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872)
- 2023(13928)
- 2022(11433)
- 2021(10784)
- 2020(9288)
- 2019(21103)
- 2018(20903)
- 2017(40882)
- 2016(21544)
- 2015(24052)
- 2014(23409)
- 2013(22707)
- 2012(20419)
- 2011(17713)
- 2010(17721)
- 2009(16324)
- 2008(15742)
- 2007(13922)
- 2006(11867)
- 2005(10621)
- 学科
- 济(93284)
- 经济(93175)
- 业(92016)
- 企(82978)
- 企业(82978)
- 管理(78247)
- 方法(46823)
- 数学(38266)
- 数学方法(37626)
- 业经(30571)
- 农(30333)
- 财(29473)
- 务(22382)
- 财务(22318)
- 财务管理(22290)
- 农业(21648)
- 中国(21488)
- 企业财务(21133)
- 技术(19324)
- 制(17318)
- 理论(17194)
- 和(16333)
- 划(16175)
- 贸(15632)
- 贸易(15624)
- 策(15502)
- 易(15244)
- 体(13264)
- 经营(13201)
- 地方(13182)
- 机构
- 学院(298516)
- 大学(292598)
- 管理(128490)
- 济(126860)
- 经济(124654)
- 理学(111572)
- 理学院(110608)
- 管理学(108739)
- 管理学院(108180)
- 研究(85751)
- 中国(69817)
- 京(59668)
- 财(57833)
- 科学(49671)
- 财经(46976)
- 农(44843)
- 江(44107)
- 经(42926)
- 中心(42658)
- 业大(41381)
- 所(40115)
- 经济学(38180)
- 北京(36532)
- 研究所(36127)
- 商学(35335)
- 商学院(35011)
- 财经大学(34936)
- 农业(34866)
- 经济学院(34673)
- 经济管理(34428)
- 基金
- 项目(203956)
- 科学(164446)
- 基金(151984)
- 研究(151348)
- 家(130713)
- 国家(129323)
- 科学基金(115143)
- 社会(98720)
- 社会科(93902)
- 社会科学(93879)
- 基金项目(79980)
- 省(79293)
- 自然(74731)
- 自然科(73122)
- 自然科学(73105)
- 自然科学基金(71841)
- 教育(69819)
- 划(65195)
- 资助(62270)
- 编号(61747)
- 成果(47336)
- 部(45485)
- 创(45344)
- 重点(44517)
- 发(42515)
- 创新(41597)
- 国家社会(41511)
- 业(40922)
- 教育部(40143)
- 人文(40015)
- 期刊
- 济(135618)
- 经济(135618)
- 研究(80079)
- 中国(54170)
- 管理(51862)
- 财(48739)
- 农(41118)
- 科学(38515)
- 学报(37106)
- 技术(30813)
- 大学(30467)
- 学学(28993)
- 农业(28478)
- 教育(25813)
- 业经(25289)
- 融(25085)
- 金融(25085)
- 财经(23296)
- 经济研究(21331)
- 经(20122)
- 业(17941)
- 问题(17466)
- 技术经济(17429)
- 统计(16293)
- 财会(15531)
- 策(15325)
- 商业(14797)
- 现代(14574)
- 世界(13829)
- 决策(13356)
共检索到4300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李阳
劳动者保护是当代社会发展和企业管理领域的重要议题,国家层面的劳动者保护法律法规制度贯穿招聘、培训和解聘各个流程,产生不同的摩擦成本,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企业的雇佣行为。采用世界银行企业调查数据库的跨国数据,文章对国家层面的劳动者保护法律法规制度与企业最优雇佣规模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实证检验,发现:一国劳动者保护水平越高,该国企业雇佣规模扭曲的程度越高;而政府持股的企业这种现象会明显降低。与长期雇员保护相关的制度更容易引起雇佣不足,与临时雇员保护相关的制度则与雇佣过度明显相关。
关键词:
劳动者保护 雇佣规模扭曲 成本粘性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魏下海 董志强
劳动者的工资报酬偏离其边际生产力,是当前我国劳动力市场的一种普遍现象。文章基于城市商业规制的视角,利用世界银行集团提供的中国30个城市营商环境数据和国家统计局提供的工业企业数据,实证检验了我国城市的商业制度环境对工资扭曲的影响,以揭示这种城市"软环境"条件下的劳动者工资增长机制。结果表明,各个城市均有不同程度的工资向下扭曲,而良好的商业制度环境能够改善扭曲状况,显著抑制工资偏离。子样本估计表明,商业制度环境对非国有经济部门工资向下扭曲的抑制效果很明显,但对向上扭曲的抑制效果甚微。即便采取不同的工具变量、控制异常样本点以及选择不同的生产函数形式,上述结论仍然成立且稳健。文章的政策含义是:为企业发...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李玲娥 郭欣亮
劳动者权益是私营企业劳资关系的核心问题,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是构建和谐劳资关系的关键所在。以课题组对山西省私营企业的问卷调查和访谈为基础,运用马克思经济学理论,采用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劳动者权益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主要结论为:私营企业中劳动者权益整体情况较好,但也存在非正式用工形式、员工不能按劳取酬、工会职能边缘化、有关法律体系不完善等问题。借鉴美国、丹麦、瑞典、日本维护劳动者权益的经验,目前应强化我国政府的指导作用,尽快完善维护劳动者权益的相关法律体系和监测标准,加强劳动监察。同时要积极发挥工会的作用,构建集体协商制、三方协调制。劳动者要提高其个人素质,增强维权意识...
关键词:
私营企业 劳动者权益 山西省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邵宜航 步晓宁 张天华
从部门间资源配置的视角解释全要素生产率已经成为增长与发展研究的主要议题之一。本文沿用Hsieh and Klenow(2009)的思路,进一步结合中国实际,基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对1998—2007年的资源配置状况进行了再测算。分析显示,这期间中国工业企业资源配置效率呈现先改善后恶化的态势,其中企业规模对资源配置扭曲的影响最为显著,大企业的资源配置效率逐渐改善,而小型企业间的资源配置效率则逐渐恶化,二者的综合效应则使得中国工业企业间总体资源配置扭曲程度从2005—2007年呈现恶化趋势。此外,总体而论,金融市场等导致的扭曲损失大概是交通等基础设施的两到三倍,但2005年后,对大、中规模企业而言...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汤二子 孙振
随着经济与社会的不断发展,高等教育培养的大量高学历人才进入社会,从而带来很多值得关注的问题,其中最为引人瞩目的就是高学历究竟有没有用以及对谁有用。本文首先通过生产率视角研究学历对于企业绩效以及劳动者工资可能产生的影响,接着运用2004年中国工业经济普查数据实证检验学历对于企业利润率与劳动者人均工资的可能影响,并且进一步检验了学历对于男女性别劳动者工资的不同影响。为了细化不同学历层次可能存在的不同影响,按照数据特点依次检验高中学历、大专学历、本科学历以及研究生学历相对于其下一层面学历的可能影响。研究结论表明:(1)高中、大专学历员工可能对企业利润率带来消极影响,本科、研究生学历员工可能对企业利润...
关键词:
学历 利润率 人均工资 性别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许玲玲 余明桂 钟慧洁
本文以2008—2020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检验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对企业劳动雇佣的影响及经济后果。以上市公司是否获得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作为准自然实验,采用双重差分法检验发现,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显著促进了企业劳动雇佣增加,在民营企业和金融发展水平更高的地区,这种促进效应更显著。进一步检验发现,税收优惠、政府补贴和银行贷款是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对企业劳动雇佣的主要影响机制。最后,企业劳动雇佣的增加还显著促进了企业创新,提高了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本文不仅有助于从企业劳动雇佣视角丰富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的经济后果的相关文献,而且还可以从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的视角拓展企业劳动雇佣的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不仅可以提高社会福利,还可以提高经济绩效,实现了《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的预期目标。本文的研究为进一步实施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政策和扩大就业规模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政策参考。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罗知 刘卫群
要素市场化的滞后是我国改革进程中的一个突出问题,要素价格的负向扭曲则是其重要表现。文章从国有企业的视角研究了要素价格扭曲的原因。一方面,金融抑制和所有制歧视使得国有企业以低于市场利率的价格获得了大量资本,加剧了资本价格的负向扭曲;另一方面,由于国有企业提供的社会保障、收入调节功能以及工会的作用会导致国有企业的劳动力价格高于非国有企业,反而有可能改善劳动力价格的负向扭曲。本文测算了171个三位数行业的资本价格扭曲和劳动力价格扭曲指数,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国有企业比重越高的行业资本价格扭曲越严重,但是劳动力价格
关键词:
要素价格扭曲 国有企业比重 资源配置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蒲艳萍 顾冉
在人口转型带来的劳动力短缺凸显、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以及世界经济形势发生深刻变化的现实背景下,激发企业创新活力成为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微观基础。本文基于中国企业层面劳动力工资向下扭曲的特征事实,系统考察劳动力工资扭曲如何影响企业创新的问题,深入揭示劳动力工资扭曲影响企业创新背后的微观作用机制与深层原因。利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实证评估企业层面工资扭曲对企业创新的影响,经验识别了劳动力工资扭曲影响企业创新的传导机制。研究发现:劳动力工资扭曲显著抑制企业创新,工资扭曲程度越高,企业创新产值越低。就传导机制而言,扭曲收益效应、人力资本效应和消费需求效应是工资扭曲抑制企业创新的重要渠道,其中,扭曲收益效应在劳动力工资扭曲抑制企业创新中起主导作用,表明工资扭曲减弱了企业基于要素禀赋结构变化和工资成本变化内在选择技术和自主创新的激励。矫正工资扭曲,疏通要素禀赋结构、价格机制与企业创新的内在联系以形成促进企业创新的活力,积累高素质人力资本以增强企业内在的创新能力,劳动报酬与劳动生产率同步增长以形成推动企业创新的需求拉力,是激发企业创新活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保障。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邹晓美
本文认为,中国在成为“世界工厂”的同时,劳工问题也日益突出,并被国际社会所关注。目前我国企业在社会责任方面存在的问题,集中表现在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现象严重,如签订劳动合同的比率很低,劳动者的经济利益得不到保障,劳动条件恶劣、劳动安全问题严重,不支付加班工资,劳动者的生存权受到侵害等。文章提出,为维护劳动者权益,第一,要在全国范围内推行以签订劳动合同为基础的劳动用工登记制度。第二,各级政府和部门要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查处拒不执行最低工资规定的用人单位。第三,劳动保障部门要加强对劳动定额标准的管理,建立和完善日常监察制度。第四,加快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抓紧解决进城务工人员参保问题。第五,要加快制订《劳...
关键词:
国际企业 社会责任 劳动者 权益保护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余明桂 王俐璇 赵文婷 胡彦琦
本文研究专利质押融资试点政策对企业劳动雇佣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以2005~2015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为样本,采用双重差分法评估专利质押融资政策试点对企业劳动雇佣的影响。研究发现,专利质押融资试点政策显著增加了企业员工总数和高技术员工人数,并且这一作用主要通过缓解融资约束、增加银行信贷、降低债务融资成本以及缓解经营风险不确定性来实现。进一步检验发现,专利质押融资试点政策对企业劳动雇佣的影响主要存在于专利价值高、轻资产型和地区金融发展水平较低的企业。本文研究结果表明,专利质押融资试点政策具有促进充分就业和提高劳动配置效率的作用,为专利质押融资的试点提供了新的经验证据。
关键词:
专利质押融资 企业劳动雇佣 融资约束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王颖 周智力
本文利用2008—2020年上市非金融企业的数据研究企业金融化对劳动雇佣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企业金融化对企业劳动雇佣存在显著的负向影响。企业金融化降低了实物资本投资和创新水平从而影响劳动雇佣。不同工种、不同文化层次的劳动雇佣均被挤出。企业金融化对劳动雇佣的负向影响在非国有企业、资本密集型企业、高管有金融背景的企业相对更大。
关键词:
企业金融化 劳动雇佣 就业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立富
非典型雇佣方式的快速发展促成了企业雇佣方式多元化格局的形成,并使企业劳动关系变得更复杂。劳动关系实质上是企业合约中难以涵盖的部分,人力资源管理的简化和外部化为管理权向劳动关系领域的扩张奠定了基础,并直接导致了劳动关系的自由化。过去30年,中国与美国等发达国家一样,企业及劳动力市场都获得了太多的创新空间,但公共力量的创新过于滞后。嵌入式的强制性制度变迁是对劳动关系自由化过程的干预性介入。复合型劳动关系体系是与雇佣方式多元化趋势相适应的,三层次劳动关系框架的设计是现阶段的现实选择。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马芬芬 王满仓 吴建銮 袁映奇
文章考察了数字金融对企业劳动雇佣的影响及理论机理,并基于2010—2019年的上市公司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数字金融显著促进了企业劳动雇佣,一方面,数字金融降低企业融资约束使得企业劳动雇佣增加,数字金融通过促进新企业进入市场增加了新企业创造的劳动雇佣,通过减少企业退出市场防止了退出企业缩减劳动雇佣。并且,数字金融促进企业劳动雇佣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
关键词:
数字金融 企业劳动雇佣 融资约束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王瑶 徐道胜 冯晓晴
企业是吸纳就业的主力军,而ESG评级分歧引致企业未来可持续发展的不确定性,可能会对企业的劳动雇佣决策产生影响。本文利用2015—2022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企业样本,研究发现ESG评级分歧抑制了企业劳动雇佣。机制检验发现,ESG评级分歧一方面在劳动力需求端增加企业融资约束和经营风险,另一方面在劳动力供给端损害企业信息透明度和声誉,降低对劳动力的吸引力,从而减少企业劳动雇佣规模。异质性分析发现,ESG评级分歧抑制企业雇佣的效应主要存在于非国有企业、小规模企业、上市年限较短的企业和重污染行业企业。进一步研究表明,ESG评级分歧还会影响企业人力资本结构,导致企业雇佣更多高技能员工,减少雇佣低技能员工。此外,ESG评级分歧也促使企业支付高薪酬以增加对高技能人才的吸引力。本文的研究丰富了ESG评级分歧经济后果和企业劳动雇佣影响因素的相关文献,对于规范ESG信息披露标准、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也具有重要的启示。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何德旭 周中胜
本文以2007~2009年的民营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实证考察了民营企业的政治联系、劳动雇佣与公司价值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民营企业的政治联系与公司的雇佣人数及雇佣成本均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且这种正相关的关系在市场化程度较低的地区更为突出;民营公司的政治联系并不影响公司的价值。结果表明,尽管民营公司通过建立与政府的政治联系可能会在银行信贷、财政补贴、市场准入等方面获取租金收益,但与此同时,公司也必须承担相应的社会职能如劳动力就业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