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751)
2023(9473)
2022(7836)
2021(7175)
2020(5810)
2019(13293)
2018(13120)
2017(23442)
2016(12612)
2015(13983)
2014(14180)
2013(13304)
2012(12237)
2011(10898)
2010(11227)
2009(10222)
2008(9933)
2007(9527)
2006(8406)
2005(7017)
作者
(36457)
(30539)
(30146)
(28358)
(19291)
(14640)
(13676)
(11805)
(11682)
(10818)
(10425)
(10206)
(9874)
(9503)
(9448)
(9292)
(8895)
(8871)
(8673)
(8647)
(7671)
(7462)
(7279)
(7120)
(6936)
(6819)
(6752)
(6533)
(6307)
(6218)
学科
(45241)
经济(45180)
管理(39355)
(35781)
(30741)
企业(30741)
中国(19087)
技术(15901)
方法(14275)
(13833)
地方(13300)
技术管理(11629)
数学(11485)
业经(11410)
数学方法(11317)
(10613)
(10143)
(10052)
理论(9808)
农业(8858)
(8101)
环境(8083)
银行(8079)
(8077)
教育(7977)
(7951)
金融(7944)
(7811)
(7801)
(7768)
机构
学院(170892)
大学(170290)
管理(66053)
(64016)
经济(62151)
研究(61036)
理学(55421)
理学院(54724)
管理学(53807)
管理学院(53465)
中国(44481)
科学(38180)
(37900)
(29864)
(29561)
(28361)
(28351)
中心(28064)
研究所(27089)
业大(25608)
(24714)
师范(24434)
北京(23673)
(23557)
财经(22501)
(22425)
农业(21868)
技术(21689)
(20372)
(19843)
基金
项目(118533)
科学(93579)
研究(89243)
基金(82332)
(73072)
国家(71998)
科学基金(61638)
社会(55761)
社会科(52603)
社会科学(52588)
(49647)
基金项目(44151)
教育(41262)
(41194)
自然(38701)
自然科(37828)
自然科学(37813)
自然科学基金(37112)
编号(36025)
资助(31066)
(29992)
成果(29613)
课题(27360)
创新(27024)
重点(26914)
(26409)
(24712)
国家社会(22630)
(21920)
(21787)
期刊
(79395)
经济(79395)
研究(52859)
中国(44913)
教育(28548)
管理(27003)
学报(26310)
(26230)
科学(25220)
(22568)
大学(20187)
技术(18399)
学学(18398)
农业(17875)
(13303)
金融(13303)
业经(13284)
科技(11893)
经济研究(11068)
问题(10793)
图书(10533)
财经(10495)
(10314)
(9481)
论坛(9481)
(9295)
职业(9218)
技术经济(9122)
(8923)
(8219)
共检索到2711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钱志新  吕小峰  范鹏  程萌  
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是一项宏大的社会系统工程,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基于对江苏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南京、苏州、无锡的实证研究,提出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总体目标、发展体系、创新工程和评价体系,旨在为国家和地方政府提供创新型城建设的宏观指导和帮助。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周纳  
文章在阐述创新型城市内涵的基础上,指出了创新型城市必须具备的五大要素:创新主体、创新资源、创新机制、创新环境和创新绩效;然后分析并提出了创新型城市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共包括5个模块及50个评价指标;最后通过评价边界的确定、评价基准的选择、评价方法的选择、评价数据的采集和处理以及评价结果的应用等五个方面的分析,对创新型城市评价方法进行了设计。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宋河发  穆荣平  任中保  
本文提出了国家创新城市的评价指标体系、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阶段和若干政策建议。指标体系包括创新体系、创新基础条件、创新资源集聚、创新效率、创新效益、创新支撑引领功能、创新辐射示范作用7个方面共41个指标,一些指标均设置了阈值。我国应先选择一批创新基础好的城市进行试点,加大对试点城市自主创新基础能力建设的投入,"先行先试"税收优惠、政府采购等政策,并要加强对国家创新型城市的评价,试点的创新型城市也要努力改善创新创业环境,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转移到依靠自主创新上来。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刘兰剑  董雪  
从2006年起,科技部、国资委、全国总工会三部门联合启动了创新型企业建设工程,由此我国创新型企业建设进入快速发展阶段,经过多年的培育,创新型企业建设工程到底有没有取得预想的结果?本文采用非介入研究、对比研究、综合分析等方法,综合评价了创新型企业建设工程近几年来所取得的主要成效,发现创新型企业已经成为我国研发投入的主要力量,其自主创新能力与国际竞争力持续提高,对国民经济发展的贡献日益显著。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研发经费所占GDP的比重较低、研发人员在劳动力中的比例较低、技术对外依存度较高、发明专利的申请有效率较低。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赵喜仓  孙晨虹  苏文华  
本文借鉴国内外有关创新评价研究的经验,结合长江三角洲地区主要城市的创新发展实践,使用主成分分析评价方法,构建出长三角地区创新型城市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并应用SPSS统计工具对长三角地区16个主要城市进行实证评价和聚类分析,为创新型城市的发展提供客观定量的评价依据。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聂飞  刘海云  
本文立足于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政策背景,分析了我国本土企业生产率提升影响FDI质量的"回路效应",并结合2003-2015年间中国266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进行匹配实验,利用双重差分法予以检验。研究发现,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通过"回路效应"总体上提升了我国FDI质量,且对东部和中部地区FDI质量的促进作用更为明显,"回路效应"对我国FDI质量的正向作用在一年之后显现并持续存在。本文研究结论回应了近期中美贸易战有关知识产权的争论,对提升我国FDI质量具有重要的政策意涵。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武倩  冯涛  
基于中国283个地级城市2003-2016年面板数据,利用双重差分方法评估了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对城市生产率的作用,结果表明: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显著提高了城市生产率,这一促进作用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递增,且存在区域、城市规模和城市等级的差异,促进作用由东至西递减,城市规模越大促进作用越强,城市行政等级越高促进作用越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惠献波  
文章以2006—2020年我国280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为基础,基于产业转型升级的视角,采取多期DID方法实证检验了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对区域碳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能够显著抑制区域碳排放,该结论在经过PSM-DID等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在地理区位更具优势以及具备经济集聚优势、严格环境规制等资源禀赋优势的城市,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对区域碳排放的抑制作用更加显著。机制研究结果表明,产业转型升级是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抑制区域碳排放的有效路径。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梁孟华  李枫林  
针对创新型国家的知识信息服务体系评价,论述国家创新发展中的知识信息服务与效益,提出以效益为中心的知识信息服务系统构建和分层联动指标体系架构,完善知识信息服务机构绩效评价。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贺德方  
国家创新评价研究在国内外仍然方兴未艾,但目前的重点集中在创新能力评价上,对于评价创新型国家建设所处阶段的研究仍不多。为深入研究和评估中国的创新型国家建设进展,更有效地指导全国范围内的实践工作,本文在评述国内外有关创新型国家评价理论的基础上,详细总结了国内外一些主要的创新评价实践及其对我国的启示,最后完整地提出了中国开展创新型国家评价的一些基本构想,并提出要强化创新主体的定位和责任以保障其得以有效实施。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陈范红  
一个创新型国家必定有一个与其相匹配的金融体系。结合我国实际,必须更大程度发挥直接融资支持自主创新的作用;必须加强资本市场监管,切实保护投资者利益;积极创造条件,引导更多的民间风险资本投资创新型经济。只有从融资结构、监管方式、金融创新等方面入手,改革我国的金融系统,才能使金融服务的重点真正转向支持创新型国家建设。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惠宁  谢攀  霍丽  
一、创新型城市的内涵及构成要素(一)创新型城市的内涵Maryann(1999)认为随着科学技术的加速进步和其在生产中的广泛应用,城市正面临着建立在知识基础上的新竞争。要适应这种竞争所提出的挑战,就必须变革传统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华峰  邱丹  余艳  
一、创新型城市的基本内涵目前国内外学者对“创新型城市”内涵的理解各有侧重,英国从事创新型城市研究的权威机构Comedia的创始人Charles landry (2000)提出创新城市由七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惠献波  
开展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对于提升城市创新能力,增强经济韧性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06—2022年中国地级市面板数据,将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作为一项准自然实验,选取多期DID方法(Time-varying DID)实证分析创新能力培育视角下,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对经济韧性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理。结果发现,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能够显著增强经济韧性,这一结论在经过安慰剂等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且这一政策效应在行政级别高、具有地理区位优势及具备资源禀赋优势的城市中表现更加明显。机制检验表明,创新能力培育是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增强城市经济韧性的有效路径。研究结论为充分发挥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创新效应,探寻提升城市经济韧性的实现路径提供了经验证据。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刘春雨  
我国到202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鉴于创新驱动发展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内涵,制定科学量化的创新型国家评价方法,对于衡量2020年我国是否确实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进而衡量"十三五"时期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效果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度,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