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790)
2023(11441)
2022(10215)
2021(9825)
2020(8358)
2019(19398)
2018(19644)
2017(38521)
2016(20967)
2015(23888)
2014(23924)
2013(23771)
2012(22209)
2011(19976)
2010(20100)
2009(18599)
2008(18237)
2007(15963)
2006(14234)
2005(12656)
作者
(60971)
(50029)
(49830)
(47405)
(32139)
(23954)
(22851)
(19613)
(18959)
(17896)
(17203)
(16731)
(15800)
(15742)
(15370)
(15247)
(14949)
(14880)
(14316)
(14155)
(12469)
(12371)
(12020)
(11404)
(11297)
(11280)
(11166)
(11119)
(10020)
(9769)
学科
(81661)
经济(81541)
管理(59117)
(57245)
(46536)
企业(46536)
方法(38221)
数学(32997)
数学方法(32657)
中国(23459)
(22958)
(20796)
业经(17736)
(17628)
(16483)
(16377)
贸易(16369)
(15944)
地方(15438)
农业(15040)
(14309)
银行(14269)
(13730)
(13675)
(13550)
金融(13549)
理论(13266)
技术(12710)
环境(12516)
(12463)
机构
大学(305572)
学院(300819)
管理(121393)
(120515)
经济(117826)
理学(104791)
理学院(103622)
管理学(102031)
管理学院(101467)
研究(100542)
中国(75029)
(65945)
科学(60920)
(57108)
(50538)
(45940)
研究所(45828)
财经(45790)
中心(44856)
业大(43727)
北京(42532)
(42355)
(41534)
(40379)
师范(40046)
(36361)
农业(36065)
经济学(35490)
(34911)
财经大学(34230)
基金
项目(201168)
科学(157062)
研究(150110)
基金(145124)
(126057)
国家(124720)
科学基金(105900)
社会(92857)
社会科(87800)
社会科学(87774)
基金项目(77534)
(76789)
教育(68413)
自然(68193)
自然科(66519)
自然科学(66502)
自然科学基金(65305)
(65301)
编号(62621)
资助(60081)
成果(52212)
(45364)
重点(44172)
(42498)
课题(42261)
(41364)
教育部(38845)
项目编号(38782)
创新(38506)
科研(38219)
期刊
(132768)
经济(132768)
研究(92227)
中国(52854)
学报(45402)
管理(44655)
(42155)
科学(42059)
(40710)
大学(34462)
教育(34344)
学学(32076)
农业(29978)
(26713)
金融(26713)
技术(25014)
财经(21717)
业经(21568)
经济研究(20528)
(18351)
问题(18065)
图书(17486)
理论(16307)
(15637)
实践(15022)
(15022)
技术经济(14468)
(14467)
科技(14466)
现代(14178)
共检索到4411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赵海乐  
外资并购审查在美国和澳大利亚体现为不同的制度设计。澳大利亚的"国家利益"审查更加强调将政治风险以经济手段化解。美国的"国家安全"审查仅处理安全问题,但在实践中往往将经济问题上升为政治风险。这一差异根本原因在于澳大利亚需要外资进入其资本密集型产业,而美国并不希望外资流向其高科技产业。中国"国家安全审查"制度在内涵上更类似于国家利益审查,直接使用后一称谓无疑更加确切。我国企业海外并购也可通过完善公司治理、强调社会责任等化解政治风险。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李锋  
作为全球吸收外国直接投资最多的20个东道国中的两个典型,美国和澳大利亚出于维护国家安全或保护国家利益的目的,都建立起并不断加强针对外来投资的国家安全审查制度。国家安全审查对维护美澳两国的国家安全或国家利益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然而近年来这种机制却越来越多地歧视我国意欲通过投资进入美澳的跨国公司。如何跨越国家安全审查这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黄可而  
自2009年《投资国家安全审查条例》出台以来,加拿大逐渐建立起外资审查的双重架构,其中外资国家安全审查制度独立于净效益审查制度。2020年以来,加拿大外资国家安全审查制度迅速发展,具体体现在审查范围、审查标准和审查时限等方面。总体上,加拿大外资国家安全审查制度演进呈现两大趋势:一是外资国家安全审查适用频率持续上升,二是国有企业投资更易受到审查。关注加拿大外资国家安全审查制度演进可为赴加拿大中企利益保护及我国国际投资治理提供有益借鉴。投资者赴加拿大投资前宜强化合规能力建设,提升外资国家安全审查风险防控能力;东道国宜从规则、执法、救济等方面多措并举,提升外资国家安全审查制度透明度,营造良好营商环境。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常蕊  
各国外资并购国家安全审查制度的审查范围、审查目标和审查标准较为宽泛,其目的并非禁止某类交易,实践中主要起到了对相关交易的警示作用。OECD在制度的国际协调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各国对该制度的定位主要取决于该国国家安全制度体系的完备程度,对外资的依赖程度以及政府在外资并购国家安全审查方面的制度能力这三个因素。我国的国家安全审查制度在防范外资国家安全风险方面应该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应从加强立法、优化机制设计以及建立健全外资并购国家安全制度体系等方面逐步加以完善。我国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应采取相应措施合理规避审查风险;国有企业还应进一步深化管理体制的改革;政府应从信息服务和外交等方面提供相应的支持。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彭岳  
从依附于产业政策和竞争政策,到发展成为一项独立的制度,中国国家安全审查制度的演化与审批权限配置的变更息息相关,具有明显的"路径依赖"特征。与美国的制度相比,现有的国家安全审查制度在政治性、专业性和合法性方面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应将国家安全审查行为排除在法院的受案范围之外,改进部际联席会议机制,由决策者承担相应责任。此外,还应建立政治问责制,以避免内部人控制。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杜仲霞  
美国国家安全审查法律制度由《国防生产法》第721节、《艾克森一弗洛瑞奥法》和《外国投资与国家安全法》等法律组成,由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实施,对美国国家安全起到全方位有效保护的作用,但对于中国企业在美实施的外资并购,逐渐演变成为一种投资贸易壁垒。我国应借鉴美国外资并购国家安全审查制度,尽快颁布相关立法,建立专门的外国投资委员会,扩大外资并购国家安全审查的范围。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樊志刚  王婕  
美国众议院情报委员会对华为和中兴通讯两个企业的国家安全调查集中关注以下几方面内容:第一,在美投资活动涉及美国的核心基础设施;第二,来自中国,被认为受中国政府的控制;第三,被认为不够透明,在主观上不够配合调查;第四,华为被认为得到了中国政府的特殊金融支持;第五,在伊朗的业务被指未与美国反恐政策保持一致;第六,被指存在违反美国法律的行为。虽然其他很多行业的中国企业进入美国面临的国家安全审查风险显著小于电信企业,但由于美国日益呈现经济问题政治化倾向,且评价标准非常主观,中国企业有必要更深入了解美国的国家安全审查制度,采取多方面措施,以降低因无法通过国家安全审查而导致交易失败风险。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廖华  
本文在分析我国外资并购国家安全审查法律现状的基础上,认为应该制定专门的外资并购国家安全审查法律,就外资并购国家安全审查的审查主体、审查标准和审查程序做出详细规定,以达到充分利用外资同时避免外资并购对国家安全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杨长湧  
美国外国投资安全审查已成为我国企业赴美投资的重要壁垒。本文模拟出一份美国审查的敏感产业清单,分为高度敏感和敏感两个层次。可以此为基础,从企业和政府两个层面采取有效措施应对美国审查。同时,随着我国对外开放不断深入,可以美国制度为借鉴,从建立法律依据、明确审查主体、细化审查范围、灵活审查程序和清晰程序终端等五个方面完善我国外资并购安全审查制度。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张红力  
金融安全的核心是利益,在国际国内两个层面共同实现国家利益最大化,是保障金融安全的根本要义。国家利益博弈的结果取决于金融安全战略的高下,而制定国家金融安全战略,迫切需要解放思想、正本清源,正确看待三个问题:首先,金融安全不是一个纯粹技术问题,也不是被动防御的过程,不能仅用指标来进行衡量,而需要从整体的、长期的、全盘的、深远的、主动的战略角度来进行考虑、设计和实施;其次,最大化国家利益是阳谋,不是阴谋;最后,安分守己并不安全,"对外乱中有为,对内底线思维"共同构成了保障国家金融安全的核心战略思想。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倪同木  
20世纪90年代以后,外资并购成为国际直接投资(FDI)的主要形式,其在给东道国带来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以及增加就业的同时,也可能对东道国的国家安全产生严重的威胁或者损害。美国、德国作为西方发达国家的典型代表,其建立的外资并购国家安全审查制度既各具特色,又带有一定的共性。中国外资并购领域的国家安全审查规则虽已基本建立,但远非完善。因此,借鉴美、德外资并购国家安全审查制度中的合理成分,强化中国外资并购领域的国家安全审查规则,对于维护国家利益具有重大意义。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兵  
外资并购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带来的影响不容忽视。中国现有的外资并购安全法缺乏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引领,重引资轻监管,安全审查范围过窄,应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制定外资并购安全审查法律、扩大安全审查范围、完善安全机构配置。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刘芳明  刘大海  
全球气候变化正在改变北极地区的自然形态,随之而来的是区域地缘政治格局发生重大转变,北极国家纷纷加强本国的军事力量和军事部署,地区呈现军事竞争态势。新《国家安全法》阐明了中国在极地等新疆域的利益诉求,据此,本文界定了中国在北极地区存在着的五种安全利益,分别是地缘战略和军事安全利益、航道安全利益、资产和人员安全利益、气候和环境安全利益、资源和能源安全利益。为实现我国在北极的国家安全利益目标,本文从表明我国参与北极基本理念和价值观、布局国内外军事力量、增强我国在北极的活动能力和提升我国北极综合治理能力四个维度,提出我国在北极的战略政策和行动建议,为国家制定北极安全战略提供思路。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黄勇  赵栋  
2011年2月3日,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建立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安全审查制度的通知》标志着我国正式建立外商投资国家安全审查制度。国家安全审查制度是一项独立的制度,重点关注相关外资并购对国防安全、国家经济稳定运行、社会基本生活秩序、涉及国家安全关键技术研发能力的影响。国家安全审查制度在我国是一个新事物,虽然《通知》及商务部的实施细则已经对该制度的实施做了较为明确的规定,但仍有一些问题亟待研究和解决,如《通知》的效力问题、审查时间的控制问题以及审查程序的公正性保证问题等。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江振娜  
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外资对国家经济安全的影响,但采取的政策和导致的后果却不尽相同。文章选择了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国家作为样本:对外资完全开放的美国;以外债为主并抵制外国直接投资的国家日本;以引进直接投资方式为主的新兴工业化国家新加坡;允许外国直接投资进入但有诸多限制的发展中大国印度。从多个方面对这些国家采取的防范外资对国家经济安全影响的政策作一比较分析,并从以上几个国家利用外资和防范外资经济风险的过程中得出一些对我国有益的经验启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