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677)
2023(7687)
2022(6002)
2021(5379)
2020(4618)
2019(10163)
2018(9848)
2017(19320)
2016(10112)
2015(11238)
2014(10921)
2013(10783)
2012(9784)
2011(8230)
2010(8737)
2009(8420)
2008(8772)
2007(8154)
2006(7206)
2005(6932)
作者
(28280)
(23701)
(23614)
(21862)
(15289)
(11200)
(10527)
(9046)
(8767)
(8540)
(7914)
(7911)
(7742)
(7470)
(7413)
(7005)
(6956)
(6808)
(6687)
(6642)
(5911)
(5736)
(5651)
(5495)
(5442)
(5297)
(5276)
(5088)
(4642)
(4509)
学科
(70834)
(67741)
企业(67741)
(50895)
经济(50810)
管理(50341)
业经(24834)
(21414)
方法(20403)
(19986)
(17912)
财务(17905)
财务管理(17891)
企业财务(16936)
农业(15187)
技术(14833)
数学(13035)
数学方法(12982)
(12429)
企业经济(12127)
(11813)
(11632)
经营(10789)
(10708)
中国(10655)
技术管理(10057)
理论(9950)
(9881)
体制(8841)
决策(8582)
机构
学院(152242)
大学(145201)
(70307)
经济(69274)
管理(67296)
理学(57223)
理学院(56791)
管理学(56393)
管理学院(56104)
研究(43733)
中国(38002)
(34484)
(29968)
财经(26742)
(24992)
(24402)
(24261)
科学(22964)
(21174)
商学(20466)
经济学(20414)
商学院(20310)
中心(20182)
业大(20074)
财经大学(19518)
农业(19246)
经济管理(18910)
北京(18848)
(18572)
经济学院(18527)
基金
项目(93869)
科学(76754)
研究(72495)
基金(70323)
(59960)
国家(58975)
科学基金(53019)
社会(48985)
社会科(46534)
社会科学(46517)
(37545)
基金项目(37073)
自然(32741)
自然科(32022)
自然科学(32013)
自然科学基金(31568)
教育(31269)
(29312)
编号(28620)
(28316)
资助(27601)
(23549)
成果(21728)
(21060)
(20975)
创新(20918)
国家社会(20636)
(20635)
重点(20200)
(19102)
期刊
(85945)
经济(85945)
研究(45662)
(32064)
管理(31020)
中国(29157)
(24843)
科学(18695)
农业(17222)
业经(17089)
学报(15887)
技术(15635)
(15122)
金融(15122)
财经(14114)
大学(13539)
学学(13131)
经济研究(12779)
(12288)
(11999)
技术经济(11015)
问题(10839)
财会(10662)
教育(9720)
世界(9614)
现代(9077)
会计(8596)
(8467)
商业(8447)
经济管理(8163)
共检索到2363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刘得扬  杨征  
本文针对"国进民退"问题,从实证角度考察当前国有/民营企业总体情况与产业分布现状,认为当前我国不存在整体性"国进民退"趋势,但数量—产值相对情况来看行业差异性较明显,在基础类和资源类的一些行业存在相对性、结构性的"国进民退"现象和案例。文章认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国有企业应该是以追求国家利益最大化为终极目标的特殊企业,国有企业伴随着国家战略而进行"进、退"调整是符合国家利益导向的,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李新龙  
国有资本收益问题不仅关系实践应用,更需要加以理论解析。国家以所有者身份,依法取得的国有资本投资收益,反映国家与国有企业利益分配关系。基于产权理论,国有经济以国有企业形态存在,具有价值选择的合理性;基于博弈理论,国有资本收益是国家与国有企业利益分配博弈的结果;按照信息不对称理论的观点,国有资本收益要以最优成本形式存在。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张红力  
金融安全的核心是利益,在国际国内两个层面共同实现国家利益最大化,是保障金融安全的根本要义。国家利益博弈的结果取决于金融安全战略的高下,而制定国家金融安全战略,迫切需要解放思想、正本清源,正确看待三个问题:首先,金融安全不是一个纯粹技术问题,也不是被动防御的过程,不能仅用指标来进行衡量,而需要从整体的、长期的、全盘的、深远的、主动的战略角度来进行考虑、设计和实施;其次,最大化国家利益是阳谋,不是阴谋;最后,安分守己并不安全,"对外乱中有为,对内底线思维"共同构成了保障国家金融安全的核心战略思想。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朱方明  刘得扬  
国际化是我国企业成长的必然选择,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中国企业在国际舞台上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值得注意的是,国际化发展背景下,企业的一些经济活动损害了某些方面的国家利益。本文对现实中两者利益冲突的表现加以归纳总结,从制度安排的视角分析此种行为的动因与本质,并力图构建一个协调两者利益关系良性互动的新型制度安排。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赵延东  
利益集团与国有企业改革○赵延东本文认为,在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产生了以政府行政官员、银行系统人员、企业管理人员、企业职工、中央政府等为主的为个人和小集体谋利的利益集团。这些利益集团对国有企业的改革产生了不同程度的不良影响。但对此不应进行限制...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晨漠  
河北省沧州市委研究室副主任胡连峰同志最近多次找本刊总编辑恳谈,倾述了他对当前经济改革中一些不良倾向的担忧。并且送上了一篇他写的论文。我们认为胡连峰先生所提出的问题很重要。他的许多意见也是很中肯的,当然有些论断似乎还需经改革实践的检验。经胡先生本人同意,将他的基本观点刊载如下,以期引起社会的关注。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谷汉文  聂正安  
经验研究表明 ,国有企业自产生之日起 ,就成为给工人阶级提供“福利保障”和“终身雇用”就业关系的工具或载体。随后 ,“终身雇用”演变成“铁饭碗”劳动就业体制。在“铁饭碗”体制中 ,工人可以凭借“铁饭碗”吃社会主义的“大锅饭” ,使谋求“非常福利”的意识既有产生基础 ,又有存在空间。实践证明 ,国有企业的“非常福利”行为既阻碍国有资本寻利 ,又侵害国有资本本身 ,并构成国有企业深化改革的“正反馈机制”。而随着经济转型、非国有经济发展和改革向深层次推进 ,国有企业 (职工 )谋取“非常福利”的行为倾向也越来越受限制 ,政府作为国有企业所有者的合法代表 ,其理性选择是行使退出权 ,职工对促使国有企业...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毛丰付  张明之  
在全球化、信息化以及全球一体化的网络结构背景下,全球产业链中标准的巨大利益和作用凸现出来,成为众多企业乃至各个国家瞩目的焦点。在信息技术产业中,取得标准制订权至关重要,标准背后的争斗隐含着对经济霸权的争夺和国家利益的维护。本文的目的在于说明这种技术标准的竞争升级、复杂化的原因和我们应该采取的相应对策。
[期刊] 中央文献出版社  [作者] 郑文  
管制政策可分为针对服务的管制与针对技术的管制两大类别。在具体管制政策执行过程中,针对服务的管制常常与针对技术的管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随着技术演化的加剧,正确区分两类管制的类别,以及合理的、在不同的历史阶段采用不同的管制政策不仅是理论上的探讨,更是实践上的需要。同时,考察电信技术管制的内涵与实践,既是客观认识历史发展规律的需要,也是保证国家利益的手段。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侯学钢  
以湖南省长沙市一条投资 6亿元的道路为案例 ,介绍了城市建设中新出现的隐性国有资产流失现象 ,以及城市规划中相邻权的概念、法律基础和法规的制度缺陷 ,并对国内外相邻权的国家利益保护制度进行了介绍 ,提出了城市规划中如何保护与相邻权密切相关的国家利益的建议和对策。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张胜民  
本文系统论述了高科技发展与国家利益的辩证统一关系,指出:一方面高科技发展从多方位、多层次促进着国家利益, 保障国家利益越来越依靠高科技的发展; 另一方面, 国家利益又在总体上指导着高科技发展的方向。以此为指导,从战略高度提出了我国为保障国家利益应优先发展的高科技领域以及在发展高科技的过程中应采取的相应对策和措施。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梅永红  
党中央、国务院把自主创新确立为国家战略,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宏伟目标,具有划时代的里程碑意义,标志着我国发展战略和社会结构的重大调整。本文认为,自主创新能力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中国的崛起和富强有赖于自主创新;推进自主创新是全民族共同的事业。
[期刊] 中央文献出版社  [作者] 怀国模  
一、国防科技是关系到国家安全长治久安的战略性产业国防力量是国家安全的保障,国防科技工业是建设强大国防力量的物质基础。中华民族在人类发展的历史上,曾经创造过灿烂的古代文明。举世闻名的四大发明——指南针、造纸、印刷术、火药,是中国对世界科学文明的杰出贡献,也是国力强盛的标志。到了18世纪以后,中国由于历史的原因,科技和经济发展停步不前,远远落后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没有近代工业和强盛的国防,只能受到列强的欺凌和掠夺。20世纪30年代,日本发动侵华战争,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吴向宏,黄英达  
世界变革中的主权与国家利益吴向宏黄英达世界变革中的主权与国家利益吴向宏黄英达编者按:世界正面临着新科技革命推动下的重大变革,新的国际秩序正在酝酿之中。怎样在变革的情势下更好地维护国家利益,是一个需要认真研究的课题。本文从剖析“主权”概念出发,指出有必...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