仅丰富了国家审计治理领域的研究,也补充了风险承担影响因素的文献。
关键词:
国家审计 国有企业内部治理 风险承担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王玉兰
我国大型国有企业公司治理不规范现状是导致内部审计执行力不强的症结所在。考虑到我国公司治理模式形成的制度背景,本文从公司治理与国家治理视角,提出了通过变革监事会委派主体、重塑监事会领导内部审计模式、严格内部审计从业制度和加强企业高管人员家庭财产申报四个途径,提升企业内部审计执行力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内部审计 公司治理 国家治理 国有企业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蒋秋菊 贾莹丹 蒋大双
内部控制在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来,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漏洞频出,给社会公众造成了严重损失,企业内部控制质量及其缺陷的经济后果受到广泛关注。文章基于"控制能力"和"资源分配"两种视角,以2010—2018年沪深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样本,运用Stata 14.0进行实证分析,检验内部控制缺陷及其改进对企业风险承担水平的影响,并检验内部控制缺陷及其改进影响企业风险承担水平在不同产权性质企业中的差异。研究发现:内部控制缺陷及其严重程度与企业风险承担水平显著正相关;内部控制缺陷改进后,企业风险承担水平有所下降;相对于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缺陷对企业风险承担水平的影响在非国有企业中更为明显。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
内部控制缺陷 产权性质 风险承担水平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学昌 王宝柱 徐萍
国有企业作为国民经济重要的支柱产业和组成部分,其党的建设工作不但事关企业的持续有效发展,也关乎社会和谐和队伍稳定。文章认为,在新的形势下如何开展党建及思想政治工作,是一个值得关注和研究的课题。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李锦中
在我国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国有企业进入全新发展阶段,国有企业在经过一系列的改革后,发展活力得以显著提升。在国有企业内部管理工作中,内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具有重要的作用,所以需要强化内部审计工作质量,得到更为准确的审计结果,并将审计结果应用在经济发展中,是推动国有企业经济建设质量提升的关键所在。因此,文章对国有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审计结果运用方面进行深入研究与分析。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周守亮 崔瀛月 何如意
高质量的内部审计能够促进组织完善治理、增加价值、实现目标。我国内部审计起步较晚,管理制度与审计标准尚不完善,内审质量的量化评价方面仍有不足,通过构建内部审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指导内部审计实践,进而提升内部审计质量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通过比较三种内部审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平衡计分卡、全面质量管理、5M1E分析法,明确各自的优缺点与适用性。基于5M1E分析法六要素构建内部审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具有一定的创新。运用熵值法得到各指标层的组合权重后可知,内部审计环境、内部审计人员对审计质量的影响最大;内部审计环境、内审人员素质以及内审信息化建设三方面是提高内部审计质量的重要途径。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王宏巍
新时代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应厘清发展路径,细化职能定位,完善制度机制,修炼审计内功,搭建增值型审计业务体系和机构团队,提升增值型审计的组织认同度,实现内部审计职能升级。
关键词:
国有企业 内部审计 职能定位 转型 路径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吕天奇
一、企业内部治理结构的含义 及其影响因素 1.企业内部治理结构的含义。 现代企业理论认为:企业治理结构是一套制度安排,用以支配若干在企业中有重大利害关系的团体——投资者(股东和贷款人)、经理人员、职工——之间的关系,并从这种联盟中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胡静波 李卜
企业经营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风险,尤其在经济国际化、全球化的背景下,企业的经营环境变得越来越复杂,企业的持续经营风险大幅增加,因而内部审计参与风险管理有其客观必然性,是环境因素与企业自身生存和发展的客观要求。当企业管理转向以风险管理为重点时,为了把握发展机遇,就要使内部审计在风险管理工作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内部审计部门要对企业经营的各个环节进行风险管理和再监督。企业针对风险管理工作的评价和监督,即风险管理审计,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企业风险管理的有效性。
关键词:
企业 风险管理 内部审计 监督 控制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杨帆征 徐璐辉
数字化转型程度关联企业风险承担水平的变化具有其内在规律性。笔者基于企业委托代理理论和内部控制理论,以2010—2020年中国A股非金融行业和非信息产业上市公司的相关有效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了企业数字化转型程度与企业风险承担水平之间的关联及其变化。检验结果证实:企业数字化转型程度与企业风险承担水平之间的关联性曲线呈正U型,即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初始阶段,其风险承担水平随着企业数字化转型程度的提高而降低,而当企业数字化转型达到一定阶段后,企业风险承担水平开始伴随企业数字化转型程度的提高而提高;数字化转型程度对企业风险承担水平的影响通过关键变量——企业内部控制质量发挥中介效应完成;数字化转型程度对企业风险承担水平的影响在不同情境下具有显著的异质性。本研究基于企业内部控制质量中介效应的实证检验,揭示了数字化转型程度对企业风险承担水平的影响机制,研究结论丰富了企业管理创新和企业风险防范相关领域的现有文献,有助于为政府推行数字经济以及企业实施数字化转型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王美英 曹源 赵爱莉
薪酬制度改革是国有企业市场化改革的重要内容。虽经历多轮政策变迁,但国企高管—员工薪酬差距问题仍备受争议。基于管理层私有收益假说,以国有上市公司为样本,检验国企高管—员工薪酬差距对风险承担的影响,丰富薪酬差距经济后果的相关研究。研究发现,薪酬差距越大,国有企业风险承担水平越低。考虑企业特征差异,与功能类国企相比,竞争类国企薪酬差距与风险承担负相关性更显著;与地方国企相比,中央企业薪酬差距与风险承担水平表现出更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在处于成熟期的国企中,薪酬差距与风险承担显著负相关,但在处于成长期和衰退期的国有企业中,薪酬差距与风险承担水平相关性不显著。进一步,从内部治理机制看,当国有上市公司有非国有大股东时,有利于完善公司治理制度,薪酬差距与风险承担水平不再显著负相关;从外部治理机制看,分析师跟踪有利于加强外部监督,弱化薪酬差距与风险承担水平的负相关性。可见,现阶段国有企业治理仍然不够完善,不能有效抑制管理层获取私有收益的行为,薪酬差距成为代理问题的一种表现,不能激励管理层积极承担风险。当前国有企业薪酬制度改革应分层分类、因地制宜进行,并充分发挥内外部监督机制对薪酬差距的治理作用。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梁伟波
内部监督是现代公司治理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国有企业的背景和性质决定了其内部监督机制的特殊性,呈现多股监督力量共同监督的特征。这种多维度监督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监督的全面性,但多个监督主体之间不协调的问题也较为突出。因此,国有企业需要在企业战略管理框架内,以风险管理为导向,对内部监督机制进行有效整合,以切实增强内部监督的全面性和客观性,为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提供有力保障。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郭锦
国有企业内部审计职能的强化,对于保障国有资产安全、提高国有经济抗风险能力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分析了国有企业内部审计职能现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构建审计集中管理体制,将集团内部审计管理权限集中到集团董事会,构建"中心式"管理模式,通过"上审下"的方式,实现有重点的内部审计监督全覆盖。
关键词:
内部审计 集中管理 审计委员会 审计中心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广西内部审计师协会广西大学联合课题组
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对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通过调查研究,分析我国国有企业内部审计现存的问题,从优化审计理念、提升内部审计独立性与权威性、转变内部审计工作重点、优化内部审计流程、加强协调配合、全面推进审计信息化工作等方面提出优化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措施建议,以期实现改善企业运营、增加企业价值的目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