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917)
- 2023(19743)
- 2022(16676)
- 2021(15493)
- 2020(12789)
- 2019(28805)
- 2018(28190)
- 2017(53460)
- 2016(28854)
- 2015(31847)
- 2014(31128)
- 2013(30313)
- 2012(27999)
- 2011(25300)
- 2010(25556)
- 2009(23067)
- 2008(22498)
- 2007(19813)
- 2006(17573)
- 2005(15300)
- 学科
- 济(117172)
- 经济(117049)
- 管理(86764)
- 业(84286)
- 企(68352)
- 企业(68352)
- 方法(47279)
- 数学(41163)
- 数学方法(40638)
- 中国(36652)
- 农(34201)
- 财(28724)
- 地方(28672)
- 业经(27129)
- 技术(24671)
- 农业(23217)
- 学(22460)
- 制(21892)
- 贸(21802)
- 贸易(21784)
- 易(21138)
- 环境(19914)
- 银(19223)
- 银行(19166)
- 行(18429)
- 融(18276)
- 金融(18275)
- 理论(17931)
- 和(17855)
- 策(17824)
- 机构
- 学院(398880)
- 大学(395490)
- 济(164486)
- 经济(161013)
- 管理(156674)
- 研究(137895)
- 理学(134985)
- 理学院(133443)
- 管理学(131170)
- 管理学院(130402)
- 中国(103694)
- 科学(85095)
- 京(83954)
- 财(74347)
- 农(70127)
- 所(68816)
- 中心(64025)
- 研究所(62614)
- 业大(61068)
- 江(60984)
- 财经(58356)
- 农业(54866)
- 经(53197)
- 范(52650)
- 北京(52440)
- 师范(52042)
- 院(50430)
- 经济学(49198)
- 州(48559)
- 经济学院(44290)
- 基金
- 项目(274340)
- 科学(217429)
- 基金(199106)
- 研究(197611)
- 家(175759)
- 国家(174035)
- 科学基金(149718)
- 社会(127228)
- 社会科(120750)
- 社会科学(120719)
- 省(109022)
- 基金项目(105362)
- 自然(97881)
- 自然科(95628)
- 自然科学(95601)
- 自然科学基金(93889)
- 划(91567)
- 教育(90715)
- 资助(80139)
- 编号(78469)
- 发(62872)
- 重点(61984)
- 成果(61884)
- 创(60849)
- 部(59677)
- 创新(56309)
- 课题(55121)
- 国家社会(52892)
- 科研(52234)
- 教育部(51015)
- 期刊
- 济(182384)
- 经济(182384)
- 研究(114967)
- 中国(84844)
- 农(63664)
- 学报(63262)
- 管理(60305)
- 科学(59723)
- 财(56419)
- 大学(48021)
- 学学(45347)
- 教育(44448)
- 农业(43705)
- 融(37925)
- 金融(37925)
- 技术(37117)
- 业经(31486)
- 经济研究(29155)
- 财经(28065)
- 问题(24579)
- 业(24351)
- 经(24285)
- 科技(21165)
- 技术经济(20522)
- 图书(18776)
- 资源(18697)
- 版(18584)
- 贸(18322)
- 商业(18214)
- 现代(18157)
共检索到6003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郭俊华 周丹萍
以2008年开始实施的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为准自然实验,基于2003~2016年城市级别数据,采用倾向得分匹配和双重差分模型相结合的方法检验国家创新型城市政策对城市绿色发展绩效的影响及具体的影响渠道。结果表明:国家创新型城市政策显著带动了城市绿色发展绩效;技术创新和资源依赖是具体的影响渠道。即,国家创新型城市政策通过促进技术创新、降低城市对自然资源依赖度以推动城市绿色发展。因此,政府应大力推进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积极摆脱当地的资源依赖困境,促进技术创新。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胡森林 鲍涵 郝均 曾刚
环境规制与绿色发展的关系及其作用机制是复杂且有争议的议题。基于长三角41个地级及以上城市2003—2018年的面板数据,首先科学构建绿色发展水平测度的指标体系,计算各城市的绿色发展水平及空间动态演变;其次,借鉴可拓展随机性的环境影响评估模型(STIRPAT),构建面板计量模型,深入探究环境规制对城市绿色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1)长三角地区环境规制和绿色发展水平均呈上升趋势,但区域差异显著,绿色发展水平从东南向西北,呈现圈层式递减态势,而环境规制强度重心经历了由东南向西北转移的演变。(2)总体上,环境规制显著影响城市绿色发展,两者间存在倒“U”型关系,即过强的环境规制会抑制城市绿色发展水平的提升。(3)环境规制与技术创新之间存在紧密的联动关系,即环境规制主要通过技术创新这一中介路径促进城市绿色发展转型,其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比例约为50.1%。因此,在推动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应该根据城市绿色发展效率来制定本地的环境规制,并重视提升本地的技术创新水平,进而实现城市绿色发展转型的目标。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李煜华 张莉娜
基于2005~2020年我国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检验低碳城市和创新型城市双试点政策对制造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协同影响。研究发现:与非双试点城市相比,双试点城市显著促进了制造企业绿色技术创新;与低碳城市单试点政策和创新型城市单试点政策相比,低碳城市和创新型城市双试点政策能够协同提升制造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水平,而且先成为创新型城市试点再成为低碳城市试点能更有效地促进制造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双试点政策通过提高地区财政支持、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促进制造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双试点政策对绿色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在东部和中部地区企业、非国有企业以及处于成长期和成熟期企业中更显著。研究结论验证了低碳城市建设和创新型城市建设可以协同促进制造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对于未来试点政策组合和引导制造企业绿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李兰冰 李焕杰
将技术创新、节能减排与绿色发展纳入统一的分析框架,准确识别节能减排视角下技术创新对中国城市层面绿色发展的影响效应和路径机制,并通过异质性分析探究不同特征城市之间绿色发展可能存在的机制差异。结果发现:①技术创新会对城市绿色发展产生促进作用,在替换模型估计方法、核心解释变量等对模型重新估计后得到的结果基本一致;②节能效应、减排效应和产业升级效应是技术创新促进城市绿色发展的有效路径机制;③资源型城市、非环保重点城市、北方地区技术创新对城市绿色发展的影响效应更加明显,技术创新作用于绿色发展的路径机制因城市资源丰裕度、环境规制强度以及经济发展阶段不同而有所差异。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周安华 王赛鸽
【目的】绿色创新是应对环境挑战并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动力,研究新能源示范城市政策对绿色创新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可为新能源示范城市政策的评估和优化改进提供基于企业层面的理论支持和经验证据。【方法】本文采用基尼系数、泰尔指数和空间马尔科夫链方法,揭示了2008—2020年间中国新能源企业绿色创新的平衡发展和时空转移特征。同时,采用双重差分模型评估了新能源示范城市政策对绿色创新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1)在研究期内,中国新能源企业的绿色创新分化程度逐渐扩大,呈现出“马太效应”现象。(2)新能源示范城市政策显著增强了新能源企业的绿色创新。具体而言,相比未实施新能源示范城市政策的城市,实施该政策的城市的新能源企业绿色创新显著提升了14%,这一结果经过了一系列稳健性检验的验证。(3)新能源示范城市政策通过增加研发投入和强化环境规制两个传导渠道来促进绿色创新。(4)异质性分析结果显示,新能源示范城市政策对于企业规模较小、融资约束较低的新能源企业的绿色创新影响更加显著。【结论】实施新能源示范城市政策对促进新能源企业的绿色创新具有积极影响。研究结果为政府推广新能源示范城市政策以及提升新能源企业的绿色创新提供政策参考。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王文华 沈嘉敏
随着国家“双碳”目标的提出,绿色并购受到企业管理层的青睐,但对绿色并购与企业环境绩效之间关系的研究尚有待深化。本文基于2012—2020年沪深A股重污染行业发生过并购交易的企业为研究对象,实证分析绿色并购与企业环境绩效间关系及其作用机理。研究发现:绿色并购能改善重污染企业环境绩效,绿色技术创新在这两者之间发挥中介作用;与非高新技术企业和低研发投入强度企业相比,高新技术企业和高研发投入强度企业实施绿色并购后企业环境绩效的改善效果更显著。因此建议:积极宣传绿色并购,推动绿色转型升级;重视绿色技术创新,发挥技术协同效应;适当放宽融资约束,助力企业实现企业效益与环境绩效“双赢”。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胡壮程 张明
绿色技术创新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路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则是在新发展阶段经济增长的重要抓手,研究两者之间的关系,对于实现我国绿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理论分析表明: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通过缓解资源错配和扩大市场规模两个机制促进了城市绿色技术创新,同时产业集聚和绿色金融能够增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对城市绿色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基于智慧城市试点的准自然实验,利用多期双重差分法验证了理论结论,并通过异质性分析进一步发现: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能够缩小中小城市与大城市在绿色技术创新水平上的差距。所以,应该大力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市产业集聚程度、合理发展绿色金融、协调不同规模城市在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中的角色和定位。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阳镇 凌鸿程 陈劲
本文在构造“城市绿色发展关注度”指标的基础上,根据市级政府工作报告测度城市绿色发展关注度,采用个体固定效应模型考察城市绿色发展关注度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城市绿色发展关注度能够促进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存在环境规制、企业社会责任战略响应与企业绿色投资三种作用渠道,且高管海外经历和媒体关注均正向调节城市绿色发展关注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本文证实了企业“感知”到绿色发展理念后会进行战略响应和资源配置方式调整。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马宇佳
土地资源错配会对城市绿色技术创新产生重要影响。利用中国283个城市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土地资源错配对城市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土地资源错配通过扭曲地方财政支出结构显著抑制了城市绿色技术创新,土地资源错配主要降低了高技术绿色专利,且对城市绿色技术创新的负向影响仅在中西部地区和规模较小的城市中存在。我国应完善财税制度和地方官员绩效考核机制,减少土地资源错配对地方政府财政支出结构的直接影响,同时加大对欠发达城市绿色技术创新的政策支持力度。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陈颖
城市绿色发展转型是我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企业的技术创新是城市绿色发展的根本动力,而科研投入是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活动的物质保障,因此在分析企业科研投入、技术创新和城市绿色发展之间作用机理的基础上,以长江经济带为研究对象,实证研究了企业科研投入、技术创新对城市绿色发展的影响过程和内在关系,研究发现:企业科研投入、技术创新对城市绿色发展均存在显著性影响,但在长江经济带不同区域其影响效果差异较大;不同类型和不同区域的企业技术创新活动对城市绿色发展的影响效果差异较大,企业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影响效果显著,外观设计专利的驱动作用效果不显著;技术创新在企业科研投入和城市绿色发展之间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其间接影响效果占总效应的65.5%。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金环 于立宏 魏佳丽
在中国经济进入绿色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促进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是关键。众多考察绿色技术创新的制度安排中,鲜见从宏观电子商务发展视角考察其对微观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选择2009—2019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利用渐进性双重差分法实证检验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建设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作用机制。结果发现,电商示范城市建设这一信息化冲击能够显著降低试点地区企业内部管理性交易成本和外部市场性交易成本,促进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异质性检验发现,电子商务普及与应用对信息化水平较高的地区和非资源型城市,以及民营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作用更显著。进一步分析发现,电子商务对服务业交易成本的节约效应大于制造业,对外部交易成本的节约效应大于内部管控成本。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陈晨 张广胜
选取2004—2016年中国城市面板数据,采用渐进双重差分模型、固定效应渐进双重差分模型和处理效应渐进双重差分模型,分析了国家创新型城市的经济发展高质量效应。研究结果表明:被确立为国家创新型城市能够显著改善地区经济发展质量,且能够改变地区经济发展质量的增长趋势;但改善地区经济发展质量存在时效性,在1~6年内作用效果稳步增强,6年后效果逐渐减弱;国家创新型城市通过改善地区高端生产型服务业集聚状况的方式促进当地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朱于珂 高红贵 徐运保
通过构建调节效应模型,研究双向FDI协调发展对工业绿色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机制以及政府质量在二者之间发挥的调节作用。结果发现:(1)双向FDI协调发展对工业绿色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显著为正,同时政府质量正向调节双向FDI协调发展对工业绿色技术创新效率的积极作用;(2)在0.1~0.3分位点处,即当工业绿色技术创新效率较低时,双向FDI协调发展对工业绿色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并不显著,双向FDI只有在中高分位点处方能显著促进工业绿色技术创新效率提升;(3)随着工业绿色技术创新效率的提升,政府质量的正向调节作用呈现出边际递减的规律,但双向FDI协调发展对工业绿色技术创新效率的正向偏效应自低分位点至高分位点呈逐渐上升的趋势。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朱于珂 高红贵 徐运保
通过构建调节效应模型,研究双向FDI协调发展对工业绿色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机制以及政府质量在二者之间发挥的调节作用。结果发现:(1)双向FDI协调发展对工业绿色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显著为正,同时政府质量正向调节双向FDI协调发展对工业绿色技术创新效率的积极作用;(2)在0.1~0.3分位点处,即当工业绿色技术创新效率较低时,双向FDI协调发展对工业绿色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并不显著,双向FDI只有在中高分位点处方能显著促进工业绿色技术创新效率提升;(3)随着工业绿色技术创新效率的提升,政府质量的正向调节作用呈现出边际递减的规律,但双向FDI协调发展对工业绿色技术创新效率的正向偏效应自低分位点至高分位点呈逐渐上升的趋势。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兰梓睿
产业政策是促进企业绿色创新以及提升企业绿色发展水平的重要政策工具。采用2007~2020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面板数据以及地级市数据,考察产业政策实施对企业绿色创新水平的影响。研究表明:产业政策实施对企业绿色创新水平提升有显著促进作用;从企业技术创新水平和资源再配置效率角度进行机制检验,发现产业政策实施主要通过提升技术创新水平、提高资源再配置效率来实现企业绿色创新发展;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企业所有制、生产要素集聚水平以及市场化进程等不同会导致产业政策的实施效果存在差异。鉴于此,应提升产业政策实施的质量效果,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促进不同产业要素资源的有序流动,实现重点产业政策和一般产业政策的协同运行,从而提高企业绿色创新水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绿色人力资源管理对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绿色动态能力与组织调节定向的中介及调节作用
数字化水平对企业碳绩效的非线性影响——绿色技术创新的中介作用
绿色财政示范政策对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机制——基于多重压力约束视角
绿色金融试点政策对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基于直接驱动和空间溢出的视角
绿色金融政策对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及机制研究——基于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的准自然实验
平台经济对产业结构合理化发展的影响研究——兼论绿色技术创新的中介效应
绿色信贷政策、低碳技术创新与企业环境绩效
低碳政策试点、绿色技术创新与企业环境绩效
创新驱动政策协同对物流业绿色效率的影响效应与作用机制——来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与创新型城市的证据
基于PVAR模型的绿色技术创新对企业绩效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