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154)
2023(12451)
2022(10431)
2021(9547)
2020(8018)
2019(17713)
2018(17631)
2017(31854)
2016(17152)
2015(19157)
2014(18711)
2013(17685)
2012(16233)
2011(14601)
2010(15111)
2009(14194)
2008(13998)
2007(13197)
2006(11577)
2005(10541)
作者
(48852)
(41138)
(40578)
(38392)
(25840)
(19412)
(18236)
(15701)
(15491)
(14581)
(14010)
(13691)
(13343)
(13037)
(12976)
(12452)
(12073)
(11952)
(11795)
(11619)
(10335)
(9998)
(9795)
(9456)
(9160)
(9144)
(9114)
(8926)
(8248)
(8225)
学科
管理(59023)
(58701)
经济(58583)
(54074)
(48558)
企业(48558)
方法(20961)
(19229)
中国(19164)
(18409)
技术(17342)
业经(16776)
(16610)
数学(15967)
数学方法(15702)
(14723)
理论(14614)
(13493)
(13152)
银行(13113)
(12599)
(12497)
金融(12490)
技术管理(12412)
(11380)
财务(11344)
财务管理(11319)
(11013)
企业财务(10742)
农业(10496)
机构
大学(240090)
学院(238836)
(94166)
经济(91999)
管理(90593)
研究(81381)
理学(76848)
理学院(75990)
管理学(74681)
管理学院(74221)
中国(61970)
(50819)
(48859)
科学(48240)
(40281)
(38217)
(37523)
中心(37333)
财经(37145)
研究所(36165)
业大(33655)
(33574)
北京(31956)
(31260)
师范(30804)
(30198)
(30097)
农业(29175)
经济学(28954)
财经大学(27474)
基金
项目(159012)
科学(125779)
研究(119379)
基金(113815)
(100392)
国家(99146)
科学基金(84813)
社会(75986)
社会科(71870)
社会科学(71850)
(63733)
基金项目(59510)
教育(56042)
(53169)
自然(52893)
自然科(51684)
自然科学(51660)
自然科学基金(50796)
编号(47545)
资助(44412)
成果(40650)
(38456)
重点(36473)
创新(35022)
课题(35004)
(34817)
(34674)
(33636)
国家社会(31769)
大学(30478)
期刊
(111348)
经济(111348)
研究(73485)
中国(57909)
(40497)
管理(40375)
学报(38016)
(35102)
科学(34737)
教育(34550)
大学(29460)
学学(27554)
技术(23637)
农业(23244)
(22842)
金融(22842)
财经(19148)
业经(17514)
经济研究(17208)
(16644)
科技(13813)
问题(13547)
(13008)
(12082)
(11426)
论坛(11426)
图书(11358)
技术经济(11247)
(10713)
现代(10676)
共检索到3750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曾力宁  李阳  黄朝峰  李北伟  
国家实验室是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家发展战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鲜有研究针对国家实验室体系构建进行理论阐述及体制机制探讨。以我国布局国家实验室体系为研究背景,探讨国家实验室体系构建的现实逻辑,结合国家创新系统理论、协同创新理论和合作博弈理论,剖析国家实验室制度创新的理论依据。结果表明:(1)国家创新系统理论是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行动指南,也是推动国家实验室发展的重要依据;(2)协同创新理论强调各类创新要素协调合作与相互作用,有助于国家实验室体系实现整体效应最大化;(3)合作博弈理论探讨决策主体均衡问题,对于实验室与外部单位建立良好互信决策机制大有裨益。最后,基于理论分析,围绕政策引导、运行成长、利益共享和风险分担4个方面体制机制创新,提出国家实验室体系构建的政策建议。未来,国家实验室体系研究需要进一步围绕基础理论和实证研究(驱动因素、运行成效和科学评价)等进行深入探讨。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刘锦周  郭占成  
以钢铁冶金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为例,从科研方向、制度建设、管理运行、资源共享平台构建等几个方面探讨了实验室管理机制的建设,其中重点阐述了科研绩效考核管理办法,将科研贡献与绩效考核相结合,建立激励奖惩机制。国家重点实验室机制系统的完善能够为建立一支综合业务素质突出、具有创新性科研成果、在国际科技界有一定影响力的国家重点实验室科研队伍提供一些参考和思路。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李冰洋   毕大强   艾德生   于歆杰   吴文传   朱桂萍   李晖   王玉军  
随着科研的深化和学科交叉的日益增加,实验室安全教育面临着人员学科背景多样化及基础水平不统一、课程设置待优化、教学实施的专业性和系统性待加强等问题。该文提出了适应学科交叉发展需求的实验室安全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施方案:首先,从理论和实践角度剖析适应学科交叉发展的实验室安全课程体系的建设理念和关键内容,包括教育理念、教学目标、课程设置、组织实施、效果评价等;然后,以某高校实验室安全教育实践为例,分析构建适应电气与化学、生物等多学科交叉需求的实验室安全慕课的具体方法;最后,结合学生发展需求和人才培养计划,讨论实验室安全教育准入实施策略。通过探索实验室安全教育理论和实践,以期为提升高校的实验室安全教育水平与实效提供新的思路和策略。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袁雄  
国家创新体系实质上是促进技术创新的制度。必须用创新的思维来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国家创新体系创新的关键是制度创新。我国正处于经济体制转轨时期,有很大的制度创新空间。亟待建立和变革的制度有:加快以股份制为中心内容的企业制度改革,应十分重视税收制度的安排,建立风险投资制度,建立技术创新的激励制度,建立科技成果转化制度,完善法律制度等。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薛露  
该文从条件支撑、资源竞争、成果产出3个维度,构建实验室创新能力测度指标体系,使用因子分析法进行实验室创新能力测度,通过对177家实验室2018—2020年的年度报告数据进行实证检验,探索实验室创新能力测度评价方法,对于实现实验室创新能力持续监测具有重要意义。一致性检验结果表明评价方法与专家评价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范柏乃  汪基强  张晓玲  肖莉  
研究目的:建立国家土地督察制度实施绩效评估理论分析框架和指标体系。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头脑风暴法,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AHP),隶属度分析法和平衡记分卡法。研究结果:(1)以预期目标实现程度、组织运行及制度建设、土地督察制度实施效果和社会评价4个维度建立国家土地督察制度实施绩效评估理论分析框架;(2)筛选42个评估指标构建国家土地督察制度实施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研究结论:建立评估理论分析框架和指标体系是开展国家土地督察制度实施绩效评估的基础和前提。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冯伟波  周源  周羽  
以开放式创新的视角详细分析美国国家实验室大型科研基础设施的4种主要共享机制,厘清其发展脉络,为我国国家实验室的建设提供理论和现实上的参考。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柯红岩  金仁东  
实行实验室安全准入制度,是建立高校实验室安全保障体系的有效措施之一。该文通过北京科技大学实验室安全准入制度的建立与实践,阐述了实验室安全准入制度实施的必要性,并对安全准入制度建设提出了若干建议。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邬晓霞  魏后凯  
针对关键问题区域的国家区域援助政策对缩小区域发展差距意义重大。本文在分析国家区域援助政策概念和特征、国家区域援助政策的理论依据、如何保障国家区域援助政策有效实施以及国家区域援助政策局限性的基础上,提出从援助政策评价、援助对象识别、援助政策目标、援助政策工具和援助政策实施的制度保障等五个方面构建一个完善的国家区域援助政策体系。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危怀安  王婉娟  韩庆元  姚远  
运用隶属度分析法与秩和检验法对回收的371份体制性影响因素问卷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在主要体制性影响因素中,依托单位的具体管理、主管部门的行政管理、对外交流与合作、科技部的宏观管理、国内创新环境对国家重点实验室自主创新能力演化的影响程度依次递增;对具体的影响因素依据隶属度进行了筛选和排序,探讨了这些因素影响国家重点实验室自主创新能力演化的作用机理。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方法林  
从高职院校"1+X"制课程体系理论依据、目标定位及构建等方面的问题以及课程体系构建的问题等各个环节入手,采用文献研究与专家访谈、比较分析与实证调查相结合的方法,提出了高职院校"1+X"制课程体系构建的路径,建立了高职院校"1+X"制课程体系模型,为高职院校试行试点"1+X"制提供了有益的指导方向。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常旭华  仲东亭  
科学前沿突破与战略科技任务必须依赖具有强大科研组织能力的国家实验室及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首先聚焦国家实验室的形成机制、总体架构、组织运行、考核体系维度,以及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全生命周期的建设与运营维度,提炼出客观发展规律与管理经验;然后从战略定位与目标管理、组织体系与设施建设、运行与维护保障、国际科技合作4个方面分析中国情境下国家实验室及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建设路径;最后提出具体对策建议。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杨南粤  李争名  蔡智圣  赵剑冬  
针对目前高校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构建以"面向创新实践,服务于制造产业链"为战略主题的智能制造实验室,并阐述了智能制造实验室的功能。实践证明,智能制造实验室在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扩大学生创新实践的空间与内涵以及为学生的创新实践提供规范化的训练平台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房汉廷  
国家实验室体系和国家科技企业群体无疑是中国新质生产力的两大主体。如何将国家实验室体系的创新力量与科技企业群体的创新力量有机协同起来,为新质生产力的涌现、涌流和高水平发展创造条件,是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的重中之重。为促进国家实验室体系与国家科技企业体系两大创新系统产生“1+1”大于2的创新力量,提出建构“国家实验室体系与国家科技企业超融合创新体”的思考与建议。“超融合创新体”主旨是从根上打通科研与产业、科研主体与企业主体之间的壁垒及障碍,让所有主体的主要创新活动都能够在“超融合创新体”内完成。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钟韵  胡晓华  
粤港澳大湾区是"一带一路"建设中国家对粤港澳区域合作提出的新概念,其发展目的在于突破区域合作的发展瓶颈,更好地发挥粤港澳地区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功能与作用。本文以粤港澳合作历史为研究背景,首先探讨了当前构建粤港澳大湾区的四大基础特征。其次,结合区域制度与经济增长理论、经济整合理论、城市体系结构理论等三大理论的分析,剖析大湾区制度创新的理论依据。理论分析发现:(1)区域合作制度的创新能够提高湾区内生产要素配置的效率,从而带来经济效益的提升;(2)当前湾区功能性整合大体已经完成,区域整合的深化需要制度性整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