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989)
2023(8993)
2022(7843)
2021(6997)
2020(6161)
2019(14368)
2018(14104)
2017(27534)
2016(14985)
2015(17336)
2014(17416)
2013(17524)
2012(16796)
2011(15547)
2010(15937)
2009(15068)
2008(14862)
2007(13577)
2006(11976)
2005(11062)
作者
(45003)
(37898)
(37797)
(36151)
(24321)
(18131)
(17464)
(14799)
(14186)
(13466)
(12998)
(12536)
(12176)
(12045)
(11962)
(11788)
(11409)
(11090)
(10951)
(10862)
(9550)
(9407)
(9132)
(8723)
(8660)
(8607)
(8370)
(8276)
(7657)
(7452)
学科
(85493)
经济(85402)
管理(38102)
(36375)
方法(33069)
数学(29594)
数学方法(29403)
(28789)
企业(28789)
地方(19309)
中国(17961)
(17748)
(16097)
(15780)
业经(14512)
地方经济(13128)
(12601)
(12428)
贸易(12422)
(11978)
农业(11741)
(11533)
金融(11531)
(10936)
银行(10911)
(10656)
(10440)
环境(10115)
理论(9548)
(9159)
机构
大学(229845)
学院(226454)
(107102)
经济(105040)
研究(83266)
管理(82579)
理学(69987)
理学院(69176)
管理学(68091)
管理学院(67655)
中国(63827)
(48161)
科学(48158)
(47215)
(43371)
研究所(39169)
(38210)
中心(37884)
财经(37503)
经济学(35096)
(34629)
(33888)
业大(31892)
经济学院(31539)
北京(30978)
(30020)
农业(29989)
师范(29759)
(28486)
财经大学(27643)
基金
项目(141338)
科学(110128)
研究(103456)
基金(102623)
(89451)
国家(88340)
科学基金(73926)
社会(67236)
社会科(63716)
社会科学(63691)
(54024)
基金项目(53682)
教育(47347)
(45612)
自然(45523)
自然科(44394)
自然科学(44376)
自然科学基金(43598)
资助(43043)
编号(41227)
成果(35078)
(32492)
重点(32015)
(31595)
课题(28637)
(28494)
国家社会(28118)
教育部(28062)
大学(27188)
科研(26962)
期刊
(124661)
经济(124661)
研究(73468)
中国(43271)
(37194)
(34945)
学报(34903)
科学(31600)
管理(29836)
大学(26238)
(25600)
金融(25600)
学学(24676)
农业(23089)
经济研究(21112)
教育(20921)
财经(20007)
技术(18986)
(17359)
业经(16998)
问题(16352)
(13377)
技术经济(13326)
世界(13319)
(13060)
国际(12487)
统计(12247)
理论(10858)
商业(10710)
(10459)
共检索到35240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牛向东  
人民币是否升值已成为国际社会2003年最为热点的话题,这一问题既意味着中国经济介入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及所面临的经济摩擦的挑战,也考验着中国政府在国际交往中的能力和国家的智慧。时间进入2004年,中美关于人民币汇率之争虽告一段落,但远未结束。2003年底温家宝总理访美,布什政府表示将派出顾问到中国,协助中国制定临时人民币汇率政策。由此可见,美国不仅没有放弃让人民币升值的要求,而且还要派专家直接参与,目的是要籍此给我国施加压力,并掌握人民币汇率改革的进程。 表面上看,人民币汇率之争本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牛向东  
本文从美国社会的视角,对美国政府和国会的政治家们为迫使人民币升值所采取的手段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应对措施。美国社会占主导地位的大国历史观和大国国际关系观认为,中国必然走向超级大国,美国必须遏制中国的经济发展。在此背景下,为减少美中贸易逆差,降低高失业率,美国通过将人民币汇率问题政治化、国际化,并通过外交和国际多边会议场合对我施压等政治手段,迫人民币升值;在政治手段不奏效的情况下,又采取了反倾销、对我加入WTO的履约状况进行评估、动用"301条款"等经济手段,迫我就范。作者认为,2004年人民币汇率问题仍将会是中美经贸关系的热点,且近年内人民币汇率的浮动不会消除美中贸易逆差。但只要美中贸易逆差存...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李增刚  
文章从新政治经济学的角度讨论了国家和国家利益的本质,指出,国家就是不同利益集团达成的调和它们之间利益冲突的契约或组织。从规范意民的利益,达成一致同意,为实现帕累托改进采取的补偿并不总是可行的。当利益集团的存在不可避免时,利义上讲,国家利益应该代表全体人民的利益;从实证意义上讲,国家利益只能代表一部分人或利益集团的利益。文章进而运用公共选择立法层次上的一致同意理论,指出了国家利益要求在立宪层次上代表全体人益集团的游说会造成公共政策偏向某些特殊利益集团,使国家利益不能够实现最大化,而鼓励利益集团之间的相互竞争可以降低政策偏向的程度,甚至会产生与没有利益集团时相同的结果,或者使国家利益代表相关利益最...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周文  包炜杰  
国家利益问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急需回应的重大现实议题。长期以来,"国家"在政治经济学中的地位问题一直存在着自由主义和国家主义两种解释路径,而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语境下,"国家"则是解释"中国奇迹"的关键。考察我国的国家利益问题,既要从内部环境即作为发展中国家的角度,客观认识发展是我国最大的国家利益,并以"发展型政府"为基础的"强国家"推动"高质量发展";又要从外部环境即经济全球化的角度,认识国家利益的实现离不开国家,要以国家主体性整合动态比较优势、保持国家竞争优势。更重要的是,国家利益的研究和实现最终落脚在"以人民为中心"和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本质所在。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韩会朝  徐康宁  
美国对人民币汇率问题的频繁施压是影响中美贸易的重大问题,贸易的政治经济学分析为解释这种现象提供了新的视角。对2010年美国国会《汇率改革促进公平贸易法案》用Probit模型进行的实证分析表明,利益集团的政治捐资强化了国会议员在人民币汇率问题上的强硬立场,议员所在州受到的美中贸易冲击、产业结构和人口结构等因素也影响了他们在人民币汇率问题上的倾向。整体来讲,美国在人民币汇率问题上向中国施压是利益集团、国会议员、选民等基于利益关系博弈的结果。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梁军  孙正洪  
随着中美贸易逆差的逐步扩大和中国外汇储备的大幅增加,美国开始对人民币汇率横加指责,其发展经历了从不断升温到相对缓和再到重新高涨的阶段。迫使人民币升值不能扭转美国贸易逆差,也不会对改善美国国内就业有多大帮助,而且从根本上不利于美国整体的经济效率和社会福利。深入分析美国对人民币汇率施压的动因,需要综合美国的利益集团压力、政府自身政治需要及整体对华战略等因素的影响。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张济珍   许玫   汪洋  
1997年7月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以来,部分受金融危机冲击的亚洲国家货币大幅度贬值,中国外贸出口和利用外资因此受到了很大的负面影响。在这种严峻的国际国内形势下,中国政府顶住巨大的压力,坚持做到了人民币不贬值。中国政府的汇率政策,为缓和亚洲金融危机和稳定全球金融体系作出了重大贡献,进一步树立了中国勇负责任的大国形象,更重要的是,这一政策选择在复杂的局势中最大限度地维护了中国的经济利益。本文将通过对人民币不贬值的汇率政策进行经济利益分析,来证明中国政府汇率政策的经济合理性。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王信  
杰弗里·弗兰科尔(JeffreyFrankel)是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教授、美国国民经济研究局宏观经济与国际金融项目主任,世界最负盛名的国际金融与汇率问题专家之一,1997-1999年任总统经济顾问委员会委员。他的主要著作包括:《论汇率》、《外汇市场干预能否起作用》、《金融市场与货币政策》、《世界贸易体系中的区域贸易集团》等,其中《国际贸易和支付导论》被美国各大名校广泛采用为教科书。他还主编了《美国90年代的经济政策》、《新兴市场货币危机的防范》、《新兴市场货币危机的管理》等。近日,弗兰科尔教授来华参加国际研讨会,本刊邀请他的学生王信对他进行了专访,内容主要涉及人民币汇率机制的选择、亚洲货币...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王子昌  栾淑彦  
对东盟经济合作的个案分析表明:国家利益之间的协调是国家之间经济合作顺利开展的必要条件。如果条件不具备,即使有政府的积极推动,也难以取得理想的合作成果;即使在对外交往中合作取得一定成功,即使产生了一定的外溢效应,其对内部合作的影响也十分有限;因此,在区域国际经济合作中,不能只强调合作后市场扩大可能带来的合作收益,而必须注意国家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或经济结构的相同可能对合作的进程及具体合作成果的影响。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裘元伦  
经济生活国际化并不是一种新现象。有人说,现在被普遍称之为“经济全球化”的这一过程和状态,早在欧洲“漫长的16 世纪”就开始了;有人则认为,经济全球化至少已经持续了200 年;也有人强调,真正的经济全球化是最近二三十年才发生的事情。无论人们对全球化的历史与内涵有多少种歧见,却依然存在着不少共识。其中一点就是:当今的经济全球化具有新的“质量”。尽管如此,当今的经济全球化并不是无所不为,无所不能的。相反,它包含着一系列内在的矛盾,存在着明显的局限性。经济全球化的新质量及其局限性,是我们考虑中国国家利益的出发点。正是“新质量”加上“局限性”这两点决定了中国只能是有条件地参与经济全球化。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胡宗义  刘亦文  
通过利用动态CGE模型-MCHUGE模型仿真研究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宏观经济的影响,可以看出人民币升值对中国经济造成了一定的冲击,出现了一定程度经济紊乱和就业恶化。7年内,中国的实际GDP保持持续降低,但降低幅度呈现逐渐减弱的态势。实际消费、政府支出、净出口、实际工资、总的就业水平均有所下降,特别是居民实际消费和政府支出的下降,极大地带动了GDP的下降;此外,中国的贸易条件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居民消费指数下降。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徐挺  罗国庆  
2007年以来,人民币面临的升值压力越来越大,关于人民币究竟应该采取渐进式升值方式还是一步到位升值方式的路径选择问题渐渐成为了关注的焦点。本文使用2005年汇改以后的人民币名义汇率和实际有效汇率指数以及相关因素的月度数据,对人民币升值的经济绩效进行了实证分析,并结合分析结果对人民币升值路径进行比较,得出了人民币升值必须坚持渐进式升值方式的结论。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李继峰  张亚雄  潘文卿  
本文利用国家信息中心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SIC-GE)定量分析了人民币升值对实体经济的短期影响。为了比较一次性升值和阶梯性升值政策影响的差异,对两种升值方式,一种是假设2010年人民币一次升值3%;另一种方式是阶梯性升值,假设从2010到2012年,每年升值1%的影响分别进行了测算分析。结果表明,一次升值3%会使2010年我国出口相比基准情景下降4.08%,GDP减少0.27%,就业下降0.52%,CPI下降1.17%。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黎永莲  
文章以国家利益为视角,分析从GATT到WTO的贸易自由化进程,说明国家利益是贸易自由化的内在动力,中国在贸易自由化进程中既要遵循国际惯例,更要遵循"国家利益原则"。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