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505)
2023(3864)
2022(3221)
2021(3166)
2020(2598)
2019(5854)
2018(5844)
2017(10706)
2016(6002)
2015(6671)
2014(6515)
2013(6377)
2012(6109)
2011(5477)
2010(5687)
2009(5266)
2008(5173)
2007(4949)
2006(4382)
2005(3899)
作者
(17696)
(14657)
(14533)
(13740)
(9461)
(7000)
(6664)
(5674)
(5552)
(5226)
(5200)
(5166)
(4808)
(4781)
(4716)
(4374)
(4261)
(4237)
(4176)
(4168)
(3634)
(3627)
(3524)
(3333)
(3277)
(3263)
(3246)
(3075)
(2976)
(2914)
学科
(19935)
经济(19894)
管理(14706)
(12347)
(9311)
企业(9311)
方法(7258)
(6904)
中国(6756)
数学(6182)
数学方法(6101)
(5907)
资源(5619)
(4797)
农业(4461)
环境(4372)
(4127)
金融(4127)
业经(4082)
(3833)
(3782)
贸易(3780)
(3732)
(3691)
理论(3580)
地方(3510)
(3466)
(3459)
银行(3448)
(3381)
机构
大学(84438)
学院(81177)
(32479)
研究(31768)
经济(31707)
管理(30615)
理学(25292)
理学院(24975)
中国(24917)
管理学(24556)
管理学院(24403)
科学(20019)
(19822)
(16725)
研究所(15322)
(14608)
(14392)
中心(14338)
北京(13376)
业大(13249)
(12572)
(12404)
(12098)
师范(12015)
财经(11431)
农业(10886)
(10501)
师范大学(9943)
(9830)
经济学(9808)
基金
项目(55937)
科学(42772)
研究(40962)
基金(39772)
(36968)
国家(36209)
科学基金(29000)
社会(24879)
社会科(23477)
社会科学(23465)
基金项目(20613)
(20436)
自然(18668)
教育(18157)
自然科(17957)
自然科学(17950)
(17774)
自然科学基金(17632)
编号(16678)
资助(16610)
成果(14197)
重点(12644)
(12424)
(11966)
课题(11181)
科研(10725)
国家社会(10660)
(10654)
教育部(10331)
大学(10182)
期刊
(39254)
经济(39254)
研究(22622)
中国(20549)
学报(15139)
科学(13976)
(12688)
大学(11352)
管理(11059)
学学(10296)
教育(10066)
(9863)
农业(8847)
图书(7432)
林业(7311)
资源(7009)
(6747)
金融(6747)
业经(6145)
(5964)
技术(5919)
书馆(5549)
图书馆(5549)
问题(5256)
财经(5252)
世界(5205)
经济研究(4856)
科技(4782)
(4611)
国际(4423)
共检索到1322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达凤全  
“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是中国政府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大举措;中央决心大,四川各地积极配合,工程已顺利启动。启动本项工程在经济、社会等方面联带产生了诸多新问题和困难,应予及时、妥善解决;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为川西地区经济结构调整带来新的机遇。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张佩昌  
本文回顾了40年来我国天然林经营保护有关科学理论的提出与发展,及20年前科学家就森林破坏后的严重生态后果的科学预见,结合我国当前实施的天然林保护工程,分析了我国林业当前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工程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并对工程中的有关内容进行了探讨。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一、1998年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执行情况1.基本建设投资情况。1998年国家下达内蒙古森工集团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基本建设投资计划37870万元,其中中央债券投资25770万元,地方债券投资12100万元。分项计划为:①公益林投资计划31177万元,其中中央债券投资19077万元,地方债券投资12100万元。②商品林投资计划6693万元,利用中央债券作为商品林建设的资本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曹玉昆  黄显乔  朱震锋  
科学有效的生态工程效益计量与评价是改进工程宏观决策机制、提升工程质量的重要基础。通过对中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效益评价研究的文献梳理,系统分析了天保工程效益评价的主要特点、方法及存在的不足,并在深刻总结中国天保工程效益评价六点研究趋势的基础上,从转变思想、完善机制、人才培养和理论创新四个方面提出提升天保工程效益评价质量和促进效益评价工作开展的几点建议。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陈丽荣  曹玉昆  苏蕾  朱震锋  
以Web of Science数据库核心合集1986—2014年的127篇天然林保护工程文献为研究对象,以Cite Space可视化软件为分析手段,尝试从定性判断到定量分析、从图表统计到信息可视化,对国际天然林保护工程研究领域的知识结构、发展脉络、研究机构和研究热点进行深入挖掘,是对天然林保护工程领域文献研究的新尝试。研究结果显示,国际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研究基础相对集中,可分为四大聚类,分别是中国天然林保护实践、生态工程经验总结和未来工作重点、发展中国家生态保护、天然林保护与生物多样性研究;从聚类研究脉络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一、工程实施概况1.领导重视、大力宣传。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是党中央、国务院站在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高度做出的一项重大决策,是改善我国生态环境乃至全球环境的一项德政工程。黑龙江省委、省政府对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非常重视,给予了大力支持。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婷婷  吴水荣  张超  陆霁  叶兵  
利用文献分析与频度分析法,以天保工程政策目标为导向,结合指标重要值构建了省级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社会效益评价指标体系。该评价指标体系涵盖了人口与就业、社会保障、优化产业结构、富余职工安置、改善生活质量与社会安定6个方面共12个指标。采用熵值法对各指标进行权重赋值,利用综合指数法计算长江上游区域、黄河上中游区域以及东北、内蒙古等各省份重点国有林区的社会效益综合值,最后根据1998—2018年的森林资源清查所得到的森林覆盖率,通过加权平均计算区域水平的社会效益综合指数。结果表明:对天保工程社会效益影响较大的指标分别是改善生活质量、优化产业结构、人口与就业。三大区域的社会效益均呈逐年上涨的趋势。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李娜娜  
山西省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以来,经济效益在综合效益中的占比逐年提升,主要体现在:林木价值和林副产品价值效益显著,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增幅明显,林业生产总值逐年上升,产业布局更加合理,资金利用率高,实施效果良好。文章借鉴相关研究方法,利用第八次、第九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以及林业统计年鉴等相关数据,对山西省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2010~2016年经济效益进行了评价,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王永青  周泽峰  孙玉洁  
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后,原有林区产业结构发生巨大变化,引起职工在产业间和产业内部的转移。木材生产和相关领域的职工大幅下岗,转向森林管护,生态公益林建设,商品林生产,多种经营和其他途径,林区再就业将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必须建立再就业工程组织体系和服务体系,以使再就业工程顺利运行。对再就业工程面临的资金短缺、职工技能培训等问题,政府应加大投入力度,开展全方位领导与组织。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陈蓬  闫光锋  李小勇  李惠玲  
通过对海南省天然林保护情况的调查,对其生态、社会、经济和企业发展进行了分析评价。结果表明,天然林保护工程对海南省森林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社会经济发展等产生良好的效果,给森工企业发展和当地居民生活改善带来了一系列新变化。针对工程存在的对国家经济依赖性强、后续支柱产业尚未形成、林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落后等主要问题,提出了调整完善天保工程实施方案、多目标经营资源优势产业、加快创新森工企业发展机制、强化林区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等政策措施。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李娜娜  
山西省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自2000年正式启动以来,进展顺利、成效显著,在林业生态建设中始终发挥着引领和主导作用,为改善黄河中游流域极其脆弱的生态环境、保障环京津地区的生态安全作出了历史性贡献。文章介绍了山西省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森林资源状况、取得的建设成效、省内主要政策,提出了建议及对策。今后要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逐步在山西全面建设完备的生态体系。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刘俊  
对山西省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5年来的建设实践进行了总结分析,指出工程实施中存在静态方案与动态管理矛盾突出、国有林场经济困难、森林经营工作滞后、林牧矛盾突出等问题。提出“十一五”期间需完善调整工程建设实施方案,加强科学经营,建立健全公益型事业保障体制,促进后续产业发展等对策。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婷婷  吴水荣  张超  陆霁  叶兵  
利用文献分析与频度分析法,以天保工程政策目标为导向,结合指标重要值构建了省级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社会效益评价指标体系。该评价指标体系涵盖了人口与就业、社会保障、优化产业结构、富余职工安置、改善生活质量与社会安定6个方面共12个指标。采用熵值法对各指标进行权重赋值,利用综合指数法计算长江上游区域、黄河上中游区域以及东北、内蒙古等各省份重点国有林区的社会效益综合值,最后根据1998—2018年的森林资源清查所得到的森林覆盖率,通过加权平均计算区域水平的社会效益综合指数。结果表明:对天保工程社会效益影响较大的指标分别是改善生活质量、优化产业结构、人口与就业。三大区域的社会效益均呈逐年上涨的趋势。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谭灵芝  冯慧娟  
天然林保护工程涉及到林业资源、水资源、野生动物保护等一系列环境问题,我国现有的天然林保护工程主要是由政府集中管理,这种管理模式易出现不同主体之间利益划分的不一致性,不能从根源上解决天然林保护与保护地经济发展的矛盾,因而呈现出无效化特征。改变现存问题的突破点在于构建基于不同利益主体环境权益的管理制度,让第三方参与天然林管理的环境善治模式,从而实现我国天然林资源保护的可持续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