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451)
- 2023(9864)
- 2022(8498)
- 2021(7927)
- 2020(6802)
- 2019(14917)
- 2018(14767)
- 2017(27976)
- 2016(15201)
- 2015(16935)
- 2014(16394)
- 2013(15662)
- 2012(14616)
- 2011(13002)
- 2010(13560)
- 2009(13084)
- 2008(13092)
- 2007(12061)
- 2006(10859)
- 2005(10233)
- 学科
- 管理(53727)
- 业(52168)
- 济(51167)
- 经济(51063)
- 企(45655)
- 企业(45655)
- 财(19081)
- 制(18301)
- 方法(17484)
- 中国(17390)
- 技术(16784)
- 农(15963)
- 业经(14519)
- 数学(13950)
- 数学方法(13683)
- 银(12893)
- 银行(12877)
- 技术管理(12349)
- 行(12258)
- 体(11860)
- 融(11640)
- 金融(11637)
- 务(11498)
- 财务(11466)
- 财务管理(11433)
- 企业财务(10838)
- 贸(10728)
- 贸易(10718)
- 易(10460)
- 农业(10197)
- 机构
- 大学(208197)
- 学院(207849)
- 济(86497)
- 经济(84540)
- 管理(80833)
- 研究(70968)
- 理学(67772)
- 理学院(67026)
- 管理学(66047)
- 管理学院(65619)
- 中国(58544)
- 财(45916)
- 京(44204)
- 科学(39696)
- 所(35541)
- 江(34586)
- 财经(34435)
- 中心(33968)
- 农(31561)
- 研究所(31239)
- 经(31000)
- 北京(28475)
- 州(27306)
- 业大(26963)
- 范(26613)
- 师范(26376)
- 经济学(26278)
- 院(25705)
- 财经大学(25338)
- 农业(23875)
- 基金
- 项目(131807)
- 科学(105295)
- 研究(101399)
- 基金(95207)
- 家(82695)
- 国家(81543)
- 科学基金(70237)
- 社会(65540)
- 社会科(62008)
- 社会科学(61991)
- 省(52587)
- 基金项目(49711)
- 教育(46825)
- 划(43665)
- 自然(43050)
- 自然科(42082)
- 自然科学(42071)
- 自然科学基金(41373)
- 编号(40362)
- 资助(37667)
- 成果(35062)
- 创(33530)
- 制(31179)
- 创新(30328)
- 重点(29890)
- 部(29525)
- 课题(29445)
- 发(28217)
- 国家社会(27120)
- 性(26736)
共检索到3411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许翾 赵惠芳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徐莉 石晓春
由于信用障碍,商业银行目前普遍不愿发放助学贷款。由政策性银行发放助学贷款,虽在一定程度上可缓解助学贷款难的问题,但不能从根本上控制助学贷款的风险,最终可能形成大量坏账,由政府买单。助学贷款只能选择交易成本最小的制度。利用社保基金,通过社保卡向贫困大学生提供助学贷款,能够从根本上解决大学生贷款难和风险控制问题。
关键词:
助学贷款 社保卡 社保基金 交易成本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黄维 沈红
国家助学贷款制度实施7年多来,始终未能解决其个人金融服务在高等教育领域内的政策与实践之间的矛盾,因此,基于金融"机构范式"的改革道路已走到尽头,国家助学贷款制度的创新,需要进行范式转换和新的路径选择。创新中国国家助学贷款制度的整体思路,就是金融"功能范式"。据此思路,国家助学贷款制度的创新,应注重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在对现有国家助学贷款的金融功能重新定位的基础上,着力推进社区银行参与国家助学贷款,并在开发二级市场前提下完善国家助学贷款的金融竞争机制。
关键词:
功能金融理论 国家助学贷款 制度创新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司晓悦 王超敏
大学生贷款还款率低最主要的问题是诚信缺失问题。笔者分析了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提出解决学生的诚信缺失问题可以全面推行生源地贷款。这是既可以保证每一个贫困学生都能够上学,也可以保证学生毕业后只要有能力,就会争取按期还款的好办法。
关键词:
助学贷款 诚信缺失 生源地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蔡则祥
我国自1999年6月正式实施国家助学贷款制度以来,国家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将国家助学贷款工程不断推向深入。但是,这种以"政策性目标、商业化运作"为模式的国家助学贷款制度,存在诸多缺陷,必须采取有力措施对其加以修正和创新,使之不断完善。
关键词:
国家助学贷款制度 缺陷 创新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程建胜 刘向耘
本报告从国家助学贷款制度理论出发,探讨了助学贷款制度中的一些规律性问题,分析了我国助学贷款制度的特征及其问题。报告认为,我国助学贷款的最大问题是制度设计没有考虑供给方的市场主体利益,缺乏应有的激励机制设计。政府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政策扶持力度小,助学贷款的收益与成本、风险不对称是导致目前助学贷款供需缺口巨大的主要原因。因此,充分考虑供给方的市场利益、给予适当刺激是关键;提高政府的参与度,向银行提供必要的担保,调整贷款合同内容是促进此项业务发展的重大因素。
关键词:
助学贷款 制度研究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黄维 沈红
制度变迁分为强制性制度变迁和诱致性制度变迁,这两种方式各有利弊。只有交替运用这两种制度变迁方式,才能保证制度及时、准确的供给。目前,中国国家助学贷款的制度选择是强制性制度变迁,虽然后期诱致性的特征有所加强,仍然无法解决制度供给不足的问题。在新的国家助学贷款的制度选择中,应选择强制性制度变迁和诱致性制度变迁的结合,以解决急需的制度需求,使新的国家助学贷款制度供给与需求实现动态平衡。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赵炳起 李永宁
国家助学贷款要办好,关键在机制。本文在反思国家助学贷款运行机制现状的基础上,从寻求制度突破的角度,提出了完善国家助学贷款运行机制的具体策略与优化的具体目标。
关键词:
国家助学贷款 机制 完善 优化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冯涛
助学贷款的实行通过两条路径来提升国家创新能力:一是助学贷款的实行会促进人力资本的形成和积累,进而通过人力资本的增加,作用于研发产出,提升了国家创新能力;二是助学贷款政策也是公共创新基础设施的一部分,助学贷款制度的完善会带来公共创新基础设施的改进,进而提升国家创新能力。对代表国家创新能力的授权专利数和助学贷款指数单独进行回归分析,得出结论:助学贷款完善指数每提高1,国家创新能力会提高2%左右。对模型进行扩展,来探究不同年份的滞后对国家创新能力的影响,发现滞后一年的助学贷款指数对国家创新能力影响不大;而滞后2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包丽颖 彭远国 陈柳钦
国家助学贷款制度作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综合利用财政、金融手段完善我国普通高校资助政策体系,加大对普通高校贫困家庭学生资助力度所采取的一项重大措施,在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下,经历了一个由点到面,由粗到细,不断市场化、社会化的过程,经过10年的不断探索和完善,初步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杨克瑞
国家助学贷款是发展我国高等教育的一项重要制度,无疑应该加强其制度建设。但由于认识的偏差,我国国家助学贷款的实践与理论形成了强大的反差,所引起的问题更令人关注。放眼于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研究,尝试对制度有全新的解读,在此基础上理解国家助学贷款的制度建设,是我们政策分析的基础,也是制度建设的起点。作为建设性反思,本文提出了开发家庭及生源地贷款制度、完善学生减免制度、强化银行责任制度、建立国家担保制度四点制度建设。
关键词:
制度 国家助学贷款 完善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吕士伟
现阶段,国家助学贷款的实际发放与人们的期望尚有很大的差距。对此,本文运用均衡分析方法,对国家助学贷款的供求状况进行了分析,从而得出国家助学贷款的供不应求是由其特殊的制度安排决定的,并提出解决这种不均衡问题的最好方法就是由政策性银行行使这项职能。
关键词:
供给约束 制度重构 国家助学贷款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宋冰
为促进高等教育公平,使学生不因贫困而失去受教育的机会,我国推出了大学生资助制度,经过几十年发展形成一个"奖、贷、助、补、减"相结合的资助体系。其中"贷"即国家助学贷款,是指由商业银行开办的、国家财政贴息的,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学校中经济确实困难的全日制本、专科学生的助学贷款。作为国家高校资助体系中最主要的形式,国家助学贷款制度从1999年开始启动,至今已经历十年。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李文长 刘亚荣
国家助学贷款是由政府发起并引导,由政府、银行、学校和学生四方共同建立的一种公共治理结构。在建构国家助学贷款公共需求服务模式的过程中,政府、银行、学校和学生之间的利益在政策变迁中不断被调整,其目的在于寻找到一种临界点,使得各方在合理获利的基础上都承担一定的风险。
关键词:
国家助学贷款 公共治理结构 政府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李文利
引语 :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出台于 1999年 ,2 0 0 0年由担保贷款改为信用贷款。在我国高等教育“奖、助、贷、勤、补、免”的学生资助体系中 ,国家助学贷款已经成为最主要的措施之一。然而 ,国家助学贷款的运行状况并不尽人意 ,存在很多申请不到和收不回来的现象。助学贷款的路在何方 ?完善的助学贷款制度和政策框架如何建立 ?本刊特别组织了这次高教助学贷款的理论与实践论坛 ,邀请了海内外研究者、实践者共同撰文 ,以笔谈的形式为我国高教助学贷款的发展和完善献计献策。按照学生贷款的理论基础、政策含义 ,中国国家助学贷款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 ,以及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模式探索这样一个逻辑关系 ,将笔谈文章刊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