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569)
2023(10924)
2022(9489)
2021(8803)
2020(7780)
2019(17771)
2018(17767)
2017(32389)
2016(18216)
2015(21109)
2014(21385)
2013(21116)
2012(19939)
2011(17844)
2010(18697)
2009(17397)
2008(17959)
2007(16876)
2006(14875)
2005(13487)
作者
(57355)
(48119)
(47758)
(45460)
(30387)
(22855)
(21782)
(18882)
(18023)
(17391)
(16421)
(16248)
(15499)
(15349)
(15310)
(14882)
(14721)
(14122)
(14068)
(13734)
(12216)
(12154)
(11774)
(11001)
(10947)
(10934)
(10799)
(10678)
(9911)
(9911)
学科
(69317)
经济(69215)
管理(58114)
(52695)
(44045)
企业(44045)
方法(31269)
数学(26295)
数学方法(25981)
(22013)
(20987)
中国(19921)
(17746)
(16770)
业经(15035)
理论(13910)
(13792)
财务(13739)
(13732)
财务管理(13697)
地方(13682)
银行(13678)
农业(13667)
(12932)
企业财务(12903)
(12457)
金融(12448)
(12390)
(12387)
贸易(12385)
机构
大学(270173)
学院(267243)
(101954)
管理(99625)
经济(99294)
研究(94639)
理学(82685)
理学院(81637)
管理学(80013)
管理学院(79483)
中国(72930)
科学(61441)
(59787)
(52998)
(51230)
(50688)
研究所(46060)
中心(44318)
(44258)
业大(43106)
农业(41999)
财经(38952)
北京(37960)
(36705)
师范(36162)
(35176)
(34702)
(33539)
(32101)
技术(31240)
基金
项目(171489)
科学(131402)
研究(123652)
基金(120194)
(107356)
国家(106097)
科学基金(87683)
社会(73522)
社会科(69318)
社会科学(69290)
(68163)
基金项目(63409)
(58088)
教育(57848)
自然(57486)
自然科(56084)
自然科学(56054)
自然科学基金(55043)
编号(50693)
资助(49771)
成果(43769)
重点(39343)
(37519)
课题(36625)
(36548)
(35330)
创新(33113)
科研(32976)
计划(32909)
大学(31998)
期刊
(120095)
经济(120095)
研究(78033)
中国(61170)
学报(48794)
(47894)
(43356)
科学(42673)
管理(40502)
大学(35600)
教育(33689)
学学(33261)
农业(31928)
技术(26084)
(25202)
金融(25202)
财经(19571)
(19368)
业经(18568)
经济研究(17572)
(16872)
问题(15497)
(15420)
图书(15172)
科技(13994)
技术经济(13486)
(12764)
论坛(12764)
理论(12585)
(12222)
共检索到4197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常旭华  仲东亭  
科学前沿突破与战略科技任务必须依赖具有强大科研组织能力的国家实验室及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首先聚焦国家实验室的形成机制、总体架构、组织运行、考核体系维度,以及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全生命周期的建设与运营维度,提炼出客观发展规律与管理经验;然后从战略定位与目标管理、组织体系与设施建设、运行与维护保障、国际科技合作4个方面分析中国情境下国家实验室及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建设路径;最后提出具体对策建议。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费振国  侯军岐  
农村基础设施是农村经济和农业生产发展的前提和基础,而加强农村基础设施项目管理是其发挥作用的关键,目前我国农村基础设施项目管理滞后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农村基础设施的发展。本文在界定农村基础设施项目的内涵及特性的基础上,针对当前农村基础设施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构建了与现代农业相适应的农村基础设施项目管理体系,并提出了有效加强农村基础设施项目管理的保障措施。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冯伟波  周源  周羽  
以开放式创新的视角详细分析美国国家实验室大型科研基础设施的4种主要共享机制,厘清其发展脉络,为我国国家实验室的建设提供理论和现实上的参考。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陈晓怡  李宏  茹志涛  
从整体布局、管理机制、建设模式等角度,基于法国官方披露路线图、审计报告等,分析法国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布局特点与近20年发展趋势。研究得出:(1)法国设施学科范围持续扩大、跨领域特征明显,能源转型、数据管理和生物健康逐渐成为关注焦点;(2)大型设施数量保持稳定,以材料、核物理和天体物理为主,设施类型从单体式向分布式、虚拟式转变;(3)以核心国立科研机构为管理机构、根据设施性质采取多元管理的模式行之有效;(4)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集群化建设符合国家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的规律,集群效应在长时间周期不断凸显。基于此,提出建设和管理我国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建议,如国家统筹布局、总体规划,提高设施使用效能,拓展管理模式,提高管理灵活性等。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金帅  盛昭瀚  丁翔  
界定重大基础设施工程前期决策内涵,结合现有理论探索与我国工程实践经验,从系统科学的视角,依据决策问题的基本属性,剖析工程前期决策中的相关决策主体及其职能,提炼出以决策问题为导向的多层次协调决策体系基本框架;并以港珠澳大桥前期决策为例,对按决策事项的属性、重要性与相关性等建立柔性的多层次协调决策体系的必要性作出分析。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樊潇潇  李泽霞  宋伟  陈娟  
通过我国大科学装置建设项目郭守敬望远镜以及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两个实例,分析预先研究阶段对于顺利完成工程建设的重要性。且通过对美国国家基金会以及欧洲科技基础设施战略论坛对于设施预先研究的管理及投资情况,剖析国外设施预先研究阶段管理要点。在此基础上提出要高度重视设施预先研究工作,建议建立适宜设施可持续发展的预先研究管理体制机制。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王贻芳  白云翔  
科学研究对仪器设备的依赖是逐步发展的。从放大镜、显微镜等简单扩展人的观察能力的小仪器到电子显微镜等大型仪器设备,一直到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这是科学发展的必然道路,世界科技强国都把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规划、设计、建设和运行放在科技发展战略非常重要的地位。在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新时代,我国经济实力已逐渐与发达国家相比肩,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必然迎来一个新的发展机遇。如何聚焦重大科学前沿做出重大发现,如何对我国的科技和其它各项事业的发展起到强有力的支撑作用,如何依托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群建设科技创新中心,成为提升国家创新体系的核心引擎,都是事关国家长远发展的重大问题。本文介绍了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国内外发展现状,分析了设施在重大科学突破、多学科发展、人才队伍培养、产业创新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尤其是对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深远影响,针对设施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对策,对我国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的设施发展战略提出建议。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康治平  付媛  肖硕  唐红琴  
作为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推动高校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是新时期高校面临的新使命和新任务。该文从分析高校与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相互促进关系入手,总结凝练了高校建设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结合高校自身特点,提出高校建设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实施路径和发展建议,对促进高校参与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设施建设管理水平具有参考和借鉴意义。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邓泉   尹红星   刘志宏   李玥   陈洪莲   夏金瑶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先后建成中国第一个圆截面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以及世界上第一个非圆截面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EAST)。为持续改进EAST的运行管理,从顶层设计、组织实施和评估评价等方面分析EAST管理实践的有关探索与创新,具体包括:建立所领导、物理与实验运行部至一级系统的三级管理体系,能够更好围绕成果产出进行统一规划和分级管理;基于“计划—实施—检查—行动(PDCA)”管理理论,形成覆盖EAST运行周期的全过程管理机制;通过国内外评估制定设施中长期、近期计划,设置物理与实验运行部,负责主导EAST装置运行计划与目标的制定。另外,根据设施构成、结合运行需求设置一级系统,起用青年骨干担任负责人,分解任务、明确责任;同时,加强设施运行评估,部署实施系列改进举措,如优化基础研究组织模式和管理方式、创新国际合作模式等。根据EAST运行管理经验,对中国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运行和管理提出优化科研组织模式、完善管理方法、建设大科学工程团队、加强开放与合作等对策建议。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霍明远  
从国家创新体系的起源及发展研究入手 ,结合中国国情 ,提出了中国国家创新体系的有机构成为 :知识创新系统 +技术创新系统 +体制与制度创新系统 +观念与文华系统 +知识基础设施与管理工程系统 ,相互联系 ,相互作用 ,相互影响 ,互补联动 ,从而成为中国发展知识经济的引擎。从中国国家创新体系的有机构成中可以发现 ,其中关键的一环 :“知识基础设施与管理工程”尚未建设 ,它将直接影响着“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目标的实现。在 2 1世纪初 ,组织和实施“知识基础设施与管理工程”已刻不容缓。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吴承春  颜廷武  
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作为国之重器,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国家科技创新能力和综合实力,是世界科技强国建设的重要标志。该文在分析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历程和发展的基础上,着重阐述了在新时期高校建设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意义,并针对当前高校建设重大设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从国家、地方和高校自身等多个维度,就推动高校建设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提出几点建议,供决策者参考。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王婷  陈凯华  卢涛  穆荣平  
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简称"大设施")是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重要物质技术基础。为促进我国大设施的管理与发展,充分发挥大设施投资建设的价值,迫切需要开展综合效益评估,这也成为世界主要国家和管理机构普遍关注的重要问题。本文构建了一个覆盖大设施全生命周期的、多维度综合效益评估指标体系,并进行实例应用研究。主要贡献:一是在对大设施及其综合效益概念界定的基础上,揭示了大设施综合效益的实现过程和构成;二是构建了"评估阶段+评估目标+利益相关者"三维评估框架,可体现全生命周期不同阶段不同类型大设施的特点,可考虑对于科技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集群效益的评估目标,满足不同利益相关者的效益需求;三是建立了较完备的三级评估指标体系,为不同类型和不同阶段大设施综合效益的评估提供了系统性的多维评估维度和指标选择;四是以FAST为例进行了评估体系的实证应用研究,为全面评估和掌握FAST综合效益提供了系统性的证据,国内尚属首次。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贾银华  赵鑫  
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1的成立对解决该地区基础设施不足,促进该地区一体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亚投行贷款领域锁定于基础设施领域,该领域业务均有具体的承载项目,存在贷款项目数目少,单笔业务贷款额度大,贷款回收期限长、风险大等特点。采用何种风险管理办法对亚投行来说显得尤为重要。在系统工程学和全面风险管理导向的基础上,从全要素、全方位和全过程三个维度,构建了亚投行建立基于项目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陶志梅  孙钰  李新刚  
伴随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城市公共基础设施之间相互依存现象越来越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在梳理国内外对于公共基础设施相互作用文献的基础上,结合复杂系统控制论,提出应从基础设施的子系统层、子系统相互作用层、宏观系统层三个层面构建公共基础设施的系统管理体系,说明了各层级在系统管理体系中的作用,进而从组织上明确公共基础设施管理委员会有助于公共基础设施相互作用整体效用的提升和共同管廊的管理。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应君  张青萍  王末顺  吴晓华  
强调具有基础性服务功能的绿色基础设施,是解决当今城市生态环境问题的系统化途径,起到城市自然生命支持系统的作用。介绍了绿色基础设施的概念、国外相关理论和实践演进历程,以及网络中心、连接廊道、小型场地为主的构成要素,从构建原则、构建程序、实施途径、管理机制等方面阐述了绿色基础设施体系的构建方法,强调绿色基础设施体系构建对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