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483)
2023(6365)
2022(5258)
2021(4906)
2020(4168)
2019(9405)
2018(9481)
2017(17110)
2016(9208)
2015(10617)
2014(10573)
2013(10069)
2012(9611)
2011(8932)
2010(9158)
2009(8290)
2008(8208)
2007(7823)
2006(7237)
2005(6401)
作者
(27120)
(22491)
(22025)
(21069)
(14408)
(10513)
(10262)
(8703)
(8516)
(8369)
(7751)
(7553)
(7406)
(7164)
(7101)
(6776)
(6698)
(6612)
(6523)
(6410)
(5847)
(5515)
(5474)
(5358)
(5212)
(4995)
(4992)
(4942)
(4682)
(4648)
学科
(29216)
经济(29162)
管理(23179)
(16853)
(13448)
企业(13448)
中国(12784)
(10622)
(10605)
图书(10580)
书馆(10034)
图书馆(10034)
工作(9149)
(8309)
(8194)
地方(7998)
方法(7799)
理论(7071)
业经(6901)
(6804)
教育(6777)
农业(6366)
(6127)
(6117)
金融(6110)
(5914)
银行(5892)
数学(5849)
(5797)
数学方法(5702)
机构
大学(126096)
学院(120676)
研究(45845)
管理(42544)
(41842)
经济(40525)
理学(34261)
中国(34117)
理学院(33756)
管理学(32947)
管理学院(32658)
(28794)
科学(28269)
(23386)
(22875)
(22811)
图书(22174)
(21884)
书馆(21604)
图书馆(21600)
中心(21132)
研究所(20953)
(20038)
师范(19810)
北京(18486)
业大(18268)
(17927)
农业(17581)
(16988)
技术(16314)
基金
项目(78024)
研究(61228)
科学(58925)
基金(52893)
(47466)
国家(46570)
科学基金(37650)
社会(36225)
社会科(33913)
社会科学(33901)
(30838)
编号(27987)
教育(27867)
基金项目(26961)
成果(26481)
(25993)
自然(22007)
自然科(21457)
自然科学(21444)
自然科学基金(21030)
资助(20910)
课题(19146)
项目编号(17948)
重点(17485)
(16861)
(16590)
(16435)
(16239)
(15446)
国家社会(15001)
期刊
(53840)
经济(53840)
研究(38026)
中国(35629)
图书(30447)
学报(25218)
书馆(24630)
图书馆(24630)
教育(22555)
(21708)
大学(18583)
(18265)
科学(17821)
管理(16032)
学学(14986)
农业(14411)
技术(11353)
(10656)
金融(10656)
(10388)
论坛(10388)
情报(8741)
业经(8598)
财经(8251)
经济研究(8228)
(7750)
(7253)
职业(7125)
(6845)
问题(6638)
共检索到2166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数字资源唯一标识符系统(以下简称"CDOI系统")是国家数字图书馆工程的核心配套子系统,也是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以下简称"推广工程")省、市级图书馆软件平台建设的必配系统。数字资源唯一标识符是数字资源的唯一身份证。通过对数字资源进行唯一标识,实现了对数字资源的精确定位、统一编号和规范管理,为图书馆间的数字资源整合以及应用系统的互联互通提供技术支撑,使不同地域的读者能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魏大威  
文章通过分析国内外数字资源唯一标识符的应用现状,提出了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唯一标识符体系的构建方案,拟通过对数字资源的唯一标识符标准规范、技术平台、服务模式以及管理体系的建设,为公共图书馆分散、异构的海量数字资源的整合提供技术支撑,带动各地数字图书馆服务水平的全面提升,促进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
[期刊] 国家图书馆学刊  [作者] 汪东波  张若冰  
近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正式通过。该法是促进我国公共图书馆事业法治化发展的重要里程碑,并首次以法律形式对国家图书馆的职能、任务进行了明确界定。本文对照国外关于国家图书馆立法的相关规定,对我国《公共图书馆法》中关于国家图书馆履行独特职能、接受出版物缴送、发挥公共图书馆功能等相关规定进行论述。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朱江  李欣怡  任晓亚  姜恩波  陈云伟  钟将  
国际标准关联标识符(ISLI)标准已经在新闻出版领域取得快速普及与应用。作为信息资源与用户的枢纽中心,图书馆领域与新闻出版业存在天然的联系,了解ISLI标准在新闻出版等领域的实施情况,有利于加速ISLI标准在图书馆行业的应用。文章在梳理ISLI标准的概念、编码体系、实践应用等的基础上,提出优化图书馆数字资源管理系统以支持ISLI编码的识别与管理,积极制定适合于图书馆知识资源和知识元关联的行业标准ISLI/LIB,进行基于ISLI/LIB的知识资源回溯关联、知识元关联服务以及注册中心的构建等应用对策,为用户提供更加精、准、深、专的知识资源和知识服务。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罗鹏程  崔海媛  聂华  朱玲  韦成府  
为了实现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的持久标识,促进系统间互操作性的增强,本文对持久标识符进行了广泛深入调研,对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4种持久标识符的原理和国内外应用情况进行了梳理,从费用、使用量、互操作、标识符与元数据四个方面对其做了全面地比较分析。结合北京大学图书馆的实际情况,介绍了持久标识符在开放研究数据平台、机构知识库、系统间互操作上的应用。
[期刊] 数字图书馆论坛  [作者] 王乐春  季士妍  
国家图书馆经过十多年信息化建设,已经建立相对完善的三层架构存储网络体系,能较好支撑图书馆业务服务和资源的保存利用。随着数字资源迅猛增加,数字资源的重要性和珍贵性不断提升,灾备中心和战略储备库建设已提上议事日程。本文根据图书馆业务对存储体系提出的新目标,分析得出目前存储体系面临的三个挑战(系统挑战、资源挑战和长期保存挑战);依据国家图书馆职责定位和未来发展方向,设计出以主存储为中心的服务体系结构、多级多地战略级灾备体系结构和永久保存体系结构,为实现国家图书馆"两地三中心"的数字资源存储和服务业务要求提供技术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魏群义  袁芳  贾欢  霍然  侯桂楠  杨新涯  
以国家图书馆和31家省级公共图书馆为研究对象,采用网络调研、问卷调查、有效性测试等方法,对中国图书馆的移动服务现状进行调研,并与美国排名前25位的公共图书馆的移动服务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公共图书馆移动服务普及率偏低,服务模式主要为WAP和APP;移动服务和移动资源较为丰富,移动服务具有良好的个性和交互性,但存在移动服务体系不完整、移动服务缺乏创新性、知晓度较低、有效性整体不高等问题。中美公共图书馆的移动服务各有所长,中国图书馆提供了更为丰富的移动服务和移动资源,而美国图书馆移动服务更加人性化和精细化,与移动终端结合得更好,馆藏信息的展示效果较好。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辰  周莉  王璐  郝晓雪  张春玲  王凯艳  王雪峰  
[目的/意义]数字科研数字环境下,实现科研实体唯一标识符的互操作有助于科研信息的交流、重用和集成,进而促进学术知识创新。[方法/过程]首先分析科研实体唯一标识符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而从项目研究、理论研究以及互操作协议及措施三方面,对国内外科研实体唯一标识符互操作的研究现状进行全面梳理,从而得出当前互操作研究面临的主要问题。文章从影响互操作的几个关键问题着手,构建了科研实体唯一标识符互操作框架,包括元数据关联、元数据标准以及科研实体标识符管理机制几个方面。[结果/结论]科研实体唯一标识符互操作过程较为复杂,文章认为可从技术和管理机制角度,提出较为完整的互操作框架为互操作实施人员提供参考。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2013年12月12—13日,由国家图书馆主办的"第十四届全国省、自治区、直辖市、较大城市图书馆馆长联席会议"在国家图书馆召开,会议主题是围绕全国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问题进行研讨。国家图书馆馆长周和平、文化部公共文化司巡视员刘小琴、国家图书馆领导班子成员和全国公共图书馆50余位馆长出席了会议。国家图书馆党委书记、常务副馆长詹福瑞,副馆长陈力先后主持了会议。讨论中,与会馆长集思广益、畅所欲言,对构建现代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提出了许多重要的意见和建议,并希望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何善祥  
通过理论结合实际的研究,指出数字图书馆不是图书馆发展的唯一形态。21世纪上半叶图书馆事业呈多样化,传统图书馆仍有强大的生命力,复合型图书馆是未来图书馆的主要形态。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邱冠华  于良芝  李超平  高文华  屈义华  
尽管我国在"十五"末期初步实现了县县有图书馆的目标,但事实上大部分人口仍处在公共图书馆服务的覆盖范围之外。在"提供普遍均等公共文化服务"以"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方针政策下,覆盖全民的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已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然而,覆盖全民的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和运行又将对公共财政的支付能力和图书馆职业的服务能力带来巨大挑战。正在形成中的《公共图书馆法》就是要在这样的背景下为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选择合理的建设体制。本研究在对国内外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经验的总结归纳、对五个案例地区总分馆的成本核算、对五个样本省份构建全覆盖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要素分析的基础上,提炼发现,提出建议,为《...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李超平  
杭州图书馆建立主题分馆,为杭州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开创了一条新的路径——以主题分馆的形式将图书馆服务分布到城市的各个角落。但在实际服务过程中,为了避免主题图书馆为少数人服务,把公共资源变成少数人的俱乐部,要厘清以下三个问题:如何避免"主题"变成门槛,"主题"的选择有无禁忌,如何在专题服务与大众服务之间找到平衡。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王冰  
在阐述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的目标和原则基础上,分析了深圳市建设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实践和存在问题,并对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了建议。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朱淑华  
随着公共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建立完善的统计体系,形成准确、系统、可比对、获取方便的权威数据,已成为迫切的现实需要。基于图书馆统计所具有的重要意义和图书馆统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公共图书馆界应提倡统计工作的整体化观念,建立统一的组织管理架构和指标体系,把单个图书馆统计放在统一的组织领导和规范下进行,完善统计制度,实施网络填报,累积统计数据库,建设公共图书馆统计体系。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张欣  徐向东  
阐述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图书馆的地位及作用,解析了全覆盖的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特征,对国外城市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及其启示详加分析,提出我国全覆盖的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与发展对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