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694)
2023(19956)
2022(16811)
2021(15651)
2020(13065)
2019(29849)
2018(29420)
2017(56810)
2016(30901)
2015(34712)
2014(34531)
2013(33681)
2012(30749)
2011(27406)
2010(27385)
2009(25137)
2008(24604)
2007(21758)
2006(19207)
2005(17090)
作者
(87969)
(73489)
(72719)
(69592)
(46774)
(35336)
(32989)
(28540)
(27951)
(26207)
(24943)
(24910)
(23441)
(23084)
(22747)
(22599)
(21794)
(21737)
(21143)
(21106)
(18213)
(17965)
(17756)
(16824)
(16369)
(16357)
(16147)
(16098)
(14786)
(14503)
学科
(120399)
经济(120175)
管理(91554)
(86913)
(73649)
企业(73649)
方法(54244)
数学(46052)
数学方法(45403)
(34828)
(34514)
中国(34297)
业经(29193)
(27932)
(26834)
地方(23804)
农业(22334)
(21823)
财务(21738)
财务管理(21693)
理论(21362)
企业财务(20692)
(19953)
(19838)
(19823)
贸易(19822)
(19659)
银行(19608)
(19259)
技术(18964)
机构
大学(436554)
学院(432271)
(171052)
管理(168658)
经济(167334)
理学(146168)
研究(145592)
理学院(144499)
管理学(141733)
管理学院(140939)
中国(107590)
(92336)
科学(89929)
(82148)
(72160)
(70292)
中心(66717)
研究所(65701)
财经(65434)
业大(64404)
(64004)
(59506)
(58446)
北京(57850)
师范(57841)
农业(54706)
(53064)
经济学(52406)
(51292)
财经大学(48874)
基金
项目(299389)
科学(236269)
基金(218546)
研究(218519)
(191157)
国家(189382)
科学基金(162673)
社会(139569)
社会科(131660)
社会科学(131621)
(115764)
基金项目(115272)
自然(105509)
自然科(103065)
自然科学(103037)
教育(101618)
自然科学基金(101167)
(97971)
资助(89267)
编号(88288)
成果(73023)
重点(67237)
(66549)
(62854)
(61838)
课题(61123)
创新(57783)
国家社会(57709)
教育部(57422)
科研(57383)
期刊
(187333)
经济(187333)
研究(129061)
中国(84460)
学报(71728)
科学(65030)
(64865)
(64408)
管理(62855)
大学(55371)
学学(51960)
教育(51253)
农业(43907)
(38022)
金融(38022)
技术(37051)
财经(32612)
业经(30186)
经济研究(29684)
(27969)
问题(24760)
(22309)
图书(22187)
(22005)
科技(20642)
理论(19941)
技术经济(19538)
现代(18880)
统计(18268)
业大(18101)
共检索到6352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任路  
中国有着丰富的基层治理资源。以往的研究在实践上侧重于汉族地区基层治理,忽视了少数民族地区基层治理的形态。在理论上更多地从乡村自治角度来加以研究,忽略了国家对于少数民族地区基层治理的介入。本文基于广西壮族社会历史调查中“寨老制”相关文献资料,从国家化角度重新认识少数民族基层治理结构的内生性演化。在治理单元上,传统国家通过“改土归流”,将具有人身依附关系的封建村寨共同体转变为承担国家政治责任的村寨共同体。在治理主体上,传统国家通过“以职代役”,将村寨头人纳入国家建制体系。在治理规则上,传统国家通过“因俗而治”,将乡村习惯法融入成文法。当然,上述国家化的努力也受到村寨特有民族性的影响。在政治责任上,“田荒粮不荒”带来村寨的“越级上告”,“以职代役”的村寨头人“听调不听宣”,“以俗入法”仍难以改变“争讼不入官府”。传统国家在溶解土司制度之后,仍然需要面对“一村一寨”,而非“一家一户”,由此形成以村寨为单位的基层治理共同体。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任路  
中国有着丰富的基层治理资源。以往的研究在实践上侧重于汉族地区基层治理,忽视了少数民族地区基层治理的形态。在理论上更多地从乡村自治角度来加以研究,忽略了国家对于少数民族地区基层治理的介入。本文基于广西壮族社会历史调查中“寨老制”相关文献资料,从国家化角度重新认识少数民族基层治理结构的内生性演化。在治理单元上,传统国家通过“改土归流”,将具有人身依附关系的封建村寨共同体转变为承担国家政治责任的村寨共同体。在治理主体上,传统国家通过“以职代役”,将村寨头人纳入国家建制体系。在治理规则上,传统国家通过“因俗而治”,将乡村习惯法融入成文法。当然,上述国家化的努力也受到村寨特有民族性的影响。在政治责任上,“田荒粮不荒”带来村寨的“越级上告”,“以职代役”的村寨头人“听调不听宣”,“以俗入法”仍难以改变“争讼不入官府”。传统国家在溶解土司制度之后,仍然需要面对“一村一寨”,而非“一家一户”,由此形成以村寨为单位的基层治理共同体。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赵先贵  赵晶  马彩虹  肖玲  申烨红  
研究目的:评估广西资源与环境的压力,为该区的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参考依据。研究方法:基于足迹家族中的生态足迹、碳足迹和水足迹,构建由生态压力、GHG(温室气体)排放和水资源压力构成的资源环境压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结果:(1)广西的生态压力从1990年的中上(Ⅱb)升为2013年的很高(Ⅲb)。2013年防城港和百色的生态压力为中上(Ⅱb),柳州、梧州、来宾和崇左较高(Ⅲa),南宁、桂林、柳州和北海等其余8市很高(Ⅲb)。(2)1990年以来广西的GHG排放等级较低(Ⅰb)。2013年北海的GHG排放为中上(Ⅱb),贵港和玉林为中下(Ⅱa),河池和梧州为很低(Ⅰa),柳州、防城港、南宁和桂林等其余9...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春鹏  
职业教育适应性是职业教育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增强职业教育面向区域产业结构的适应性,是深入推进职业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人才培养供给侧与需求侧精准对接的重要途径。以广西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现状及“十三五”以来专业结构变化为基础,采用定量方法,横向分析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是否匹配,纵向分析专业结构变化与产业结构变化是否相协调。针对多数地市存在的高职规模与经济发展不适应、专业结构对第一产业适应相对偏弱、专业设置对接产业不够精准等问题,提出提升广西职业教育专业结构与区域产业结构适应性的建议:加强政府主导,确保政策精准导向;坚持院校主体,强化专业精准对接;推进产教融合,深化人才精准供给。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立高  
通过对2256名高职学生的压力、情绪表达与学习适应的调查表明:高职学生压力处于中等偏上水平;正性情绪表达高于中等水平,而负性情绪表达低于中等水平;学习适应基本处于中等水平。学生压力既可以直接作用于学习适应,也可以通过情绪表达作用于学习适应;情绪表达在学生压力与学习适应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概况位于中国华南地区,辖14个设区市,111个县(市、区),有壮、汉、瑶、苗、侗、仫佬、毛南、回、京、彝、水、仡佬等12个世居民族。2020年,自治区常住人口为5012.68万人。自治区现有职业院校316所,在校生146.09万人,其中高职院校44所,在校生约为62.14万人;中职学校(含技工学校)272所,在校生83.95万人。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王恩界  朱琳  龚崇雪  
以900多名广西青少年作为研究对象,使用心理量表调查了广西地区不同民族的青少年民族认同、自尊以及公正世界信念,探索三个变量之间的关系模型。研究结果表明:1.广西青少年的民族认同、公正世界信念都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男性青少年的自尊水平显著高于女性;2.民族认同、公正世界信念和自尊水平之间存在积极相关;3.民族认同能够正向预测青少年自尊,并且通过公正世界信念间接影响自尊水平,公正世界信念在广西青少年的民族认同和自尊水平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陆耀邦  
该文针对当前政府关注的耕地流转问题,分析了广西"转承包(租)经营模式"等6种耕地利用现状的利与弊。目前耕地流转问题主要体现在经营者"责任"模糊、利益分配不公和风险难控上,据此,作者提出了允许耕地闲置者"耕地经营权有偿买卖",对闲置耕地征收资源浪费税等措施,以提高耕地利用流转的速度、质量和效益。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刘宝芬  
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建立与发展,女性就业状况在形成新格局的同时面临新的挑战。本文通过对广西女性就业所发生的变化和存在的不足进行了描述和分析。针对广西女性就业在存的结构不合理、就业者文化素质低、就业不充分等问题,提出了可行性建议。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杨胜才  柳劲松  苏美玲  
在构建起涵盖了"内部条件、外部条件、主观绩效和客观绩效"四个纬度的双语教育政策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通过对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武鸣区4所中小学中的2000多名师生为样本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并运用因子分析方法进行的分析研究表明:"教师教学能力"和"政策满意度"对双语教育政策实施绩效的影响最大,学生的"学习基础""政策知晓度"和"教材课程等支持条件"位居其次,而学生的"学习动机与方法"对双语教育政策实施绩效也产生一定影响。为切实提高双语教育政策绩效存,应加强规划统筹协调,加大经费投入强度;构建双语教育体系,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韦廷柒  邹继业  
建立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是我们党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目标。就广西而言,民族地区城乡一体化发展还面临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文章从经济、政治、社会和自然等方面探析这些问题的表现以及存在的原因,提出加快我国民族地区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对策。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李向红  邓义江  
研究和分析了民族地区在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工作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指出了民族地区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路径,即要科学定位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发展目标,把握人才培养的特点和规律,凝练品牌和特色,提高质量,以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改革和发展推动和促进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全面发展,为民族地区培养更多高层次应用型人才。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郭敏  
目前,我国处于经济发展的新常态阶段,新型城镇化的不断推进能够有效促进地区经济结构的变革,改善城乡居民的比例结构,促进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进而有效促进地区产业结构的升级。通过产业结构的升级,进一步带动区域经济的合理化发展,扩大地区经济在国际及国内市场上的影响力,引导居民从农村到城市的流动,从而更加有利于新型城镇化的建设。文章以广西壮族自治区为例,在分析广西新型城镇化及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发展现状及所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探究新型城镇化对广西产业结构的影响,并根据分析结果从不同的角度对新型城镇化下广西产业结构升级提出相关的建议。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王立高  
研究发现,高职生学习适应总体处于中等水平,高职生的学习能力水平较好,能适应高职的教学模式和环境因素,但学习动机明显不足,学习态度不端正。为此,高职院校要根据学习适应性特点,进一步激发高职生的学习动机,端正其学习态度,增强其学习适应性能力,以便为中国制造培育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