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232)
- 2023(12054)
- 2022(10474)
- 2021(9336)
- 2020(8109)
- 2019(18594)
- 2018(18268)
- 2017(35426)
- 2016(19036)
- 2015(21867)
- 2014(21922)
- 2013(21863)
- 2012(20759)
- 2011(19031)
- 2010(19365)
- 2009(17914)
- 2008(17522)
- 2007(15747)
- 2006(13874)
- 2005(12568)
- 学科
- 济(101883)
- 经济(101787)
- 管理(49589)
- 业(46610)
- 方法(36925)
- 企(36250)
- 企业(36250)
- 数学(32413)
- 数学方法(32144)
- 地方(26125)
- 农(23822)
- 中国(23133)
- 学(18745)
- 业经(18560)
- 财(18537)
- 贸(17044)
- 贸易(17037)
- 易(16392)
- 农业(16109)
- 地方经济(15732)
- 制(15565)
- 融(14796)
- 金融(14793)
- 环境(13825)
- 和(13644)
- 银(13061)
- 银行(13036)
- 行(12524)
- 理论(12032)
- 体(11688)
- 机构
- 大学(279139)
- 学院(278525)
- 济(126309)
- 经济(123742)
- 管理(103775)
- 研究(100887)
- 理学(88451)
- 理学院(87352)
- 管理学(86031)
- 管理学院(85483)
- 中国(76147)
- 科学(59357)
- 京(59170)
- 财(54671)
- 所(51410)
- 研究所(46502)
- 中心(45879)
- 农(45288)
- 财经(43311)
- 江(42853)
- 经济学(39653)
- 经(39009)
- 业大(38662)
- 范(37930)
- 师范(37649)
- 北京(37511)
- 院(35993)
- 经济学院(35573)
- 农业(35294)
- 州(33874)
- 基金
- 项目(179961)
- 科学(141272)
- 研究(134255)
- 基金(129538)
- 家(112696)
- 国家(111433)
- 科学基金(94283)
- 社会(86039)
- 社会科(81467)
- 社会科学(81440)
- 省(70401)
- 基金项目(68624)
- 教育(60765)
- 划(59312)
- 自然(58301)
- 自然科(56832)
- 自然科学(56815)
- 自然科学基金(55776)
- 编号(54682)
- 资助(52584)
- 成果(45240)
- 发(41455)
- 重点(40874)
- 部(40191)
- 课题(38230)
- 创(37011)
- 国家社会(35703)
- 创新(34724)
- 教育部(34405)
- 科研(34033)
- 期刊
- 济(147735)
- 经济(147735)
- 研究(86346)
- 中国(55458)
- 财(42140)
- 农(41354)
- 学报(40105)
- 科学(38099)
- 管理(36798)
- 大学(30160)
- 学学(28236)
- 农业(27914)
- 教育(27490)
- 融(26506)
- 金融(26506)
- 技术(24890)
- 经济研究(23791)
- 财经(21647)
- 业经(21543)
- 问题(19851)
- 经(18780)
- 贸(17067)
- 国际(16654)
- 业(15653)
- 技术经济(15436)
- 世界(15186)
- 统计(13692)
- 资源(13490)
- 图书(12842)
- 商业(12809)
共检索到43037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王子昌 栾淑彦
对东盟经济合作的个案分析表明:国家利益之间的协调是国家之间经济合作顺利开展的必要条件。如果条件不具备,即使有政府的积极推动,也难以取得理想的合作成果;即使在对外交往中合作取得一定成功,即使产生了一定的外溢效应,其对内部合作的影响也十分有限;因此,在区域国际经济合作中,不能只强调合作后市场扩大可能带来的合作收益,而必须注意国家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或经济结构的相同可能对合作的进程及具体合作成果的影响。
关键词:
东盟 合作条件 外部力量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王东
世界各国为应对金融危机的蔓延和深化,加大了经济、金融领域国际协调的力度,拓宽了协调的范围。然而,各国在货币政策的协调上存在巨大分歧,应对金融危机的协调与人们的期望值相差甚远,如何处理好国际协调与国家利益的关系,把握货币政策的导向和推动国际金融体系改革,依然是世界各国面临的问题。
关键词:
金融危机 国际协调 国家利益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王东
国际协调是不同国家间的合作与博弈,体现的是国家利益的最大化。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世界各国为应对金融危机的持续蔓延和深化,加大了经济、金融领域国际协调的力度,拓宽了协调的范围。然而,世界各国在货币政策的协调上存在着巨大的分歧,应对金融危机的协调与人们的期望值相差甚远,国际协调与国家利益独立的矛盾也进一步显现出来。在经济衰退和金融危机面前,国家利益与世界各国共同利益的博弈与碰撞中,如何处理好世界各国共同利益与国家利益的关系,把握政策的导向是世界各国面临的严峻挑战。
关键词:
金融危机 国际协调 国家利益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卢光盛
在经济全球化与地区化并行的时代背景下,民族国家是地区主义中最重要的行为体,但地方政府在其中也发挥着重要而独特的作用。以地区主义为语境,以云南、广西参与区域经济合作进程为案例,从两省区的SWOT分析出发,重点从贸易、投资的角度梳理了地方政府参与区域合作的表现及特征,并进而分析了他们在区域合作中的地位与作用。
关键词:
地区主义 地方政府 贸易 投资 区域合作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靳东升 刘馨颖
区域合作中各国的税制及政策差异愈大,就越容易产生税收冲突,制约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因此,开展区域内各国之间税制和税收征管等方面的税收协调与合作,是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分析了泛北部湾次区域合作各国的税制差异,结合中国-越南经济合作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加强泛北部湾次区域合作中的税收协调的政策建议。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罗传钰
中国与东盟在金融领域的合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存在着诸多问题。本文以国际经济政策协调方式为理论基础,针对后金融危机时代下中国与东盟的金融协调合作问题,分析了双方合作的现状及特点,提出相机性协调与规则性协调相结合的合作模式。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吕艳君
中国与东盟国家的全面发展关系是建立在经济合作不断增强的基础上的,而构成经济 合作网络骨架的是 20世纪 90年代后陆续形成的经济合作框架体系,国内对这一合作 框架鲜有详尽分析。对这一合作框架形成的背景、内容构成和重大意义进行思索,正 是探究东亚区域合作与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合作模式不同的应有起点,具有继续观 察和深入研究的价值。
关键词:
合作框架 合作模式 区域合作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张彦
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TPP)和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是当前亚太地区最新的两种区域经济合作框架。面对两种不同的合作框架,亚太地区国家对未来经济合作的态度和期望发生了变化。该文对当前亚太地区主要国家(RCEP成员国和美国)的区域合作态度进行研究,旨在为中国的对外经贸合作提供启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燕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高连福
据欧洲和北美组建自由贸易区的经验,初期阶段,关键性的因素是区内经济规模大且具有重要影响的大国的态度,他们的政策具有决定性的作用。20世纪50年代中期,欧洲的德国、法国等国率先倡导组建“煤钢联盟”,从单一领域起始开展经济合作,逐步扩大领域、逐步吸收周围国家最终发展成后来的自由贸易区。在北美,也是由美国和加拿大双边先行组建自由贸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赵光锐
东北亚经济合作问题过去曾风靡一时,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及域内有关国家的专家和政府曾就如何进一步加强合作提出了种种方案和构想,中、俄、韩、朝、蒙五国政府就图门江地区的国际合作开发问题达成了初步共识。然而直到目前为止,东北亚地区的国际经济合作仍停留在低水平的...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蔡洁 宋英杰
文章通过建立不合作模型与合作模型进行比较,得出合作博弈是中国—东盟区域经济合作的理性选择的结论。并用合作博弈模型提出几个命题,分析得到区域经济合作进行合作博弈需要满足的充要条件。结合中国—东盟区域经济合作的具体情况,文章对该合作博弈的充要条件,即经济互补性、福利收益—损失、利益分配合理性一一进行了分析和阐述,归纳出中国—东盟区域经济合作进行合作博弈的可行性。
关键词:
中国—东盟 区域经济合作 合作博弈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林钟高 徐虹
会计准则国际趋同是我国会计准则建设工程的战略选择,如何看待这种战略选择与国家经济利益维护之间的关系,在会计准则国际趋同过程中,如何公平、公正与合理地实现利益共享、权益双赢,从而促进全球经济和谐有序发展,成为人们十分关注的问题。本文借鉴国际经济关系制度合作理论,在分析会计准则国际趋同战略价值的基础上,论述了会计准则国际趋同与制度合作、与国家经济利益之间的关系,并提出了在会计准则国际趋同过程中进一步调整国家利益、完善制度环境的基本对策。
关键词:
会计准则国际趋同 制度合作 国家利益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邓应文
东盟成立至今已有40余年,其区域经济合作也走过30多年的历程。在这一过程中,东盟各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促进区域经济合作,并取得一些成效。外部因素在促进其区域经济合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笔者认为,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如何在发挥内部因素主体作用的基础上结合运用外部因素,将左右今后东盟区域经济合作的发展。
关键词:
东盟 区域经济合作 外部因素 一体化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李建民 支大林
中国—东盟的区域经济合作是在一种新的意识即“东亚意识”上产生的,而其推动力量是新地区主义思维在东亚的出现。新地区主义不但影响和改变着东盟区域经济合作的战略思维,而且也影响着中国区域经济合作的思维方式和战略走向。中国—东盟区域经济合作的产生与发展就是在东亚新地区主义的影响和推动下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关键词:
新地区主义 中国 东盟 区域经济合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