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911)
2023(14226)
2022(12073)
2021(11192)
2020(9176)
2019(20969)
2018(20328)
2017(38767)
2016(20161)
2015(22186)
2014(21861)
2013(21256)
2012(19652)
2011(17634)
2010(17542)
2009(15665)
2008(15224)
2007(13266)
2006(11559)
2005(10247)
作者
(55279)
(46203)
(45891)
(43177)
(29431)
(22026)
(20895)
(17971)
(17559)
(16085)
(15685)
(15634)
(14475)
(14320)
(14282)
(14181)
(13741)
(13274)
(13127)
(13126)
(11313)
(11278)
(11119)
(10632)
(10425)
(10352)
(10115)
(10039)
(9097)
(9046)
学科
(90448)
经济(90362)
(58289)
管理(57436)
(46509)
企业(46509)
方法(35501)
数学(31202)
数学方法(30789)
中国(26871)
地方(25738)
(25437)
业经(20545)
(20147)
农业(17884)
(15256)
贸易(15244)
(14773)
(14731)
(14629)
地方经济(14590)
(14575)
金融(14573)
环境(14432)
(14323)
银行(14309)
技术(13885)
(13802)
(13475)
(13447)
机构
学院(278713)
大学(276371)
(118081)
经济(115786)
管理(110547)
理学(95034)
研究(94281)
理学院(93963)
管理学(92380)
管理学院(91832)
中国(71879)
(57868)
科学(55556)
(53174)
(45217)
中心(44418)
财经(42450)
(41382)
研究所(41015)
(40906)
(38628)
(38377)
师范(37948)
业大(37454)
北京(36371)
经济学(36069)
(34983)
(33277)
经济学院(32486)
财经大学(31681)
基金
项目(191974)
科学(153605)
研究(143394)
基金(140073)
(121871)
国家(120530)
科学基金(104866)
社会(93073)
社会科(88402)
社会科学(88381)
(75070)
基金项目(73889)
自然(66287)
教育(66108)
自然科(64616)
自然科学(64598)
自然科学基金(63426)
(63021)
编号(57719)
资助(56055)
(46462)
成果(45624)
重点(43615)
(42429)
(40686)
课题(40016)
国家社会(39123)
创新(37969)
发展(37337)
教育部(36945)
期刊
(131074)
经济(131074)
研究(80990)
中国(55786)
管理(43945)
(40539)
科学(38105)
(37734)
学报(37641)
教育(31684)
大学(30042)
学学(28226)
技术(27753)
(26979)
金融(26979)
农业(26217)
业经(23068)
经济研究(20693)
财经(20673)
(17814)
问题(17172)
(14105)
技术经济(13460)
资源(13393)
(13139)
商业(13110)
科技(12861)
图书(12780)
世界(12453)
现代(12424)
共检索到4169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徐璋勇  葛鹏飞  
政府干预是资本错配的原因之一,那么政府政策是否必然会导致资本错配呢?西部大开发作为中国较早实施的重大区域发展战略,关于其对资本错配影响的探索可以解答这一困惑。基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使用双重差分法研究发现,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不仅没有恶化西部资本配置,反而通过企业所得税的税收优惠政策显著缓解了资本错配问题,缓解效应表现出"先大后小"的动态特征。西部大开发战略主要改善了国有企业、民营企业、非出口企业的资本错配,对外资企业、出口企业的影响不显著。进一步研究表明,企业生产率的提高会强化西部大开发对民营企业、非出口企业资本错配的改善作用,也会加剧国有企业、出口企业的资本错配问题。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东  李金叶  
基于我国30个省份1994—2018年的面板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法评估了西部大开发战略对西部地区碳排放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西部大开发显著加剧了西部地区碳排放水平,通过平行趋势检验、倾向得分匹配、数据缩尾处理、变换被解释变量指标和动态面板估计等方法进行稳健性检验,实证结果显示,基准回归结果是稳健的,进一步通过中介效应模型检验西部大开发加剧西部地区碳排放的传导机制,发现西部大开发战略通过抑制西部地区能源结构清洁化转型和能源效率提升进而不利于西部地区降低碳排放。为实现“双碳”目标和西部地区高质量发展,应坚持新发展理念,强化开发与保护的政策协调性,进一步提升能源效率和能源结构优化转型,充分发挥西部地区资源能源比较优势和西部大开发“政策红利”,加快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东  李金叶  
基于我国30个省份1994—2018年的面板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法评估了西部大开发战略对西部地区碳排放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西部大开发显著加剧了西部地区碳排放水平,通过平行趋势检验、倾向得分匹配、数据缩尾处理、变换被解释变量指标和动态面板估计等方法进行稳健性检验,实证结果显示,基准回归结果是稳健的,进一步通过中介效应模型检验西部大开发加剧西部地区碳排放的传导机制,发现西部大开发战略通过抑制西部地区能源结构清洁化转型和能源效率提升进而不利于西部地区降低碳排放。为实现“双碳”目标和西部地区高质量发展,应坚持新发展理念,强化开发与保护的政策协调性,进一步提升能源效率和能源结构优化转型,充分发挥西部地区资源能源比较优势和西部大开发“政策红利”,加快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熊伟  刘万明  
西部大开发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我国历史上曾经出现过好几次西部开发的高潮,但是不论是开发规模还是深度,它们都不能与当今的西部大开发相提并论。尤其是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使当今的我国西部大开发成为一项艰巨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完成好系统工程需要系统的举措,本文对此进行了重点探讨。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刘雪燕  陶志鹏  
受环境规制的影响,区域政策对不同类型企业生产率的提升具有一定异质性。本文以西部大开发政策作为准自然实验,使用三重差分(DDD)方法和"无条件分布特征—参数对应"方法,重点考察该政策对不同污染程度企业生产率的异质性效应。研究发现,西部地区环境规制较为宽松,西部大开发对当地高污染类型企业的生产率提升较大,对其他企业生产率的改善效果不佳。进一步探究其生产效率提升路径,区分集聚效应和选择效应回归分析发现,西部地区所有行业相对集聚优势都有所上升,但高污染行业提升幅度更大,已形成显著优势;同时,高污染行业在西部区域的选择效应较小,甚至存在吸引较低效率企业进入的倾向。本文的研究为区域政策精准落地实施提供了有益参考。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鲁元平  杨芳  张静堃  
基于西部大开发准自然实验,本文采用双重差分方法研究了区域性税收优惠政策对工资与就业的影响。结果表明西部大开发税收优惠政策显著提高了西部地区的企业人均工资和福利,减少了企业雇佣人数。究其原因,工资和福利的增加主要是因为税收优惠政策改变了企业与劳动者的相对地位和对产出价格的纳税义务,雇佣人数的下降主要是因为政策并没有吸引大量新的企业进入西部地区。据此,完善区域性税收优惠政策,发挥税收对稳就业和提收入的积极作用至关重要。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于井远  王金秀  
目前为止,关于西部大开发政策效应的研究文献多集中于评估该项政策的经济发展效应等,而城乡收入差距效应未能引起足够关注。本文基于西部大开发这一准自然实验,使用DID和PSM-DID评估了西部大开发在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方面的政策效应。研究发现:无论是传统DID还是PSM-DID模型,均表明西部大开发缩小了城乡收入差距,在经过一系列检验之后,结果依然稳健;机制分析表明,西部大开发仅是通过提高了以基础设施建设为支柱的第二产业占比为机制,并未有效通过提供公共服务供给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另外,异质性分析表明,省会等较高行政级别城市的政策效应比一般地级市要高。最后,本文从产业升级、公共品供给、就业等方面提供了政策建议。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吴辉航  刘小兵  季永宝  
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提高其经济效率,是我国供给侧改革的核心内容,而减税政策是重中之重。文章以西部大开发作为准自然实验,基于1998-2007年工业企业微观数据,使用双重差分法研究了减税对实体经济的影响。研究发现,减税政策能够刺激实体经济发展,名义税率每下降1%,企业生产效率平均提高0.38%-0.75%。减税对企业生产效率的影响既有直接效应也存在间接效应。直接效应表现为减税有利于存续企业生产效率的提升,间接效应则表现为减税可以刺激更多的创业活动,而新进入企业比存续企业具有更高的生产效率。异质性检验表明,小企业比大企业对于减税政策更加敏感,而且减税对生产效率的影响随着时间推移先增加后减小,存在长期收敛效应。文章为我国减税政策如何影响企业生产效率提供了经验证据,对于今后税收政策的制定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吴辉航  刘小兵  季永宝  
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提高其经济效率,是我国供给侧改革的核心内容,而减税政策是重中之重。文章以西部大开发作为准自然实验,基于1998-2007年工业企业微观数据,使用双重差分法研究了减税对实体经济的影响。研究发现,减税政策能够刺激实体经济发展,名义税率每下降1%,企业生产效率平均提高0.38%-0.75%。减税对企业生产效率的影响既有直接效应也存在间接效应。直接效应表现为减税有利于存续企业生产效率的提升,间接效应则表现为减税可以刺激更多的创业活动,而新进入企业比存续企业具有更高的生产效率。异质性检验表明,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杨忠泰  
本文论述了确立依托关中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带驱动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了制约关中高新带发展的“瓶颈”约束,提出了面向西部大开发推进关中高新带跨越式发展的对策措施。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朱玉东  
在实施西部大开发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等有利背景条件下,边疆民族地区高校在发展战略的选择上,应重视和优先考虑以下方面,如抢抓机遇、服务西部、特色兴校、多元筹资、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等,以促进自身的超常规发展。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过杰  杜肯堂  杨钢  郭晓鸣  蓝定香  
邛崃是成都平原地区的重要城市 ,也是我国最早的县级经济体制综合政策试点县市之一。本文从邛崃经济发展的现状出发 ,提出了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 ,战略重点和战略措施 ,并为该城市的发展进行了较为科学准确的形象定位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邓健  王新宇  
本文首先研究区域发展战略对我国能源效率的影响机制,并利用1987—2012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采用差分内差分方法对东北振兴和西部大开发战略影响我国环境约束下全要素能源效率的效果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东北振兴的实施提高了东北地区的能源效率,缩小了与高效区的能源效率差距;而西部大开发的实施并没有提高西部地区的能源效率,反而扩大了与高效区的能源效率差距。究其原因我们认为与西部开发主要以发展资源型工业为主,而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致力于转变原来高耗能粗放型的增长方式有关。另外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和市场化水平等因素也对地区能源效率有较大影响。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太明  
西部大开发的成败关乎经济增长、消费增长和居民福利。本文首次采用合成控制法测度了西部大开发的实施对西部各省份经济增长和消费增长的净影响,并基于补偿性等价法测算了福利效应。结果表明,西部大开发的三维政策效果均存在明显的异质性特征,促进了半数省份的经济增长,有效拉动了少数省份的消费增长和增进了少数省份的居民福利,但相比促进经济增长,其释放消费潜力和改善民生福祉的作用有待更充分发挥。本文研究丰富了西部大开发政策效果的相关文献,为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时精准施策提供了科学依据,也为中国制定落后地区经济发展相关政策提供了经验证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