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261)
- 2023(14593)
- 2022(12272)
- 2021(11590)
- 2020(9612)
- 2019(21875)
- 2018(21320)
- 2017(40211)
- 2016(20897)
- 2015(22568)
- 2014(21983)
- 2013(20902)
- 2012(18968)
- 2011(16453)
- 2010(16415)
- 2009(14607)
- 2008(14073)
- 2007(12083)
- 2006(10294)
- 2005(8509)
- 学科
- 济(77887)
- 经济(77797)
- 管理(67507)
- 业(65940)
- 企(56030)
- 企业(56030)
- 方法(36034)
- 数学(31717)
- 数学方法(31261)
- 财(23248)
- 农(22405)
- 中国(22157)
- 技术(19358)
- 业经(19095)
- 农业(15073)
- 地方(15027)
- 贸(14794)
- 贸易(14783)
- 制(14681)
- 务(14536)
- 财务(14486)
- 财务管理(14458)
- 易(14424)
- 策(13933)
- 企业财务(13773)
- 技术管理(13288)
- 划(12703)
- 理论(12641)
- 银(12603)
- 银行(12598)
- 机构
- 学院(273341)
- 大学(271896)
- 管理(115886)
- 济(115813)
- 经济(113583)
- 理学(100907)
- 理学院(99907)
- 管理学(98331)
- 管理学院(97783)
- 研究(83822)
- 中国(65343)
- 财(55432)
- 京(54425)
- 科学(47556)
- 财经(43672)
- 中心(41980)
- 江(40072)
- 经(39934)
- 所(37217)
- 业大(35617)
- 经济学(35257)
- 范(34911)
- 农(34680)
- 师范(34552)
- 研究所(33667)
- 北京(33192)
- 财经大学(32709)
- 经济学院(31934)
- 院(31832)
- 州(31193)
- 基金
- 项目(194210)
- 科学(157759)
- 研究(146661)
- 基金(144371)
- 家(124520)
- 国家(123172)
- 科学基金(109586)
- 社会(96091)
- 社会科(91474)
- 社会科学(91456)
- 基金项目(76803)
- 省(75594)
- 自然(70201)
- 自然科(68605)
- 自然科学(68589)
- 教育(68245)
- 自然科学基金(67404)
- 划(62932)
- 编号(58584)
- 资助(56711)
- 成果(46167)
- 创(45749)
- 部(43432)
- 重点(42776)
- 创新(41911)
- 发(41129)
- 国家社会(40666)
- 课题(39517)
- 教育部(38599)
- 人文(38197)
- 期刊
- 济(119339)
- 经济(119339)
- 研究(78348)
- 中国(53043)
- 管理(46130)
- 财(43655)
- 科学(34268)
- 学报(32636)
- 教育(30802)
- 农(30063)
- 技术(27683)
- 大学(27147)
- 学学(25396)
- 融(24931)
- 金融(24931)
- 农业(20911)
- 财经(20665)
- 业经(20162)
- 经济研究(19379)
- 经(17838)
- 问题(15181)
- 科技(14264)
- 技术经济(13814)
- 图书(12862)
- 策(12797)
- 统计(12531)
- 理论(12508)
- 贸(12470)
- 现代(12340)
- 业(12154)
共检索到3966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徐示波 仲伟俊
众创空间具有正外部性,对其实施具有财政性质的备案认定政策是引领高质量创新创业发展的一项重要政策安排。基于国家众创空间备案政策的准自然实验,运用双重差分DID和交叠CS-DID稳定估计量ATT等方法,实证检验众创空间备案政策对众创空间绩效的影响。研究表明,众创空间备案政策能够显著提升众创空间投资绩效和孵化绩效,但在第3年之后呈减弱趋势。机制检验表明,备案政策主要通过财政补贴,进而通过技术创新效应和要素替代效应实现绩效提升。异质性分析发现,位于不同区域的众创空间,备案政策对投资绩效的影响没有明显差异,但在孵化绩效方面东中部显著高于西部地区。基于财政补贴的备案政策效应在第3年后呈减弱趋势,因而应围绕备案政策开发金融、人才、政府采购等更加丰富的政策工具,吸引市场和社会力量参与备案众创空间建设,让备案政策与其它政策工具联立互动,实现政策组合效应。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王海花 熊丽君 谢萍萍
基于扎根理论的研究方法,通过以经科技部备案纳入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管理服务体系的82家上海众创空间为研究样本,识别创业生态系统视角下不同类型众创空间的运行模式。研究得出创业生态系统视角下六类众创空间运行模式的组成和影响机理;并得出创业生态系统视角下六类众创空间运行模式中,不同的创业过程对应的创业环境有共性也各有特色和不同点。基于此,为众创空间的建设运营、创业主体选择入驻众创空间的类型和政府的创新发展规划提供实践参考。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周必彧 邢喻
平台赋能是众创空间提升培育绩效的主要逻辑,本文提出众创空间资源赋能和服务赋能两条主要赋能形式。基于浙江省2016-2018年众创空间年报数据,本文构建面板负二项回归模型,比较分析了资源赋能和服务赋能两种赋能形式对众创空间创新与创业培育绩效的具体影响效应。研究结果显示,众创空间的资源赋能对创新绩效影响较为显著,但对创业绩效影响不显著;而服务赋能则对创业绩效有显著影响,但对创新绩效影响不显著;同时众创空间的培育绩效存在显著的地区差异。本文实证研究揭示众创空间两类赋能形式对创客团队的培育机制存在差异,需要在具体政策推进中协调创客平台的两类赋能机制,提升创客平台的综合培育效果。
关键词:
众创空间 资源赋能 服务赋能 创新创业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陈文 常琦
在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当下,如何让大数据赋能企业绿色创新是“双碳”建设的重要议题。本文根据企业风险管理理论和实物期权理论,从企业的内、外部视角分析了大数据对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路径,并基于国务院批准建设大数据试验区试点的准自然实验,以2013—2019年我国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多期双重差分法(DID)和倾向得分匹配双重差分法(PSM-DID)检验其影响及作用机制。实证结果显示,大数据可以有效赋能企业提高绿色创新绩效;在进行平行趋势检验、安慰剂检验以及更换被解释变量后,该结论依然成立。机制检验发现,数据要素市场建设具有提高企业内部控制水平和降低外部环境不确定性的“双重功效”,进而形成企业创新能力提高、创新意愿增强的正向反馈机制。此外,基于异质性检验,本文发现大数据试验区建设赋能企业绿色创新的政策效应在重污染行业和高污染地区并不明显;通过强化绿色信贷政策和加大地方政府环境规制,可以有效破解重污染行业和高污染地区对大数据赋能企业绿色创新的掣肘与梗阻。本研究旨在为如何协同推进经济体的数字化与绿色化发展提供启示与借鉴,使大数据切实成为经济绿色发展和提质增效的“新蓝海”。
关键词:
大数据 绿色创新 绿色信贷 环境规制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孙伟增 毛宁 兰峰 王立
本文基于2009—2019年中国上市公司面板数据,以2016年设立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简称“大数据试验区”)作为准自然实验,从数字生态视角考察以大数据为基础的区位导向性政策对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的影响。研究发现,大数据试验区有效激发了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发展动力,特别是对企业底层数字技术运用的促进作用更加明显,体现了数字化政策在中国数字经济发展起步阶段对于企业转型的基础作用;大数据试验区的设立使当地企业获得更多政府数字补贴支持,显著提高了企业获得数字补贴的广度和深度,改善了当地的数字发展环境,并且能够吸引数字化企业和人才形成空间集聚,产生知识溢出效应,从而有效改善地区的数字生态;大数据试验区能够更好地促进非国有企业、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企业以及规模较小企业的数字化转型,但对初始数字化基础较差企业的影响较小;在金融发展环境、数字基础条件和制度环境越完善的地区,大数据试验区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促进作用越显著。本文结论不仅有助于深化理解以大数据试验区为代表的数字产业政策对新时代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的作用效果,也为地方政府借助大数据试验区充分发掘数据要素价值、把握数字经济发展新机遇、拓展经济发展新空间提供了政策支持。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安宇宏
2015年1月28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常务会议,确定支持发展"众创空间"的政策措施,为创业创新搭建新平台。3月11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0年,形成一批有效满足大众创新创业需求、具有较强专业化服务能力的众创空间等新型创业服务平台,以及孵化培育一大批创新型小微企业,并从中成长出能够引领未来经济发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马涛 常晓莹 黄印
本文将高铁建设作为一次"准自然实验",研究2007—2016年高铁站点开通对上市公司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企业融入高铁网络后能够显著地提高企业绩效,且这种影响具有一定的持续性。此外,以城市历史上明代驿站数量作为工具变量进行内生性检验,结论也未有改变。(2)分样本机制验证结果说明,高铁开通对城市制造业和服务业企业的发展都具有促进作用,但对服务业的影响更强、更显著。(3)中介模型的回归结果说明,高铁开通对企业科研人员具有集聚作用,并能够进一步提升企业绩效。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刘晓莉 项国鹏 钭帅令
众创空间赋能、创业导向和创业机会开发都对新创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文章基于众创空间赋能视角,以浙江省多个众创空间的157家新创企业作为研究样本,运用SPSS和AMOS统计软件进行实证检验,以探究创业导向和创业机会开发对新创企业绩效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创业导向直接正向影响新创企业绩效,创业机会开发在其中具有中介效应;在创业导向—创新型机会开发—新创企业绩效的关系中,众创空间赋能的调节作用不显著;在创业导向—模仿型机会开发—新创企业绩效的影响关系中,众创空间赋能具有正向调节作用。基于此,从新创企业绩效提升、众创空间建设、政府政策制定方面提供实践启示。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徐咏梅 赵仟 叶涛
卖空威胁作为资本市场的压力,对企业创新具有重要影响。本文利用2007—2018年国内上市公司数据,依托融券制度为准自然实验,基于双重差分法探讨卖空威胁与企业创新之间的关系,检验高管团队职能经验异质性和行业市场竞争环境对上述关系的调节效应,并进一步考察卖空威胁的作用机制。研究表明,卖空威胁显著提升企业创新水平;高管团队职能经验异质性会强化卖空威胁与企业创新之间的正向关系,而行业竞争性则会弱化上述关系;卖空威胁影响企业创新的机制不仅包括公司治理机制,还包括信息机制。此外还发现了卖空威胁对提升成熟期的企业和国有企业的创新水平更为明显。本文结论丰富了企业创新前因研究体系,更为企业在卖空威胁下的创新决策提供重要借鉴。
关键词:
卖空威胁 企业创新 双重差分 公司治理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石忠义 涂淼
“信息惠民国家试点政策”是数字治理在国内的“先试先行”,也是我国基于政务大数据驱动数字治理、实现惠民惠企的重要举措。基于2014年实施的“信息惠民国家试点政策”,利用2011—2022年上市公司面板数据,构建双重差分模型,探究数字治理影响企业技术创新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治理能正向影响企业技术创新,且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结果依旧成立。异质性检验结果表明,数字治理对企业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在大型企业、成熟期企业、东部地区、法治水平高及互联网发展水平高的地区更明显。机制检验结果显示,数字治理通过影响数字要素投入、知识产权保护促进企业技术创新。由此,针对性地提出创新“危机应对+平台监管”数据治理机制,打造企业技术创新安全环境;推进数字要素偏向型赋能,促进企业技术创新增量提质;加强知识产权转化效能,激发企业创新创造活力。研究为数字治理发挥促进企业技术创新效能提供了实证依据,对后续数字治理调整具有一定启示作用。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徐示波
本文对2015年以来的159项众创空间政策文本进行量化研究,将众创空间政策划分为自由放任型、部分参与型、策略引导型、政府主导型4种政策类型和17种具体政策工具,并分析政策工具的时间和区域特点,逐步剖析众创空间政策的规律,结果发现:众创空间政策呈现一定时间和区域分布规律,政策工具覆盖面较广,但缺乏系统性,政府介入力度较强的政策工具偏多,部分有效的政策工具使用不足。最后提出在打造"双创"升级版中,众创空间政策工具的使用建议。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崔祥民
从政策工具、价值属性和生命周期3个维度构建众创空间政策分析框架,对4个国家部委文件和39个省级众创空间政策文件进行分析评价。研究发现,众创空间政策体系覆盖了供给、需要和环境3个层面,具有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4个价值属性,贯穿了创建、成长和维护3个环节,但存在忽视环境氛围的营造,全要素价值属性体现不足,没有重视众创空间成长和维护等问题。为促进众创空间可持续发展,政策体系应更加注重政策的协同性、适度性,更加注重激发市场活力。
关键词:
众创空间 政策体系 分析框架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高涓 乔桂明
本文采用改进的EBM—DEA三阶段模型,基于2016年省级地方众创空间运行数据,结合地方政府对于众创空间的财政补贴及其享受的税收收益,研究创新创业财政引导政策绩效。结果显示,EBM—DEA三阶段模型对于评价地方政府创新创业财政引导政策绩效优势明显,结合了税收收益要素的政策绩效评价更全面、更客观。地方分权、政府竞争、地方经济发展水平和创新创业市场环境等因素影响了政策投入冗余,特别是自然环境通过影响人力资本显著影响创新创业政策绩效。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本刊编辑部 张九庆
近两年,众创空间一词在中国流行起来。众创空间是为创业者提供孵化和成长服务的地方,空间的概念既包括实体的工作空间、虚拟的网络空间,也包括互动的社交空间和共享的资源空间。为了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良好氛围,国务院办公厅在2015年颁布了《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各地的众创空间如雨后春笋般成长起来。2015年11月,科技部公布了首批136家众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黄宏斌 张玥杨 许晨辉
融通创新是新形势下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与实体企业相融合的一种新型创新方式。当前,融通创新已成为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基于2013—2021年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将2018年商务部等八部门开展供应链创新与应用试点工作作为一项准自然实验,利用PSM-DID方法考察了供应链数字化对链上企业间融通创新的影响及其影响机制。研究发现,供应链数字化可降低协作成本和强化知识流动而促进供应链企业间的融通创新。异质性分析表明,供应链上企业之间的关系紧密度越高、企业数字化转型力度越大,供应链数字化对链上企业间融通创新的促进越显著;地区知识产权保护力度越大,供应链数字化对链上企业间融通创新的促进作用越显著。因此,要加大对新型基础设施的投入,充分发挥试点企业的示范引领作用;企业应加强物联网、大数据等数字技术在供应链各个环节的集成应用,以更好地提升供应链上企业间的融通创新水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军民融合园区政策的绩效评估——基于国家军民结合产业基地的准自然实验
党委党组“讨论前置”决策机制能提高国有企业绩效吗?——基于准自然实验的研究
电商下乡能缩小农村家庭消费不平等吗——基于“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政策的准自然实验
产融合作能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吗?——基于产融合作试点政策的准自然实验
审计市场竞争加剧能改善审计质量吗?——“备案制”实施的准自然实验
创新驱动政策抑制实体企业“脱实向虚”了吗——基于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政策的准自然实验
科技金融政策促进了地区创新水平提升吗?——基于“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试点”的准自然实验
数字赋能下减排战略的创新性选择——基于“宽带中国”试点政策的准自然实验
大数据政策治理企业“脱实向虚”——基于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的准自然实验
地区“人才新政”能否提升创新绩效?——基于出台新政城市的准自然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