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021)
2023(11389)
2022(9607)
2021(8603)
2020(6885)
2019(15754)
2018(15286)
2017(28026)
2016(14646)
2015(16164)
2014(16133)
2013(15806)
2012(15165)
2011(13910)
2010(14381)
2009(13245)
2008(12980)
2007(12007)
2006(10972)
2005(10293)
作者
(45643)
(38128)
(37802)
(35502)
(24333)
(18337)
(16897)
(14633)
(14596)
(13660)
(12926)
(12868)
(12506)
(12238)
(12080)
(11864)
(11388)
(10963)
(10955)
(10825)
(9588)
(9476)
(9315)
(8920)
(8606)
(8540)
(8459)
(8402)
(7741)
(7730)
学科
(65402)
经济(65324)
(46695)
管理(44964)
(38760)
企业(38760)
中国(23033)
方法(19811)
地方(19765)
(18808)
技术(18761)
业经(17636)
数学(15213)
(15034)
数学方法(15020)
农业(13199)
技术管理(13082)
(13077)
(13069)
金融(13068)
银行(13044)
(12750)
(12662)
(12421)
理论(12002)
(11456)
地方经济(10962)
(10720)
贸易(10705)
环境(10510)
机构
学院(216938)
大学(216413)
(88744)
经济(86777)
研究(82287)
管理(80460)
理学(67689)
理学院(66852)
管理学(65719)
管理学院(65316)
中国(62371)
科学(50966)
(48584)
(42441)
(40606)
(38671)
研究所(38418)
中心(36708)
(35480)
业大(31863)
北京(31596)
财经(30959)
(30676)
师范(30269)
农业(30161)
(30109)
(28640)
(27994)
经济学(26600)
(25983)
基金
项目(141291)
科学(111943)
研究(103876)
基金(100373)
(89890)
国家(88683)
科学基金(74929)
社会(65798)
社会科(62275)
社会科学(62263)
(57751)
基金项目(52298)
(48602)
自然(47674)
教育(47121)
自然科(46577)
自然科学(46562)
自然科学基金(45781)
编号(40588)
资助(39891)
(36672)
(35316)
成果(33877)
重点(32912)
创新(32003)
课题(30654)
(29909)
发展(29193)
(28669)
国家社会(27078)
期刊
(110239)
经济(110239)
研究(70367)
中国(54716)
(36741)
管理(35872)
学报(35671)
科学(34086)
教育(30898)
(29823)
大学(27033)
农业(25350)
学学(25108)
(22861)
金融(22861)
技术(21122)
业经(18855)
经济研究(17293)
财经(15530)
(14131)
科技(13804)
(13583)
问题(13419)
技术经济(11792)
图书(11342)
(10999)
论坛(10999)
世界(10559)
(10170)
商业(10123)
共检索到35216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谢伟  
1理论来源由于新古典经济学对技术产生及其对经济增长作用机制的研究不足,二战以后熊彼特关于创新与发展的理论重新受到了理论界的重视。对于创新源泉及其推动机制的研究经历了以下五个阶段:第一阶段:技术推动论。技术推动论模式的特点是强调了科技知识尤其是作为起点...
[期刊]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Documents Publishing House)  [作者] 金吾伦  
中央多次提出"完善国家创新系统"的要求。国家创新系统(NIS)是一个复杂适应系统(Complex Adaptive System,CAS)。怎样运用复杂性科学(Complex Science)的研究成果探讨国家创新系统,完善其结构和功能,克服目前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和缺陷,从而增强创新能力,提高创新效绩。本文就此作了探讨,并阐明了生成论对NIS的涵义。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王海燕  张钢  
国家创新系统(National System of In-novation)从字面上理解,有两方面的内容:国家系统(National System);创新(Innova-tion)。实际上,国家创新系统的思想也是李斯特的“国民体制”与熊彼特的创新理论的综合。德国古典经济学家李斯特在1841年出版的《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一书中不仅用到了“国家体制”(原文即为National System)一词,而且清楚地预测了许多关于“国家创新系统”的现代理论。而熊彼特在1912年首次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傅海霞  
国家创新系统理论自提出至今已有近百年时间,已经发展得相对完善,但在我国这一理论尚有很多方面需要进一步发展。本文对国家创新系统理论进行了简要阐述,包括概念、演变过程以及该理论在我国的研究现状。最后,在综合前面分析的基础上,得出了该理论未来的研究方向。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刘飒  吴康敏  张虹鸥  
基于国家创新系统理论视角分析表明,中国创新范式的发展和转变直接并从根本上影响着科技人才评价理念。中国的创新范式经历了从计划到市场的转变,将新中国成立70余年来的科技人才评价划分为探索期(1949年至1976年)、起步期(1977年至1994年)、发展推进期(1995年至2005年)、创新突破期(2006年至今)4个阶段,分析总结不同阶段的评价政策及其侧重点。在创新范式转型中,国家(政府)、科技人才和产业界等不同主体分别从制度创新层面、知识创新层面和技术创新层面推动科技人才评价的转向,同时公众参与和监督也积极推动科技人才评价的社会转向。最后,从优化评价政策制定模式、加强国际对话及与国内实践应用相结合、实行动态管理、在国家层面建立同行评价专家数据库和建立第三方评价机制等五方面,提出促进中国科技人才评价发展的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冯之浚  
1998年12月31日,朱钅容基总理主持召开了国家科技教育领导小组第三次会议,并指出:当前重要工作是大力推进科技和教育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1998年7月,受国家科学技术部委托,由冯之浚同志组织中国科学院罗伟教授、方新博士,中央党校张永谦教授,中国科技促进发展研究中心柳卸林博士,清华大学薛澜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王春法博士等就《国家创新系统的理论与政策》进行专题研究,其研究成果不久将以专著的形式问世。经本刊征得作者同意,将该研究成果的总体报告部分整理成文,以便本刊读者先睹为快。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彭勃  雷家驌  
研制和发展大型民用飞机是建设创新型国家,提高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和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大战略举措。大飞机产业具有产业链长、涉及单位多、辐射面宽、联带效应强、关系网络复杂等特点。发展大飞机产业要从完善产业创新系统出发,对其中各类要素及相互关系进行深入分析。产业创新系统理论是近些年来出现的一种研究产业创新、产业组织与产业绩效的理论体系,在许多国家产业发展中获得了广泛应用。本文从产业创新系统的基本理论出发,结合国外发展大型飞机产业的经验,归纳了大飞机产业创新系统的主要特点,进而提出了适合中国国情的大飞机产业创新系统的模型框架,并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苏靖  
国家创新系统是英国学者弗里曼(Freeman)在研究日本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提出来的。90年代以后,国家创新系统的研究成为许多国家和国际组织研究的课题和制定政策的基础。国家创新系统分析方法强调,个人、企业与研究机构之间技术与信息的流动是创新活动的关键。对...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彭宜新  
本文主要研究国家创新系统发展的制度问题,从创新系统的核心-激励结构入手,分析制度变迁与创新的关系,探讨国家创新系统的路径依赖和路径选择问题。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张明莉  
创新系统理论将技术创新与文化体系相融合,构建一种创新文化体系,它是整个文化体系为寻求一系列共同的社会经济目标,并将创新作为变革和发展关键动力的系统。开发区文化体系中包括大学和研究机构、企业、政府以及具有创新粘结功能的中介机构。这四个创新主体之间相互联系和合作,由此产生创造型协同作用,从而形成完整的开发区创新文化体系。开发区的创新文化体系使各种创新要素集中化,使创新主体角色转移顺利实现,为创新创业提供了最合适的生存与发展条件。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韩宇,赵学文,赵黎明  
本文分析和回顾了创新与国家创新系统概念的演变与发展过程,确定了我国科学基金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定位,应用国家创新系统的分析方法,探讨了我国科学基金工作的发展战略。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理飞  
本文认为,产业集群创新系统是产业集群创新网络与产业集群创新环境的叠加,其目的在于促进产业集群内知识的积累、溢出、共享,为企业技术创新活动提供创新平台,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黄志亮  
从上世纪90年代起,中外学术界对区域创新系统理论的研究取得了丰富的理论成果,对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实践的研究亦取得了重要实证成果。这些研究成果的集中体现是他们共同揭示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主要特征和主要方面,但共同缺陷是将欠发达地区广大传统农村和初步工业化的农村地区排斥在区域创新体系研究的视野之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