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094)
- 2023(12804)
- 2022(10539)
- 2021(9792)
- 2020(8092)
- 2019(18261)
- 2018(17493)
- 2017(32316)
- 2016(16802)
- 2015(18472)
- 2014(17675)
- 2013(17640)
- 2012(16330)
- 2011(14775)
- 2010(14472)
- 2009(13386)
- 2008(12997)
- 2007(11279)
- 2006(9673)
- 2005(8554)
- 学科
- 济(73821)
- 经济(73739)
- 业(52844)
- 管理(50574)
- 企(43391)
- 企业(43391)
- 方法(30967)
- 数学(27236)
- 数学方法(27120)
- 中国(23004)
- 农(19760)
- 技术(18667)
- 业经(17814)
- 财(16805)
- 贸(16031)
- 贸易(16020)
- 易(15688)
- 制(13716)
- 产业(13653)
- 农业(13305)
- 地方(13201)
- 技术管理(12938)
- 学(12670)
- 银(11512)
- 银行(11468)
- 融(11269)
- 金融(11269)
- 划(11036)
- 行(11024)
- 环境(10828)
- 机构
- 大学(242258)
- 学院(240034)
- 济(111703)
- 经济(110153)
- 管理(95677)
- 研究(87555)
- 理学(83723)
- 理学院(82810)
- 管理学(81875)
- 管理学院(81410)
- 中国(65612)
- 科学(51548)
- 京(50583)
- 财(46900)
- 所(43319)
- 农(42640)
- 研究所(40037)
- 中心(38772)
- 财经(38055)
- 业大(37058)
- 经济学(35681)
- 经(35077)
- 农业(33628)
- 江(33082)
- 经济学院(32333)
- 北京(32052)
- 院(31412)
- 财经大学(28669)
- 范(28422)
- 师范(28031)
- 基金
- 项目(170144)
- 科学(136219)
- 基金(127454)
- 研究(120898)
- 家(114604)
- 国家(113344)
- 科学基金(96446)
- 社会(82310)
- 社会科(78438)
- 社会科学(78422)
- 基金项目(67549)
- 省(64738)
- 自然(61337)
- 自然科(60024)
- 自然科学(60003)
- 自然科学基金(59073)
- 划(55170)
- 教育(53415)
- 资助(49946)
- 编号(43774)
- 创(41837)
- 重点(38799)
- 创新(38297)
- 部(38260)
- 发(38009)
- 国家社会(36183)
- 成果(33943)
- 业(33100)
- 教育部(32937)
- 科研(32400)
共检索到3513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李秀敏 陈雅琪 陈梓烁
利用2008—2021年中国268个城市的人工智能(AI)芯片专利数据,以国家大基金作为一项准自然实验,使用多期双重差分方法实证分析国家大基金对AI芯片产业创新绩效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国家大基金能显著提升AI芯片技术创新数量和技术创新质量,引导效应是国家大基金促进AI芯片产业创新绩效提升的重要机制;国家大基金对AI芯片产业创新绩效的影响存在异质性,对产业链下游、东部地区、高等级城市和创新环境好的城市促进效果更优。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何瀚玮 蒋键
自2015年起,美国开始对中国芯片产业实施经济和贸易制裁。之后的几年,中国政府对芯片产业给予了多重支持。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美国的经济贸易制裁对于中国芯片上市企业到底是利刃还是机遇?基于2013—2019年的芯片产业上市企业数据,通过研发投入、单独专利申报数量、联合专利申报数量等变量着手设计双重差分估计模型,试图探讨在不同程度及不同效力的制裁下中国芯片上市企业的创新绩效。经剖析后发现,美国对中国芯片企业的制裁一方面对芯片企业的创新绩效产生了显著的正向影响,另一方面也倒逼半导体相关企业自救及正向影响了相关领域上市企业的单独专利及联合专利申请数量,大幅提升了企业创新绩效水平。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杜春玲 王铁铮 王琛伟
发展好人工智能产业对数字经济及整个国民经济至关重要,但针对中国人工智能芯片产业发展,特别是如何应用落地方面的对策研究较少。为此,通过梳理分析相关发展现状可知,通过政策扶持、机构设置、企业布局等措施的实施,中国人工智能芯片产业取得了较大进展,但仍存在核心技术薄弱、产业全而不强、产业链不均衡、商业落地难、人才缺口大等方面问题,面临较大的挑战;在此基础上,通过相关文献研究和专家咨询,提出促进中国人工智能芯片技术发展的对策和建议,包括加强核心技术攻关、建立完善的产业链、加大投资和政策支持促进落地应用、培养和吸引多层次复合型人才等具体措施。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匡祥琳
文章选取2010—2020年中国30个省区市面板数据,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中国人工智能技术创新水平进行测度。结果表明:整体层面,研究期内中国人工智能技术创新水平整体呈现波动上升态势,但省际差距十分明显,经济发展较好的省区市人工智能技术创新水平均值越高、增长率越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省区市的均值越低、增长率越高。区域层面,中国东、中、西部三个地区人工智能技术创新水平均呈上升态势,其中东部地区最高,中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居后。准则层层面,创新环境、创新资源、创新质量、创新产出水平均呈现上升态势,上升程度排序为创新环境>创新资源>创新产出>创新质量。鉴于此,应强化技术创新的边际递增收益优势,实施差异化人工智能创新发展战略,培育人工智能技术创新土壤,从而提升中国人工智能技术创新水平。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匡祥琳
文章选取2010—2020年中国30个省区市面板数据,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中国人工智能技术创新水平进行测度。结果表明:整体层面,研究期内中国人工智能技术创新水平整体呈现波动上升态势,但省际差距十分明显,经济发展较好的省区市人工智能技术创新水平均值越高、增长率越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省区市的均值越低、增长率越高。区域层面,中国东、中、西部三个地区人工智能技术创新水平均呈上升态势,其中东部地区最高,中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居后。准则层层面,创新环境、创新资源、创新质量、创新产出水平均呈现上升态势,上升程度排序为创新环境>创新资源>创新产出>创新质量。鉴于此,应强化技术创新的边际递增收益优势,实施差异化人工智能创新发展战略,培育人工智能技术创新土壤,从而提升中国人工智能技术创新水平。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姜南 李逸凡 刘谦 刘星
探讨前沿科技领域专利转化特征并对其进行精准识别与预测,对于我国破解“卡脖子”技术难题及实现科技自立自强具有重要意义。选取人工智能芯片专利领域,采用机器学习算法测度最优转化预测方案,分析全球范围内主要国家或地区专利成功转化影响因素,从企业/高校、国内/国际等不同层面总结专利成功转化的主要特征。结果发现:随机森林算法预测效果较好,人工智能芯片领域专利转化概率服从对数曲线分布,影响高校/企业、国内/国外专利转化特征的因素有所不同。最后,提出高校/科研机构应注重高价值专利维持和团队合作、企业应提升专利技术质量和撰写质量等政策建议。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李果 白云朴
人工智能在技术研发领域的应用为制造企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创新机遇和突破。本文基于动态能力理论和企业创新理论构建了人工智能应用赋能制造企业创新绩效的理论分析框架,利用2013—2021年我国制造业A股上市企业面板数据,运用文本挖掘技术构建人工智能应用综合测度指标,实证检验了人工智能在制造企业技术研发领域的应用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效应及其作用机制。结果发现,人工智能应用显著提升了制造企业创新绩效,且该结论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中介效应检验表明,动态能力在人工智能应用提升制造企业创新绩效的过程中发挥部分中介作用。异质性检验结果显示,人工智能应用对制造企业创新绩效的促进作用对于国有企业、大企业、高新技术行业企业以及人工智能应用程度较高地区的企业更为显著。本文的研究为理解人工智能赋能制造企业创新绩效提供了一个新视角,同时为推动制造企业智能化转型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决策参考。
关键词:
人工智能 创新绩效 动态能力 文本分析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张海丰 沈天洋
人工智能具备通用技术的诸多特征,使其很有可能成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助推器,从而开启新一轮经济长波。当前正处于第六次技术革命浪潮的导入期,人工智能的技术轨道还未成型,这是中国引领该技术发展的绝佳机会。中国的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和数据资源丰富,具备发展人工智能技术的优势,但也面临诸多挑战。笔者基于ROAR创新政策框架的视角提出,中国在发展人工智能技术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国家作为创新发动机的作用,以发展人类增强型人工智能为使命导向,建立和完善组织和制度支撑体系,引导人工智能技术进入良性发展轨道。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赵程程 常旭华
通过智能芯片技术创新聚类图谱分析,识别中国智能芯片技术创新路径;从区域层面分析和比较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台湾、中西部地区、东部地区的中国智能芯片技术创新关键主体分布,及其研发合作关系特征,为中国智能芯片创新发展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研究发现:(1)中国智能芯片技术创新路径可分为延续传统计算架构、打造量子芯片、研发类脑芯片3条路径;(2)中国智能芯片技术创新主体分布呈现出长三角地区、京津冀地区聚焦智能芯片技术创新全赛道,粤港澳地区聚焦传统赛道,中西部地区多为高校与科研院所,聚焦智能芯片的实验室研发;(3)中国智能芯片技术创新主体的研发合作关系演化呈现关键创新主体的研发合作规模逐渐缩小,合作关系逐渐稳健,合作网络时空发展向“地缘性+业缘性”演化,研发合作方向逐渐呈现两极化的态势。
关键词:
智能芯片 创新网络 知识图谱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郑言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中国人工智能产业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智能汽车、智能机器人、智能无人机等产业相继出现。文章基于中国2009—2019年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经济数据,利用锡尔系数、基尼系数、对数离差值和泰尔指数分析了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存在的区域差异性。研究发现:一是从整体上来看,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水平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中国东部地区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水平要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在区域内部差异和区域外部差异系数中,区域间差异要明显高于区域内差异;二是无论是区域内部差异和还是区域外部差异都在逐渐缩小,但是绝对差异依然较大。这可能是因为中国人工智能产业的快速发展和布局,加速了部分城市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企业规模、产业结构、人力资本、政府资金投入会对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在人工智能产业的推进过程中可以此为突破口。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郑言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中国人工智能产业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智能汽车、智能机器人、智能无人机等产业相继出现。文章基于中国2009—2019年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经济数据,利用锡尔系数、基尼系数、对数离差值和泰尔指数分析了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存在的区域差异性。研究发现:一是从整体上来看,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水平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中国东部地区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水平要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在区域内部差异和区域外部差异系数中,区域间差异要明显高于区域内差异;二是无论是区域内部差异和还是区域外部差异都在逐渐缩小,但是绝对差异依然较大。这可能是因为中国人工智能产业的快速发展和布局,加速了部分城市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企业规模、产业结构、人力资本、政府资金投入会对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在人工智能产业的推进过程中可以此为突破口。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胡耀辉
随着中国人工智能技术创新能力的持续提升,中国人工智能产业有机会实现对美国的非对称赶超。找到适宜的赶超路径是成功实现非对称赶超的关键,而赶超路径的选择取决于技术创新能力。文章通过对赶超基本路径与中国人工智能技术创新能力匹配度的测定,发现技术创新型和市场创新型赶超路径均不适用于中国人工智能产业;考虑到中国人工智能技术创新能力与美国尚有一定差距,可依据跨界创新型赶超路径的形成机理,构建中国人工智能产业跨界创新型赶超路径,以提高赶超路径与技术创新能力的匹配程度,推动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实现对美国的非对称赶超。
关键词:
人工智能 跨界创新 非对称赶超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王宛秋 张若凡 郄海拓 张雨昕
本文以半导体产业主要企业与国家大基金(一期)投资上市企业为样本,采用渐进双重差分法(渐进DID)对国家大基金(一期)投资与半导体企业创新绩效的作用效果予以实证测算,结合异质性研究进一步对其发挥作用的机制进行详细分析与探索。结果显示,国家大基金能促进半导体企业创新发展,对中部地区企业、国有企业、产业链中下游企业和资本密集度高的企业促进效果更优。研究结论为政策工具投放的时点、顺序与倾向等布局提供参考,也为重点产业政府产业引导基金的合理应用提供借鉴。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孙丽文 李少帅
为促进人工智能推动我国产业加快实现数字化和智能化转型、高质量发展,从创新绩效影响因素角度出发,以15家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依托的领先企业为样本,收集样本有关多元化数据,采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fsQCA)探索人工智能赋能对创新绩效的影响路径。研究发现:人工智能赋能对创新绩效的影响是技术层面、数据层面和企业层面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根据核心影响因素可归结为技术支撑型、数据驱动型、组织变革型、服务生态型和营销整合型5种影响路径,可为不同类型企业增强人工智能赋能创新发展能力提供启示。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方莹莹 刘戒骄
当今中国正处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迈进的新阶段,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是关注重点之一,而芯片产业因技术复杂度高、生态链效应突出,又是其中的关键。芯片技术作为高端制造领域的关键复杂技术,是衡量一国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之一,其发展是一个漫长的研发积累过程,需要巨大的研发投入支撑。因此,促进芯片产业技术创新需要建立包含生产子系统、创新子系统、服务子系统及生态环境,核心企业和关联配套企业紧密协同,市场激励措施和政策有效支持的产业生态圈;把开放式协同创新范畴用于产业组织领域,使协同创新运作方式与产业组织间协同、协同溢出效应与可持续发展相结合。应通过转变政府角色、发挥政府职能,协调攻关核心技术、营造良好创新文化和营商环境及创新金融服务体系等途径完善芯片产业生态圈,实现各主体间的开放式协同创新,提升芯片产业技术水平,缩小与国际先进水平之间的差距,促进我国芯片产业在全球价值链地位上的高端转移。
关键词:
芯片产业 产业生态圈 开放式协同创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