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832)
2023(5541)
2022(4699)
2021(4357)
2020(3704)
2019(8706)
2018(8101)
2017(16523)
2016(8586)
2015(9709)
2014(9199)
2013(9232)
2012(8819)
2011(7823)
2010(7940)
2009(7137)
2008(7013)
2007(6098)
2006(5257)
2005(4677)
作者
(22129)
(18645)
(18422)
(17502)
(12274)
(9036)
(8470)
(7163)
(7138)
(6550)
(6494)
(6306)
(5897)
(5896)
(5792)
(5775)
(5371)
(5350)
(5344)
(5183)
(4521)
(4513)
(4328)
(4253)
(4205)
(4176)
(3934)
(3892)
(3574)
(3567)
学科
(43540)
经济(43490)
(25819)
方法(24825)
管理(23500)
数学(23217)
数学方法(23117)
(20751)
企业(20751)
(14561)
贸易(14559)
(14343)
(12474)
(11788)
中国(10751)
(9889)
(8316)
出口(8308)
出口贸易(8308)
(6985)
金融(6985)
业经(6934)
(6800)
地方(6705)
农业(6603)
(6531)
财务(6527)
财务管理(6506)
企业财务(6252)
技术(5827)
机构
大学(124353)
学院(120163)
(60954)
经济(60166)
管理(49237)
理学(43367)
理学院(42970)
管理学(42535)
管理学院(42295)
研究(39028)
中国(30259)
(28463)
(24302)
财经(23316)
(21619)
经济学(21388)
经济学院(19736)
科学(18746)
中心(18414)
财经大学(17846)
(17678)
(16689)
研究所(15793)
商学(15252)
商学院(15151)
(15011)
北京(15010)
(14131)
(14095)
业大(14074)
基金
项目(82627)
科学(67366)
基金(64606)
研究(62006)
(55747)
国家(54920)
科学基金(48010)
社会(43688)
社会科(41816)
社会科学(41806)
基金项目(33400)
(29009)
自然(28951)
教育(28890)
自然科(28350)
自然科学(28344)
自然科学基金(27915)
资助(27489)
(24768)
编号(22778)
(20896)
国家社会(19670)
教育部(19076)
成果(18808)
人文(18244)
重点(18175)
(17295)
(17057)
大学(16916)
(16707)
期刊
(59275)
经济(59275)
研究(38272)
(21434)
中国(20198)
管理(17829)
学报(15739)
科学(14466)
(13458)
金融(13458)
大学(13343)
(13069)
财经(12531)
学学(12445)
(11412)
经济研究(11192)
(10765)
国际(9954)
教育(9618)
农业(9060)
技术(8885)
世界(8801)
问题(8769)
业经(7968)
统计(6504)
技术经济(6157)
(5806)
(5781)
商业(5729)
理论(5386)
共检索到1785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刘洪铎  陈晓珊  李文宇  
既有文献以探讨国家声誉的政治效应居多,而鲜有涉足其经济效应者。本文首先利用世界民意调查报告匹配得到了一个介于2005-2013年间的国家对样本数据,据此构造了正面、中性以及负面三个国家声誉评价指标,并将来源国的出口贸易流量分解为集约边际与扩展边际两部分,在此基础上实证考察了国家声誉对出口二元边际的影响。研究表明:(1)良好的国家声誉即目的国对来源国的正面评价对来源国的出口扩展边际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反之则对来源国的出口扩展边际存在负面影响;(2)较之于出口扩展边际,国家声誉对来源国的出口集约边际的影响效应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李想  张座铭  
基于新新贸易理论,运用1998-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的面板数据,采用Heckman两阶段选择模型考察了流动性约束对中国企业出口行为的影响。研究结论表明,流动性约束是影响我国企业是否出口及出口企业出口数量的重要因素。相比于集约边际,流动性约束对企业出口扩展边际的作用更为显著。同时,进一步的研究表明,上述结论主要存在于私营企业和混合所有制企业内,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的出口基本不受流动性约束的影响。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高小龙  董银果  
采用2000-2015年中国海关数据库,基于“企业-产品-目的国”维度区分企业出口的广度和深度,分析农产品地区质量声誉对企业出口二元边际的影响。研究发现,农产品地区质量声誉对企业出口集约边际的影响要强于扩展边际,对出口扩展边际促进作用强弱依次表现为:老产品出口至新市场ln em1>新产品出口至老市场ln em2>新产品出口至新市场ln em3;此外,农产品地区质量声誉对企业出口二元边际的影响还存在显著的企业异质性和区域异质性。进一步的机制检验表明,农产品地区质量声誉主要通过“声誉溢价效应”和“竞争集聚效应”两条途径影响企业出口二元边际。由此提出培育良好农产品地区质量声誉,促进中国农产品出口贸易可持续发展等相关建议。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高小龙  董银果  
采用2000-2015年中国海关数据库,基于“企业-产品-目的国”维度区分企业出口的广度和深度,分析农产品地区质量声誉对企业出口二元边际的影响。研究发现,农产品地区质量声誉对企业出口集约边际的影响要强于扩展边际,对出口扩展边际促进作用强弱依次表现为:老产品出口至新市场ln em1>新产品出口至老市场ln em2>新产品出口至新市场ln em3;此外,农产品地区质量声誉对企业出口二元边际的影响还存在显著的企业异质性和区域异质性。进一步的机制检验表明,农产品地区质量声誉主要通过“声誉溢价效应”和“竞争集聚效应”两条途径影响企业出口二元边际。由此提出培育良好农产品地区质量声誉,促进中国农产品出口贸易可持续发展等相关建议。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魏友岳  刘洪铎  
本文将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因素纳入异质性企业理论框架,首先分析了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出口二元边际的影响机理。在此基础上,利用19952014年中国对全球贸易伙伴的出口贸易数据,将中国的出口增长分解为扩展边际和集约边际,并基于扩展的引力模型,实证检验了中国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出口二元边际的影响。研究表明,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扩展边际存在显著的抑制效应,但对集约边际的影响则不确定。上述发现在替换计量回归方法以及划分子样本估计等情形下均是稳健的。本文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在于:一方面,为相关研究提供了进一步的经验证据;另一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魏友岳  刘洪铎  
本文将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因素纳入异质性企业理论框架,首先分析了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出口二元边际的影响机理。在此基础上,利用1995~2014年中国对全球贸易伙伴的出口贸易数据,将中国的出口增长分解为扩展边际和集约边际,并基于扩展的引力模型,实证检验了中国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出口二元边际的影响。研究表明,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扩展边际存在显著的抑制效应,但对集约边际的影响则不确定。上述发现在替换计量回归方法以及划分子样本估计等情形下均是稳健的。本文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在于:一方面,为相关研究提供了进一步的经验证据;另一方面,则为思考如何应对内部的不确定性风险以确保对外贸易的持续健康发展这一议题提供了相应的政策启示。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李新  曹婷  
中国出口爆炸式增长已成为全球瞩目的焦点。出口爆炸式的增长是企业参与国际贸易程度不断深化的结果,企业出口动态,即企业在出口市场的进入与退出、产品与目的国的选择三个层面的决策决定了二元边际的规模及其对出口总增长的贡献。本文利用2000-2005年中国海关企业层面数据分析中国企业出口动态,同时从企业、目的国与产品三个层面考察出口增长的二元边际。结果表明,出口市场企业的退出与进入、出口企业对目的国的变动及产品种类的变动相当频繁;在出口增长的二元边际中,扩展边际的波动幅度虽大,然而扩展边际对出口增长的净效应却显得微不足道,集约边际在出口增长的贡献上仍占主导地位。这些结论不仅为分析中国出口增长提供了微观基...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丁一兵  傅缨捷  
企业出口二元边际对一国产业结构优化可能产生积极影响。在理论分析和基本事实描述的基础上,本文利用中国等9个国家的平衡面板数据,考察了一国出口企业的扩展边际和集约边际的扩张对产业结构变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样本期间内,出口企业集约边际的扩张有助于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转型;而出口企业扩展边际对产业结构变动不存在显著的影响。这说明,积极推动现有企业出口规模的扩张有利于贸易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从而有助于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而提高企业生产率对于维持出口贸易的平稳发展和促进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王文忠  雷光勇  
文章以2007年~2011年中国沪深A股民营上市公司数据,考察企业家声誉对现金持有水平的影响,以及该影响在不同社会信任程度下的差异问题。研究发现,企业家声誉及其水平与民企现金持有水平显著负相关,该负向影响在高社会信任地区更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企业家声誉降低企业现金持有水平的可能机制是,它依赖于企业家声誉具有的谈判、寻租与担保能力,有助于企业获取信贷支持,缓解企业资源约束。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张海波  
随着我国跨国企业国际化步伐日益加快,ODI如何影响企业出口成为理论研究的焦点问题。本文基于ODI二元边际视角,利用我国2009—2015年A股上市的172家样本企业数据,采用GMM估计方法研究ODI扩展边际和集约边际对我国制造业跨国企业出口的差异化影响,发现ODI扩展边际能明显促进我国制造业跨国企业出口密集度提升,并且促进作用持续增强;ODI集约边际对跨国企业出口密集度的作用效果呈现出不稳定性,不同投资动机、不同投资国别与不同进入模式下ODI集约边际对企业出口密集度的作用效果具有差异性。进一步检验ODI二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王永培  
本文运用2000~2008年我国267个地级市制造业企业面板数据,在控制地区和企业异质性特征的基础上实证研究消费性、投资性内需规模及制造业地理集聚对企业出口二元扩张的影响机制。为消除遗漏变量和逆向因果关系造成的内生性问题,本文有针对性地引入两种差异化的工具变量集合,并通过比较不同估计方法的参数结果确保实证结论的稳健性。结果表明我国地级市内外需之间存在相互促进的关联机制,扩大消费性和投资性内需、提高行业地理集聚程度都具有提升企业出口参与度和增强企业出口强度的作用,地级市的内需规模构成企业扩大出口的市场基础。因此,应该通过积极培育内需市场、加快省内地级市之间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等措施提升企业出口动...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陈林  彭婷婷  吕亚楠  张亮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贸易便利化极大地提高了中国与沿线国家的贸易流量。然而,随着中国农产品出口竞争力的不断下降,中国农产品的出口方向选择尤为值得关注。本文基于2013—2015年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农产品出口二元边际做了深入的研究,并得出以下结论:(1)目的国经济规模越大,对集约边际的影响大于对扩展边际的影响;(2)贸易距离主要是通过集约边际降低中国农产品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总出口;(3)"一带一路"倡议和较大的农产品的补贴力度使得沿线国家生产效率对扩展边际具有正向影响,对集约边际影响不显著;(4)出口固定成本对扩展边际具有显著的负效应。综上,本文认为在"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更应从扩展边际的视角出发改善对沿线国家农产品的出口。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星晨  刘宏曼  
基于CEPII-BACI数据库2002—2017年的HS6分位数据,以"一带一路"国家为样本,从贸易关系生存的视角,通过将美国、德国、印度和巴西作为参照国,对中国农产品出口增长进行了二元边际分析。结果表明:与其他主要出口国相比,在扩展边际方面,中国向"一带一路"国家农产品出口的关系数量迅速增长,出口关系利用率增速较高,但同时也伴随着大量已有关系的中断和新关系的进入;在集约边际方面,德国出口关系的生存情况优于中国,而印度的深化情况好于中国。二元边际分解结果显示,集约边际对出口增长贡献更大,而出口关系中断带来的损失不可忽视。在二元边际分解的基础上进行反事实分析,发现出口关系生存率的提高不仅可以促进出口额的增长,还可以提高出口增长的稳定性。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董直庆  陈锐  
出口品国际竞争力一直是国际贸易理论关注的焦点,技术进步已成为出口品国际竞争的关键因素,而国际贸易领域文献并未从技术水平视角考察出口品国际竞争力。为此,本文首次基于技术水平构建国际竞争力指数,考察我国出口品和出口贸易的国际竞争力。经验研究结果发现,样本期内各类出口品技术含量和出口贸易技术水平增长趋势明显,不同技术含量出口品国际竞争力及其增长趋势出现分化,中等、高等和低等技术含量出口品国际竞争力依次递减。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杨晓亮   李冬   史慧芳  
出口产品质量提升既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动力,也是企业增强国际竞争力的重要突破口。以外国在华专利申请为表征的跨国技术信息流动如何影响中国企业出口产品质量,是研究以“引进来”促进“走出去”的一种崭新形式。基于中国微观数据研究发现,外国在华专利申请显著地促进了中国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提升,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依然成立。机制分析显示,本土企业创新能力提升和出口产品结构优化是促进产品质量提升的重要途径。异质性分析表明,在技术信息含量方面,外国发明专利授权对中国企业出口产品质量提升作用更强。此外,外国在华专利申请的质量提升作用在国有企业与一般贸易企业中更为突出。上述结论对中国企业更好地利用外国技术资源、提升出口国际竞争力具有一定启示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