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460)
2023(9230)
2022(7624)
2021(7234)
2020(5827)
2019(13116)
2018(13102)
2017(23148)
2016(12707)
2015(13955)
2014(13975)
2013(12972)
2012(12254)
2011(11023)
2010(11564)
2009(10522)
2008(10288)
2007(9441)
2006(8289)
2005(7411)
作者
(36534)
(30527)
(30037)
(28452)
(19506)
(14452)
(13660)
(11707)
(11600)
(10965)
(10449)
(10389)
(9971)
(9674)
(9589)
(9200)
(8980)
(8919)
(8878)
(8699)
(7750)
(7506)
(7325)
(7250)
(6934)
(6815)
(6779)
(6633)
(6434)
(6114)
学科
(38423)
经济(38347)
管理(37429)
(36404)
(31431)
企业(31431)
技术(15904)
中国(14104)
(12964)
方法(12289)
技术管理(11696)
(11340)
业经(10917)
(10883)
理论(10548)
(10321)
(9639)
金融(9631)
(9246)
银行(9212)
数学(9188)
数学方法(9000)
(8935)
(8659)
教育(8659)
农业(8536)
地方(7998)
(7204)
教学(7017)
(6941)
机构
大学(174334)
学院(172359)
研究(63886)
(63285)
管理(62196)
经济(61696)
理学(52573)
理学院(51850)
管理学(50875)
管理学院(50510)
中国(47077)
科学(39613)
(38377)
(32794)
(31100)
(30833)
研究所(29918)
(28714)
中心(28631)
(26859)
师范(26529)
业大(25584)
北京(24439)
农业(24171)
财经(23722)
(23522)
(22485)
技术(22150)
(21517)
师范大学(21496)
基金
项目(115903)
科学(91058)
研究(88367)
基金(81093)
(72566)
国家(71483)
科学基金(59664)
社会(53904)
社会科(50775)
社会科学(50762)
(47204)
基金项目(42390)
教育(42350)
(40234)
自然(37186)
自然科(36348)
自然科学(36328)
编号(35941)
自然科学基金(35723)
成果(31943)
资助(30906)
(30184)
课题(27187)
创新(27139)
重点(26862)
(25290)
(25210)
(22178)
项目编号(22148)
(22103)
期刊
(75078)
经济(75078)
研究(54555)
中国(44932)
教育(33634)
学报(29769)
(29383)
科学(27130)
管理(26706)
(23597)
大学(22670)
学学(20601)
农业(20110)
技术(17200)
(16476)
金融(16476)
业经(12006)
(11878)
科技(11698)
财经(11284)
经济研究(11204)
图书(10922)
(10271)
论坛(10271)
(9853)
职业(9843)
(9523)
世界(9097)
问题(9022)
书馆(8115)
共检索到2754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周海源  
美国在国家创新体系方面制定了《全国合作研究与生产法》《美国竞争再授权法案》等多部法律。2017年6月1日由美国总统签署生效的《创新与竞争力法案》是美国国家创新体系立法的集大成者,该法案在基础研究、行政减负、STEM教育、公民科学、成果转化等方面创设了一系列新制度。我国国家创新体系立法应借鉴美国经验,遵循以法治引领创新体系建设的立法思路,构建以"研发-转化"保障为核心,覆盖人才、金融、环境等内容的综合性法律体系,强化政府激励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创新引领和保障作用。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张震  
政府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是自主创新的重要组织者。对此,国外有许多我们可以借鉴的成功机制。本文通过论述国家创新体系思想的形成,表明政府在其中所具有的重要作用。并进一步对国外政府在制度环境建立、创新人才培养、中小企业扶持、政府资金投入等多个方面的积极措施进行了系统总结。最后提出这些机制措施对我国政府的几点启示。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胡晓鹏  
国家创新体系的思想追溯到18世纪德国民族主义经济学家李斯特,但对创新问题的系统研究却是始于20世纪的熊彼特。并且,直到20世纪七八十年代,国家创新体系才被正式引入到学术界。由此可见,国家创新体系是一个尚且年轻的学术命题。值得注意的是,从20世纪90年代以后,许多国家的学者纷纷加入到这一领域的研究,由此,争论和分歧也时常发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笔者试图对国家创新体系的相关研究做一梳理,尝试剖析不同观点的差异,并从实践的层面围绕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这一重大命题,提出笔者的基本看法。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檀慧玲  
高等教育在芬兰国家创新体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承担着社会、经济、文化等广泛多样化的责任,并与区域发展政策密切相关。作为芬兰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等教育不仅为其输送了大量高层次创新型人才,而且在其中扮演着知识创新者角色,并为其提供智力支持。我国高等教育同芬兰大致相同,基本属于政府驱动型发展模式。因此,深入探究芬兰高等教育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角色与作用,对于深化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实现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目标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俗子  
80年代以来韩国推出一系列国家科技创新的重大举措 ,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借鉴韩国的经验 ,对建设面向 2 1世纪的我国国家科技创新体系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王辉  
本文在对美国交通科技创新体系的特点和规律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 ,提出了建设具有我国特色的交通科技创新体系的七个方面的建议。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严锦梅  刘戒骄  
本文从国家创新体系的目的性、整体性、动态相关性、涌现性与开放性等系统特征出发,梳理美国及日本的实践经验和相关研究成果,探析政府在系统中的作用。分析表明,政府作用不仅在于修复失灵,更是整个国家创新体系的领航人,政府的主导与能动作用重点表现在以下方面:制定创新战略,指引创新方向;优化创新要素配置,夯实创新基础设施;激励创新主体,唤醒创新活力;协调创新活动,提升创新效率;强化知识产权保护,构建创新文化,营造良好创新环境;资助重点领域创新,促进多元创新涌现;推进开放创新,引入全球优质创新资源。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王唯薇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和信息通讯的高度发展,创新活动在近几年呈现新的发展趋势,从而要求各国创新政策也要进行与之相适应的调整。本文探讨了在国家创新体系下的创新政策的最新变化趋势,结合中国创新政策目前主要存在的系统性问题提出改善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董洁  李群  
2018年中美贸易战的打响,警示我们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和经费进行核心技术研发和原始创新成果转化。美国联邦政府实施缩减医疗、能源、环境等非国防领域的基础研究预算的科技战略,也为我国前沿技术突破、原始创新成果转化提供了赶超契机。美国注重高等教育、发展军民融合模式、政府采购激发技术创新等措施,都为美国科技创新提供了发展动力。这种情况下,我国应该加快新兴领域的科技战略布局,加大科研经费投入,推动技术研发创新,提高研发成果转化效率,加强技术创新型人才储备。研究从美国的科技研发投入体系、政策管理体系、成果转化模式、收益分配方式、金融服务模式等多维度进行系统分析,借鉴美国经验,我国应该建设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原始创新为根基、多元主体为创新、转化流程为基础、金融服务为保障、奖励机制为后盾的科技创新体系,为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提出合理化建议。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李哲  
随着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酝酿,技术经济范式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体现在:作为关键生产要素的新兴技术呈现群发性和融合性特征,需要更加稳定、包容的公共研发平台;全球产业分工的结构性变化将导致企业竞争压力明显增加,需要由核心企业主导的更加敏捷、低成本的创新网络;创新资源配置主体和方式多元化,需要更加多元、协同的创新治理结构;个性化定制需求逐渐旺盛,需要更加前瞻、深刻的用户参与;传统的劳动力成本优势将逐步减弱,需要更开放、宽松的人才"红利"释放机制。在新的技术经济范式建立完善过程中,也必然需要新的政策设计完善国家创新体系,这体现在适应创新主体变化、夯实基本创新制度、强化创新链后端政策、关注技术制度互动等方面。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邢华  王旭辉  胡汉辉  
研究日本区域集群规划的背景、内容和推进过程对于我国构建国家创新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李哲  
随着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酝酿,技术经济范式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体现在:作为关键生产要素的新兴技术呈现群发性和融合性特征,需要更加稳定、包容的公共研发平台;全球产业分工的结构性变化将导致企业竞争压力明显增加,需要由核心企业主导的更加敏捷、低成本的创新网络;创新资源配置主体和方式多元化,需要更加多元、协同的创新治理结构;个性化定制需求逐渐旺盛,需要更加前瞻、深刻的用户参与;传统的劳动力成本优势将逐步减弱,需要更开放、宽松的人才"红利"释放机制。在新的技术经济范式建立完善过程中,也必然需要新的政策设计完善国家创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杨娜  
美国国家农业统计体系具有较高的运行效率,其农业统计体制是典型的分散型模式,有与之相配套的高效运行机制。为此,本文从美国国家农业统计体系组成出发,分析其体制中的机构、人员和经费等各组成配置情况,研究与体制相配套的相关机制运行特点,以期为完善中国农业统计体系,健全相关体制和机制提供借鉴。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蒋福佑  王虹  
能源科技创新不仅是解决能源问题的根本途径,也是世界各国拉动经济增长、占领科技制高点、培育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建设国际一流的科技创新体系,是推动能源企业持续创新的核心和关键所在。文章以国家电网公司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为例,对能源企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展开分析,提出了面向能源科技创新的企业创新能力的内涵,并全面分析了国家电网公司的四个基本特征,最后结合国家电网公司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提出了能源企业科技创新建设的建议。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罗勇  张旭  
英国公布的首份年度创新报告反映出英国在建设创新国家战略的实施过程中已初步确立了国家创新表现的测度体系。年度创新报告的公布可以看成是英国政府在国家层面上对创新战略管理的"创新"。本文通过对英国年度创新报告的分析,探讨了英国创新测度体系的形成、内容和测度指标的相关情况并结合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实施过程的实际情况,就开展创新型国家建设进程监测与评价,建立我国创新测度体系并开展标准的创新普查活动提出了相关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