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160)
2023(12989)
2022(11224)
2021(10572)
2020(9085)
2019(20934)
2018(20595)
2017(38979)
2016(21835)
2015(24744)
2014(24412)
2013(24006)
2012(22496)
2011(20295)
2010(21107)
2009(19707)
2008(20213)
2007(18807)
2006(16719)
2005(15181)
作者
(62004)
(51971)
(51684)
(49306)
(33330)
(24685)
(23665)
(19996)
(19410)
(19002)
(17539)
(17484)
(16873)
(16722)
(16483)
(16044)
(16000)
(15339)
(15078)
(15017)
(13151)
(12995)
(12685)
(11996)
(11858)
(11802)
(11640)
(11547)
(10735)
(10460)
学科
(80480)
经济(80393)
管理(71069)
(65362)
(55523)
企业(55523)
方法(34056)
数学(28726)
数学方法(28299)
(25989)
(24472)
中国(24382)
(18359)
业经(18144)
(17822)
技术(17261)
理论(16675)
地方(16452)
(15890)
贸易(15881)
(15742)
农业(15540)
(15420)
(15340)
(15333)
银行(15291)
财务(15286)
财务管理(15242)
(14503)
企业财务(14388)
机构
大学(302846)
学院(301972)
(121754)
经济(118833)
管理(116775)
研究(104564)
理学(97223)
理学院(96112)
管理学(94468)
管理学院(93839)
中国(80880)
(65358)
科学(62572)
(61522)
(53792)
(51444)
(50431)
中心(48609)
研究所(48234)
财经(46000)
业大(43257)
北京(41888)
(41535)
(41429)
师范(41068)
农业(40091)
(39678)
(37788)
经济学(36352)
技术(34344)
基金
项目(189422)
科学(147305)
研究(143195)
基金(132965)
(115914)
国家(114549)
科学基金(96774)
社会(87525)
社会科(82730)
社会科学(82702)
(75694)
基金项目(69144)
教育(67571)
(63289)
自然(60819)
编号(60414)
自然科(59404)
自然科学(59383)
自然科学基金(58309)
资助(55092)
成果(51881)
课题(42953)
重点(42919)
(41899)
(41209)
(40917)
创新(38526)
(36861)
项目编号(36666)
科研(35896)
期刊
(142684)
经济(142684)
研究(94758)
中国(70847)
(51035)
管理(47210)
(46754)
学报(46334)
教育(44473)
科学(42475)
大学(35321)
学学(32406)
(31370)
金融(31370)
农业(30943)
技术(29483)
财经(23169)
业经(22598)
经济研究(22190)
(20026)
(19345)
图书(19232)
问题(17881)
技术经济(15972)
(15557)
(14905)
论坛(14905)
(14753)
科技(14493)
理论(14038)
共检索到4839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包海芹  
本文认为,国家经济学基础人才培养基地政策是作为一种教育领域内的新公共管理模式存在的。从新公共管理的理论视野来分析国家经济学基础人才培养基地政策,能够有效地从理论上对这种模式的基本特点、运行机理和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分析发现,新公共管理的引入,强化了竞争和对学校的责任约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学校办学绩效。但是,新公共管理的治理效能也受到合约不完备、代理问题和教育评价困难等问题的制约。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主任习近平2月28日下午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指导意见》、《关于加强基础学科人才培养的意见》。习近平在主持会议时强调,要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发展更高水平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汪小帆  沈悦青  
培养创新型领袖人才,尤其是培养能够引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世界科技进步的创新型领袖人才,是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根本追求。基础科学是科技创新的根基,我国要成为创造大国,必须大力加强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从国际上看,工科强势的世界一流大学无一例外地拥有强大的理科。因此,上海交通大学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进程中,在发挥工科传统优势的同时特别强调一流的理科建设,并努力探索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改革。从1985年的"交大试点班"到2002年的"ACM试点班",上海交大培养了包括美国科学院院士、物理学家叶军,哥德尔奖获得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金祥雷  姚岚  付景川  
"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简称"试验计划")是培养基础学科领域领军人物的重要举措,是体现国家意志的教育改革行动,是国家教育体制改革的试点项目。该试验计划的实施,有助于我们从学术上研究基础学科的人才培养规律、培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汪辉   王聪聪  
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提前至中小学阶段实施是21世纪日本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日本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政策经历了从课程教学的单一变革到培养模式、培养机制等系统改革,其中的核心是指定超级科学高中,以及推进高中与大学在人才培养上的协同合作与有效衔接。该政策在目标设计与具体实施中面临四重困境:其一,受政治经济等外部要素的过度影响,忽视了教育自身的发展规律,使得政策方向多元并不断偏离初始目标;其二,急于追求有限时效内政策目标的实现而不断调整政策方案,严重影响了政策的稳定性与持续性;其三,为获取政府资源的持续投入,高中和大学过度关注人才培养的显性成效,致使政策在实际落地过程中与政策初衷产生明显偏差;其四,政策评估主要集中于学校的资源投入而忽视了对学生主体发展变化的考核。这导致日本的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成效远未达到预期。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余同普  邵福球  银燕  邹德滨  
国防科技大学以物理学一流基础学科的研究生培养为例,提出基于"FIRST"五位一体的人才培养体系,详细阐述了该体系的基本概念与内涵、特色、具体实施、初步成效和未来发展,并就当前新工科院校的基础学科实施基于"FIRST"五位一体的人才培养体系做了初步探讨。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汝成  
20世纪90年代初,教育部为加强基础理科本科人才培养,及时出台措施,在部分高校分五批次设立了114个"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简称理科人才培养基地)。经过20年的实践发展,理科基地人才培养已经产生了良好效益:大批"基地班"培养出来的人才正成长为我国基础科学研究的生力军;围绕基地班人才培养形成的教学平台(包括教材教案、实验室和实践基地等)已成为广泛共享的优质资源;"基地班"已经成为被广泛认可的人才培养模式,成为很多院校吸引优秀人才的"高地",对拔尖人才的培养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理科人才基地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国家财政的专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师文庆  杨磊  李永强  殷红  
学科竞赛作为一种创新教育模式,已成为地方本科院校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之一。将学科竞赛渗入到分层次的实践教学体系中,促进了基础学科创新人才的培养。实践证明,这些措施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提高基础学科创新人才培养的质量。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叶俊飞  
从1978年中国科技大学创建第一个"少年班",到90年代"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的建设,到2009年"拔尖计划"的启动,35年来我国高校培养学术英才的改革探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形成了"多样选拔,集中成班,系统培养"的基本模式,以及"少而精、高层次"的培养目标和"拓宽、强化基础,倡导早期科研训练"的基本路径。展望未来发展,要真正解答钱学森的"世纪之问",造就一批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还应当在以下三方面有所突破:其一,造就学术精英的努力应当始于本科而又不限本科,重视造就拔尖人才的长期性与整体性;其二,关注学生发展,自主选择,重视个性化发展机制的完善;其三,拓展"基础",训练思维...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刘玉娟  
数学超常儿童是国家科技人才的后备力量之一。数学超常儿童除具备较高的一般数学能力外,还具有较强的数学创造力,在超常儿童的鉴别与培养中应重视数学创造力。影响数学超常儿童发展的内源性因素有数学领域的早期接触、积极体验(如学科态度、学科信念、自我概念),外界对超常儿童数学学习的支持同样影响其发展。在“双减”倡导个性化教学、发挥学校主体作用的背景下,建议尊重个体发展模式的差异,为数学超常儿童提供与其发展匹配的教育,以加速式、项目式、分层教学的方式满足其学习需求,并开展发展指导,培养其积极心理品质,为其潜能的最大化发展提供支持性环境。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胡亮  金祥雷  王瑞  
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对于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推进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探索价值。为贯彻教育规划纲要精神,国家组织实施了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将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作为试点的重要内容。培养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应当按照拔尖人才的成长规律,科学地建立起创新人才培养的有效模式,为学生个性的、创造性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培养模式、培养机制和外在环境。2009年以来,吉林大学通过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创设学生自主学习空间和搭建国际交流平台等,按照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杨茂   罗娟研   徐浩  
新工科理念下,工程技术的创新和产业的发展需要以物理学为代表的基础研究作为基础,同时基础学科需要利用工程技术和行业产业实现科技转换和实际应用,而作为转换载体的人才是其中的关键。在新工科理念下开展基础学科创新人才培养实践是新时代探索基础研究推动产业发展的积极实践。基于对新工科理念下高校培养基础学科创新人才的意义、重要性和必要性的分析,通过与以美、德、日3个国家为代表的国外高校基础学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国内外比较分析,从价值塑造、知识体系构建、组织管理体系建设和产业发展助推等维度分析中国基础学科创新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最后,以电子科技大学物理学创新人才培养为例,归纳出基础学科创新人才培养在资源供给、培养体系和回应基础研究前瞻性、战略性和系统性问题上的有益经验和成功做法,明确基础研究对产业发展的重要作用,强调要保证基础学科理论深度的同时保持与科技发展和产业发展同步,开展以物理为基础、应用为导向的课堂教学,开展物理学和工程科学、医学等学科交叉融合科研实践,以此培养以物理学为代表的基础学科创新人才。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行业"人才队伍建设年"活动开展以来,在山西省财政厅和团省委大力支持下,山西省注协针对行业后备人才不足问题,与省内6所高校合作建立青年人才培养基地,创新行业后备人才培养方式,着力推动行业从业人员素质提升。搭建青年人才培养平台。山西注协与山西团省委联合印发《关于建立山西省注册会计师行业青年人才培养基地的通知》,在山西财经大学、山西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山西财经大学华商学院、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李曼丽  苏芃  吴凡  张晓蕾  
"拔尖计划"1.0实施10周年之际,本文分析评价"拔尖计划"试点高校在人才培养上的举措以及整体的培养成效。各试点高校建立了合理的遴选机制、动态流动机制,以选拔有志于从事科学研究且有创新潜质的学生。在培养过程中,以提升课程的前沿性和挑战性、小班化教学等促进拔尖学生深度学习,强调学术训练从而培养学术研究能力。就资源支持而言,注重学术造诣良好的教师深入到人才培养一线;支持国际化培养,鼓励学生到国外学习、科研和锻炼,提升了学生的学术视野和全球视野。"拔尖计划"学生大部分继续深造,很多学生在本科阶段已经表现出很好的学术潜质,在学术产出方面崭露头角。本文也据此就"拔尖计划"2.0的提出了深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