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755)
- 2023(5367)
- 2022(4485)
- 2021(4209)
- 2020(3373)
- 2019(7613)
- 2018(7564)
- 2017(12869)
- 2016(7474)
- 2015(8714)
- 2014(8622)
- 2013(7861)
- 2012(7400)
- 2011(6635)
- 2010(7059)
- 2009(5977)
- 2008(6221)
- 2007(6136)
- 2006(5478)
- 2005(4602)
- 学科
- 济(21942)
- 经济(21914)
- 业(19270)
- 管理(19050)
- 企(16416)
- 企业(16416)
- 中国(10045)
- 农(9017)
- 理论(7559)
- 教育(7227)
- 教学(6769)
- 地方(6749)
- 业经(6561)
- 农业(5686)
- 方法(5468)
- 策(5462)
- 财(5075)
- 制(4935)
- 技术(4850)
- 划(4800)
- 学法(4537)
- 教学法(4537)
- 和(4521)
- 贸(4513)
- 贸易(4508)
- 易(4420)
- 发(4247)
- 银(4053)
- 银行(4043)
- 学理(4034)
- 机构
- 学院(95823)
- 大学(92731)
- 研究(34210)
- 管理(33720)
- 济(32925)
- 经济(31863)
- 理学(27395)
- 理学院(27033)
- 管理学(26508)
- 管理学院(26307)
- 中国(24743)
- 京(21162)
- 科学(19498)
- 江(17246)
- 所(16659)
- 财(16040)
- 范(15416)
- 中心(15331)
- 师范(15285)
- 技术(15154)
- 研究所(14713)
- 农(14405)
- 北京(13789)
- 职业(13641)
- 州(13629)
- 院(13269)
- 教育(12676)
- 业大(12266)
- 财经(11944)
- 师范大学(11749)
- 基金
- 项目(59019)
- 研究(49130)
- 科学(45117)
- 基金(37905)
- 家(33344)
- 国家(32511)
- 社会(27389)
- 科学基金(26898)
- 教育(25829)
- 社会科(25595)
- 社会科学(25583)
- 省(25234)
- 编号(22585)
- 划(20972)
- 成果(19582)
- 基金项目(19277)
- 课题(17824)
- 自然(16170)
- 自然科(15751)
- 自然科学(15747)
- 资助(15594)
- 自然科学基金(15454)
- 年(15358)
- 重点(14113)
- 发(13317)
- 项目编号(13183)
- 创(12802)
- 部(12798)
- 规划(12795)
- 性(12536)
共检索到1658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林健
卓越工程师是国家战略人才力量,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建设是“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继续深入推进,其主要目标是培养造就一批国家重大战略急需的高层次卓越工程师。本文聚焦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建设,依次从学院定位、建设目标、培养标准、培养模式、培养方案、课程体系、质量评价等方面进行讨论,旨在为相关高校和央企开展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为推动建设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工程师培养体系提出建议。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王进富 崔译方
加快培养大批卓越工程师,是服务制造强国战略和中国式现代化进程的重要支撑。在总结我国工程教育和工程师培养进程及现状的基础上,分析存在的工程实践难、校企合作不适应等问题,进而调研总结已挂牌成立的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现状、特点及问题,并通过与国内开展的中外合作工程师培养、英法为代表的国外工程师培养机构进行对比,为我国卓越工程师培养改革提供参考建议,最后系统提出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建设的创新机制建议。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林健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以下简称"卓越计划")将强化实践能力作为卓越工程师培养的核心。不论是本科层次还是研究生层次卓越工程师的培养,不论是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还是综合素质的养成,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基础,也是关键。因此,构建满足卓越工程师培养目标要求的工程实践教育体系,是培养和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卓越工程师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张慧研
工程文化教育强调以人与工程的关系、人对工程的态度等为出发点,把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使培养的工程师在道德伦理、知识能力、素质境界等各方面协调发展,成为一个完善的、全面发展的人。黑龙江工程学院在人才培养实践中,立足自身人才培养历史传统优势和学科专业特点,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现代工程需要,着眼培养既具有一流工程实践能力,又具有优良综合素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陈子辉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以下简称"卓越计划")是促进我国由工程教育大国迈向工程教育强国的重大举措。行业企业深度参与培养过程是"卓越计划"的一个重要特点,校企合作成为"卓越计划"成功的关键。然而,现实的情况是,我国工程人才培养中的校企合作模式易受到企业、专业、教育体制限制等因素影响,存在着一些共性问题。包括:学生的个体差异性体现不足;培养方案有待完善;实习岗位多向高年级倾斜;"N+1"的培养模式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等等。针对校企合作开展人才培养涉及范围广、内容多、建设周期长的实际,应从各角度全面推动校企合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史铭之
高素质现场工程师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能级提升亟需的人才,也是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重要人才培养类型。卓越现场工程师的培养标准包括职业道德与社会责任意识、专业理论知识、工程实践能力、组织管理和团队协作能力、创新意识和学习能力、国际合作交流能力等六个方面。校企联合是卓越现场工程师培养的基本途径,基于此,构建形成技术本科卓越现场工程师培养体系:通过应用导向的理论学习,促进专业理论知识的掌握;通过真实环境的实践应用,促进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通过技术伦理的文化熏陶,强化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基于优势潜能的个性化发展,促进卓越人才的素质提升。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李培根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教育部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精神而率先启动的一项重大改革计划,其主要目标是面向工业界、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对于我国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以及增强综合国力、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目前,中国已经有一些大学开始推进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那么,对于高校来说,工程师培养怎样才能算得上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陈子辉
面向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突出建筑类专业特点,从工程实训中心的建设理念、建设目标、运行机制、布局设计、制度建设5个方面对中心的建设进行了研究,采取了"中心+平台、学校+企业"的建设模式,突出建筑、水、暖、电等学科专业融合,打破学科界限,资源共享,建设交叉实训项目。
关键词:
卓越工程师 专业融合 学科界限 资源共享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李辉
教材建设作为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以下简称"卓越计划")中的重要教学资源,是"卓越计划"指导思想、培养目标、培养标准以及重点任务的集中体现和实践载体,是培养和造就高素质工程技术专门人才的基本保证,对于推进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工程设计能力和工程创新能力等均具有重要作用。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林健
落实"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学校方案应分为学校工作方案和专业培养方案两部分。本文在分析制定专业培养方案所应遵循的原则的基础上,具体研究专业培养方案的主要内容,包括学校培养标准的制定与实现以及企业培养方案的制订与实施,以期为高校制定和实施"卓越计划"专业培养方案提供借鉴与参考。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胡德鑫 逄丹丹 顾佩华
现代产业学院是深化产教融合和夯筑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的新型组织。基于我国首批50家现代产业学院的范例,解析当前现代产业学院建设的兴起动因与建设目标、建构逻辑与融合策略、未来行动路径。研究显示,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服务国家重点领域;赋能产教深度融合,引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创新工程教育组织形式,深化新工科建设;变革人才培养模式,造就新时代卓越工程师共同形塑现代产业学院的兴起动因与建设目标。进一步,当前现代产业学院的建构逻辑与融合策略集中在构建多元利益主体协同参与的混合式组织架构;注重基于OBE理念的人才培养方案反向设计;创建浸润真实工程环境的项目式教学范式。最后,指出未来推进现代产业学院高质量发展的行动路径。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陈倩 欧阳骥
教育部发起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旨在为各行各业培养满足行业需求的优秀工程师后备军。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需要具备系统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因此,该计划的实施要求高校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全方位改革。文章借鉴了欧美以能力培养为目标的CDIO人才培养模式,并结合珠江三角洲软件行业人才标准和需求调研结果,从培养目标与规格、知识体系设置、工程实践教学体系设计等几个方面探索了软件工程专业"卓越计划"的人才培养和实施模式。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辅小荣 何坚强
高等工科院校以工程为导向的工程实践环节的实施是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中的一个关键。盐城工学院在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过程中,通过深化校企结合形式,不断探索新形势下的工程教育新模式;分析工程需求,设计基于项目驱动的工程实践实施方案,为提高卓越工程师专业学生的工程职业素养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关键词:
项目驱动 卓越工程师 工程实践 培养模式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黄侃 冯文全 熊璋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的重大改革项目,自2010年启动以来,有力地推动了高等工程教育的发展,在培养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优秀工程技术人才方面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深入贯彻国家相关部署,促进北京地区高等工程教育的快速发展,在北京市教委的倡议下,北京航空航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王孙禺 谢喆平 张羽 龙宇 李雪 石小岑
根据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统一部署,由中国工程院承担系列卓越人才培养计划实施情况评估课题,对《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贯彻落实情况开展中期评估。从项目执行情况看,参与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高校逐渐建立了与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创新了工程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培训和跨界学习逐渐培育能够胜任高水平工程教育教学的专业师资队伍。卓越计划的实施,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工程技术人才培养质量;促进了校企紧密合作,产生了一定的辐射作用和社会效应,为卓越计划的后续实施和最终目标达成奠定了良好基础。
关键词:
规划纲要 卓越计划 工程教育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