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354)
- 2023(14851)
- 2022(12842)
- 2021(12033)
- 2020(9699)
- 2019(22462)
- 2018(22249)
- 2017(41680)
- 2016(22513)
- 2015(25311)
- 2014(25289)
- 2013(24876)
- 2012(23100)
- 2011(21050)
- 2010(21338)
- 2009(19192)
- 2008(18757)
- 2007(16653)
- 2006(14936)
- 2005(13371)
- 学科
- 济(94657)
- 经济(94559)
- 管理(63260)
- 业(63205)
- 企(51781)
- 企业(51781)
- 方法(36607)
- 数学(30597)
- 数学方法(30246)
- 中国(29149)
- 农(27038)
- 地方(25459)
- 业经(23041)
- 财(20195)
- 学(19773)
- 农业(18376)
- 制(16829)
- 贸(16810)
- 贸易(16795)
- 易(16222)
- 和(15810)
- 理论(15767)
- 银(15657)
- 银行(15617)
- 技术(15337)
- 行(15057)
- 融(14994)
- 金融(14993)
- 环境(14914)
- 发(14287)
- 机构
- 大学(319975)
- 学院(318939)
- 管理(126513)
- 济(125727)
- 经济(122804)
- 研究(111978)
- 理学(108414)
- 理学院(107126)
- 管理学(105427)
- 管理学院(104828)
- 中国(82853)
- 京(69989)
- 科学(68808)
- 财(56714)
- 所(56304)
- 研究所(51105)
- 农(50760)
- 中心(49773)
- 江(47563)
- 业大(46099)
- 范(45561)
- 师范(45178)
- 北京(45088)
- 财经(44742)
- 院(40872)
- 经(40588)
- 州(39274)
- 农业(39220)
- 师范大学(36538)
- 经济学(35929)
- 基金
- 项目(214954)
- 科学(168547)
- 研究(161206)
- 基金(153409)
- 家(133553)
- 国家(132070)
- 科学基金(112635)
- 社会(99957)
- 社会科(94531)
- 社会科学(94503)
- 省(84225)
- 基金项目(81202)
- 教育(73598)
- 自然(71663)
- 划(70989)
- 自然科(69926)
- 自然科学(69912)
- 自然科学基金(68647)
- 编号(67266)
- 资助(62340)
- 成果(55629)
- 发(49687)
- 重点(48058)
- 课题(46895)
- 部(46708)
- 创(44659)
- 创新(41430)
- 项目编号(41276)
- 国家社会(40252)
- 科研(40216)
- 期刊
- 济(147038)
- 经济(147038)
- 研究(98511)
- 中国(66459)
- 学报(48898)
- 管理(48818)
- 农(47748)
- 科学(46757)
- 教育(42783)
- 财(40886)
- 大学(37151)
- 学学(34467)
- 农业(33467)
- 融(29039)
- 金融(29039)
- 技术(28404)
- 业经(25588)
- 经济研究(22479)
- 财经(21193)
- 图书(19958)
- 问题(18785)
- 经(18039)
- 业(17340)
- 科技(16201)
- 理论(15708)
- 技术经济(15235)
- 现代(15222)
- 商业(14673)
- 坛(14498)
- 论坛(14498)
共检索到4860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蔡之兵 李东兴
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国家面临的最优发展模式截然不同。立足百年未有之变局的时代背景,从发展环境、发展条件、发展阶段与发展目标等四个层面,指出当前我国面临的发展逻辑已经发生了深刻转变。在此基础上,结合西部地区发展实际,明确了这种发展逻辑的转变会从发展方式、发展格局、发展动力、发展载体等四个层面对新时代西部大开发战略提出新的挑战与要求。进一步分析表明,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是国家发展逻辑转变对西部地区发展质量产生影响的具体表现。最后,结合西部地区适应新发展逻辑的不足与短板,提出坚持以提高统筹发展和安全的能力为战略主线、以提高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能力为战略目标、以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要求为战略保障、以提高发展新质生产力为战略重点是新时代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操作重点,以期为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有效实施提供更有价值的参考。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柳华平 程岩 周可芝
西部地区在全国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中举足轻重。赋能西部大开发是高质量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税务实践的应有之义。针对现行税收政策对西部大开发存在的问题,完善路径应包括:立足赋能产业转型升级,完善税制结构;立足赋能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健全绿色税制体系;立足赋能高水平对外开放,优化税收营商环境;立足赋能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健全区域税收政策。
关键词:
税收 西部大开发 区域经济 高质量发展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陈栋生
选准战略重点,关系有效启动、推进西部大开发。作者认为应以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和人力资本开发作为切入点,紧扣西部投资环境与人居环境的改善,相应调整优化地区经济结构,提高西部地区的自我发展能力与市场竞争力。
关键词:
投资环境 特色经济 竞争优势
[期刊] 改革
[作者]
文丰安
西部地区是国家重要的生态屏障和能源资源接续地,也是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难点和重点地区,更是我国发展重要回旋余地和提升全国平均发展水平的巨大潜力所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是我们党在20世纪末21世纪初作出的重大决策,西部大开发也因此被称作"世纪工程"。从那时至今,这项世纪工程持续开展已近20年,历时长、范围广、影响深,在实现西部经济增长快速提升、人民生活大幅改善的同时,更是为我国的可持续发展作出了不可或缺的重大贡献,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蒲龙
西部大开发战略迄今已实施16年,作为影响范围广、持续时间长的国家级战略政策,客观评价其实施效果不仅有利于完善其未来发展,也对其他的区域政策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从微观层面出发,利用1999—2010年重点县样本评估西部大开发战略对其经济发展的影响,利用双重差分法剥离其他干扰因素,发现西部大开发战略能够显著提高西部地区重点县人均实际国民生产总值0.061%,该结论也能通过相关的稳健性检验,表明西部大开发战略在其实施的第一阶段内,有效地促进了西部地区重点县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
西部大开发战略 重点县 双重差分法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蒲龙
西部大开发战略迄今已实施16年,作为影响范围广、持续时间长的国家级战略政策,客观评价其实施效果不仅有利于完善其未来发展,也对其他的区域政策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从微观层面出发,利用1999—2010年重点县样本评估西部大开发战略对其经济发展的影响,利用双重差分法剥离其他干扰因素,发现西部大开发战略能够显著提高西部地区重点县人均实际国民生产总值0.061%,该结论也能通过相关的稳健性检验,表明西部大开发战略在其实施的第一阶段内,有效地促进了西部地区重点县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
西部大开发战略 重点县 双重差分法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徐璋勇 葛鹏飞
政府干预是资本错配的原因之一,那么政府政策是否必然会导致资本错配呢?西部大开发作为中国较早实施的重大区域发展战略,关于其对资本错配影响的探索可以解答这一困惑。基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使用双重差分法研究发现,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不仅没有恶化西部资本配置,反而通过企业所得税的税收优惠政策显著缓解了资本错配问题,缓解效应表现出"先大后小"的动态特征。西部大开发战略主要改善了国有企业、民营企业、非出口企业的资本错配,对外资企业、出口企业的影响不显著。进一步研究表明,企业生产率的提高会强化西部大开发对民营企业、非出口企业资本错配的改善作用,也会加剧国有企业、出口企业的资本错配问题。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省社联课题组
西部大开发是在西部总体条件相对弱势基础上的开发 ,是一项由国家支持的多领域扶贫攻艰任务。开发的体制是以宏观调控下的市场经济为导向 ,开发的前提是观念和体制的创新 ,开发的长期战略支撑点是教育、科技、人才的发展。山西在西部大开发中 ,必须从地理上的承东启西变为基础设施大通道上的承东启西。抓住西部大开发中物资需求的商机 ,适时调整产业结构 ,并在与西部的合作中谋求双赢
关键词:
西部大开发 山西经济 机遇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熊伟 刘万明
西部大开发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我国历史上曾经出现过好几次西部开发的高潮,但是不论是开发规模还是深度,它们都不能与当今的西部大开发相提并论。尤其是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使当今的我国西部大开发成为一项艰巨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完成好系统工程需要系统的举措,本文对此进行了重点探讨。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程道品 王忠诚
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大在西部的投资力度,在旅游等领域实行更加开放和优惠的政策。西部大开发必将引发新一轮旅游开发热潮,桂林旅游产业将面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过杰 杜肯堂 杨钢 郭晓鸣 蓝定香
邛崃是成都平原地区的重要城市 ,也是我国最早的县级经济体制综合政策试点县市之一。本文从邛崃经济发展的现状出发 ,提出了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 ,战略重点和战略措施 ,并为该城市的发展进行了较为科学准确的形象定位
关键词:
西部大开发 邛崃市 发展战略 研究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盛广耀
从西部大开发的趋势发展特征来看,未来几年西部地区仍将处于经济较快增长的时期,在全国区域发展空间格局中的战略地位将更加突出,同时也将进入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最后攻坚阶段。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深化需要直面几个关键性问题,即传统的区域开发路径能否解决东西部发展的差距问题,以大项目为主的开发方式能否解决西部的内生发展问题,以经济增长为核心的开发思路能否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普惠性的政策扶持能否解决西部地区内部的协调发展问题。未来西部大开发应围绕“内生发展、全面小康”这一发展主线,进一步拓展发展思路,充实开发内涵,强化内生开发、深度开发、反向开发、扶贫开发、合作开发等重点开发模式。
关键词:
西部大开发 发展思路 内生发展 开发模式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陈德敏
本文以增长极理论为指导,遵循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这一客观规律,运用点轴开发理论和网络开发理论,在大量调查研究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结合西部的社会经济环境和人文地理条件,提出了进行西部开发的战略框架,并确立了开发的战略重点。
关键词:
西部大开发 增长极 战略重点 对策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冯之浚,孙海鹰,韦苇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陈栋生
一、西部大开发的总体战略思路 实施西部大开发、加快中西部发展,是党中央面向新世纪提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全新的体制背景、市场态势和对外开放环境,要求西部大开发必须有新思路、新机制、新方法,不能沿用传统的发展模式。 ——坚持经济建设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方针。西部地处上风上水,是国家生态屏障之所在,而大部分地域环境生态基础脆弱,在西部大开发中始终坚持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方针,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从总体规划到重大项目、重大举措,都既要核算其直接的经济效益,更要考虑其引发的环境生态效应,以全面可信的科学评估作为决策依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